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经济失衡,被大部分经济界人士认为是中国面临的一个头疼的问题,因为中国在补贴发达国家。笔者同意这样的分析,但却认为可以从积极乐观的角度看这个
问题,世界经济的失衡恰恰是中国这个后起之秀大幅提高国际影响力和改善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弱势地位的绝好机遇。要抓住这个机遇,关键是要充分学习和利用
国际上广泛接受的规则,在自然资源控制权和定价权、国际贸易自由化、发行人民币债券、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以及利用高额外汇储备等问题上制定出一系列系统的、专业化的、国际化的战略,从而提升中国经济的整体实力。
世界经济在不均衡中高速发展
纵观当今世界经济大势,不同的观察者基本都得出了同样的结论:世界经济在不平衡中高速发展。
过去近十年来,世界经济的平均增速接近历史纪录。但是,高速增长的背后是世界经济的失衡。这种不平衡性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以美国为首的部分发达国家保持着高水平甚至创纪录的贸易逆差,这实际上是得益于它们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因为对于其他国家而言,如此高的贸易逆差一定会带来国际收支的危机乃至金融危机;其二,为了弥补贸易逆差,美国等发达国家从世界上平均收入相对较低的国家吸引了大量资金。正是这种贸易和资金上的双逆差,构成了当今世界经济不平衡的基本格局。这样的基本格局,不仅带来了令人深思的世界经济道德问题,即穷人在补贴富人,中国在补贴美国,也带来了世界经济是否能够持续发展的忧虑。
当今世界经济格局下中国处于弱势
中国作为一个赶超发达国家的后来者,在当今世界经济格局中处于弱势地位,这是不争的事实,且在当前世界经济失衡的大势下表现尤其明显。这种弱势格局表现在多个方面,其中,以下三个方面尤为突出:
第一,中国作为一个高速发展的经济体,人均自然资源储量和产量高度稀缺(中国资源储量不稀缺的品种屈指可数,其中包括稀土矿),日益依赖国际市场的供给,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资源进口大国。然而,中国不仅在国际上基本还没有成规模地获得矿产资源的所有权,也没有有效地获得以资源为价值基础的大公司的非控股股份,甚至在国际原材料市场上,中国公司的价格谈判权还很低。
第二,尽管中国是世界上主要的贸易顺差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进口国和出口国之一,但是,中国在国际贸易问题上却常常处于被动为本国贸易迅速发展而辩解的状态。在WTO的多边谈判中,中国的声音非常微弱,甚至被印度这样的国际贸易地位远低于中国的国家所掩盖。
第三,尽管中国是当今世界一个主要的资金输出国和储蓄剩余国,中国经济的总体储蓄率和储蓄总量在世界名列前茅,但是,中国经济整体对外的储蓄盈余和资本流出却以美元为主,辅之以欧元和日元,而不是以人民币为储蓄形式。这意味着,整个中国经济将承担巨大的汇率波动风险。这一问题的本质在于,尽管中国是储蓄大国,但在国际金融体系中却是一个弱势国——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交易中顶多是一种地区化而非国际化的货币。所以,中国的对外储蓄只能以美元等外币计价。当美元汇率贬值的时候,美国的债务在缩水,这就是中国经济巨大的损失。
世界经济失衡就是中国改变弱势地位的最好机会
事实上,当任何一个后起经济大国面对这种经济实力日益上升与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弱势地位不相称的局面时,她必须而且只能通过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来打破。
换言之,如果世界经济平稳发展,美国经济和欧洲经济既没有巨额的贸易逆差,也没有大量的资金流入,而中国经济也没有如此高的过剩储蓄和资金外流,那么,国际贸易体系、资源定价体系和国际金融货币体系就没有任何理由改变,结果便是世界经济格局不会发生改变。从这个意义上讲,当今世界经济的失衡,恰恰是中国这个后起之秀大幅提高国际影响力和改善我们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弱势地位的绝好机遇。
具体说来,正是因为中国已经成为资源进口大国,才使得中国有能力组织其资源进口企业与资源出口国进行集体谈判,提高我们的资源定价的谈判能力;正是因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和贸易顺差国之一,才使得中国在贸易谈判中有发言权,并起到独特的作用;正是因为中国在过去十年中保持了贸易和资本项目的剩余,才使得中国有了大量的外汇储备,从而有可能影响国际金融格局,才有可能逐步考虑在全球范围内获得部分资源的所有权、控制权,或者相关公司的部分股权;正是因为不断上升的贸易顺差使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才使得人民币有可能成为国际化的货币,从而打破国际金融和货币市场的基本格局。
在用好现行规则中改变格局
必须看到,以中国经济短期内作出牺牲的世界经济不平衡,只是为世界经济格局的改变提供了一种可能,这种可能要转化成现实,必须通过中国政府、企业、学界的共同努力,包括系统的、专业化的、国际化的一系列政策和战略的引导。这其中的主要原则有三条:
第一,要仔细研究世界经济中各主要运行机制的基本规律,包括资源所有权以及控制权的获得,资源产品的定价、贸易自由化的谈判和进程,国际金融与货币市场运行的基本规律。只有真正搞清楚这些基本规律之后,中国经济才能够打破现有的格局,变被动为主动。
第二,要打破中国目前经济地位上的弱势,必须严格按照世界大多数国家所接受的运行规则和体制办事。原因很简单,由于中国是后来者,不可能要求、至少是不大可能在短期内改变现行的规则。在现行规则中,中国尤其要研究基本的、短期内改变可能性很小的规则,包括资源定价的期货市场运作,国际贸易中基本合同和交易结算的原则,国际经济中发行证券的基本原则,各国中央银行的基本运行规则(包括外汇储备资产运用的规律)和相互的政策协调机制,国际贸易双边及多边谈判的基本规则,等等。
第三,也是更为重要的一条是,要充分利用国际上广泛接受的规则,利用当前的不平衡性,从战略的高度制定出一系列政策,来提升中国经济的整体实力,从而占据更好的国际地位。
具体说来,中国政府与民间需要在以下几方面仔细研究,认真论证,争取有所突破。
第一,在资源定价问题上,可以考虑要求中国主要的资源进口企业自发而非政府组织地建立自己的行业协会,同时建立相应的期货定价的基金,包括吸引一部分外资。在资本项目限制的情况下建立这种基金,有利于帮助中国的资源进口企业获得更好的定价权。同时研究世界资源性跨国公司运行的基本规律,可以考虑动用部分外汇储备,适当参股于此类公司,不仅对冲资源价格上涨的风险,而且通过进入此类公司的董事会近距离地观察和学习它们运行的经验,为中国未来建立跨国资源性大 企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在国际贸易问题上,要把握中国的根本利益,要清楚地意识到,中国经济是世界经济贸易体系进一步的自由化的最大受益者,因为我们处在世界生产链的低端,在外资与外贸方面,我们是世界上最开放的经济体之一。以此,中国应该成为一个独特的桥梁,扮演一个独特的角色,成为一个连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谈判桥梁,努力促成下一步国际贸易自由化谈判的成功。在这样的谈判中,我们应该比以印度为首的发展中国家在道德性宣传上定位更高,比以美国和欧盟等发达国家更加务实。中国应该成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不同的第三极,超脱于他们之间的争议,成为世界独特的新的领导力量。
第三,特别重要的而且极具可操作性的,同时也是笔者近期反复讨论的:要利用好中国当前高额的官方外汇储备和人民币长期升值的压力,变坏事为好事,以这两项基本因素为后盾,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发行以人民币计价的主权债券或大企业(如中石油)债券,从而推动人民币计价的资产进入到国际主要金融机构的资产组合中,尤其是中央银行的资产组合中,在国际上培育人民币的二级市场,将以人民币升值投机为目标的短期资金引导到二级市场上去,从而避免资金冲击中国实体经济。这一做法最重要的目的是大力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争取在10年内让人民币计价的资产成为世界主要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的一部分,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的主要交易金融工具,成为新兴市场国家金融资产的标杆。如此,我们才能从根本上打破国际金融市场上中国经济的弱势格局,才能一步步地使中国经济远离由国际收支危机所带来的金融危机。
第四,利用中国高额的外汇储备,在保证应付中国经济短期国际收支波动所产生的需要之外,集中进行管理。比如,可以鼓励中国企业在国际上集中购买一些核心技术的使用权,然后在国内逐步零售,以此避免国际上产生对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的指责,也使中国在购买知识产权市场上有一定的讨价还价能力,而不是企业分头购买,丧失了议价能力。
总的说来,中国政府和经济界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当前世界经济在不平衡中的高速发展所带来的不仅是对中国经济的挑战,而且是中国经济借此改变世界经济格局、大幅提升中国经济整体实力的绝好时机,是争取中国经济长期稳定繁荣发展的历史良机。在这种环境下,中国需要做的就是认真研究当今国际世界所运行的基本规则,利用好规则,在规则中改变格局。当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相对实力和影响力大幅上升之后,中国再提出改变世界经济运行规则也为时不晚。
对于本文内容您有任何评论或补充,请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问题,世界经济的失衡恰恰是中国这个后起之秀大幅提高国际影响力和改善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弱势地位的绝好机遇。要抓住这个机遇,关键是要充分学习和利用
国际上广泛接受的规则,在自然资源控制权和定价权、国际贸易自由化、发行人民币债券、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以及利用高额外汇储备等问题上制定出一系列系统的、专业化的、国际化的战略,从而提升中国经济的整体实力。
世界经济在不均衡中高速发展
纵观当今世界经济大势,不同的观察者基本都得出了同样的结论:世界经济在不平衡中高速发展。
过去近十年来,世界经济的平均增速接近历史纪录。但是,高速增长的背后是世界经济的失衡。这种不平衡性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以美国为首的部分发达国家保持着高水平甚至创纪录的贸易逆差,这实际上是得益于它们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因为对于其他国家而言,如此高的贸易逆差一定会带来国际收支的危机乃至金融危机;其二,为了弥补贸易逆差,美国等发达国家从世界上平均收入相对较低的国家吸引了大量资金。正是这种贸易和资金上的双逆差,构成了当今世界经济不平衡的基本格局。这样的基本格局,不仅带来了令人深思的世界经济道德问题,即穷人在补贴富人,中国在补贴美国,也带来了世界经济是否能够持续发展的忧虑。
当今世界经济格局下中国处于弱势
中国作为一个赶超发达国家的后来者,在当今世界经济格局中处于弱势地位,这是不争的事实,且在当前世界经济失衡的大势下表现尤其明显。这种弱势格局表现在多个方面,其中,以下三个方面尤为突出:
第一,中国作为一个高速发展的经济体,人均自然资源储量和产量高度稀缺(中国资源储量不稀缺的品种屈指可数,其中包括稀土矿),日益依赖国际市场的供给,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资源进口大国。然而,中国不仅在国际上基本还没有成规模地获得矿产资源的所有权,也没有有效地获得以资源为价值基础的大公司的非控股股份,甚至在国际原材料市场上,中国公司的价格谈判权还很低。
第二,尽管中国是世界上主要的贸易顺差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进口国和出口国之一,但是,中国在国际贸易问题上却常常处于被动为本国贸易迅速发展而辩解的状态。在WTO的多边谈判中,中国的声音非常微弱,甚至被印度这样的国际贸易地位远低于中国的国家所掩盖。
第三,尽管中国是当今世界一个主要的资金输出国和储蓄剩余国,中国经济的总体储蓄率和储蓄总量在世界名列前茅,但是,中国经济整体对外的储蓄盈余和资本流出却以美元为主,辅之以欧元和日元,而不是以人民币为储蓄形式。这意味着,整个中国经济将承担巨大的汇率波动风险。这一问题的本质在于,尽管中国是储蓄大国,但在国际金融体系中却是一个弱势国——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交易中顶多是一种地区化而非国际化的货币。所以,中国的对外储蓄只能以美元等外币计价。当美元汇率贬值的时候,美国的债务在缩水,这就是中国经济巨大的损失。
世界经济失衡就是中国改变弱势地位的最好机会
事实上,当任何一个后起经济大国面对这种经济实力日益上升与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弱势地位不相称的局面时,她必须而且只能通过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来打破。
换言之,如果世界经济平稳发展,美国经济和欧洲经济既没有巨额的贸易逆差,也没有大量的资金流入,而中国经济也没有如此高的过剩储蓄和资金外流,那么,国际贸易体系、资源定价体系和国际金融货币体系就没有任何理由改变,结果便是世界经济格局不会发生改变。从这个意义上讲,当今世界经济的失衡,恰恰是中国这个后起之秀大幅提高国际影响力和改善我们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弱势地位的绝好机遇。
具体说来,正是因为中国已经成为资源进口大国,才使得中国有能力组织其资源进口企业与资源出口国进行集体谈判,提高我们的资源定价的谈判能力;正是因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和贸易顺差国之一,才使得中国在贸易谈判中有发言权,并起到独特的作用;正是因为中国在过去十年中保持了贸易和资本项目的剩余,才使得中国有了大量的外汇储备,从而有可能影响国际金融格局,才有可能逐步考虑在全球范围内获得部分资源的所有权、控制权,或者相关公司的部分股权;正是因为不断上升的贸易顺差使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才使得人民币有可能成为国际化的货币,从而打破国际金融和货币市场的基本格局。
在用好现行规则中改变格局
必须看到,以中国经济短期内作出牺牲的世界经济不平衡,只是为世界经济格局的改变提供了一种可能,这种可能要转化成现实,必须通过中国政府、企业、学界的共同努力,包括系统的、专业化的、国际化的一系列政策和战略的引导。这其中的主要原则有三条:
第一,要仔细研究世界经济中各主要运行机制的基本规律,包括资源所有权以及控制权的获得,资源产品的定价、贸易自由化的谈判和进程,国际金融与货币市场运行的基本规律。只有真正搞清楚这些基本规律之后,中国经济才能够打破现有的格局,变被动为主动。
第二,要打破中国目前经济地位上的弱势,必须严格按照世界大多数国家所接受的运行规则和体制办事。原因很简单,由于中国是后来者,不可能要求、至少是不大可能在短期内改变现行的规则。在现行规则中,中国尤其要研究基本的、短期内改变可能性很小的规则,包括资源定价的期货市场运作,国际贸易中基本合同和交易结算的原则,国际经济中发行证券的基本原则,各国中央银行的基本运行规则(包括外汇储备资产运用的规律)和相互的政策协调机制,国际贸易双边及多边谈判的基本规则,等等。
第三,也是更为重要的一条是,要充分利用国际上广泛接受的规则,利用当前的不平衡性,从战略的高度制定出一系列政策,来提升中国经济的整体实力,从而占据更好的国际地位。
具体说来,中国政府与民间需要在以下几方面仔细研究,认真论证,争取有所突破。
第一,在资源定价问题上,可以考虑要求中国主要的资源进口企业自发而非政府组织地建立自己的行业协会,同时建立相应的期货定价的基金,包括吸引一部分外资。在资本项目限制的情况下建立这种基金,有利于帮助中国的资源进口企业获得更好的定价权。同时研究世界资源性跨国公司运行的基本规律,可以考虑动用部分外汇储备,适当参股于此类公司,不仅对冲资源价格上涨的风险,而且通过进入此类公司的董事会近距离地观察和学习它们运行的经验,为中国未来建立跨国资源性大 企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在国际贸易问题上,要把握中国的根本利益,要清楚地意识到,中国经济是世界经济贸易体系进一步的自由化的最大受益者,因为我们处在世界生产链的低端,在外资与外贸方面,我们是世界上最开放的经济体之一。以此,中国应该成为一个独特的桥梁,扮演一个独特的角色,成为一个连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谈判桥梁,努力促成下一步国际贸易自由化谈判的成功。在这样的谈判中,我们应该比以印度为首的发展中国家在道德性宣传上定位更高,比以美国和欧盟等发达国家更加务实。中国应该成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不同的第三极,超脱于他们之间的争议,成为世界独特的新的领导力量。
第三,特别重要的而且极具可操作性的,同时也是笔者近期反复讨论的:要利用好中国当前高额的官方外汇储备和人民币长期升值的压力,变坏事为好事,以这两项基本因素为后盾,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发行以人民币计价的主权债券或大企业(如中石油)债券,从而推动人民币计价的资产进入到国际主要金融机构的资产组合中,尤其是中央银行的资产组合中,在国际上培育人民币的二级市场,将以人民币升值投机为目标的短期资金引导到二级市场上去,从而避免资金冲击中国实体经济。这一做法最重要的目的是大力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争取在10年内让人民币计价的资产成为世界主要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的一部分,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的主要交易金融工具,成为新兴市场国家金融资产的标杆。如此,我们才能从根本上打破国际金融市场上中国经济的弱势格局,才能一步步地使中国经济远离由国际收支危机所带来的金融危机。
第四,利用中国高额的外汇储备,在保证应付中国经济短期国际收支波动所产生的需要之外,集中进行管理。比如,可以鼓励中国企业在国际上集中购买一些核心技术的使用权,然后在国内逐步零售,以此避免国际上产生对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的指责,也使中国在购买知识产权市场上有一定的讨价还价能力,而不是企业分头购买,丧失了议价能力。
总的说来,中国政府和经济界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当前世界经济在不平衡中的高速发展所带来的不仅是对中国经济的挑战,而且是中国经济借此改变世界经济格局、大幅提升中国经济整体实力的绝好时机,是争取中国经济长期稳定繁荣发展的历史良机。在这种环境下,中国需要做的就是认真研究当今国际世界所运行的基本规则,利用好规则,在规则中改变格局。当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相对实力和影响力大幅上升之后,中国再提出改变世界经济运行规则也为时不晚。
对于本文内容您有任何评论或补充,请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