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创新性研究成果

来源 :邓小平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ebab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邓小平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李学林、潘尔春等著《邓小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研究》一书,于2019年11月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对邓小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及其当代价值进行了深入而系统的研究,是近年来邓小平理论研究领域少有的力作。该专著具有以下特点。
  一、内容全面而丰富,学理性强
  该书出版以前的同类研究成果基本都为单篇论文,囿于篇幅所限,大多是归纳、梳理邓小平的相关论述,内容不够全面和细致,也缺少有深度的学理性探讨。从内容上看,该书对邓小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理论渊源及其发展阶段进行了全面分析,从邓小平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生态文明主体建设理论、优化国土开发格局理论、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理论、资源节约理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理论、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其他领域建设理论七个方面,建构了邓小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内容体系,论述全面而丰富。从学理深度上看,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学界关注的理论热点,具有多学科背景的该书作者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为指导,运用生态学、环境科学、法学等相关学科原理与方法进行系统的跨学科学术研究,其整体的学理性水平达到新高度。
  二、资料的搜集与利用具有合理性与科学性
  2004年以前,由于许多重要相关资料尚未出版,有关邓小平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成果在资料上主要来自一些事件当事人的回忆与《邓小平文选》,资料非常有限。该书作者在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以后,充分利用2004年以后出版的《邓小平年谱(1995-1997)》以及《邓小平文集(1949-1974)》等重要文献中新披露的资料,全面研究邓小平关于生态环境的决策、指示等内容。同时,结合同时期相关文献,运用相关学科的理论,科学地解读邓小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形成历程,尽量不遗漏任何资料细节,从而达到对相关材料尽可能地合理利用,写出一部在完整性、准确性方面最能真实地反映邓小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著作。
  三、创新性评价邓小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当代价值
  以往的同類研究成果对邓小平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的实施与成效等环节缺少必要的研究,因而对其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当代价值欠缺较为恰当的评价。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成果,课题组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社会主义实践与近现代中外生态环境变化等多维视角,全方位地探讨邓小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来龙去脉,在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国际与国内等不同方面来定位这一思想,揭示其多方面的历史贡献,从而完整地、创新性地评价其当代价值。特别是探讨该思想中的科学精神、发展观、系统思维、幸福观等,对建设美丽中国的启示,更彰显出其现实意义。
  当然,客观而辩证地来看,该书也尚有不足。从史料的角度来看,限于目前有关情况在资料公开上的不足,本书也存在一些瑕疵。如:在展示邓小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态环境状况的影响方面,虽然作者在相关章节中都有叙述,但没有以单独一章整体呈现出来。总之,虽然该书还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但在邓小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研究领域,仍不失为一部取得明显突破的学术成果。
  (责任编辑 付国英)
  作者系四川旅游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其他文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大学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群体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对象。然而,在文化多元化的当今时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因此,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促进其健康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成为焦点,其教育内容、方法机制、载体平台等成为学术界的热门课题。  韩同友教授领衔著的
期刊
〔摘要〕 南方谈话作为邓小平长期思考和阐发的一些重要观点的集中概括与升华,以一系列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深刻地回答了当时困扰人们思想的重大理论与实际问题,架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总体框架,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标志。邓小平对冷战结束后的国际形势作出正确判断,作出了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关键抉择,为中国摆脱困境,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找到了出路。南方谈话是中国共产党在开
期刊
[摘要]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邓小平在第三次复出后推动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和退休后继续关注并推动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两个关键历史节点,充分体现了他的初心和使命:第三次复出的邓小平正视群众生活水平低和社会经济发展落后的现实,促成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开启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的新征程;退休后,邓小平着眼民族复兴和人民群众的殷切希望,
期刊
[摘要]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以资本为核心,以生产力和普遍交往为依托,阐述了历史必然走向世界历史的转变趋势。40多年的改革开放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同中国社会主义具体实际相结合,是中国主动参与世界历史的一场伟大实践。改革开放的成功在于遵循了继承性与变革性相统一、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借鉴性与超越性相统一的内在逻辑。进入新时代,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我国将继续遵循改革
期刊
〔摘要〕 习近平关于城市发展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园城市是习近平关于城市发展的重要论述与成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发展逻辑,是经济新常态下城市发展的新模式,充分彰显了五大新发展理念。新时代成都建设公园城市有其理论和现实必然性,高度契合成都的发展阶段。成都市坚持高标准规划,将公园城市建设贯穿城市工作全过程,全方面打造人与城市、环境、产业
期刊
〔摘要〕 20世纪70年代末,现代科技开始经历新的伟大革命。邓小平在对世界格局作出和平与发展的科学判断基础上,带领人民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认为现代化首先是电子工业化,必须集中力量进行技术攻关,依靠科学规划实行统一组织,加强科学研究夯实发展基础来保证电子工业的发展;他提出制造计算机要打歼灭战,搞专业化生产;提出中国军队要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逐步实现指挥系统的现代化。他把现代化作为中国发
期刊
〔摘要〕 改革开放初期,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在改革经验不足的情况下,陈云高度重视使改革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问题,并就什么是改革正确方向、怎样确保改革正确方向等理论和实践问题作了许多精辟论述,提出了许多重要观点,对改革在起步阶段的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指导和推动作用。在改革开放进入新时代的今天,重温陈云关于改革方向问题的论述,对于深刻领会习近平“方向决定前途,道路决定命运”、“牢牢把握改革正确方向”等重
期刊
〔摘要〕 邓小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坚守者和推进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高度自信是邓小平一生最鲜明的政治品格。他坚信中国人民选择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必由之路,坚信改革开放是强国富民之路,坚信“三步走”战略目标必定实现,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景光明。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力量植根于马克思主义的丰厚沃土,萌发于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奠基于人民群众的创新实践,内生于共产党人不忘
期刊
〔摘要〕 2018年12月,习近平《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出版发行。这部专题文集系统阐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总体思路、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全面反映了习近平同志指导全党全国人民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的步伐和成果。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就要深刻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和重大意义,准确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全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各领域的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深刻领会推
期刊
〔摘要〕邓小平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主政西南时期的执政思想和实践充分表明他已具有极为强烈的执政意识。在我们党全面执政之初,随着党的工作重心转换,承担的历史使命发生了重大改变,党的自身建设也面临着全新考验。从他在西南度过的三个建党节开展的相关活动和发表的相关论述可以看出其强烈的忧患意识、群众意识和民生意识。这为他在日后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巨大贡献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新时代共产党人牢记初心使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