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贵州省黔西县永燊彝族苗族乡柏杨小学 贵州 551500
摘 要:作文是学生的认识能力、生活经验、知识基础和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既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又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深感大部分学生怕写作文,绞尽脑汁不知写什么,怎样写,往往瞎编乱造写出的文章虚假、空洞,缺乏真情实感,逐渐对写作失去信心。笔者觉得造成这种局面与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等有着直接联系。在作文教学实践活动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观察、感受生活中的细节,帮助学生找到习作的活水之源。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
一提起作文,很多学生就头痛,不是唉声叹气,就是一筹莫展。使语文老师犯难,为了上好一节作文课,语文老师想尽办法绞尽脑汁,可结果往往不尽人意,学生没有兴趣写作文,为了完成作文而作文,由此抄袭作文的现象很普遍。那么怎样改变这种司空见惯的现象呢?有句名言说得好:“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也就是说,只有学生对作品产生兴趣,才能激发他们创作的欲望。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谈。
一、让学生学会细致观察,追求真实
什么是观察?所谓观察就是远“观”近“察”。事事留心、时时注意,养成一种习惯。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的法国作家莫泊桑,曾拜当时著名作家福拜楼为师,一天他准备把自己坐在屋里编的小说讲给福拜楼听,福拜楼听后说:“我劝你不要忙于写这些虚拟的东西,你每天骑马到外面转一圈,把路上看到的一切准确地记录下来”。于是莫泊桑意识到福拜楼是教他首先学会用眼睛观察、认识,练好观察这一基本功。从此他花了一年左右的时间,每天外出观察,终于成为世界著名的小说家。所以学会观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第一要素。造成学生怕写作不爱写作的原因就是学生缺少观察,没真实感,因此无从下笔。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笔者认为老师要利用一定的时间把学生带出课堂,进行实地写作。有时就在校园里让学生观察校园树木、花草等植物,有时需把学生带到野外写作,让学生领略秀美的大自然风光,经过这样的训练,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积累丰富的题材、写出真实内容,而且能陶冶道德情操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
二、优化评改方式
1.互相交流、学习。评改作文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掌握作文技能技巧,认识自己作文的不足之处并改正。以往总是学生的作文一写完,教师就收起来一篇篇地改的。那么教师如此“辛苦”,效果是否就会好了呢?其实不然,作文应该更多的放手让学生去互相交流、探究、学习,培养自改能力。因而在学生初稿完成后,组织学生欣赏其中的优秀作文,让学生评议作文的优缺点,可以从词语、句子及篇章结构等方面说说作文好在哪里?有什么好的意见?学习别人的作文后,把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相互评改,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评评你认为好的地方,谈谈不足之处后,针对自己作文中的问题,在自己的稿纸上修改。还可以把修改好的作文在小组或班上朗读,相互借鉴,阅读修改,这样写出来的作文就流畅多了。这样的活动既轻松又愉快,即让学生感兴趣又提高作文能力,真是一举两得。
2.多鼓励,少批评。阅读批改“好作文”老师固然开心,然而不少学生的作文是不尽人意的,有的简直是“不堪入目”,那么对于这些作文你怎么办呢?是找到学生大声呵斥一顿,埋怨几句,或是叫学生来循循善诱呢?其实如果你仔细品尝学生的习作,不然发现其中有很多优秀的地方,或是一个优秀句子,或是一个好词……教师应该做学生习作的引路人,要充分挖掘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多鼓励,少批评,让学生既尝到成功的喜悦,又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提高作文能力。批语则要以鼓励性为主,现在的学生自尊心很强,也很敏感,一句不恰当的批评可能会浇灭他们的写作热情;一次否定可能就使他们永远不想写作文了。所以,既使给学生指出缺点,也是先肯定学生的优点,尔后以委婉、热情期待的方式指出,尽量发现他们的优点,决不吝惜对学生的赞美。
三、丰富题材形式
就题材方面讲单纯划一的命题化的作文最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因为它缺少人文关怀,局限了学生的想象力,缺乏新鲜感,不能激起学生兴趣。《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因而我们要结合课文内容,适时地续写作文、擴写作文、想象作文、童话作文等多种形式,只要给学生一个自由想象,任意发挥的空间,就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同时在生活中鼓励学生为班级编写班歌歌词,为老师谱写美丽的赞歌等,针对班级或校园里的好人好事,鼓励学生写一写表扬稿;针对校园里乱扔垃圾影响环境卫生,可写一则倡议书;此外还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把生活中存在,但远离身边的人、事、景、物通过录像得以直观再现,让学生“身临其境”,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进行习作。如此多样的作文便会时刻让学生充满新鲜感。
四、激发兴趣引发写作
对于初次接触写作的三年级学生来说,刚起步时有难度,易产生畏难心理。教师要采取多种手段降低难度,激发兴趣,引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1.创设情境、激发情趣。欢快活泼的课堂气氛,是取得优良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学生情感高涨之时,往往是知识内化和深化之时。情境能使语言具体化、形象化,在写作活动中,教师可以创设情境渲染气氛,使学生身临其境,情绪受感染,产生写作的最佳情感状态。比如在指导学生写《我的自画像》一文时,安排时间让学生先画一画,然后再说一说,评一评,比一比,学生的兴趣提高了,“畏写”情绪也就一扫而光了。
2.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作文起步教学应当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不可盲目冒进,要搀好扶好再放手,降低写作难度。可以先指导学生写好重点段,再逐渐落实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要求。如写《烧菜》一文,我先请同学回去请家长示范煎了一个荷包蛋,然后在课堂中交流家长是如何煎荷包蛋的,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梳理出过程。这样一来,原来不会写作的学生也能写出有模有样的作文了,他们写作的兴趣一下子提高了。然后再请学生回去在家长的指导下学烧一样菜,并把烧菜的过程记录下来。这样,学生写作的自由度一下子大了,差一点的学生“吃”得饱了,好一点的学生则吃得好了!这样上来,学生怎么会不爱写作呢!
参考文献:
[1]傅赛君.也谈低年级学生作文起步[J].小学教学研究,2013,(05).
[2]师长缨.小学低年级作文教学方法浅谈[J].安徽教育,2012,(02).
摘 要:作文是学生的认识能力、生活经验、知识基础和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既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又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深感大部分学生怕写作文,绞尽脑汁不知写什么,怎样写,往往瞎编乱造写出的文章虚假、空洞,缺乏真情实感,逐渐对写作失去信心。笔者觉得造成这种局面与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等有着直接联系。在作文教学实践活动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观察、感受生活中的细节,帮助学生找到习作的活水之源。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
一提起作文,很多学生就头痛,不是唉声叹气,就是一筹莫展。使语文老师犯难,为了上好一节作文课,语文老师想尽办法绞尽脑汁,可结果往往不尽人意,学生没有兴趣写作文,为了完成作文而作文,由此抄袭作文的现象很普遍。那么怎样改变这种司空见惯的现象呢?有句名言说得好:“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也就是说,只有学生对作品产生兴趣,才能激发他们创作的欲望。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谈。
一、让学生学会细致观察,追求真实
什么是观察?所谓观察就是远“观”近“察”。事事留心、时时注意,养成一种习惯。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的法国作家莫泊桑,曾拜当时著名作家福拜楼为师,一天他准备把自己坐在屋里编的小说讲给福拜楼听,福拜楼听后说:“我劝你不要忙于写这些虚拟的东西,你每天骑马到外面转一圈,把路上看到的一切准确地记录下来”。于是莫泊桑意识到福拜楼是教他首先学会用眼睛观察、认识,练好观察这一基本功。从此他花了一年左右的时间,每天外出观察,终于成为世界著名的小说家。所以学会观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第一要素。造成学生怕写作不爱写作的原因就是学生缺少观察,没真实感,因此无从下笔。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笔者认为老师要利用一定的时间把学生带出课堂,进行实地写作。有时就在校园里让学生观察校园树木、花草等植物,有时需把学生带到野外写作,让学生领略秀美的大自然风光,经过这样的训练,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积累丰富的题材、写出真实内容,而且能陶冶道德情操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
二、优化评改方式
1.互相交流、学习。评改作文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掌握作文技能技巧,认识自己作文的不足之处并改正。以往总是学生的作文一写完,教师就收起来一篇篇地改的。那么教师如此“辛苦”,效果是否就会好了呢?其实不然,作文应该更多的放手让学生去互相交流、探究、学习,培养自改能力。因而在学生初稿完成后,组织学生欣赏其中的优秀作文,让学生评议作文的优缺点,可以从词语、句子及篇章结构等方面说说作文好在哪里?有什么好的意见?学习别人的作文后,把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相互评改,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评评你认为好的地方,谈谈不足之处后,针对自己作文中的问题,在自己的稿纸上修改。还可以把修改好的作文在小组或班上朗读,相互借鉴,阅读修改,这样写出来的作文就流畅多了。这样的活动既轻松又愉快,即让学生感兴趣又提高作文能力,真是一举两得。
2.多鼓励,少批评。阅读批改“好作文”老师固然开心,然而不少学生的作文是不尽人意的,有的简直是“不堪入目”,那么对于这些作文你怎么办呢?是找到学生大声呵斥一顿,埋怨几句,或是叫学生来循循善诱呢?其实如果你仔细品尝学生的习作,不然发现其中有很多优秀的地方,或是一个优秀句子,或是一个好词……教师应该做学生习作的引路人,要充分挖掘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多鼓励,少批评,让学生既尝到成功的喜悦,又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提高作文能力。批语则要以鼓励性为主,现在的学生自尊心很强,也很敏感,一句不恰当的批评可能会浇灭他们的写作热情;一次否定可能就使他们永远不想写作文了。所以,既使给学生指出缺点,也是先肯定学生的优点,尔后以委婉、热情期待的方式指出,尽量发现他们的优点,决不吝惜对学生的赞美。
三、丰富题材形式
就题材方面讲单纯划一的命题化的作文最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因为它缺少人文关怀,局限了学生的想象力,缺乏新鲜感,不能激起学生兴趣。《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因而我们要结合课文内容,适时地续写作文、擴写作文、想象作文、童话作文等多种形式,只要给学生一个自由想象,任意发挥的空间,就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同时在生活中鼓励学生为班级编写班歌歌词,为老师谱写美丽的赞歌等,针对班级或校园里的好人好事,鼓励学生写一写表扬稿;针对校园里乱扔垃圾影响环境卫生,可写一则倡议书;此外还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把生活中存在,但远离身边的人、事、景、物通过录像得以直观再现,让学生“身临其境”,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进行习作。如此多样的作文便会时刻让学生充满新鲜感。
四、激发兴趣引发写作
对于初次接触写作的三年级学生来说,刚起步时有难度,易产生畏难心理。教师要采取多种手段降低难度,激发兴趣,引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1.创设情境、激发情趣。欢快活泼的课堂气氛,是取得优良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学生情感高涨之时,往往是知识内化和深化之时。情境能使语言具体化、形象化,在写作活动中,教师可以创设情境渲染气氛,使学生身临其境,情绪受感染,产生写作的最佳情感状态。比如在指导学生写《我的自画像》一文时,安排时间让学生先画一画,然后再说一说,评一评,比一比,学生的兴趣提高了,“畏写”情绪也就一扫而光了。
2.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作文起步教学应当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不可盲目冒进,要搀好扶好再放手,降低写作难度。可以先指导学生写好重点段,再逐渐落实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要求。如写《烧菜》一文,我先请同学回去请家长示范煎了一个荷包蛋,然后在课堂中交流家长是如何煎荷包蛋的,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梳理出过程。这样一来,原来不会写作的学生也能写出有模有样的作文了,他们写作的兴趣一下子提高了。然后再请学生回去在家长的指导下学烧一样菜,并把烧菜的过程记录下来。这样,学生写作的自由度一下子大了,差一点的学生“吃”得饱了,好一点的学生则吃得好了!这样上来,学生怎么会不爱写作呢!
参考文献:
[1]傅赛君.也谈低年级学生作文起步[J].小学教学研究,2013,(05).
[2]师长缨.小学低年级作文教学方法浅谈[J].安徽教育,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