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探究乙肝病毒相关性肝病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情况与特征。方法:从本院住院部感染科2018年1月-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乙肝病毒相关性肝病患者中选择60例作出研究组,同时选择50例非乙肝病毒相关性肝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血清中抗幽门螺旋杆菌进行检测,最后对检测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结果:通过对比分析发现,研究组患者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同时乙型肝炎患者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明显比乙肝后肝癌患者和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的要低(P<0.05)。乙肝后肝癌组与乙肝后肝硬化组在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乙肝病毒相关性肝病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情况与特征展开综合分析,有利于为相关疾病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同时幽门螺旋杆菌的有效根除是目前保证乙肝病毒相关性肝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关键。
【关键词】乙肝病毒相关性肝病;幽门螺旋杆菌;乙型肝炎
【中图分类号】R72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 2019) 04-0165-02
前言:幽门螺旋杆菌具有显著的干细胞毒作用,不仅会导致肝性脑病的发生,严重时会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后进一步诱发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等症状,如果没有及时接受针对性干预,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较大的威胁。从现阶段乙肝病毒相关性肝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分析来看,可以发现肝硬化、慢性肝炎与肝癌等多种疾病中,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以及疾病是否可以根除等问题,均存在一定的争议。为了探究乙肝病毒相关性肝病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情况与特征,本文研究如下。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8年1月-2019年2月期间在本院住院部感染科进行治疗的乙肝病毒相关性肝病患者中选择60例作为研究组,其中包括20例乙型肝炎患者、20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和20例乙肝后肝癌患者。患者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45.12±2.20)岁;女性患者32例,男性患者28例。对照组为50例非乙肝病毒相關性肝病患者,其中男性患者为22例,女性患者为28例;年龄33-69岁,平均年龄(44.96±2.31)岁。 1.2 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实施常规医疗检查,并按照研究要求每位患者均抽取3ml的静脉血液。血液标本抽取之后需要在室温条件下放置30min,观察到血液自然凝固之后,将反应条件合理设定为3000rpm/min,反应时间严格控制在lOmin,完成之后收集血清,并在温度为4℃的环境下进行保存。在检测患者血清中抗幽门螺旋杆菌情况时,需要借助借助幽门螺旋杆菌抗体测试剂来实现,其具体操作方式如下:在室温环境下取Jm幽门螺旋杆菌抗体测试剂,利用加样吸管将两滴血清以垂直的方式直滴注加样孔内,在此基础上通过垂直滴人的方式滴入3磷酸盐缓冲剂,静待5min后确定读取幽门螺旋杆菌抗体测试剂检测结果,对检测结果进行详细记录与分析。 1.3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为两组患者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情况,其中研究组患者需要分别记录和分析乙型肝炎、乙肝后肝癌以及乙肝后肝硬化三种患者类型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研究期间对于获得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工作,需要借助专业的统计学软件SPSS22.0来实现,同时在组间对比过程中,P<0.05作为判断组间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的依据。 2 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为80.00%,其中乙型肝炎患者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为65.00%,乙肝后肝癌患者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为85.00%,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为90.00%;而对照组非乙肝病毒相关性肝病患者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为52.00%。 3 讨论
幽门螺旋杆菌最早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被发现,同时被认为是诱发消化性溃疡、胃癌和慢性胃炎的关键性因素之一。近年来,随着临床医学对于幽门螺旋杆菌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进一步发现了幽门螺旋杆菌与肝胆系统疾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以及部分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着直接的联系…。在本次研究中,通过两组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情况的对比,可以发现研究组患者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高达80.00%,其中乙型肝炎、乙肝后肝癌以及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分别为65.00%、85.00%和90.00%。综合对比之后,可以看出研究组患者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P<0.05)。与此同时,乙型肝炎患者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明显低于乙肝后肝癌以及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P<0.05)。而乙肝后肝癌与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对比,其差异不明显(P>0.05),因此不具统计学意义。
在具体的结果分析过程中,乙肝病毒相关性肝病患者中乙肝后肝癌患者与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之所以较高,主要与乙肝后肝癌患者和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自身疾病发展造成的蛋白质下降有着直接的关系,进而使得机体对于幽门螺旋杆菌的防御能力下降,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后机体对于细菌的主动清除能力也随之有所降低。此外,乙肝病毒相关性肝病患者在胃部粘膜菌群发生失调的情况下,会导致细菌增值反应得到强化,从而导致机体内毒素血症的发生率进一步提升。对此,如果没有接受及时的干预,不仅会导致患者胃部粘膜充血问题和水肿问题加重,患者的胃部有效血流量也会随之减少,严重时甚至会引发糜烂等问题,为幽门螺旋杆菌的快速发展和感染提供了寄存条件[2]。
综上所述,在乙肝病毒相关性肝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通过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根除或有效控制,有利于降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和促进患者生命安全的进一步提升,在保证患者的生存质量等方面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朝刚研究并探讨乙肝病毒相关性肝病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情况与特征[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 39): 79 81
[2]李翠乙肝病毒相关性肝病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研究[D]扬州大学,2011
【关键词】乙肝病毒相关性肝病;幽门螺旋杆菌;乙型肝炎
【中图分类号】R72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 2019) 04-0165-02
前言:幽门螺旋杆菌具有显著的干细胞毒作用,不仅会导致肝性脑病的发生,严重时会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后进一步诱发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等症状,如果没有及时接受针对性干预,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较大的威胁。从现阶段乙肝病毒相关性肝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分析来看,可以发现肝硬化、慢性肝炎与肝癌等多种疾病中,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以及疾病是否可以根除等问题,均存在一定的争议。为了探究乙肝病毒相关性肝病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情况与特征,本文研究如下。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8年1月-2019年2月期间在本院住院部感染科进行治疗的乙肝病毒相关性肝病患者中选择60例作为研究组,其中包括20例乙型肝炎患者、20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和20例乙肝后肝癌患者。患者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45.12±2.20)岁;女性患者32例,男性患者28例。对照组为50例非乙肝病毒相關性肝病患者,其中男性患者为22例,女性患者为28例;年龄33-69岁,平均年龄(44.96±2.31)岁。 1.2 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实施常规医疗检查,并按照研究要求每位患者均抽取3ml的静脉血液。血液标本抽取之后需要在室温条件下放置30min,观察到血液自然凝固之后,将反应条件合理设定为3000rpm/min,反应时间严格控制在lOmin,完成之后收集血清,并在温度为4℃的环境下进行保存。在检测患者血清中抗幽门螺旋杆菌情况时,需要借助借助幽门螺旋杆菌抗体测试剂来实现,其具体操作方式如下:在室温环境下取Jm幽门螺旋杆菌抗体测试剂,利用加样吸管将两滴血清以垂直的方式直滴注加样孔内,在此基础上通过垂直滴人的方式滴入3磷酸盐缓冲剂,静待5min后确定读取幽门螺旋杆菌抗体测试剂检测结果,对检测结果进行详细记录与分析。 1.3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为两组患者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情况,其中研究组患者需要分别记录和分析乙型肝炎、乙肝后肝癌以及乙肝后肝硬化三种患者类型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研究期间对于获得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工作,需要借助专业的统计学软件SPSS22.0来实现,同时在组间对比过程中,P<0.05作为判断组间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的依据。 2 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为80.00%,其中乙型肝炎患者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为65.00%,乙肝后肝癌患者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为85.00%,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为90.00%;而对照组非乙肝病毒相关性肝病患者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为52.00%。 3 讨论
幽门螺旋杆菌最早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被发现,同时被认为是诱发消化性溃疡、胃癌和慢性胃炎的关键性因素之一。近年来,随着临床医学对于幽门螺旋杆菌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进一步发现了幽门螺旋杆菌与肝胆系统疾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以及部分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着直接的联系…。在本次研究中,通过两组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情况的对比,可以发现研究组患者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高达80.00%,其中乙型肝炎、乙肝后肝癌以及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分别为65.00%、85.00%和90.00%。综合对比之后,可以看出研究组患者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P<0.05)。与此同时,乙型肝炎患者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明显低于乙肝后肝癌以及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P<0.05)。而乙肝后肝癌与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对比,其差异不明显(P>0.05),因此不具统计学意义。
在具体的结果分析过程中,乙肝病毒相关性肝病患者中乙肝后肝癌患者与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之所以较高,主要与乙肝后肝癌患者和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自身疾病发展造成的蛋白质下降有着直接的关系,进而使得机体对于幽门螺旋杆菌的防御能力下降,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后机体对于细菌的主动清除能力也随之有所降低。此外,乙肝病毒相关性肝病患者在胃部粘膜菌群发生失调的情况下,会导致细菌增值反应得到强化,从而导致机体内毒素血症的发生率进一步提升。对此,如果没有接受及时的干预,不仅会导致患者胃部粘膜充血问题和水肿问题加重,患者的胃部有效血流量也会随之减少,严重时甚至会引发糜烂等问题,为幽门螺旋杆菌的快速发展和感染提供了寄存条件[2]。
综上所述,在乙肝病毒相关性肝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通过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根除或有效控制,有利于降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和促进患者生命安全的进一步提升,在保证患者的生存质量等方面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朝刚研究并探讨乙肝病毒相关性肝病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情况与特征[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 39): 79 81
[2]李翠乙肝病毒相关性肝病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研究[D]扬州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