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语文作为高等院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其课程教学的价值取向,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在文学作品教育中应注重学生思想素质和人文素质的教育。具体地说,它是从大量优秀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入手,致力于陶冶性情,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审美能力。要想达到这一目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做到以理服人,尤其在教法应突出“情”与“美”,特别注重以情感人,以美育人。
一、文学教法应突出"情",注重以情感人
(一)通过投入充沛的情感,感染学生,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任何课程的教学都需要教师倾注全部的热情与激情,大学语文作为一门情感化的教学课程尤其如此。文学是“创造的、个性的、自然的,是未经人道的,是充满了特别的感情和趣味的,是心灵里的笑语和泪珠”(冰心语)。因此,接触文学、领略文学,自然而然地要用心、入神、动情。现代教学论认为:“情感的培养是文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同时它更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情感教育能唤醒学生的心灵,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与作品中的情感产生共鸣。
教师在文学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根据课文提供的背景投入相应的情感,并使这种情感与学生的心理需要相一致,学生就会显现出满意、兴奋、情绪高涨等心理状态。这时他们对课程和教学内容就会表现出喜爱的情绪,产生强烈的兴趣。相反,如果教师在文学教法选择中,不能充分调动自己的情感,干巴巴的纯粹为讲课而讲课,往往会令学生感到教师、课程及教学内容都与自己的兴趣及心理需要相背离,得不到情感上的共鸣和美感上的满足,自然不会对文学教学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所以要使学生热爱这门课程,在教学中就必须注重一个“情”字。
(二)通过对作品中真诚、善良、高尚、美好情感的阐释,使学生的思想受到熏陶,起到以情感人、以文育人的作用。
我国六朝时期的文艺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篇中指出:“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探源,虽幽必显。”这里不仅阐释了作者的主观感情要贯穿于作品之中,而且还领悟出情感在审美欣赏中的重要作用。就作者的创作来说,情是先于文产生的,“情动而辞发”,但就讲授者、欣赏者来说又是“披文以入情”。白居易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大学语文的课文都是经反复筛选的经典文学作品,每一篇文章都流露出作者真挚的感情。教师在课堂上应抓住文章的灵魂,从各个方面深入地挖“情”讲“情”,做到让“教”和“学”双方在赏析作品的过程中实现学生的真性情与作品所表达的真性情产生共鸣,从而更深刻地领悟人生的意义。
要真正做到以情感人,教师首先要对讲课内容有真切感受,刻苦钻研教材,深入理解作品,正确把握作品所蕴含的感情,只有这样,我们的语言、声音以及形体动作,才会真实自然,才能产生较大的感染力。同时还应注意文学教法的灵活与变化,特别是要根据作品的特点,把握教学语言的感情色彩,以真挚的情感去感染和激励学生,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营造情境、创造形象,把学生的情感注意力引向作品特定的氛围中,使学生和教师一同去感受作品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例如讲授杜甫《秋兴八首》(之一),上课之前,教师需要仔细查阅相关资料,详尽了解动荡的时局、诗人的生平经历、诗歌创作的风格以及这首诗歌的写作背景。只有这样才能够深入诗歌,正确理解诗人创作此诗的心境,才能和诗人发生心灵的碰撞与沟通,才能在讲授诗歌时让学生对杜甫所表现出来的深沉的忧国忧民、思念故土的心情有深切的感受,才能使学生与教师、与诗人杜甫之间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课堂上,可以为诗配上枫树林、巫山巫峡、江间波浪、塞上风云以及丛菊孤舟的画面,引导学生通过诗人笔下“玉露凋伤”、“气萧森”、“接地阴”等词语的描写,感受杜甫的“故园心”以及羁旅他乡、忧国忧民、怀归思归的深沉感情。同时可以用婉转低回、深沉伤感的乐曲作为整首诗歌的背景音乐,帮助学生理解诗人真挚而浓烈的爱国情感,体验杜诗的沉郁之美。
二、文学教法应突出"美",注重以美育人
良好的审美教育,对于完美人格的塑造、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文学教法上,不仅要重视语文学科的基础性、知识性和趣味性,更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欣赏美和培养美感的教育。文学教法中的美育,是通过对优秀文学作品的讲解和分析,对文学作品中的自然美、生活美和艺术美的认识、欣赏,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理想人格的塑造,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从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热爱生活、追求真理的高尚情操。
大学语文课本中编选的文学作品皆为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蕴含着很高的艺术价值和丰富的审美意象。如《诗经》的质朴典雅,《楚辞》的浪漫俊逸,诸子散文的睿智博大,两汉文赋的华丽宏伟,魏晋诗篇的刚劲风骨,唐诗的和谐流畅,宋词的婉约飘逸……这里既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无我之境,又有“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的自然之美;既有“大江东去浪淘尽”的奔腾豪放,又有“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的含蓄婉曲;既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慷慨悲歌,又有“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深沉咏叹……这些美的意境本身就为审美教育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感受美、领悟美。比如,初唐诗人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采用白描的手法,挥舞清丽动人的妙笔,展现了月夜下、春江畔静幻美妙、恍惚迷离的美景,描绘了从月升到明月当空再到月落的绚丽景观,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天地一体、色彩斑斓的完整图画:“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教师在讲解此诗时可以根据诗句展现的景象配合明月、江流、花林、扁舟等美妙的图画以及优美的乐曲《春江花月夜》,将学生带入纯净的忘我境界,沉浸在语言、音乐、绘画所共同营造的美的氛围中。既能切实地感受到自然美,又能感受到意境美,进而主动地接受并欣赏美的事物。再比如,学习宋代文人苏轼的名篇《前赤壁赋》时,要带领学生感受“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自然美景,体验空灵澄澈的幽美意境,领悟“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蕴含的万事万物都具有“变”与“不变”两重性的理趣之美。由于这篇文章蕴含美、体现美,在教学中学生往往能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能与审美对象融为一体,从而以整个身心主动去拥抱美、欣赏美、感受美,培养自己正确的审美观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同时教师要注意以自己或他人的人生体验引导学生体味文章表现的理趣之美,帮助学生正确看待挫折,坦然面对打击,认识到人生的意义正是在坎坷的路途中,让有限的生命创造永恒的价值。
由此可见,文学教学的过程,是学生从文学作品材料中获取信息、得到体验、产生情感的实践过程。在此过程中,读与悟、议与辩、文与道、情与理始终贯穿其中,而且它们发挥作用的过程也正是学生语文知识生成、技能形成、情意养成的过程。在文学教法上追求“情”与“美”,是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和取得成效的保证,因而它应该是大学语文教学关注的重点,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前提条件。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徐州空军学院)
一、文学教法应突出"情",注重以情感人
(一)通过投入充沛的情感,感染学生,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任何课程的教学都需要教师倾注全部的热情与激情,大学语文作为一门情感化的教学课程尤其如此。文学是“创造的、个性的、自然的,是未经人道的,是充满了特别的感情和趣味的,是心灵里的笑语和泪珠”(冰心语)。因此,接触文学、领略文学,自然而然地要用心、入神、动情。现代教学论认为:“情感的培养是文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同时它更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情感教育能唤醒学生的心灵,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与作品中的情感产生共鸣。
教师在文学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根据课文提供的背景投入相应的情感,并使这种情感与学生的心理需要相一致,学生就会显现出满意、兴奋、情绪高涨等心理状态。这时他们对课程和教学内容就会表现出喜爱的情绪,产生强烈的兴趣。相反,如果教师在文学教法选择中,不能充分调动自己的情感,干巴巴的纯粹为讲课而讲课,往往会令学生感到教师、课程及教学内容都与自己的兴趣及心理需要相背离,得不到情感上的共鸣和美感上的满足,自然不会对文学教学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所以要使学生热爱这门课程,在教学中就必须注重一个“情”字。
(二)通过对作品中真诚、善良、高尚、美好情感的阐释,使学生的思想受到熏陶,起到以情感人、以文育人的作用。
我国六朝时期的文艺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篇中指出:“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探源,虽幽必显。”这里不仅阐释了作者的主观感情要贯穿于作品之中,而且还领悟出情感在审美欣赏中的重要作用。就作者的创作来说,情是先于文产生的,“情动而辞发”,但就讲授者、欣赏者来说又是“披文以入情”。白居易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大学语文的课文都是经反复筛选的经典文学作品,每一篇文章都流露出作者真挚的感情。教师在课堂上应抓住文章的灵魂,从各个方面深入地挖“情”讲“情”,做到让“教”和“学”双方在赏析作品的过程中实现学生的真性情与作品所表达的真性情产生共鸣,从而更深刻地领悟人生的意义。
要真正做到以情感人,教师首先要对讲课内容有真切感受,刻苦钻研教材,深入理解作品,正确把握作品所蕴含的感情,只有这样,我们的语言、声音以及形体动作,才会真实自然,才能产生较大的感染力。同时还应注意文学教法的灵活与变化,特别是要根据作品的特点,把握教学语言的感情色彩,以真挚的情感去感染和激励学生,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营造情境、创造形象,把学生的情感注意力引向作品特定的氛围中,使学生和教师一同去感受作品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例如讲授杜甫《秋兴八首》(之一),上课之前,教师需要仔细查阅相关资料,详尽了解动荡的时局、诗人的生平经历、诗歌创作的风格以及这首诗歌的写作背景。只有这样才能够深入诗歌,正确理解诗人创作此诗的心境,才能和诗人发生心灵的碰撞与沟通,才能在讲授诗歌时让学生对杜甫所表现出来的深沉的忧国忧民、思念故土的心情有深切的感受,才能使学生与教师、与诗人杜甫之间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课堂上,可以为诗配上枫树林、巫山巫峡、江间波浪、塞上风云以及丛菊孤舟的画面,引导学生通过诗人笔下“玉露凋伤”、“气萧森”、“接地阴”等词语的描写,感受杜甫的“故园心”以及羁旅他乡、忧国忧民、怀归思归的深沉感情。同时可以用婉转低回、深沉伤感的乐曲作为整首诗歌的背景音乐,帮助学生理解诗人真挚而浓烈的爱国情感,体验杜诗的沉郁之美。
二、文学教法应突出"美",注重以美育人
良好的审美教育,对于完美人格的塑造、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文学教法上,不仅要重视语文学科的基础性、知识性和趣味性,更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欣赏美和培养美感的教育。文学教法中的美育,是通过对优秀文学作品的讲解和分析,对文学作品中的自然美、生活美和艺术美的认识、欣赏,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理想人格的塑造,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从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热爱生活、追求真理的高尚情操。
大学语文课本中编选的文学作品皆为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蕴含着很高的艺术价值和丰富的审美意象。如《诗经》的质朴典雅,《楚辞》的浪漫俊逸,诸子散文的睿智博大,两汉文赋的华丽宏伟,魏晋诗篇的刚劲风骨,唐诗的和谐流畅,宋词的婉约飘逸……这里既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无我之境,又有“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的自然之美;既有“大江东去浪淘尽”的奔腾豪放,又有“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的含蓄婉曲;既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慷慨悲歌,又有“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深沉咏叹……这些美的意境本身就为审美教育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感受美、领悟美。比如,初唐诗人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采用白描的手法,挥舞清丽动人的妙笔,展现了月夜下、春江畔静幻美妙、恍惚迷离的美景,描绘了从月升到明月当空再到月落的绚丽景观,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天地一体、色彩斑斓的完整图画:“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教师在讲解此诗时可以根据诗句展现的景象配合明月、江流、花林、扁舟等美妙的图画以及优美的乐曲《春江花月夜》,将学生带入纯净的忘我境界,沉浸在语言、音乐、绘画所共同营造的美的氛围中。既能切实地感受到自然美,又能感受到意境美,进而主动地接受并欣赏美的事物。再比如,学习宋代文人苏轼的名篇《前赤壁赋》时,要带领学生感受“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自然美景,体验空灵澄澈的幽美意境,领悟“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蕴含的万事万物都具有“变”与“不变”两重性的理趣之美。由于这篇文章蕴含美、体现美,在教学中学生往往能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能与审美对象融为一体,从而以整个身心主动去拥抱美、欣赏美、感受美,培养自己正确的审美观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同时教师要注意以自己或他人的人生体验引导学生体味文章表现的理趣之美,帮助学生正确看待挫折,坦然面对打击,认识到人生的意义正是在坎坷的路途中,让有限的生命创造永恒的价值。
由此可见,文学教学的过程,是学生从文学作品材料中获取信息、得到体验、产生情感的实践过程。在此过程中,读与悟、议与辩、文与道、情与理始终贯穿其中,而且它们发挥作用的过程也正是学生语文知识生成、技能形成、情意养成的过程。在文学教法上追求“情”与“美”,是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和取得成效的保证,因而它应该是大学语文教学关注的重点,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前提条件。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徐州空军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