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校于2010年通过撤点并校,成为一所全封闭寄宿制学校,乡镇小学生寄宿管理已经成为农村学校管理的重要课题。学生每周只能回家一次。周末在家时,很多家长也是忙于自己的事,很难投入足够的精力去指导孩子;还有部分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孩子其它方面能力的培养,家庭教育几乎为零。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寄宿制学校就成了寄宿制学生成长的全部天地。而寄宿制学校的班主任就成了培养寄宿制学生成才的第一责任人。
关键词:农村寄宿制;低年级;班主任;德育工作
前言:面对低年级学生,班主任工作更具挑战性。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自理能力、自我调控能力很差。因此,低年级班主任在培养的阶段性上,与其他阶段的班主任相比则更加的琐碎,需要更多的细心、耐心、责任心。对此,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用“爱”育人,给孩子多一份鼓励。
对低年级的小学生进行教育,仅靠单纯的讲道理、惩罚是不可的,尤其孩子们刚刚离开自己的家长,还没有完全地适应学校的寄宿生活。如果方式过于简单、粗暴并不能够取得预期的效果。同时,低年级学生最害怕教师大声地批评他们,因为这样会极大地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导致他们下次不敢再跟老师进行交流。因此循循善诱地启发他们,让他们慢慢理解其中的道理很重要。从内容上讲就是以美好的、进步的人和事为主要教育内容,从正面讲道理,坚持以表扬为主,启发诱导,进行说服教育。可以采取讲有教育意义的故事,树立身边先进的榜样等。如上课前,同学们没有做好上课准备,吵吵嚷嚷,假设泛泛批评,收效肯定不明显;假设点名批评,别人常常幸灾乐祸;倘若从乱哄哄的一片中找个坐得好,不说话,书本都准备好的同学做榜样进行表扬:“看,XX做得多好,把东西早就准备好了!”其他学生便会仿效,秩序井然。在平时的卫生习惯的培养、生活习惯的培养方面,这个方法都可以适用。
二、以“勤”育人,对孩子多一份督促。
寄宿制学校的班主任工作压力大,也更加琐碎,从学生的吃、喝、住、行到德、智、體都离不开班主任。也有人戏称,寄宿制学校的班主任就是学生的“全职保姆”。对于低年级的班主任,就更要“勤”,做到“手勤”、“眼勤”、“心勤”。“手勤”,学生不会做的亲手示范,手把手的教会;“眼勤”,看到学生做的不对的及时指出,防止造成严重的后果;“心勤”,做到勤跟班,跟紧班,督促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尤其对于一年级刚刚入校的新生,各种习惯都要从头培养,做卫生,整理床铺,收拾储物柜等等都要从头学起,更需要老师的及时督促。
三、以“行”束己,给孩子一个学习榜样。
低年级的学生对教师充满了敬重和信赖,并在感情和行为上极大程度地依赖老师。“老师,今天你看晚自习吗?”“老师,你什么时候不回家?”孩子们经常会这样问。另外,低年级学生模仿性很强,老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班主任要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记得刚刚撤点并校,我担任的是二年级(3)班的班主任,我们班的早自习纪律一直不够好,教室里总是不静,屡次教育收效甚微,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好长时间。一天,我在教室内的办公桌前学习业务,抬头的瞬间,突然眼前一亮,今天的早自习不但纪律好而且每一个孩子都在认真地读书,平时小动作比较多的同学今天也不玩了。于是,我决定以后把我的讲桌变成我的学习桌。每天早晨,我不再站在讲台上监督同学,索性自己专心看书、学习。渐渐的,孩子们养成了习惯,不管我在不在教室,他们都会“自习”了。我突然想起一句话:身教胜于言传。看着孩子们一个个认真的小脸,心里真的是幸福。
四、用“集体”意识育人,培养班级集体荣誉感。
低年级学生非常好动,一般很喜欢集体活动。因此,要让他们从小在心目中确立“集体”的概念,让他们懂得: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不要因为个人原因损害集体利益,让他们从小就有集体荣誉感。我们可以通过组织参加各种竞赛,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各种活动(如演讲比赛、广播操比赛、运动会等),逐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知道个人要为班级争光,而班级获得的荣誉也是个人自我荣誉的体现,让他们能努力为班级的荣誉而规范自己的行为。
五、用“心”育人,与家长多一份沟通。
我想天下父母都一样,即便再忙,也愿意了解一些关于孩子的消息。家校沟通的途径有很多,相形之下,沟通的时机显得尤为重要。几年的实践下来,我觉得孩子的进步和优点要及时反映给家长,孩子如果没什么太严重的问题,沟通则可缓一缓,等事情解决完,再把事情的始末讲给家长听,更客观些、冷静些。这样做,更能协调学生、家长和班主任三方的关系,使家长欣然与老师联系,更加支持学校的工作,从而使学生得益于老师与家长的沟通。
总之,“困难与希望同在,挑战与机遇并存”。面对寄宿制学校低年级班主任这一工作,我们要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才能担负起培养人,教育人、发展人的任务,才能无愧于寄宿制学校班主任这一工作。
关键词:农村寄宿制;低年级;班主任;德育工作
前言:面对低年级学生,班主任工作更具挑战性。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自理能力、自我调控能力很差。因此,低年级班主任在培养的阶段性上,与其他阶段的班主任相比则更加的琐碎,需要更多的细心、耐心、责任心。对此,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用“爱”育人,给孩子多一份鼓励。
对低年级的小学生进行教育,仅靠单纯的讲道理、惩罚是不可的,尤其孩子们刚刚离开自己的家长,还没有完全地适应学校的寄宿生活。如果方式过于简单、粗暴并不能够取得预期的效果。同时,低年级学生最害怕教师大声地批评他们,因为这样会极大地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导致他们下次不敢再跟老师进行交流。因此循循善诱地启发他们,让他们慢慢理解其中的道理很重要。从内容上讲就是以美好的、进步的人和事为主要教育内容,从正面讲道理,坚持以表扬为主,启发诱导,进行说服教育。可以采取讲有教育意义的故事,树立身边先进的榜样等。如上课前,同学们没有做好上课准备,吵吵嚷嚷,假设泛泛批评,收效肯定不明显;假设点名批评,别人常常幸灾乐祸;倘若从乱哄哄的一片中找个坐得好,不说话,书本都准备好的同学做榜样进行表扬:“看,XX做得多好,把东西早就准备好了!”其他学生便会仿效,秩序井然。在平时的卫生习惯的培养、生活习惯的培养方面,这个方法都可以适用。
二、以“勤”育人,对孩子多一份督促。
寄宿制学校的班主任工作压力大,也更加琐碎,从学生的吃、喝、住、行到德、智、體都离不开班主任。也有人戏称,寄宿制学校的班主任就是学生的“全职保姆”。对于低年级的班主任,就更要“勤”,做到“手勤”、“眼勤”、“心勤”。“手勤”,学生不会做的亲手示范,手把手的教会;“眼勤”,看到学生做的不对的及时指出,防止造成严重的后果;“心勤”,做到勤跟班,跟紧班,督促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尤其对于一年级刚刚入校的新生,各种习惯都要从头培养,做卫生,整理床铺,收拾储物柜等等都要从头学起,更需要老师的及时督促。
三、以“行”束己,给孩子一个学习榜样。
低年级的学生对教师充满了敬重和信赖,并在感情和行为上极大程度地依赖老师。“老师,今天你看晚自习吗?”“老师,你什么时候不回家?”孩子们经常会这样问。另外,低年级学生模仿性很强,老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班主任要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记得刚刚撤点并校,我担任的是二年级(3)班的班主任,我们班的早自习纪律一直不够好,教室里总是不静,屡次教育收效甚微,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好长时间。一天,我在教室内的办公桌前学习业务,抬头的瞬间,突然眼前一亮,今天的早自习不但纪律好而且每一个孩子都在认真地读书,平时小动作比较多的同学今天也不玩了。于是,我决定以后把我的讲桌变成我的学习桌。每天早晨,我不再站在讲台上监督同学,索性自己专心看书、学习。渐渐的,孩子们养成了习惯,不管我在不在教室,他们都会“自习”了。我突然想起一句话:身教胜于言传。看着孩子们一个个认真的小脸,心里真的是幸福。
四、用“集体”意识育人,培养班级集体荣誉感。
低年级学生非常好动,一般很喜欢集体活动。因此,要让他们从小在心目中确立“集体”的概念,让他们懂得: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不要因为个人原因损害集体利益,让他们从小就有集体荣誉感。我们可以通过组织参加各种竞赛,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各种活动(如演讲比赛、广播操比赛、运动会等),逐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知道个人要为班级争光,而班级获得的荣誉也是个人自我荣誉的体现,让他们能努力为班级的荣誉而规范自己的行为。
五、用“心”育人,与家长多一份沟通。
我想天下父母都一样,即便再忙,也愿意了解一些关于孩子的消息。家校沟通的途径有很多,相形之下,沟通的时机显得尤为重要。几年的实践下来,我觉得孩子的进步和优点要及时反映给家长,孩子如果没什么太严重的问题,沟通则可缓一缓,等事情解决完,再把事情的始末讲给家长听,更客观些、冷静些。这样做,更能协调学生、家长和班主任三方的关系,使家长欣然与老师联系,更加支持学校的工作,从而使学生得益于老师与家长的沟通。
总之,“困难与希望同在,挑战与机遇并存”。面对寄宿制学校低年级班主任这一工作,我们要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才能担负起培养人,教育人、发展人的任务,才能无愧于寄宿制学校班主任这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