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道平面几何问题的多种解法及思考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gaoang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言
  众所周知,平面几何是数学产生的最早形态之一,平面几何通过研究二维平面内的一维直线、曲线的几何结构及度量性质,来解决生活中常见的二维数学问题。它的每一则证明,每一个定理,都无不展现着数学家们早期对数学的感悟与理解,凝结着数学家们早期的思索与智慧,至今仍然源远流长。
  高中阶段,平面几何很少做单独考察,而是与解析,向量等数学方法相互结合,以此达到对学生数形结合能力的培养与锻炼。本篇文章主要从两则平面几何证明题展开,通过证明方法的多样性来对平面解析几何与向量两种解法进行对比,并从中发掘两种解题方法的内在联系,体会数学之美。
  二、问题的提出
  3.分析解法
  上述几种解法中,在解的过程中,不难发现解题思路有两种:一是纯平面几何法:构造特殊图形,寻找等量关系,利用几何定理证明。二是平面向量:通过设未知数,依据题中已知的等量关系列等式,并通过联立解出未知数。此两种方法各有千秋,但是,两種方法是否有什么本质区别呢?若没有,那么两种看似截然不同的解题思路其内在又有什么深刻联系呢?
  平面向量是连通几何与代数的重要桥梁。在解析还未被提出时,古代传统平面几何在一部分问题的解决上是那样冗长与繁杂,人们为了解决某一个问题,往往不得不去构造十分复杂的图形,做出大量辅助线,以利用某些公理或定理解决问题。但在笛卡尔首次提出“解析”的概念之后,几何的发展便在欧几里得建立的平面几何时代的基础上又产生了一个新的数学领域:解析几何。而向量,这个早在亚里士多德时代便已经被提出的仅在物理学中有所应用的概念也再一次得到充分的利用,它与解析几何的融合,成功简化了不少繁琐的欧几里得平面几何证明题。
  那么,为什么向量会使证明步骤简化不少呢?就拿本题来看,若没有梅氏定理法的引理,而却仍用平面几何角度去入手解题时,仍处于高中阶段的我们对于“四等分点”这个关键条件又该如何利用呢?似乎只有作辅助线一条出路了,但问题就是,做完辅助线后的计算量将十分大且庞杂,但为何用解析加向量法便会轻松不少呢?其实解析向量法只是将我们不熟悉的几何线段间的数量关系全部利用未知数去量化,二者毫无本质上的区别,如本题中“四等分点”用向量表示十分简单:即 ,向量法不仅表示有向线段长度十分容易,联立有向线段间的矢量关系得到等式也是比较轻松。此法最终联立等式的形式一般都是λ+?=0,从而以此得到?=0,λ=0。自然,求解未知数更是十分简单。
  数学总是讲究一个条件一般便对应一个结论,而多个条件也可对应一个结论,多个条件一般每个都应加以利用,缺一不可。那么如何利用条件便也成了解题简与繁的先决因素。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必须去设法利用到每一个条件。平面几何的方法是构造图形,而向量的方法便是解析运算。若平面几何构造很简单,平面几何法自然是首选,若平面几何构造十分复杂,不妨利用解析向量法,如此便可轻松充分利用题目中每一个条件,得到准确的等量关系,从而解决数学问题。
  三、结尾
  代数可以脱离几何而单独存在,几何也可以脱离代数而单独存在,但大部分情况下,二者总是有着较深的内在联系。正是代数与几何的内在结合,才有了数学之美,正是有了代数的严谨与几何的遐想,才有了每个数学家心中的美丽心灵。
其他文献
教育大纲指出:要全面发展学生的素养,五育并举。让学校开齐开全各门课程。国家课程都要达到要求,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地方课程中环境教育的开设尤其显得薄弱。  环境教育课在我们一些学校表面上来看,是已经开足开全了,但实际上却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环境教育一课可以带动我们的学生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让一堂环境教育课带动学生热爱环境,从而让这门功课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阵地。  2018年11月21日的下午
期刊
乌申斯基说过这样一句话:“大自然是教育的最强有利的手段之一,不采取这种手段,即使是最细心的教育,也是枯燥无味的、片面而不能引人入胜的。上海市有关机构发布的《城市中的孩子与自然亲密度调研报告》指出,在受调查的全国20个省市的1300多名中小学生中,12.4%的孩子具有“自然缺失症”的倾向,如注意力不集中,情绪调节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较差,对大自然缺乏好奇心等等。调查发现,除了平时上学,“宅”在家里的生
期刊
一、分析原因  幼儿园属于非义务教育,而小学属于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普及性”等特点。孩子由幼儿园进入小学的变化:生活环境的变化、学习内容的变化、师生关系的变化、教学方法的变化。  孩子入学可能的“小状况”,例如,湿衣服穿了一天、吃不饱饭、厕所不知道在哪里、上课想去尿尿、性格较之前内向了、书包一团乱、忘记带书本等状况。明显孩子缺乏了自我服务意识、规则意识、交往能力、独立能力、任务意识等。  
期刊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梦想,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习主席伟大的指示,告诉我们梦想与担当的重要性!教育托起中国梦,教育是百年梦想实现的基础。而我们的语文教学又是最好的思政课的展现之所!  在今年的4月,我们接到了学校指示:人人结合教学实际,备出一节结合十九大精神的课来。我翻开课本,思索着,这不就是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的体现么。《木兰诗》不由得印入我的眼帘,奇女子木兰,她替父从军的孝,保家卫国是的忠,不
期刊
摘要:在“高效六步教学法”中,如何培养好学生上课专注力?激趣引入,凝聚学生专注力;积极主动,提高学生自觉专注力;各抒己见,牵引学生专注力;比赛表演,吸引学生专注力;多种形式朗读,强化学生专注力,表扬激励,保持学生专注力,培养好专注力,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能够让课堂锦上添花!  关键词: 专注力 课堂 效率 锦上添花  专注力,顾名思义就是集中精力和注意力。法国生物学家乔治·居维叶说;“天才,
期刊
一、案例故事:只“争”不“让”的小彭(小彭爸爸叙述)  上周五,我女儿小彭放学回家看到家里桌子上放着半个西瓜,拿起勺子就要剜最中心的那块西瓜瓤吃。妻子连忙跑过来说:“宝贝,奶奶生病了,想吃西瓜,妈妈特意去买来给奶奶吃。如果你想吃,我们就切开来和奶奶一起吃,但是你不能用勺子剜着吃。”女儿听了,抱着西瓜嘴里大喊:“我就是喜欢吃中间这块,我就是要剜着吃,你们不会多买点吗?”说完就拿勺子剜下了最中间的那块
期刊
一、生本教育——教育的春天  一直以来,“师本课堂”是我国教育体制的主流,而在这种教育体制之下,学生们成为了缺少生命的知识容器,教育工作者只是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却没有认识到学生才是教育的真正资源。正是这种刻板的传统教育模式和教育思维,严重侵蚀着学生们积极学习的天性,使得他们在学习中迷失了自我,找不到方向。因此,如此实现由“师本课堂”到“生本课堂”的转换,即如何实现学生角色的正确定位,成为当下教
期刊
在课堂上,老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一切语文教学活动必须通过学生这个主体来实现,学生在课堂上的认知过程,其实就是思维活动,因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手段,怎样培养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创新能力?我是这样想的:  一、认真观察,启发想象,提高创新精神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观察是极为重要的创新方式之一,观察本身就是一种最直观的认知和最直接的探究,一些知识的获取,就是创新所获得的,那么创
期刊
摘要: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从课前导入新课到新课结束,师生之间,伴随着老师的面部表情、手势语、以及眼神等教态的变化,相互交流情感,传递信息,使学生接受新知识。恰如其分地利用好教态的变化,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促进师生语言交际活动,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面部表情 手势语 眼神 情感教学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一方面通过不同形式的面部表情、恰当的眼神、巧妙的手势语等教
期刊
曾经有人在搜狐文教频道发了两篇文章《“这就是梦寐以求的大学吗?”--我为什么逃离大学?》和《“都是学习至上害了我”——现代版”“方仲永”的来信》,当时网友们都在围绕“教育的目的和意义”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我们的教育目的,不是培养人们适应传统的世界,不是着眼于实用性的知识和技能,而是要培养学生用真知识去闯活路。  一、教师要教给学生哪些真知识  1.良好的行为习惯   曾有一家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