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经过多年造林治沙推广调查分析得出:适宜的立地条件是飞播造林成功的前提;恰当的飞播时间是飞播成败的重要环节;合适的树种及大粒化处理是飞播造林成败的关键;严格的管理制度是飞播造林成败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 飞播造林;治沙;效益;宁夏东部风沙区
中图分类号 S725.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3-0186-01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向西部转移,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受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宁夏已把生态环境建设列入了主要工作议程,并制定了宁夏生态建设规划及实施步骤,计划到2010年治理沙漠化土地面积的50%。宁夏地处我国西北内陆,是荒漠地区沙尘的主要沉降地和沙尘暴向东漂移的沙源地之一,亦是沙尘暴对东部地区危害的咽喉要道。防治沙漠化、开发沙产业,对再造“山川秀美”的宁夏,促进经济稳步发展,减少沙尘暴对东部地区的危害,改善宁夏及东部地区生态环境,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化道路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现将宁夏东部风沙区飞播造林治沙效果调查结果总结如下。
1 调查区自然条件
调查区总土地面积5 342.2km2,属典型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降水量300mm左右,多集中在7~9月,且年际变化较大,年蒸发量2 100mm,年平均气温7.6℃,≥10℃年积温3 000~3 200℃,无霜期164d,平均风速2.8m/s,年均大风日21d,沙尘暴日数达30d,干旱、风沙、霜冻等灾害性天气频繁。
2 飞播造林治沙作业概况
飞播立地条件为地形开阔便于作业,最小面积一般在333hm2以上,土壤理化性质适合所选树(草)种生长。选择抗风蚀、耐沙埋和天然再生能力强的花棒、杨柴等树种,并混播沙蒿、沙打旺、沙米等草本植物。飞播前,树(草)种必须净化,同时对小、轻的种子进行“大粒化”处理。例如,花棒种子净化后,将其倒入按1∶100的比例配制成的榆皮面溶液中,浸泡3~5min,捞出后再与黏土搅拌(种子与黏土的比例是1∶1.6~1.8),制成丸衣种子。采用穿梭式复播或混播,根据播种面积、播种量等,确定每次作业装种量;地面信号队及时检查落种量,防止漏播,力求飞播种子落地均匀。播后确定护林员,明确职责,固定报酬,确保飞播造林效果。1992年飞播造林治沙推广2 667hm2,1993年推广4 000hm2,1994年推广3 333hm2,1995年推广2 667hm2,截至2002年总计推广4.53万公顷。
飞播造林治沙推广措施为:成立组织,实地调查,科学选择飞播造林地块,确保飞播造林顺利进行;切实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精心安排,编写规划设计书和飞行作业的相关技术材料,各项准备工作有条不紊;根据气象预报,抓住时机,全力抢播,确保任务完成;落实护林人员,做到播后及时管理,确保飞播造林成效。
3 调查方法
采用固定样方和临时样方2种方法,固定样方是在播后立即设置的,面积2m×2m,一般设置5个,分布均匀。临时样方采用点线布设和辐射状布设两种:点线布设,调查线垂直于播带,每隔500m或1 000m设置1条。在调查线上每隔50 m设置1个2m×2m的样方;辐射状布设,在播区内机械布设或随机布设,代表不同土壤类型的1级样方5~10个,然后在1级样方上,随机向四周辐射4条调查线,在4条线上,每隔50m选1个样方调查,每条线连续抽10个样方,四周共辐射抽取40个样方,每个样方2m×2m,每年7月、8月、9月各调查1次。
计算公式为:
P(%)=He/H×100(1)
式中:P-有效面积成数,He-飞播对象样方数,H-总样方数。
q=y×33.3(2)
式中:q-有效面积平均幼苗株数(株/ hm2),y-飞播对象样地幼苗平均株数(株)。
Q=33.3×Σyi/He-Ho(3)
式中:Q-有效面积苗数(苗/hm2),Ho-苗样方数,yi-第1样方幼苗数。
p(%)=(He-Ho)/He×100(4)
式中:p(%)-播区有苗面积占播区有效播种面积成数(%)。
4 调查结果与分析
飞播造林治沙,所播树(草)种产生的经济效益包括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直接经济效益包括饲草料产量和种子产量。调查统计累计新增牧草9.11万吨,按0.6元/kg计算,收入5 466万元。平均每年采收花棒、杨柴种子300t,按10元/kg计算,收入300万元,总计5 766万元。
间接经济效益,共飞播4.53万公顷,使2 667 hm2的流动沙、半流动沙丘基本得到治理,植被有了较大恢复,植被盖度增加30%~40%,有效减少了水土流失;同时,由于植被恢复,播区境内風速降低15%~35%。飞播造林10年来共投入种子及处理费、飞行作业费、机场维修费、管理费等共计340万元。总投资收益率=累计总纯收益/投入=(576 6-340)/340=15.96。
5 结论
在降水量为250~300mm的毛乌素沙地,沙丘相对高度在5m以下,植被盖度为10%~25%的立地条件,是飞播造林成功的前提。适宜的飞播日期,一般在5月中下旬或6月上旬。树(草)种选择应以花棒、杨柴为主,混播沙蒿、沙打旺等草本植物。播前对小、轻的种子必须进行“大粒化”处理,这样既能减少飞播种子移位情况的发生,又能防止鸟、鼠害。此外,加强播后的管护,是飞播造林成功的重要保证。
6 参考文献
[1] 哈斯宝力道,吕伟,李亚英,等.提高浑善达克沙地飞播治沙造林成效的初步研究[J].内蒙古林业科技,2006(2):7-10.
[2] 付文娟.人工种草是沙地治理的一项重要生物措施[J].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2000(4):70-71.
[3] 刘瑞萍,钱华垦,周健.鄱阳湖畔沙山造林的对策及效益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8(17):101-102.
[4] 徐惠梅,杨惠芳,靳春霞.沙木蓼和杨柴治沙造林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08(19):39,34.
关键词 飞播造林;治沙;效益;宁夏东部风沙区
中图分类号 S725.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3-0186-01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向西部转移,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受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宁夏已把生态环境建设列入了主要工作议程,并制定了宁夏生态建设规划及实施步骤,计划到2010年治理沙漠化土地面积的50%。宁夏地处我国西北内陆,是荒漠地区沙尘的主要沉降地和沙尘暴向东漂移的沙源地之一,亦是沙尘暴对东部地区危害的咽喉要道。防治沙漠化、开发沙产业,对再造“山川秀美”的宁夏,促进经济稳步发展,减少沙尘暴对东部地区的危害,改善宁夏及东部地区生态环境,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化道路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现将宁夏东部风沙区飞播造林治沙效果调查结果总结如下。
1 调查区自然条件
调查区总土地面积5 342.2km2,属典型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降水量300mm左右,多集中在7~9月,且年际变化较大,年蒸发量2 100mm,年平均气温7.6℃,≥10℃年积温3 000~3 200℃,无霜期164d,平均风速2.8m/s,年均大风日21d,沙尘暴日数达30d,干旱、风沙、霜冻等灾害性天气频繁。
2 飞播造林治沙作业概况
飞播立地条件为地形开阔便于作业,最小面积一般在333hm2以上,土壤理化性质适合所选树(草)种生长。选择抗风蚀、耐沙埋和天然再生能力强的花棒、杨柴等树种,并混播沙蒿、沙打旺、沙米等草本植物。飞播前,树(草)种必须净化,同时对小、轻的种子进行“大粒化”处理。例如,花棒种子净化后,将其倒入按1∶100的比例配制成的榆皮面溶液中,浸泡3~5min,捞出后再与黏土搅拌(种子与黏土的比例是1∶1.6~1.8),制成丸衣种子。采用穿梭式复播或混播,根据播种面积、播种量等,确定每次作业装种量;地面信号队及时检查落种量,防止漏播,力求飞播种子落地均匀。播后确定护林员,明确职责,固定报酬,确保飞播造林效果。1992年飞播造林治沙推广2 667hm2,1993年推广4 000hm2,1994年推广3 333hm2,1995年推广2 667hm2,截至2002年总计推广4.53万公顷。
飞播造林治沙推广措施为:成立组织,实地调查,科学选择飞播造林地块,确保飞播造林顺利进行;切实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精心安排,编写规划设计书和飞行作业的相关技术材料,各项准备工作有条不紊;根据气象预报,抓住时机,全力抢播,确保任务完成;落实护林人员,做到播后及时管理,确保飞播造林成效。
3 调查方法
采用固定样方和临时样方2种方法,固定样方是在播后立即设置的,面积2m×2m,一般设置5个,分布均匀。临时样方采用点线布设和辐射状布设两种:点线布设,调查线垂直于播带,每隔500m或1 000m设置1条。在调查线上每隔50 m设置1个2m×2m的样方;辐射状布设,在播区内机械布设或随机布设,代表不同土壤类型的1级样方5~10个,然后在1级样方上,随机向四周辐射4条调查线,在4条线上,每隔50m选1个样方调查,每条线连续抽10个样方,四周共辐射抽取40个样方,每个样方2m×2m,每年7月、8月、9月各调查1次。
计算公式为:
P(%)=He/H×100(1)
式中:P-有效面积成数,He-飞播对象样方数,H-总样方数。
q=y×33.3(2)
式中:q-有效面积平均幼苗株数(株/ hm2),y-飞播对象样地幼苗平均株数(株)。
Q=33.3×Σyi/He-Ho(3)
式中:Q-有效面积苗数(苗/hm2),Ho-苗样方数,yi-第1样方幼苗数。
p(%)=(He-Ho)/He×100(4)
式中:p(%)-播区有苗面积占播区有效播种面积成数(%)。
4 调查结果与分析
飞播造林治沙,所播树(草)种产生的经济效益包括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直接经济效益包括饲草料产量和种子产量。调查统计累计新增牧草9.11万吨,按0.6元/kg计算,收入5 466万元。平均每年采收花棒、杨柴种子300t,按10元/kg计算,收入300万元,总计5 766万元。
间接经济效益,共飞播4.53万公顷,使2 667 hm2的流动沙、半流动沙丘基本得到治理,植被有了较大恢复,植被盖度增加30%~40%,有效减少了水土流失;同时,由于植被恢复,播区境内風速降低15%~35%。飞播造林10年来共投入种子及处理费、飞行作业费、机场维修费、管理费等共计340万元。总投资收益率=累计总纯收益/投入=(576 6-340)/340=15.96。
5 结论
在降水量为250~300mm的毛乌素沙地,沙丘相对高度在5m以下,植被盖度为10%~25%的立地条件,是飞播造林成功的前提。适宜的飞播日期,一般在5月中下旬或6月上旬。树(草)种选择应以花棒、杨柴为主,混播沙蒿、沙打旺等草本植物。播前对小、轻的种子必须进行“大粒化”处理,这样既能减少飞播种子移位情况的发生,又能防止鸟、鼠害。此外,加强播后的管护,是飞播造林成功的重要保证。
6 参考文献
[1] 哈斯宝力道,吕伟,李亚英,等.提高浑善达克沙地飞播治沙造林成效的初步研究[J].内蒙古林业科技,2006(2):7-10.
[2] 付文娟.人工种草是沙地治理的一项重要生物措施[J].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2000(4):70-71.
[3] 刘瑞萍,钱华垦,周健.鄱阳湖畔沙山造林的对策及效益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8(17):101-102.
[4] 徐惠梅,杨惠芳,靳春霞.沙木蓼和杨柴治沙造林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08(19):3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