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

来源 :求学·高分作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yiye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6月17日,民国时代著名“张家四姐妹”的小妹张充和在美国去世,享年102岁。张充和自小天资过人,4岁会背诗,6岁能识字。6岁后的10年时间里,她闭门苦读《史记》《汉书》等典籍。10年的国学底蕴濡养了张充和的气质,也润色了其出彩的文笔。一代名士章士钊誉张充和为“才女蔡文姬”,戏剧家焦菊隐称她为“当代李清照”。张充和是集聪慧、秀美、才识于一身的书法、昆曲、诗词大家,被世人誉为“民国最后一位才女”。
  民国才女之才  书法、昆曲、诗词三绝
  ——一支毛笔,一段昆曲,一方古砚,她为曾经的时代和文化留下了一个最完美的背影,也给现在的我们提供了对于人生的另一种想象。
  书法:明人学晋人书
  张充和5岁开始练习书法,97岁高龄时仍每天坚持凌晨三四点起床,练习三四个小时的书法。每次有人向张充和请求题字,她都费心地去打很长时间的腹稿,进而又像打草稿般在纸上写了又写,直到写出了气势,调整好了布局,这才浓墨淡出,一挥而就,交出她最佳的一幅字。即使只是几个字,她也必须经过持续努力才能完成。多年来,张充和始终坚持自己磨墨,要磨到墨水的浓淡程度够了,才能开始尽兴地下笔。散文家董桥曾说张充和写字是“老谋深算”。张充和也被誉为“当代小楷第一人”。
  素材运用:所谓“老谋深算”,即是有周密的筹划,胸有成竹时才会出手。张充和对写字的“老谋深算”,是对书法的执着与对书法的尊重。只有不浮夸,不冒进,我们才能一笔笔写出心中的乾坤。
  昆曲:不须百战悬沙碛,自有笙歌扶梦归
  张充和自幼研习昆曲,在这方面有很高的造诣。1945年张充和移居美国后,她先后在美国23所大学演唱昆曲。当时演唱昆曲的条件十分艰难,连个伴奏都没有。张充和的二姐张允和在《昆曲日记》一书中对当时的条件也有所转述:张充和对于宣扬昆曲,开始是一个人战斗,最初几次演出时,她自己先将笛子录音,表演时再放送,化妆更麻烦,没有人为她梳大头,她就自己做好“软大头”,自己剪贴片,用游泳用的紧橡皮帽……但张充和以此为乐,坚持演唱了一场又一场,为中国戏曲在西方的传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素材运用:张充和没有将自己束缚于对昆曲的“小爱”之中,她把这种“小爱”转化成了对民族文化的“大爱”,让中国传统的昆曲在海外依然得以传播。
  诗词:词旨清新,无纤毫俗尘
  对于作诗,张充和一再强调,古人的好诗都是明白晓畅的,我们也不要装腔作势地写那种晦涩难懂的诗。张充和把作诗填词当作生活的一部分,她把日常的所思所想所感,以及和朋友的谈话,自然而真实地写下来。抗日战争时,她流亡于重庆,写过一首词叫《桃花鱼》,写的是重庆嘉陵江中的一种状如桃花的水母,借这微小生灵来写她对爱情的态度:“海上风光输海底,此心浩荡无涯。肯将雾縠拽萍芽,最难沧海意,递与路旁花。”她的诗词并没有因烽烟战火变得粗粝,而仍然雅致空灵。
  素材运用: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曾说,文化的最终结果是人格。张充和的诗词自然无丝毫矫揉造作,空灵又不失大雅之气,这种作诗填词的气度来自她淡泊宁静的人生态度,亦源于她对艺术追求的“道法自然”的精神。
  民国才女之品  古色今香的名媛
  ——她这样的仕女离世,是真正意义上的一代文化的谢幕。她受中华文化的亲炙,加之聪慧过人,平淡中尽显大家气质。几代人的积淀,方才出得这样一位名媛,如今才女的标杆。
  淡泊:淡泊名利,书写自己的传奇
  张充和一生低调,为人谦和,淡泊名利。她曾戏说,她对自己的作品就像随地吐痰,不会刻意留存,谁有兴趣谁收藏,谁想发表谁发表,一切随缘。有人曾想记录她的故事,她却拒绝:“我没有什么值得写的故事。我不觉得自己是个值得立传的人物。”20世纪80年代,散文家黄裳曾提起自己以前拥有一幅胡适的字,后来被毁掉了,深感悔痛。不料此语让张充和动了恻隐之心,回美国后,她就将自己珍藏的一幅胡适的《清江引》,加了几句题跋后,便慷慨赠予黄裳。近年来,张充和所赠的这幅书稿价钱已达163万元。
  点拨:在这个纸醉金迷、追逐欲望和名利的世界里,张充和是一个例外,她用自己的事迹让世人懂得淡泊名利的可贵。在这个大时代洪流里,张充和以积淀的文化和涵养书写了属于自己的传奇。
  大家闺秀:知书达理,固守自己的天地
  2004年10月,张充和与苏州曲社的曲友们欢聚时,90岁的她面容清秀,举止优雅,身着一袭绛红色的丝绒旗袍,肩披一方黑色的披肩,仪态万方地依在雕花栏杆旁,一亮嗓子,博得台下众人的掌声一片。有人惊叹:这是活脱脱的最后的大家闺秀。耶鲁大学教师苏炜曾说:“虽然不施脂粉,但每回见她,老人从来都是衣装端整、发髻光鲜,端坐在那里,显得仪容端秀。”张充和身上极少功利性,她总是沉浸于诗书琴画中,沉思默想,宁静内敛,几乎与世隔绝,并一生保持着这种秉性。
  点拨:大家闺秀者,举手投足端庄大方,一颦一笑出于自然,喜怒哀乐不形于色,行为举止内敛沉稳。张充和不因耄耋之龄而失优雅,不因时代变迁而丢弃自我。她不为外界所扰,也无意引领时代,始终固守着自己的一方天地。
  风骨:波澜不惊,保持为人的品性
  张充和的一生波澜不惊。对事业,她有着雅士的风骨。有一次,她的弟子提醒她,现在的昆曲世界已经变了,她反问:“我已经快一百岁了,难道还要我来迎合你们的昆曲世界吗?我早就知道昆曲已经改变,但现在唱曲的人,才学几天曲子,就急着上台表演,身段却变得毫无道理的繁复。”字字掷地有声。对交友,她有着孤傲的风骨。年轻的时候,张充和唱《刺虎》时,有梁实秋和老舍在后台讲相声给她听;大学进国文系,胡适点名要给她补习算数;家中墙上的两幅画,是张大千为她画的仕女图。但张充和没有把生活经营成沙龙女主人的样子。对自己的生活,她有着无我的风骨。张充和到了晚年,还敢把一张张老态龙钟的照片示人,并不刻意掩饰自己。   点拨:张充和曾说:“人生实难,唯以风格度过。”坚守原则、无我境界,作为大时代的亲历者,张充和却总有一份不动声色的宁静,保持着云淡风轻的性情。这些便是一代才女留给我们的为人风骨。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卞之琳《断章》
  成为诗人卞之琳心中“装饰了别人的梦”的那个“你”,便是一代才女张充和。“卞张罗曼史”虽不若现代文坛里那几段著名的罗曼史那么有名,如徐志摩与林徽因、陆小曼之恋,郁达夫与王映霞之恋,张爱玲与胡兰成之恋等,但是,在文学圈子和广大读者中,“卞张之恋”也早已蜚声遐迩,传扬久远了。
  然而卞之琳是新时期现代派诗人,张充和是被古代文学熏陶的大家闺秀,两人性情并不合拍,因此张充和并没被卞之琳吸引,她认为卞之琳的诗歌“缺乏深度”,人也“不够深沉”“爱卖弄”。在这段恋情中,最终也只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张充和最后嫁给了著名的汉学家傅汉思,卞之琳也只能以诗怀人了。
  图解故事·人生
  


  张充和的书法人生
  张充和诗书画俱佳,她的作品有许多粉丝,其中不乏像黄裳、靳以、董桥、余英时这样的知名作家和学者。散文家董桥在书中曾这样写道:“我观充和先生书法好多年了,笔笔稳帖,字字生姿……”
  


  张充和无拘束的一生
  张充和曾说:“从十六岁起,我就是一个人了,我什么事都经历过,抗战啊,困难啊,什么日子我都能过,我不大在乎,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事。”张充和一生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享受着属于她的审美人生。
  


  张充和的昆曲世界
  1941年,张充和在当时的陪都重庆演出《游园惊梦》,山城文化界为之轰动,章士钊、沈尹默、曾克端等纷纷题咏。1949年,她移居美国后,克服种种困难,在西方传播昆曲艺术时,经常演出的就是《游园惊梦》。
  


  典雅高贵旗袍装
  张充和特别爱穿旗袍,家中衣橱里挂得最多的是色彩、长短各异的旗袍。
  诗中传奇·爱情
  淡泊:淡泊名利,书写自己的传奇
  张充和一生低调,为人谦和,淡泊名利。她曾戏说,她对自己的作品就像随地吐痰,不会刻意留存,谁有兴趣谁收藏,谁想发表谁发表,一切随缘。有人曾想记录她的故事,她却拒绝:“我没有什么值得写的故事。我不觉得自己是个值得立传的人物。”20世纪80年代,散文家黄裳曾提起自己以前拥有一幅胡适的字,后来被毁掉了,深感悔痛。不料此语让张充和动了恻隐之心,回美国后,她就将自己珍藏的一幅胡适的《清江引》,加了几句题跋后,便慷慨赠予黄裳。近年来,张充和所赠的这幅书稿价钱已达163万元。
  点拨:在这个纸醉金迷、追逐欲望和名利的世界里,张充和是一个例外,她用自己的事迹让世人懂得淡泊名利的可贵。在这个大时代洪流里,张充和以积淀的文化和涵养书写了属于自己的传奇。
  大家闺秀:知书达理,固守自己的天地
  2004年10月,张充和与苏州曲社的曲友们欢聚时,90岁的她面容清秀,举止优雅,身着一袭绛红色的丝绒旗袍,肩披一方黑色的披肩,仪态万方地依在雕花栏杆旁,一亮嗓子,博得台下众人的掌声一片。有人惊叹:这是活脱脱的最后的大家闺秀。耶鲁大学教师苏炜曾说:“虽然不施脂粉,但每回见她,老人从来都是衣装端整、发髻光鲜,端坐在那里,显得仪容端秀。”张充和身上极少功利性,她总是沉浸于诗书琴画中,沉思默想,宁静内敛,几乎与世隔绝,并一生保持着这种秉性。
  点拨:大家闺秀者,举手投足端庄大方,一颦一笑出于自然,喜怒哀乐不形于色,行为举止内敛沉稳。张充和不因耄耋之龄而失优雅,不因时代变迁而丢弃自我。她不为外界所扰,也无意引领时代,始终固守着自己的一方天地。
  风骨:波澜不惊,保持为人的品性
  张充和的一生波澜不惊。对事业,她有着雅士的风骨。有一次,她的弟子提醒她,现在的昆曲世界已经变了,她反问:“我已经快一百岁了,难道还要我来迎合你们的昆曲世界吗?我早就知道昆曲已经改变,但现在唱曲的人,才学几天曲子,就急着上台表演,身段却变得毫无道理的繁复。”字字掷地有声。对交友,她有着孤傲的风骨。年轻的时候,张充和唱《刺虎》时,有梁实秋和老舍在后台讲相声给她听;大学进国文系,胡适点名要给她补习算数;家中墙上的两幅画,是张大千为她画的仕女图。但张充和没有把生活经营成沙龙女主人的样子。对自己的生活,她有着无我的风骨。张充和到了晚年,还敢把一张张老态龙钟的照片示人,并不刻意掩饰自己。
  点拨:张充和曾说:“人生实难,唯以风格度过。”坚守原则、无我境界,作为大时代的亲历者,张充和却总有一份不动声色的宁静,保持着云淡风轻的性情。这些便是一代才女留给我们的为人风骨。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卞之琳《断章》
  成为诗人卞之琳心中“装饰了别人的梦”的那个“你”,便是一代才女张充和。“卞张罗曼史”虽不若现代文坛里那几段著名的罗曼史那么有名,如徐志摩与林徽因、陆小曼之恋,郁达夫与王映霞之恋,张爱玲与胡兰成之恋等,但是,在文学圈子和广大读者中,“卞张之恋”也早已蜚声遐迩,传扬久远了。
  然而卞之琳是新时期现代派诗人,张充和是被古代文学熏陶的大家闺秀,两人性情并不合拍,因此张充和并没被卞之琳吸引,她认为卞之琳的诗歌“缺乏深度”,人也“不够深沉”“爱卖弄”。在这段恋情中,最终也只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张充和最后嫁给了著名的汉学家傅汉思,卞之琳也只能以诗怀人了。
其他文献
很奇怪,在我们读书生涯住过的宿舍中,每个宿舍都会有一个磨牙的舍友,一个说梦话的舍友,一个打呼噜的舍友,还有一个睡很晚纵听全场的舍友。这些“宿舍文化”为我们的学习生涯平添了许多的乐趣,让我们在生活中时不时地拿出来回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你舍友说过的最奇葩的梦话是什么?”  @爱猫的巫婆  《琅琊榜》播得特别火的那段时间,有一天晚上我正迷迷糊糊要睡着,突然听到我上铺的姑娘吼了一嗓子:“啊!太子
期刊
【素材解读】中国有句老话:“生恩不如养恩。”对一个生命来说,带他来到这个世界的生身父母固然重要,但是养父母的养育之恩却更应该铭记。战争带来更多的是伤痛与衰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让我们铭记历史,珍爱来之不易的和平。  【适用文题】战争与和平/感恩/铭记历史  他们被称为在华日本遗孤,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从中国返回日本。不少人在中国生活了近半个世纪,是中国的养父母将他们哺育成人。宫崎庆文是数千名日本
期刊
作者简介:向明康,湖南省特级教师,湖南省基础教育成果奖语文学科专家评审组评委,怀化市学科带头人。《语文教学通讯》封面人物,《语文报》形象大使。发表教育教学论文1000余篇,主编或参编教学论著45部,其中多篇(部)获国家级、省级教育科研成果奖。  ·热点押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天早晨,一位75岁的老人突然发病栽倒在交叉路口。附近医院的一位医生正好经过,他向
期刊
【素材解读】张教授为了追求教学效果而勇于“献身”的精神虽然可嘉,但他似乎有点“拼”过了头。敢于挑战权威和藐视权贵,在于“人人平等”的权利底线能够获得保障,人们不再迷信身份与权势,这显然不是“胯下之辱”所能承载的重负。教育渗透在一点一滴的日常教学细节中,而不是剑走偏锋的“行为艺术”。  【适用文题】哗众取宠/行为艺术/师道尊严  从古至今,中国人几乎都很难接受被人跨过身体的行为。这种“胯下之辱”,被
期刊
启示录:德国人的“较真”,是对产品的一丝不苟,也是对事业的尽职尽责。我们应该学习德国人的“较真”精神。  素材拓展:2015年8月,国际贸易专业的阿华在买瓜时被多收一毛钱,烈日下和瓜贩争论近1个小时,“多收1毛钱,就等于哄抬瓜价,破坏市场秩序,影响市场公平性原则,进而影响经济稳定……”阿华认为这一毛钱应该找零,但瓜贩坚持认为应该凑个整数。事件在民警的调解下,瓜贩将1毛钱补给阿华。  我的朋友代理销
期刊
火光和巨响将人们从梦中惊醒,2015年8月12日23时30分左右,天津滨海新区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据中国地震台网记录,23时34分06秒发生的第一次爆炸,震级ML约2.3级。30秒后,第二次爆炸发生,震级ML约2.9级。两次爆炸合计相当于24吨TNT炸药,其威力超过一枚小型核弹。    8月12日,爆炸中心区域上空,冲天而起的蘑菇云异常恐怖。    他们是灾难的幸存者,尽管伤痕累累,却幸好
期刊
考文垂:为保密而被牺牲  1940年,德军空袭考文垂的计划被丘吉尔获知。如果拯救考文垂,英军已破译德国密码这个秘密必定暴露。丘吉尔最终决定:为了保护“超级机密”,必须牺牲考文垂。  1940年11月14日晚,在英军未做任何防备的情况下,德国轰炸机对考文垂进行了持续10个小时的轰炸。考文垂地面设施基本被摧毁,25万人的繁荣城市成了“死城”。考文垂由此在英文中成了“极度毁灭”的同义词。  话题:考文垂
期刊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70分)  诗人:走过的路使我暗自惊心,为什么要这样弯弯曲曲,浪费着生命?如果走成一条直线,岂不节省许多光阴?  学者:曲线包容着无穷多的直线,避免了单调和重复,曲线构成的生活更富有弹性。  上述看法引发了你哪些思考和想象?请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立意  直线和曲线在特定的环境里具有一种生活美
期刊
针对智能手机已经绑架人类生活的现象,反智能手机的人数不断增加,人们在智能手机的依赖与舍弃之间不断徘徊。  最近,一专家研发出了一种能治愈“手机依赖症”的机器。它能帮助你解除没有手机在手的空虚感,让你在潜移默化中远离“手机依赖症”,重拾与家人、朋友相聚的美好时光。  这是一款名为“No Touch”的“神器”。它看起来与苹果手机、小米手机没什么区别,光鲜亮丽的屏幕,丝滑柔顺的触感,精致高雅的外壳,极
期刊
那个一袭红衣、小手托着下巴、圆圆滚滚的胖女娃,伴着“中国梦,我的梦”的大主题,获得了覆盖大江南北的出镜率,人们亲切地称它为“梦娃”。这就是“泥人张”彩塑主题“讲文明,树新风”的公益广告。  “泥人张”彩塑从第一代“泥人张”张明山先生至今,已经过了180多年。2014年,天津繁华地段的广告牌都铺天盖地地换上了第六代“泥人张”张宇的大幅宣传海报。画面中的张宇好像在凝视着城市里忙忙碌碌的人群说:“其实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