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姓入闽渡台

来源 :寻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TNTma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溯源
  翁姓出自姬姓,均为周昭王之后,主要来源有二:一以邑为氏。周昭王妃生庶子姬溢,食采翁山,其子孙以邑为氏。翁溢为翁姓始祖。二以名为姓。周昭王幼子出生时左手有“公”字纹,右手有“羽”字纹,周昭王遂给幼子取名为“翁”,翁的子孙便以翁名为姓。
  翁溢后裔翁弘,战国时楚国为左丞,居梁之原城,子孙繁衍昌盛,由此发祥繁衍于今浙江杭县,古称钱塘,南北朝时置钱塘郡,翁姓钱塘郡望由此而来。翁姓还有监官郡望、临川郡望。
  翁姓堂号有赐鱼堂、资善堂、六桂堂。赐鱼堂系唐时翁洮曾为员外郎,后隐居不仕,作《枯鱼诗》以答。朝廷知其心意,索性赐他很多曲江鱼而得名。资善堂系宋时翁甫讲学于此,声名闻于朝野而得名。
  入闽
  《莆田翁氏族谱》载:唐建中年间(780~783年),翁轩登进士,迁官入闽居漳浦,被尊为翁氏入闽始祖。其长子翁何,官散骑常侍,择居莆田兴福里(今莆田北高镇)竹啸庄,为莆田翁氏始祖。翁何5代孙翁乾度,字用亨,官郎中,生六子:处厚、处恭、处易、处朴、处廉、处休。先后皆登进士第,誉为“六桂腾芳”。为避不测,弟兄六人分别以洪、江、翁、方、龚、汪六个姓氏为姓。三子处易,官南创少府,仍居竹啸庄,其4代孙翁点,字沂伯,宋乾道二年进士,任江东提刑,迁居晋江为晋江开基祖,后裔移居菲律宾和港澳台很多。翁点裔孙翁明、翁安卿迁居泉州花桥亭,为泉州翁氏始祖,今居鲤城翁氏近千人。翁点6代孙翁成祖徙居南安金圭。
  翁点第四子翁日强,字子美,号尚卿,于南宋光宗、宁宗年间(1190~1224年)迁居安溪湖头水碓巷,即今湖头镇庙巷翁厝。翁点8代孙翁伯祥于元末自南安金圭迁居安溪在坊里,即今凤城镇西街。
  渡台
  安溪翁姓渡台安溪翁姓人口约6000人,主要分布在龙门镇近4000人,感德镇1000多人。
  惠安辋川后柄翁姓祖厝
  翁伯祥三子翁奴仔,号治斋,于明宣德三年由在坊里西街迁居依仁里,即今龙门铺华埔,子孙繁衍各地。其6代孙城斋,子尚勃、尚勤兄弟迁居台湾台南竹围仔,开垦繁衍,两岸经常往来,1916年,翁朴赞由台湾返回安溪续修翁氏族谱,使两岸翁氏血缘关系更加密切。又6代孙翁复阳之子良圭、学汉、文圭三兄弟偕子孙均迁台湾;8代孙翁学舜后裔皆移居台湾义竹园;9代孙翁贤德,号仰山,和11代孙翁元弘后裔也移居台湾基隆。迁居港澳和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泰国、日本、美国的也不少。
  治斋后传贵溪、涣溪兄弟派下裔孙多人渡台:如翁元珪、元琦、元诹、元达、元实、元笏兄弟及翁士侃等先后入垦台湾嘉义,繁衍为当地大族;翁元齐、翁元猛于雍正年间入垦鹿港;翁元执、元璞兄弟及翁密德于乾隆年间入垦义竹和台北市;翁嘉生于嘉庆年间入垦宜兰;翁滨溪派下翁士岱、翁荣等先后入垦义竹和台北。
  翁日强裔孙翁念三,字逸叟,于明永乐八年由湖头庙巷迁入感德里洪佑五甲,
  惠安辋川后柄翁姓祖厝中厅即感德镇五甲村,后裔外迁很多,迁居江西者今繁衍有1万多人。翁日强裔孙于明代先后迁剑斗镇(700多人)及湖头镇湖三村,繁衍子孙迁居台湾、新加坡各地也很多。
  《感德五甲翁氏族谱》始修不详,1993年续修,昭穆:念克孟庸,秉怀世可。永启承箕,文煌垣钟。派家园国,遁日有光。伯仲叔季,丕风其良。
  《龙门科榜翁氏族谱》清嘉庆七年始修,1999年五修,隐斋派下9世起昭穆:文元士允有,金壬志仁和。天赐平安福,民赓稚颂歌。及身勤作善,奕世庆登科。忠孝维家国,雍容咏大罗。
  《湖头清溪翁氏族谱》原谱在元时遭毁,后在仙游宗亲处寻得族谱,于明隆庆四年重修,现为光绪十一年编纂。昭穆:兆于夫孔道,恒善光志钦。子孙承祖德,丕振荣家声。诗书绵世泽,孝友庆芳名。
  南安翁姓渡台翁点6代孙翁成祖徙居南安金圭,分居南安象运,即今翔云镇400多人,蕉岭英都坪山村400多人,后裔翁添理于道光年间入垦台北县。《翔云科坂翁氏族谱》昭穆:国伯奇杰世,可贤良文章。溯源通鸿杰,荣华朱紫昌。字辈行诗:基铃波樽炯,坦铭济檀烟。型銮清桂烛,均锡淑杜蜒。每句各字旁都含木水土火金五行,很有特色。
  德化翁姓渡台翁何14代孙翁日强析居安溪湖头,18代孙翁文积析居仙游,翁必选从仙游度尾迁居德化水口镇八埕村开基,繁衍至今有200多人。析居龙浔镇有数十人,外迁台湾十多人。水口八埕村翁氏祠堂——庶宅堂,康熙年间创建,1964年翻建,单进,歇山屋顶。《水口翁姓族谱》昭穆:名行:元亨利贞,吉荣宪信,敏惠传宗,以诗致礼,详兼启瑞。字行:茂绩光荣,名著桂兰,彬济昌盛,明绳祖训,敦振书香。
  同安翁姓渡台翁点居晋江数传至庆长、庆保迁居永春,庆佑其孙治斋居安溪。庆长孙徙居同安,后裔翁传盛、翁近于雍正年间,翁魁于道光年间,先后徙居台湾义竹。
  惠安翁姓渡台惠安翁姓700多人,主要分布在辋川、黄塘和城关。翁点裔孙翁明、翁安卿先后由晋江迁居泉州花桥亭,后裔有迁居惠安驿坂夏林村(今属泉港区),传今300多人。其裔孙翁见泉携妻程氏于明天启年间开基惠安辋川镇许厝村赵炉,生四子。长子留居赵炉中厅,子二,分居下厝和后厝。另有一支移居邻近后柄,其祖厝有历代公妈牌,中挂六桂堂主翁乾度巨幅像。两自然村翁姓传今在村300多人。赵炉翁氏宗祠始建于明,火焚,2006年重建,三间两进中有天井,大门联曰:“和衷处事宽心地,礼让为人舒楚天。”中堂匾“六桂联芳”,联曰:“躬耕良田桂园茂,饱览诗书文苑馨。”下厅联曰:“子孝孙贤世泽长,宗功祖德流芳远。”两自然村翁姓外迁泉州、厦门转港台多人。
  惠安黄塘镇松溪村翁姓系莆田翁乾度三子翁处易的一支裔孙,于明朝来此肇基,传今在村300多人,有的移居香港、台湾。翁彬、翁华波等捐资重修祠堂。据翁荣春介绍,原祖厝于2007年翻建祠堂,木石建筑三开间两进深,中有天井。门额“监官衍派”“翁氏宗祠”。门联曰:“翁隐青山开福地,厝傍绿水润芝兰。”
  永定翁姓渡台
  永定翁姓人口几百人,早期渡台谋生也不少。康熙末年有翁佑汤移居台湾喜义垦殖。乾隆初期又有翁珍友前往嘉义中埔定居,翁之生在桃园龟山繁衍生息。
其他文献
认知观认为大部分习语是概念性的,它的意义是有理据的,而不是任意的,概念隐喻及人们的各种经验为习语的认知提供了意义理据.研究习语的理解可以更好地揭示语言理解的加工过程
《清平山堂话本》原名《六家小说》,是嘉靖年间清平山堂主人洪楩刊印的,现残存29篇,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白话小说集,较多地保存了宋元小说话本的原貌,为后人研究古代小说演进发
厦门青年艺术家雷丁狄最爱的其实是舞蹈,第一个获奖的作品也是舞蹈。但命运使然,后来她却成了一名职业画家,并开始在厦门崭露头角,成为新生代艺术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不久前,雷丁狄携带作品远赴北京798时代空间展览,引发当地藏家关注。尚在预售期,其作品就售出了60%。对于一个来自厦门的“80后”青年艺术家而言,这一成绩足以让人惊讶。实际上,在此之前,雷丁狄在厦门业界已小有名气——她在厦门大学艺术学院读研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由于文化差异,不同国家的人在跨文化交际时通常会遇到文化冲突,使得交际双方十分尴尬.本文对中英文化中的语言差异做了很简短的分析,使人们了解其中某些典型的语言差异并在跨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评价不是为了证明学习成果,而是为了改进教学;不是为了甄别学生优劣,而是为了发展学生能力。基于此,我们把过程性评价和期末综合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学生学习品质发展评价。  积分卡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生活、活动、创新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建立了积分卡奖励制度,明确了获得积分卡的条件和每张积分卡的分值,并开设了兑奖中心。在课堂上积极回答问
期刊
評价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培养个性化人才的需要。学校秉承“率真、关爱、求索”的童心教育理念,不仅在平时教学中进行评价改革实践,而且在考试评价改革中也进行了深入的“减负”探索,力求全方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各个学科多次研讨,反复修改、交流,确定了评价内容、形式等。本次期末评价试图让学生成为“学习者、生活者、游戏者”,以培养学生的“率真性情、关爱德行、求索能力”为重点,以改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