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掠鸟》课堂教学有感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bolz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有关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各种新理念、新名词真可谓层出不穷,不断涌现。在实践中出现了种种追求华丽新颖而忽视语文的内核的现象,让语文课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高深。基于此种状况,笔者认为,倡简乃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回家之路,也就是说语文课堂教学应追求这样的境界:简简单单教语文,平平淡淡才最真。下面,笔者根据张学青老师的《灰椋鸟》课堂教学实例谈一些看法。
  1多维的教学目标因选准了教的落脚点而简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助推剂。学生有了学习兴趣,课堂上发言踊跃,创造思维的火花不断闪现,课堂上才出现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起主体作用的场景。课堂教学一开始,张老师请学生介绍一种自己喜欢的好看的鸟。这下孩子们可乐了,个个滔滔不绝地说着,课堂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于是课堂教学直奔主题,教师和学生一起写课题——灰椋鸟。再请学生读课题,并注重了“椋”这一生字的教学。然后请学生说说灰椋鸟的样子,再出示有关“灰椋鸟”的资料卡让学生阅读回答。这样的课堂,一环紧扣一环,环环相扣,引人入胜,学生学得兴趣盎然。
  在词语教学时,张老师重点学习了“翘首”的“翘”的读音“qiáo”,还联系动作理解“翘首”的含义;应和的“和”是多音字,应读“hè”;“扑棱棱”一词中的“棱”在ABB构词中应读第一声,还相机让学生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语,如绿油油、黄澄澄、毛茸茸等。在不知不觉中,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了知识。一个“灰椋鸟”,一个“翘首”,一个“应和”,一个“扑棱棱”,把课堂闹得满园春色,情趣横生,学生或写、或看、或思,一切是这样的实在而又这样的灵动。
  生词教学,常常是最不可能出彩、被程式化教学绑定了一样。而张老师的揭示课题、生字词教学竟融合了多维的教学目标,它因为选准了教学的落脚点而简单。这样的演绎,令教师、学生豁然开朗。我想,再多维的教学目标也必须落在实处。
  2语感的唤醒因发展了学生本身的教学资源而简
  在朗读课文指导时,张老师重视课文的整体性原则,请愿意读文的学生逐节朗读。读文时,师生共同关注学生的朗读,并各抒己见。每读完一小节,学生都能说出重点及所写的主要内容。读罢文章,学生自然而然理解了全文的思路:灰椋鸟不好看——归林时的情境——赞叹好看。这时,教师又不失时机地介绍这里应用的写作方法——欲扬先抑,运用这种方法写出来的文章读起来令人回味无穷,一波三折。这样的教学,不仅让上课的学生收益多多,而且让听课教师也眼前一亮。不由自主地赞叹张老师课堂教学的博大精深。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一个学生的进步启迪着更多学生昂首挺胸。自信向前。一切竟这样简单,又这样丰富多彩。从学生出发,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来源于学生,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成精彩。
  3语言的品味因紧扣文本的提问而简
  张老师在引导学生品味课文语言时提了这样的问题:“走进课文,请细读第4、5自然段,哪些地方作者认为灰椋鸟好看?做好记号,然后交流。”这样的问题,因紧扣阅读理解的关键,所以浓浓的语文味很快在课堂上弥散开来——
  生l:看,这几只刚刚落在枝头上,那几只又马上扑棱棱地飞起。它们的羽毛全变成金红色的了,多么像穿上盛装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啊!这是我们看到的漂亮的灰椋鸟。(师接:听声音,你又听到了什么呢?)
  生2:树林内外,百鸟争鸣,呼朋引伴,叽叽啾啾,似飞瀑落人深涧,如惊涛拍打岸滩,整个刺槐林和竹林成了一个天然的俱乐部。这句写出了灰椋鸟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生活。(师答:多么诗情画意!变换句形读读,就是一首美轮美奂的诗篇啊!生齐读)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朗读第4、5自然段,并示范背诵这两个自然段,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最后,学生顺理成章地理解了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教师声情并茂地介绍本文的作者徐秀娟,并播放了相关的短片。教师、学生无不被作者为了挽救鸟类而献出年轻生命的崇高精神所打动。这时,学生的激情被点燃,教师让学生说几句赞颂生命的语句,他们自然就出口成章了。
  这样的教学,一问一个层次,一问一个空间,一问一个台阶,一问一个境界,问问紧扣文本,问问紧扣语文.读说结合,读写结合,或应和,或赞同,或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去发现,自然、真切而有效。
  所有这些,归结为一点,就是:返璞归真、宁静致远。由此看来,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做到:扎扎实实教语文。平平淡淡才最真。
其他文献
【摘 要】 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更多的是表演,即展示教师的才能、知识、见解,当前素质教育新形势下,需要开辟更多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的语言的发展空间在于增强其艺术性,从而在教育实施过程中多角度实现教学目标,实现互动教学。  【关键词】 教育语言艺术空间 教学目标    教师艺术性的语言可以给学生营造宽松愉快的互动氛围,也可以让学生的潜能得到更充分的发挥。调动他们的学习情绪,从而更
期刊
【摘要】 水彩画形成于英国,传入中国已有百年历史。此画种自传入我国后,逐渐融入中国本土文化的过程中。当代中圈水彩画的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探索与拓展水彩画的艺术语言是我们必须研究和探讨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 水彩画 技法 艺术语言    水彩画是西方绘画艺术中一个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随着中外文化的交流,水彩画开始传入中国,经历了萌芽、成长的不同时期。经过一百多年来艺术的不断融合与发展,加上科学
期刊
本学期,我校围绕“自主探究开放实践”的教学模式,开展了同课异构优质课竞赛活动,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年级李老师的一节《春天来了》口语交际课,她的课如春风拂面,似雨露滋润。课堂上教法灵活,扶放结合,张弛有度,师生合作,老师真正把教者的心,学者的心,听者的心融为一体,师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度过了快乐的四十分钟,是一节成功的课,我把这节课可供借鉴的地方写出来和同行一起分享。  1围绕课题,设计巧妙  题目是
期刊
杜甫说的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种。读书和练笔两者有机统一,才能达到“神”的境界。只读书不练笔,是囫囹吞枣,泛泛而读,结果只能是收效甚微:只练笔不读书,是无水之源,最终只能落个山穷水尽的地步。只有多读书,勤练笔,方能事半功倍。发展思维,培养能力。所以,我们存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引导学生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简介中也明确指出:苏教版教材在“读写结合”上采
期刊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那么,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培养他们学习能力,我把研究的重点放在改变课堂教学上。下面就我在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上谈谈自己的做法。  1激发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
期刊
【摘要】 运用电教媒体进行美术教学,可以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形声信息,引导学生轻而易举的进入作品的特定氛围,产生立体感觉,唤起丰富的表象,从而在美的领域里,鉴别出什么是自然美,什么是社会美,什么是艺术美,开阔视野,进而潜移默化地提高他们的审美素质。  【关键词】 电教媒体 提高素质 直观教学 捕捉特征 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创造能力    电化教学是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极大的优化现代美术课堂教学。它
期刊
数学思想方法是指人们从某些具体数学内容中对数学的认识过程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对于知识内容的本质认识,对所使用的方法和规律的理性认识。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具体目标的第一条就明确指出:“通过义务教育创设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提高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方
期刊
美育,即审美教育、美感教育。它的任务是培养和提高人们对现实世界以及文化艺术作品的美的鉴别、欣赏和创造能力,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人们的生活情趣,使人们在思想感情方面得以健康发展。语文同美育有着直接的联系,语文是以文学作品的艺术美来感染学生为特征的。所以,我认为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切不可忽视语文的文学性,而应当有意识地去发掘其中美育的因素,而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受到美感的熏陶,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具体
期刊
实施新课改至今已经八年了。这八年里,我既在一线课堂执教过,也承担过十几间小学的语文教学指导工作,对照新课程理念,细细想来,发觉如今的教学还有很多时候存在牵着学生鼻子走的现象,真让人不得不进行深刻地反思。  前些日子,我在基层学校听课,一位教师在教二年级教材中的《两只鸟蛋》时,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诗歌中的我从树杈上取下了一只什么样的鸟蛋?”这么简单的问题全班居然没有一个人回答!我估计并不是学生不知
期刊
【案例】这是本班——一个普通班级的一堂常态课。“小朋友们,请大家再把这首儿歌读一下,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出来。”我们一(2)班正在学习《识字3》。  朗朗的读书声渐渐停了下来,紧接着一只只小手举了起来。“老师,‘祖国好河山’是什么意思?”这是这首儿歌中理解上的难点,我料想学生会有疑问,于是按照设计好的思路胸有成竹地进行教学,很是顺利,心里有一种得意的窃喜。正欲过渡到下一环节的教学,邱晨灵不待举手就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