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强学习型教师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建立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提升海岛学校办学水平的瓶颈所在。
一、原因分析
生活环境不如人意。学校地处淇澳岛,交通不便利,生活环境较差。我校14位教师,有12位教师居住在香洲、新香洲等地,上班路途较远,每天早出晚归,生活压力较大。面对如此状况,大部分教师放弃了专业成长的理想,放弃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追求,放弃安贫乐道的精神。在工作中,许多教师遇到问题不去深入思考,没有科研意识,安于现状,惯性工作,少思进取,放弃了对新的教育思想、新课标、教材教法的钻研学习,长年累月,教育教学热情越来越低,教师的岗位成为谋生的手段。
教师流动性小。学校14位教师中,有5位教师从毕业分配到学校一直没有流动过,在学校工作长达16—22年,有3位教师从外地调入学校后一直没流动过,在学校工作长达5—11年。教师由于缺乏流动性,出现职业倦怠现象,教师学习兴趣不大,学校学习氛围不浓,这些都不利于教师专业成长,不利于学校长期发展。
群体互助的缺乏。由于办学规模小(只有6个教学班),教师队伍小(只有14名教师),学校教学人员结构不够科学合理,学科发展不平衡,教师之间的横比评价难以把握,彼此之间的促进作用难于发挥起来,教师之间的竞争意识淡薄,教师同伴互助的氛围难以形成,教师各自为阵,群体缺乏团队精神,缺乏互助精神,久而久之,成为井底之蛙,逐渐走向集体平庸。
人文关怀的缺少。海岛学校教师缺少真正实用有效的外出培训学习机会,即使有,往往由于经费问题而成为一句空话。另外,限于学校条件,教师在平时教学实践中也缺少具体有效的专业引领和课改指导,听到“不能怎样”的要求较多,“应该这样”的建议较少,难以成为教育教学的明白人。学校办学规模小,使上级部门的领导难以把握对学校正确评价的度,使教师产生“干好干坏都一样”的错觉,加上学校知名度低,交通不便利,各级部门对学校的关爱有心无力,这都降低了教师的自信心,从而影响教师积极向上的动力。
二、应对策略
1. 建立制度,指导学习
海岛学校要促进学习型教师建设,必须有严格的规定,才能使每位教师主动学习,善于学习,因此,我校制定《学校教师学习制度》等制度、积极构建适应学习型教师成长的环境平台,创设学校倡导学习的良好态度,营造一种支持学习者的氛围,指导教师成为具有终身学习理念、适应新课改需要的教师。
2. 领导带头,引领学习
学校要促进学习型教师的建设,必须有一支强有力的领导群体。因此,校长要有强烈的学习意识,树立抓学习就是抓工作的思想,带头学习,用实际行动去影响教师、感染教师,引领教师学习,掀起教师共同学习的热潮,使学习成为每位教师的第一爱好。
3. 赏识教师,促进学习
每位教师都有一种希望自身工作得到别人积极承认的心理,赏识是对教师工作的一种积极评价,能极大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每个教师都有其长处,作为学校领导,要以宽广的胸怀,谦逊的态度,多看看教师的长处,激励教师多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在赏识教师时,一是注意真诚;二是倾注感情。这样使教师在学校领导的赏识中感受到自身的价值,从而激发起持续学习的动力与工作的热情。
4. 运用策略,有效学习
搭建交流平台。学校要整合教育教学资源,搭建促进学习型教师建设的平台,努力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一是开展示范课、研讨课,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二是建立拜师制度,通过师徒间的交流、合作,达到共同进步,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三是举办读书节,开设教师读书论坛等活动,要求教师多看书、看好书,交流学习心得,促进教师成长。四是举行优质课竞赛、教师“三字一话”竞赛等活动,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开展校本培训。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学习方式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学校定期选派教师到武汉、广州、深圳等地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观摩课改成果展示,使他们在不断学习中充实自我超越自我。同时,邀请教育专家、名校长、名教师、教研员来校进行专题讲座,指导课堂教学等,使教师在培训中感受到新课程理念,吸收更多的先进经验,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责任编辑邱 丽
一、原因分析
生活环境不如人意。学校地处淇澳岛,交通不便利,生活环境较差。我校14位教师,有12位教师居住在香洲、新香洲等地,上班路途较远,每天早出晚归,生活压力较大。面对如此状况,大部分教师放弃了专业成长的理想,放弃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追求,放弃安贫乐道的精神。在工作中,许多教师遇到问题不去深入思考,没有科研意识,安于现状,惯性工作,少思进取,放弃了对新的教育思想、新课标、教材教法的钻研学习,长年累月,教育教学热情越来越低,教师的岗位成为谋生的手段。
教师流动性小。学校14位教师中,有5位教师从毕业分配到学校一直没有流动过,在学校工作长达16—22年,有3位教师从外地调入学校后一直没流动过,在学校工作长达5—11年。教师由于缺乏流动性,出现职业倦怠现象,教师学习兴趣不大,学校学习氛围不浓,这些都不利于教师专业成长,不利于学校长期发展。
群体互助的缺乏。由于办学规模小(只有6个教学班),教师队伍小(只有14名教师),学校教学人员结构不够科学合理,学科发展不平衡,教师之间的横比评价难以把握,彼此之间的促进作用难于发挥起来,教师之间的竞争意识淡薄,教师同伴互助的氛围难以形成,教师各自为阵,群体缺乏团队精神,缺乏互助精神,久而久之,成为井底之蛙,逐渐走向集体平庸。
人文关怀的缺少。海岛学校教师缺少真正实用有效的外出培训学习机会,即使有,往往由于经费问题而成为一句空话。另外,限于学校条件,教师在平时教学实践中也缺少具体有效的专业引领和课改指导,听到“不能怎样”的要求较多,“应该这样”的建议较少,难以成为教育教学的明白人。学校办学规模小,使上级部门的领导难以把握对学校正确评价的度,使教师产生“干好干坏都一样”的错觉,加上学校知名度低,交通不便利,各级部门对学校的关爱有心无力,这都降低了教师的自信心,从而影响教师积极向上的动力。
二、应对策略
1. 建立制度,指导学习
海岛学校要促进学习型教师建设,必须有严格的规定,才能使每位教师主动学习,善于学习,因此,我校制定《学校教师学习制度》等制度、积极构建适应学习型教师成长的环境平台,创设学校倡导学习的良好态度,营造一种支持学习者的氛围,指导教师成为具有终身学习理念、适应新课改需要的教师。
2. 领导带头,引领学习
学校要促进学习型教师的建设,必须有一支强有力的领导群体。因此,校长要有强烈的学习意识,树立抓学习就是抓工作的思想,带头学习,用实际行动去影响教师、感染教师,引领教师学习,掀起教师共同学习的热潮,使学习成为每位教师的第一爱好。
3. 赏识教师,促进学习
每位教师都有一种希望自身工作得到别人积极承认的心理,赏识是对教师工作的一种积极评价,能极大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每个教师都有其长处,作为学校领导,要以宽广的胸怀,谦逊的态度,多看看教师的长处,激励教师多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在赏识教师时,一是注意真诚;二是倾注感情。这样使教师在学校领导的赏识中感受到自身的价值,从而激发起持续学习的动力与工作的热情。
4. 运用策略,有效学习
搭建交流平台。学校要整合教育教学资源,搭建促进学习型教师建设的平台,努力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一是开展示范课、研讨课,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二是建立拜师制度,通过师徒间的交流、合作,达到共同进步,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三是举办读书节,开设教师读书论坛等活动,要求教师多看书、看好书,交流学习心得,促进教师成长。四是举行优质课竞赛、教师“三字一话”竞赛等活动,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开展校本培训。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学习方式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学校定期选派教师到武汉、广州、深圳等地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观摩课改成果展示,使他们在不断学习中充实自我超越自我。同时,邀请教育专家、名校长、名教师、教研员来校进行专题讲座,指导课堂教学等,使教师在培训中感受到新课程理念,吸收更多的先进经验,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责任编辑邱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