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就业新思路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rgch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职学生的就业与创业知识及适应性明显欠缺,中职学校亟需培养学生的就业与创业意识,提高他们的就业与创业能力,适应社会需求。在职业技术学校的人才培训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企业和学校之间的关系,保持学校对学生培养的相对独立性。除了专业技术的教育为主要内容之外,还要正确处理好通识技能教育、核心技能教育、高级技能教育之间的关系,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养、职业生涯规划、职业指导、职业道德、自我学习能力等方面的教育。这些都是目前职业教育存在的薄弱环节,亟待加强。
  近年来,国家日益重视发展职业教育。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2010年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招生的总规模为820万人,初步实现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目标。尽管我国中职学校的招生规模每年都有不小的增长,但其就业率仍然处于较高的水平。职业教育的就业形势据调查,职业教育(特别是中职教育),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三年一直保持在93%以上,起点底薪明显高于劳动所在地的平均水平。这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有强劲需求的同时,也反映了中等职业学校的定位较为准确,以产业为依托,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适应市场和社会需要,大力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努力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
  但是问题仍有不少,主要表现在:就业质量不高;就业层次比较低;发展空间不大;中职生就业过分依赖学校;职校生自主创业的人数明显偏少等。市场的日益成熟和网络的迅猛发展,给各校的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求职途径,包括学校推介、人才交流市场、媒体招聘信息、关系介绍、自主创业在内的多种途径成为求职的主要途径。就业途径的多元化局面令人欣慰,但表面的欣欣向荣却隐含了巨大的危机。
  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呈现过分依赖学校的现象。约有90%的中职毕业生通过学校推荐和介绍找到第一份工作。形成这种原因有三点:①中等职业学校十分重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他们花费很多的精力用来引导和指导毕业生;②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读结合的培养模式。改变了传统的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培养模式,推行产教结合和校企合作,积极与就业单位联系和沟通,开展“订单式”培养,这使学校在学生就业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③中职毕业生的平均年龄小,社会经历不够丰富,个体不够成熟,依赖性较强。这些导致他们对劳动力市场的把握程度不够,不善于捕捉市场信息,只能被动地依赖学校为他们提供就业推荐和介绍。
  中职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有待加强。据调查,约60%左右的中、高职毕业生停留在岗位层次低、薪酬水平低的就业状态,在基层生产线做普通员工多,做管理人员特别是高级管理人员的少,发展空间不大,这应当引起相关职校的警惕。
  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核心竞争力不够强,各个职校间专业技术水平基本相同,缺乏有技能特别拨尖的人才。二是自我学习、自我适应能力差。中职学生的适应周期虽然很短,这与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层次低,技术要求水平差有很大关系。三是综合素质不高。职校生独立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人际关系等都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这从学生对就业单位的忠诚度、就业的前景、创业意识等方面都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增强就业风险意识随着我国职业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中职毕业生迅速增加,就业压力随之显现增大。职校毕业生就业风险意识不断增强,主要体现在大多数毕业生并没有把一次就业视为终生就业,绝大多数学生都有进一步就业的思想准备。但从就业的价值取向、就业选择因素考虑的排列顺序中,可以看出中职学生的择业观还不够成熟。主要表现是大多数中职生就业选择时过分注重短期利益,关注工资高低,忽视后期发展空间。此外,职业学校毕业生的自主创业意识不强。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自主创业是迫不得已的最差选择,认为自主创业是被人看不起,学校推荐不出去。
  提高就业质量职业教育是培训经济建设一线人才的主阵地,是促进我国劳动力就业的基本途径,是提升我国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要保证我国职业教育作用的充分发挥,避免职业教育资源的浪费,建立起一套科学有效的办学模式并付诸于实践是当务之急。
  首先,必须明确职业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建立以就业为导向,以产业为依托,以政府、行业协会为指导,以企业和学校有机结合的办学模式,才能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学校培养人才的有效性。
  此外,中职教育的发展方向必须明确,正必须确处理好中职教育与普通中等教育之间的关系,明确高职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必须突出其“职业”教育的特征,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以理论为手段,注重实践,以是否能完成具体的技能工作作为教育的最终结果。
  在职业技术学校的人才培训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企业和学校之间的关系,保持学校对学生培养的相对独立性。除了专业技术的教育为主要内容之外,还要正确处理好通识技能教育、核心技能教育、高级技能教育之间的关系,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养、职业生涯规划、职业指导、职业道德、自我学习能力等方面的教育。这些都是目前中职教育存在的薄弱环节,亟待加强。
其他文献
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备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既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又体现了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回归,成为新课改的一个亮点。  农村小学师资力量薄弱,老龄化现象严重。受传统教学的影响,长期以来,很多老师认为口语交际等同于听说教学。尽管早已认识到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性,但方言障碍、普通话环境、口语交际无从考核等问题使农村小学口语教学困难重重。孩子不敢、不会表达,口语交际的“口吃”
期刊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对话交流的最重要的形式,是启发学生思维的主要方式,有经验的教师都十分讲究提问艺术,总是想方设法投石激浪,通过提问来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让其讨论问题、解决问题或提出问题,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整个过程,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所以说,提问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催化剂。那么,在课堂提问时,我们要注意什么、遵循些什么原则,才能真正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1课堂提问要做到“五先五后”  1.1
期刊
【摘 要】 本文基于天网中文搜索引擎的日志对教育网用户的娱乐搜索行为进行研究。发现教育网用户检索艺人的频次分布符合幂律分布特征,说明艺人的被检率存在马太效应。用户进行娱乐搜索的时间特征和普通检索基本相似,但在全天某些时段呈现高峰期。不同类型高校用户进行娱乐搜索时的性别偏好存在明显差异。  【关键词】 搜索引擎用户日志Web挖掘娱乐搜索行为  A Research of the CERNet Use
期刊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材中有一组都是写动物的课文——《鸟语》、《天鹅的故事》、《生命的壮歌》。《鸟语》一文从字里行间透露出了作者对大自然中各种鸟儿的喜爱之情;《天鹅的故事》中天鹅们的行为改变了一个狩猎者的生活方式:《生命的壮歌》中的老羚羊,为了成全种族而牺牲自己,它的大无畏精神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在三篇课文的教学中,我坚持“语文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的理念,大胆放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收到了较理想
期刊
【摘 要】 经济全球化的加速使会计国际化已成为一股不可抵挡的潮流。国外发达国家的会计教育相对成熟、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能较大程度地发挥创新能力。以英国、美国、澳大利亚高校本科会计教育为参鉴,调整完善我国会计教育。  【关键词】 本科会计教育 综合素质 启示    1外国本科会计教育的主要特点  1.1英美澳会计教育概况。英国作为会计职业的发源地,是现代会计理
期刊
随着新一轮教材改革的实施,高中数学教材三角函数这一章的教学重点已由以前的三角函数式的恒等变形转变为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而三角函数的作图和图像的平移、求值和最值、求周期与判断函数的单调性是三角函数性质中的重点内容,而asinx+bcosx可化为x的一个三角函数的形式是解答以上问题的基础之基础,即为“母亲题”。
期刊
【摘 要】 高中体育教学模块设置的原则主要包括,以学生为主体、整合教师的优势、弘扬学校体育特色、因地制宜与扬长避短的原则。阐述了五种模块设置的模式,即标准模块组合模式、重视基础要求的模式、重视学校特色的模式、多元结构的模式、复式教学的结构模式。  【关键词】 高中体育教学 模块设置原则 模块设置模式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既是学习领域又是科目,而模块则是构成科目的基本单位,是科目开发的主要平台
期刊
新的教育理念认为,家庭教育是很重要的,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是主要的教育启蒙者(父母对孩子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很大的,然而正是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对父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不是表现在父母如何“教”,而是父母如何“做”。笔者认为,在家庭教育中,作为教育者的父母,要给孩子创造出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父母在教育孩子上保持默契的态度  一
期刊
写作,多少年来,令多少学生望而生畏?令多少家长束手无策?也令多少教师无所适从而苦苦求索?写作,是一座困扰语文教学的久攻不克的“堡垒”。“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又是何等之重要?写作教学的成功之路在何方?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感悟到,成功的作文教学应注意如下几点:  1 丰富学生生活,充实作文内容  兴趣也是学生写作的基本条件,学生有了作文兴趣,就乐于学习写作,就能学会写作。《小学语文课程
期刊
1 引言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使我国蓬勃开展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与以往的课程相比较,新的高中英语课程发生了许多根本性的变化。新的英语课程更加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交际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的过程。在多年的高中英语教学实践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