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课程改革对于小学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并且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够对学生未来的学习以及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是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非常重要的一环,有利于逐步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良好品德,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规范。对此,本文针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以期能够为相关读者提供有效的参考,以此来不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课堂教学;小学;措施
引言:所谓核心素养,就是指学生适应自身终身发展以及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以及关键能力。因此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虽然年龄较小,心智发育上还不成熟,但是其正处于人格形成,品德树立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的积极的通过道德与法治教育,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够为学生以后的学习以及社会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所以,作为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师,要深刻理解并掌握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积极落实课程改革的要求,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发展情况,不断地创新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方式,进而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有效的途径。
一、道德与法治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总体来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有三个方面,六大素养,但是其核心素养的核心部分就是立德树人,也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品质,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做人。而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可以说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立德树人最基础的学科,对于学生的品德启蒙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虽然现在对于道德与法治这一学科的核心素养,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表述,但是从整体上讲,就是围绕着“人”进行的,“人”始终都站立在课堂教学的中心。所以,通过道德与法治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提升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法治观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提升其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进而保证学生能够身健康的成长,就是通过道德与法治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需要注意的基本点。
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侧重方面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就是让学生拥有适应终身发展以及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以及关键能力,所以们就要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理性思维以及责任担当意识。
首先,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道德与法治教学包含了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其中法治教育的教学大纲明确提出了要帮助学生初步梳理法治意识,帮学生养成规则意识和尊法守法的行为习惯;要引导学生初步具备能够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参加相关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能力,进而为培育法治观念、树立法治信仰奠定基础的教育目标,从此就可以看出,规则意识是法治意识的核心,随意,想要树立和会法制意识,首先就需要树立社会的规则意识,所以,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并积极的采取措施,开展丰富的规则意识教育。
其次,要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理性思维的培养对于小学生来讲,能够对未来的学习生活、社会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能够让学生正确、客观的看待某一事物,并作为出理性的分析,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学生核心素养所必须掌握的品格和能力。因此,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并且法治教育的开展,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合理的确定教学的重点和方法,注重知行合一,坚持落细落实,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实际事例,引导学生对事例进行讨论,分析,促使学生能够理性对待,培养学生换位思考的能力。另外,通过对具体事例分析,还能够让学生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并且在理性认识的指导下,进行社会生活实践,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例如: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可爱的动物》这一主题教学时,为学生普及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相关知识,在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在笼中喂养麻雀的安全行为是否正确,让学生换位思考,结合相关法律知识进行思考,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喜欢动物要以正确的方式进行,让小动物自由成长才是真正的喜欢。
最后,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责任担当意识是学生为人处世的标杆之一,能够引导学生们关注社会,关注他人,以极大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参与到公共事务中,展现了新时期小公民的良好素养。因此,在培养学生责任意识时,教师要积极的强化师生互动过程,促使认知过程和情感体验过程的有机结合。同时,教师自身也要正确认识道德认知以及实际行动的联合作用,促使学生切实做到知行统一,进而促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体验中,轻松自如地实现教学目标,发展个人的素养。
三、道德与法治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施策略
1、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
生活环境的影响对于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于年龄较小的小学生而言,对学生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促使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促使其参与到道德与法治教学当中,并且还能够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发现,并体验、记录整个过程,进而能够有效的让学生在坦言生活中,提升其观察和收集信息的能力,促使其感受到学科乐趣,不断激发学生探究欲望,为培养学生的社会法治意识奠定良好基础。
2、找准起点,以学定教
核心素养的本质是“立德树人”。以人为本,从育人的高度设计每一节课是教学设计的根本原则,所以现在各个学科都倡导以学定教。以学定教就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认知能力、行为表现以及实践能力确定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活动。学生的实际水平,就是教学的起点。以学定教的另一层意思就是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根据不同学生实际水平,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制定不同的教学要求,安排有层次的教学活动内容,总之是要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教学让全体学生在各自原有基础上实现成长。
总之,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必须积极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以及社会发展培养必备的品格以及能力。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积极的引导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制规则意识,帮助学生形成理性思维,树立责任担当意识。但需要注意的是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完成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理念要求,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张崧.在道德与法治学科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J].中国德育,2017(15).
[2]裴昌根,宋乃庆.基于核心素养的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探析[J].课程·教材·教法,2016,(11):48.
[3]孙慧峰.《道德与法制》教学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J].教育实践与研究·学科纵横,2018(13):40-41.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课堂教学;小学;措施
引言:所谓核心素养,就是指学生适应自身终身发展以及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以及关键能力。因此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虽然年龄较小,心智发育上还不成熟,但是其正处于人格形成,品德树立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的积极的通过道德与法治教育,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够为学生以后的学习以及社会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所以,作为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师,要深刻理解并掌握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积极落实课程改革的要求,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发展情况,不断地创新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方式,进而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有效的途径。
一、道德与法治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总体来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有三个方面,六大素养,但是其核心素养的核心部分就是立德树人,也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品质,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做人。而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可以说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立德树人最基础的学科,对于学生的品德启蒙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虽然现在对于道德与法治这一学科的核心素养,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表述,但是从整体上讲,就是围绕着“人”进行的,“人”始终都站立在课堂教学的中心。所以,通过道德与法治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提升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法治观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提升其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进而保证学生能够身健康的成长,就是通过道德与法治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需要注意的基本点。
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侧重方面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就是让学生拥有适应终身发展以及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以及关键能力,所以们就要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理性思维以及责任担当意识。
首先,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道德与法治教学包含了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其中法治教育的教学大纲明确提出了要帮助学生初步梳理法治意识,帮学生养成规则意识和尊法守法的行为习惯;要引导学生初步具备能够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参加相关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能力,进而为培育法治观念、树立法治信仰奠定基础的教育目标,从此就可以看出,规则意识是法治意识的核心,随意,想要树立和会法制意识,首先就需要树立社会的规则意识,所以,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并积极的采取措施,开展丰富的规则意识教育。
其次,要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理性思维的培养对于小学生来讲,能够对未来的学习生活、社会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能够让学生正确、客观的看待某一事物,并作为出理性的分析,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学生核心素养所必须掌握的品格和能力。因此,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并且法治教育的开展,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合理的确定教学的重点和方法,注重知行合一,坚持落细落实,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实际事例,引导学生对事例进行讨论,分析,促使学生能够理性对待,培养学生换位思考的能力。另外,通过对具体事例分析,还能够让学生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并且在理性认识的指导下,进行社会生活实践,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例如: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可爱的动物》这一主题教学时,为学生普及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相关知识,在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在笼中喂养麻雀的安全行为是否正确,让学生换位思考,结合相关法律知识进行思考,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喜欢动物要以正确的方式进行,让小动物自由成长才是真正的喜欢。
最后,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责任担当意识是学生为人处世的标杆之一,能够引导学生们关注社会,关注他人,以极大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参与到公共事务中,展现了新时期小公民的良好素养。因此,在培养学生责任意识时,教师要积极的强化师生互动过程,促使认知过程和情感体验过程的有机结合。同时,教师自身也要正确认识道德认知以及实际行动的联合作用,促使学生切实做到知行统一,进而促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体验中,轻松自如地实现教学目标,发展个人的素养。
三、道德与法治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施策略
1、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
生活环境的影响对于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于年龄较小的小学生而言,对学生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促使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促使其参与到道德与法治教学当中,并且还能够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发现,并体验、记录整个过程,进而能够有效的让学生在坦言生活中,提升其观察和收集信息的能力,促使其感受到学科乐趣,不断激发学生探究欲望,为培养学生的社会法治意识奠定良好基础。
2、找准起点,以学定教
核心素养的本质是“立德树人”。以人为本,从育人的高度设计每一节课是教学设计的根本原则,所以现在各个学科都倡导以学定教。以学定教就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认知能力、行为表现以及实践能力确定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活动。学生的实际水平,就是教学的起点。以学定教的另一层意思就是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根据不同学生实际水平,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制定不同的教学要求,安排有层次的教学活动内容,总之是要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教学让全体学生在各自原有基础上实现成长。
总之,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必须积极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以及社会发展培养必备的品格以及能力。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积极的引导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制规则意识,帮助学生形成理性思维,树立责任担当意识。但需要注意的是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完成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理念要求,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张崧.在道德与法治学科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J].中国德育,2017(15).
[2]裴昌根,宋乃庆.基于核心素养的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探析[J].课程·教材·教法,2016,(11):48.
[3]孙慧峰.《道德与法制》教学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J].教育实践与研究·学科纵横,2018(13):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