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围绕如何在校园规划设计中增加应急避难功能,在分析了校园本身特点的基础上,提出校园进行应急避难功能设计应该遵循的原则,并从内部空间设计、设施利用与优化、植被的选择和配置三个方面对校园应急避难功能设计的要点进行探讨,为校园结合应急避难功能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应急避难场所;校园规划;结合设计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学校成为一个重要的应急避难单位,各学校都自发的组织学生避震,搭建防震蓬,统一有序的进行抗震防灾。其中,幼儿园、中小学学生需要被紧急疏散,在校园安全区域暂避灾害,等待家长前来;高校学生大多需要由学校统一组织避灾;在一些灾情严重的学校,由于面临房屋倒塌、危房、人员伤亡等情况,需要等待外部援助;其中部分相对安全的学校被指定成为临时的安置区,接纳中转而来的学生和民众。
大地震的发生,让我们深刻的感受到校园规划设计中应急避难功能的重要性。以往,对于校园中进行应急避难功能设计并未引起重视,针对这方面的专项法规是相当缺失的,尽快制定实用有效的专项法律法规,在规划设计中合理的进行应急避难功能设计是非常迫切和必要的。在设计前预先规划应急避难功能,在建设中预先布置应急避难设施,定期对师生进行防灾知识教育和预演,才能在灾害发生时尽可能的减少对师生的伤害。
本文从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功能要求入手,结合校园规划具体情况,寻求应急避难功能融入校园规划设计中的途径。
1、校园防灾减灾功能概述
校园本身具有一定的防灾减灾功能,操场、草坪和空地等开阔空间可以容纳大量的人数,丰富的绿化植被可以防止或延缓火灾的发生或防止因爆炸引起的伤害,在大型校园中还具有宽阔的道路可供各种救援车辆进出或停放,大片的绿地可以迅速转变成为宿棚区,这些优势都决定了校园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防灾减灾功能。合理的校园设计在灾情发生时不但可以容纳本学校的人员,某些大型校园还可以为其它群众提供庇护,例如汶川地震后成都西南财大、西南交大、川大、西华大学等高校不但在灾时容纳了部分外来群众,震后还将一些安全的校舍和空地提供给重灾区学校恢复生活和上课,这些校园都起到了重要避难作用[1]。在一些山区城市,出于用地的限制,校园的用地一般予于优先考虑,往往比公园绿地更安全[2]。在建筑密度大、人口数量多的城市中,公园、广场不能满足需要的情况下,校园也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比公园绿地更具有优势的是,公园绿地因为有大量的树木,水面、假山石、陡坡等,并不是所有面积都可用来搭建帐篷避难,而在校园中,体育用地和学校操场用地在建筑物倒塌范围以外,基本上全部面积都可以用作避难用地。
国家近年来出台的一系列防灾减灾法规,均要求各城市尽快建立多样化的应急避难场所,通常来说,应急避难场地可以分为两个等级:一级为大型避难场地,面积在4000平方米以上,二级为紧急避难场地,面积在2000平方米—3000平方米左右。校园是其中一种重要的应急避难场所,跑道在200米以上的中小学操场可作为一级避难场地;跑道不足200米的中小学操场面积大多为2000平方米左右,则可作为二级避难场地。这类型的场地服务半径短,一般步行时间5-15分钟即可到达,考虑中小学生的活动能力,不宜设置过长的行进路线,幼儿园内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在校园内或周边考虑应急避难功能;面积大、建筑多、范围广的高校则可作为独立单位类型应急避难场所进行建设。
2、校园应急避难功能设计的原则
2.1平灾结合原则
经过适当的选择,一部分适宜改造和兴建应急避难场所的学校应该建成具备多种功能的综合体,在平时履行学习、教育、生活、学术活动的功能,灾时则能发挥避难场所的功能,这二者是可以相互兼顾的。对另一部分不适宜改造成应急避难场地的学校则应该在校园周边考虑避难场地,在国家今后的校园规划设计则可以预先将“平灾结合”作为一项基本的规划思想来指导校园的建设。这样的结合体将极大的提高师生的安全度,也可以有效的增加城市中的防灾绿地面积。
2.2改建结合原则
国内有相当大部分学校刚刚建成新校区或即将进行校区的重建或改造,如果刚刚建成的校区,要在校园中增加应急避难功能,只有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改建;如果校园即将进行重建或改造,可以尽快在规划方案中增加此项功能的考虑;对于准备考虑新建或迁址的学校,可以在规划前就提出平灾结合的规划意见,进行统筹规划,使校园应急避难功能系统化。就如之前“无障碍校园”的理念提出,诸多学校纷纷在校区建设中增添此项功能,目前无障碍设计已经成为校园设计中一项不可缺的功能。
2.3统筹规划原则
目前,校园规划还没有重视对于应急避难功能的设置,虽然也重视防灾减灾工作,但很少将校园规划建设提到需要满足良好的应急避难功能要求的高度,在两者的规划层面上,也自成体系,今后在进行校园规划设计时应该对教育和防灾两项功能统筹兼顾。对于面积不大,缺乏开阔绿地,校舍建设密集的校园,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调整改造,扩建或改建一些能够适应防灾减灾要求的绿地,增添相应的配套设施;对于条件允许的校园,应该在校园中改建应急避难场所;如有中远期规划的校园,在规划设计前就应该在选址、系统营建、增强配套等方面进行统筹考虑。
2.4安全优先原则
在校园设计中,无论是建筑还是景观都应该考虑安全优先的原则。不能仅仅为了有创意的理念或美观,牺牲环境的安全性。例如一些校园中将教学楼或宿舍楼包围在水体内,疏散通道狭窄,或在这些建筑内或周边环境设计了繁复的通道致使疏散半径过长,这些因素都足以成为安全的隐患。以汶川地震中的学校为例,师生们慌乱的从楼道中逃生时,有的学校的教学楼因为设计了四通八达的通道,很快就疏散完毕,但有的学校则只有一条或两条通道,非常拥挤,疏散速度慢,也容易发生踩踏事故,甚至有的教学楼到达底楼后还遇到内院中蜿蜒曲折的通道,都是不符合防灾减灾要求的。应急避难通道的通达性非常关键,法规中规定,在新的总体规划中应该“确保疏散通道畅通”和“确保救灾道路畅通”。
2.5可操作性原则
在先进的应急避难场所中,具有很多先进的理念和科技成分,例如可以通过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将其冷凝后成为储蓄水,将大小便分流处理后,将小便处理后,可以转化成可利用的水等。这些都是很先进科学的,但是在我国众多的校园中还很难达到这样的建设水平,大多数学校资金来源的局限性决定了在建设这样的功能的时候大多只能满足基本的功能需求,所以
校园规划中应该遵循可操作性,实用性原则,使其易于设置、使用及管理。
3、校园应急避难功能设计要点
根据规定,一般应急避难场所的配套建设包括的主要内容有:宿棚区、应急供水(自备井、封闭式储水池、瓶装矿泉水储备)、应急厕所、救灾指挥中心、应急监控(含通讯、广播)、应急供电(自备发电机或太阳能供电)、应急医疗救护(卫生防疫)、应急物资供应(救灾物品储存)用房、应急垃圾及污水处理设施,并配备消防器材等,有条件还可以建设洗浴设施,设置应急停机坪。具有应急避难功能型的校园规划就需要利用校内原有空间兼顾应急避难功能进行合理的调整、优化和利用。
3.1内部空间规划设计
⑴适当调整校园原有内部空间,使其具有应急避难功能。校园内一般具有宽阔的操场、草坪、广场、这些场地都便于在灾时迅速转化成宿棚区,在一些开阔的草坪上种植的疏林,可以利用它搭建一些简易帐篷,一些户外的活动设施也可以便于搭建简易的窝棚;具有开阔广场和平台的大型校园内还可以设置应急停机坪;校园内具有多功能的建筑单体,在加以整合改造后,可以将其改造成应急避难中心、应急物资供应(储备)用房等临时性用房。
⑵保留和优化校园空间,使其便于灾时使用。校园中原本具有停车场、应急供电、医疗救护、垃圾及污水处理等功能,只要适当的加以优化即可满足灾时的需求。例如,对于一些临时停车位和停车点可以在校园规划时就将其预留,平时可以处理成空地、绿地等,在灾时即可转化成临时的停车位;垃圾和污水处理应该优化其配置,加大其管理力度,使其可以满足灾时的需要;在校园中还应该增加户外临时卫生间,平时将其遮蔽,在应急状况下,可以迅速转化成应急卫生间,这就需要在校园规划时预留管道和蹲位。
⑶改造部分空间,强化应急功能。诸如应急供水的处理应该慎重,有的校园中具有一些河道、水景、人工湖,这些都可以成为储备水源,便于灾时用水的需求,但是水质的管理需要加强,有的水源明显是不清洁不能达标的,应急状况下只能增加对人体的损伤,在平时就应该注意水源的保护,水的净化处理,景观设计也尽可能的利用植物来进行自然生态的处理;校园中应该根据自身情况设置自备井或封闭式储水池,如果只依赖外部的水输送,灾后可能由于管道破裂、损伤无法供给,这时最好有可依赖的内部水源。校园中的道路系统应该以安全性为前提进行设计,设计中除了要考虑景观效果外,重要是要兼顾便捷的出入、集散、停车等交通功能;根据校园的不同类型的人群使用要求进行分级,幼儿园、中小学和高校面对的学生使用情况不同,通道的宽度、长度设置也不同,不能硬性的规定通道的宽度、长度;校园中主路一般为避难通道,因此最好将主路连成网状[4],形成避灾体系,对宽度、回车半径和无障碍通道等不合要求的地方,应立即改造。
3.2内部设施的利用和优化
校园中原本具有一些休憩设施、公用设施、服务设施和管理设施,进行适当的处理,都可以转化成灾时使用的设施。
⑴充分利用和优化已有设施。对可以直接使用的已有设施要充分利用,这些设施适当的加以改造就可以满足灾时的使用需求[3]。例如校园中的座椅、廊架在平时可以休憩、读书等,如在灾时,探明了地表无泄漏的有害气体后,则可以改造成锅灶或储备物资处、自愿者服务站、临时指挥点等等。对于校园中设施的设计应该建立在满足“平灾结合”的双重功能上。
⑵适当增添防灾避难设施。例如耐震储水罐、监视设施、应急通讯设备、应急供电设备等[5]。这些设备在发挥校园的应急避难功能上都可以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还可以设计一些具有创意的,便于满足户外生活需求,同时兼具景观功能的设施。
3.3防灾植物的选择与配置
校园中通常具有大量的绿色植被,本身就具有防灾减灾的功能,但从加强防灾减灾的角度出发,应该在考虑生态性和观赏性的基础上,增加防灾植物的选择和配置。我国传统的绿地植物配置,植物层次丰富,景观视觉效果好,生态性优良,立体式的搭配形式对于防灾减灾来说相当的实用,但近年的校园景观设计中,盲目的抄袭平面式的配置模式,在靠近建筑物的周围通常缺乏立体植被的围护,这样的设计形式,如果发生灾害时,就无法起到防灾减灾的作用,也不符合生态性的配置要求。
对于植物种类的选择,应该从多功能抗灾防灾的角度出发进行配置。例如抗震、防火的植物有夹竹桃、深山含笑、黄杨、银杏、火棘、珊瑚树等等;抗洪、泥石流的植物有水杉、冷杉、柳树、圆柏、枫杨等等;防风、固沙的具有杨树、樟树、冬青、圆柏、银杏、棕榈等等,这些植物在校园绿化设计中都是一些常见树种和经济型树种。校园所处城市、位置不同,面临的灾害种类也不同,选择什么样的植物种类进行配置,应该预先对可能发生的灾害类型进行评估,在尽可能考虑当地树种的基础上,适当的引进外来树种,总之,植物的配置应当满足生态观赏和防灾抗灾的双重特性。
4、总结
校园空间是应急避难功能的一种载体,校园空间需要满足的功能是多样的,但无论具有何种功能都是为了满足“人”的各种活动,这个空间的首要特性就应该是满足人活动的安全性。灾害虽然发生的几率非常小,但一旦发生,后果可能是严重的、致命的,我们不能因为它发生几率小,就忽视它的存在和建设,应该防范于未然。从新型校园的长远规划和发展来看,规划设计应急避难功能都是不可避免的方向。新型的、经济的、科学的校园规划设计都应该基于“平灾结合”双重功能的考虑,将应急避难功能考虑在校园规划设计中,使校园更加人性化和安全。
参考文献:
[1]郝静,李健明等,高校内人员疏散与紧急避难场所的选择[J],安全,2008.05:16-18。
[2]杨培峰,尹贵,城市应急避难场所总体规划方法研究——以攀枝花市为例[J],城市规划,2008,(9):87-92。
[3]李静,张浪,陈艾洁,城市应急避难场所与城市绿地建设结合途径的探讨[J],中国园林,2007(5):83-86。
[4]江俊浩,史劲松,李有旺,从防灾减灾看城市公园的规划建设——以成都市为例[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8,(10):72-77。
[5]杨文斌,韩世文,张敬军,宋伟,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建设与城市防灾,自然灾害学报,2004(1)。
关键词:应急避难场所;校园规划;结合设计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学校成为一个重要的应急避难单位,各学校都自发的组织学生避震,搭建防震蓬,统一有序的进行抗震防灾。其中,幼儿园、中小学学生需要被紧急疏散,在校园安全区域暂避灾害,等待家长前来;高校学生大多需要由学校统一组织避灾;在一些灾情严重的学校,由于面临房屋倒塌、危房、人员伤亡等情况,需要等待外部援助;其中部分相对安全的学校被指定成为临时的安置区,接纳中转而来的学生和民众。
大地震的发生,让我们深刻的感受到校园规划设计中应急避难功能的重要性。以往,对于校园中进行应急避难功能设计并未引起重视,针对这方面的专项法规是相当缺失的,尽快制定实用有效的专项法律法规,在规划设计中合理的进行应急避难功能设计是非常迫切和必要的。在设计前预先规划应急避难功能,在建设中预先布置应急避难设施,定期对师生进行防灾知识教育和预演,才能在灾害发生时尽可能的减少对师生的伤害。
本文从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功能要求入手,结合校园规划具体情况,寻求应急避难功能融入校园规划设计中的途径。
1、校园防灾减灾功能概述
校园本身具有一定的防灾减灾功能,操场、草坪和空地等开阔空间可以容纳大量的人数,丰富的绿化植被可以防止或延缓火灾的发生或防止因爆炸引起的伤害,在大型校园中还具有宽阔的道路可供各种救援车辆进出或停放,大片的绿地可以迅速转变成为宿棚区,这些优势都决定了校园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防灾减灾功能。合理的校园设计在灾情发生时不但可以容纳本学校的人员,某些大型校园还可以为其它群众提供庇护,例如汶川地震后成都西南财大、西南交大、川大、西华大学等高校不但在灾时容纳了部分外来群众,震后还将一些安全的校舍和空地提供给重灾区学校恢复生活和上课,这些校园都起到了重要避难作用[1]。在一些山区城市,出于用地的限制,校园的用地一般予于优先考虑,往往比公园绿地更安全[2]。在建筑密度大、人口数量多的城市中,公园、广场不能满足需要的情况下,校园也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比公园绿地更具有优势的是,公园绿地因为有大量的树木,水面、假山石、陡坡等,并不是所有面积都可用来搭建帐篷避难,而在校园中,体育用地和学校操场用地在建筑物倒塌范围以外,基本上全部面积都可以用作避难用地。
国家近年来出台的一系列防灾减灾法规,均要求各城市尽快建立多样化的应急避难场所,通常来说,应急避难场地可以分为两个等级:一级为大型避难场地,面积在4000平方米以上,二级为紧急避难场地,面积在2000平方米—3000平方米左右。校园是其中一种重要的应急避难场所,跑道在200米以上的中小学操场可作为一级避难场地;跑道不足200米的中小学操场面积大多为2000平方米左右,则可作为二级避难场地。这类型的场地服务半径短,一般步行时间5-15分钟即可到达,考虑中小学生的活动能力,不宜设置过长的行进路线,幼儿园内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在校园内或周边考虑应急避难功能;面积大、建筑多、范围广的高校则可作为独立单位类型应急避难场所进行建设。
2、校园应急避难功能设计的原则
2.1平灾结合原则
经过适当的选择,一部分适宜改造和兴建应急避难场所的学校应该建成具备多种功能的综合体,在平时履行学习、教育、生活、学术活动的功能,灾时则能发挥避难场所的功能,这二者是可以相互兼顾的。对另一部分不适宜改造成应急避难场地的学校则应该在校园周边考虑避难场地,在国家今后的校园规划设计则可以预先将“平灾结合”作为一项基本的规划思想来指导校园的建设。这样的结合体将极大的提高师生的安全度,也可以有效的增加城市中的防灾绿地面积。
2.2改建结合原则
国内有相当大部分学校刚刚建成新校区或即将进行校区的重建或改造,如果刚刚建成的校区,要在校园中增加应急避难功能,只有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改建;如果校园即将进行重建或改造,可以尽快在规划方案中增加此项功能的考虑;对于准备考虑新建或迁址的学校,可以在规划前就提出平灾结合的规划意见,进行统筹规划,使校园应急避难功能系统化。就如之前“无障碍校园”的理念提出,诸多学校纷纷在校区建设中增添此项功能,目前无障碍设计已经成为校园设计中一项不可缺的功能。
2.3统筹规划原则
目前,校园规划还没有重视对于应急避难功能的设置,虽然也重视防灾减灾工作,但很少将校园规划建设提到需要满足良好的应急避难功能要求的高度,在两者的规划层面上,也自成体系,今后在进行校园规划设计时应该对教育和防灾两项功能统筹兼顾。对于面积不大,缺乏开阔绿地,校舍建设密集的校园,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调整改造,扩建或改建一些能够适应防灾减灾要求的绿地,增添相应的配套设施;对于条件允许的校园,应该在校园中改建应急避难场所;如有中远期规划的校园,在规划设计前就应该在选址、系统营建、增强配套等方面进行统筹考虑。
2.4安全优先原则
在校园设计中,无论是建筑还是景观都应该考虑安全优先的原则。不能仅仅为了有创意的理念或美观,牺牲环境的安全性。例如一些校园中将教学楼或宿舍楼包围在水体内,疏散通道狭窄,或在这些建筑内或周边环境设计了繁复的通道致使疏散半径过长,这些因素都足以成为安全的隐患。以汶川地震中的学校为例,师生们慌乱的从楼道中逃生时,有的学校的教学楼因为设计了四通八达的通道,很快就疏散完毕,但有的学校则只有一条或两条通道,非常拥挤,疏散速度慢,也容易发生踩踏事故,甚至有的教学楼到达底楼后还遇到内院中蜿蜒曲折的通道,都是不符合防灾减灾要求的。应急避难通道的通达性非常关键,法规中规定,在新的总体规划中应该“确保疏散通道畅通”和“确保救灾道路畅通”。
2.5可操作性原则
在先进的应急避难场所中,具有很多先进的理念和科技成分,例如可以通过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将其冷凝后成为储蓄水,将大小便分流处理后,将小便处理后,可以转化成可利用的水等。这些都是很先进科学的,但是在我国众多的校园中还很难达到这样的建设水平,大多数学校资金来源的局限性决定了在建设这样的功能的时候大多只能满足基本的功能需求,所以
校园规划中应该遵循可操作性,实用性原则,使其易于设置、使用及管理。
3、校园应急避难功能设计要点
根据规定,一般应急避难场所的配套建设包括的主要内容有:宿棚区、应急供水(自备井、封闭式储水池、瓶装矿泉水储备)、应急厕所、救灾指挥中心、应急监控(含通讯、广播)、应急供电(自备发电机或太阳能供电)、应急医疗救护(卫生防疫)、应急物资供应(救灾物品储存)用房、应急垃圾及污水处理设施,并配备消防器材等,有条件还可以建设洗浴设施,设置应急停机坪。具有应急避难功能型的校园规划就需要利用校内原有空间兼顾应急避难功能进行合理的调整、优化和利用。
3.1内部空间规划设计
⑴适当调整校园原有内部空间,使其具有应急避难功能。校园内一般具有宽阔的操场、草坪、广场、这些场地都便于在灾时迅速转化成宿棚区,在一些开阔的草坪上种植的疏林,可以利用它搭建一些简易帐篷,一些户外的活动设施也可以便于搭建简易的窝棚;具有开阔广场和平台的大型校园内还可以设置应急停机坪;校园内具有多功能的建筑单体,在加以整合改造后,可以将其改造成应急避难中心、应急物资供应(储备)用房等临时性用房。
⑵保留和优化校园空间,使其便于灾时使用。校园中原本具有停车场、应急供电、医疗救护、垃圾及污水处理等功能,只要适当的加以优化即可满足灾时的需求。例如,对于一些临时停车位和停车点可以在校园规划时就将其预留,平时可以处理成空地、绿地等,在灾时即可转化成临时的停车位;垃圾和污水处理应该优化其配置,加大其管理力度,使其可以满足灾时的需要;在校园中还应该增加户外临时卫生间,平时将其遮蔽,在应急状况下,可以迅速转化成应急卫生间,这就需要在校园规划时预留管道和蹲位。
⑶改造部分空间,强化应急功能。诸如应急供水的处理应该慎重,有的校园中具有一些河道、水景、人工湖,这些都可以成为储备水源,便于灾时用水的需求,但是水质的管理需要加强,有的水源明显是不清洁不能达标的,应急状况下只能增加对人体的损伤,在平时就应该注意水源的保护,水的净化处理,景观设计也尽可能的利用植物来进行自然生态的处理;校园中应该根据自身情况设置自备井或封闭式储水池,如果只依赖外部的水输送,灾后可能由于管道破裂、损伤无法供给,这时最好有可依赖的内部水源。校园中的道路系统应该以安全性为前提进行设计,设计中除了要考虑景观效果外,重要是要兼顾便捷的出入、集散、停车等交通功能;根据校园的不同类型的人群使用要求进行分级,幼儿园、中小学和高校面对的学生使用情况不同,通道的宽度、长度设置也不同,不能硬性的规定通道的宽度、长度;校园中主路一般为避难通道,因此最好将主路连成网状[4],形成避灾体系,对宽度、回车半径和无障碍通道等不合要求的地方,应立即改造。
3.2内部设施的利用和优化
校园中原本具有一些休憩设施、公用设施、服务设施和管理设施,进行适当的处理,都可以转化成灾时使用的设施。
⑴充分利用和优化已有设施。对可以直接使用的已有设施要充分利用,这些设施适当的加以改造就可以满足灾时的使用需求[3]。例如校园中的座椅、廊架在平时可以休憩、读书等,如在灾时,探明了地表无泄漏的有害气体后,则可以改造成锅灶或储备物资处、自愿者服务站、临时指挥点等等。对于校园中设施的设计应该建立在满足“平灾结合”的双重功能上。
⑵适当增添防灾避难设施。例如耐震储水罐、监视设施、应急通讯设备、应急供电设备等[5]。这些设备在发挥校园的应急避难功能上都可以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还可以设计一些具有创意的,便于满足户外生活需求,同时兼具景观功能的设施。
3.3防灾植物的选择与配置
校园中通常具有大量的绿色植被,本身就具有防灾减灾的功能,但从加强防灾减灾的角度出发,应该在考虑生态性和观赏性的基础上,增加防灾植物的选择和配置。我国传统的绿地植物配置,植物层次丰富,景观视觉效果好,生态性优良,立体式的搭配形式对于防灾减灾来说相当的实用,但近年的校园景观设计中,盲目的抄袭平面式的配置模式,在靠近建筑物的周围通常缺乏立体植被的围护,这样的设计形式,如果发生灾害时,就无法起到防灾减灾的作用,也不符合生态性的配置要求。
对于植物种类的选择,应该从多功能抗灾防灾的角度出发进行配置。例如抗震、防火的植物有夹竹桃、深山含笑、黄杨、银杏、火棘、珊瑚树等等;抗洪、泥石流的植物有水杉、冷杉、柳树、圆柏、枫杨等等;防风、固沙的具有杨树、樟树、冬青、圆柏、银杏、棕榈等等,这些植物在校园绿化设计中都是一些常见树种和经济型树种。校园所处城市、位置不同,面临的灾害种类也不同,选择什么样的植物种类进行配置,应该预先对可能发生的灾害类型进行评估,在尽可能考虑当地树种的基础上,适当的引进外来树种,总之,植物的配置应当满足生态观赏和防灾抗灾的双重特性。
4、总结
校园空间是应急避难功能的一种载体,校园空间需要满足的功能是多样的,但无论具有何种功能都是为了满足“人”的各种活动,这个空间的首要特性就应该是满足人活动的安全性。灾害虽然发生的几率非常小,但一旦发生,后果可能是严重的、致命的,我们不能因为它发生几率小,就忽视它的存在和建设,应该防范于未然。从新型校园的长远规划和发展来看,规划设计应急避难功能都是不可避免的方向。新型的、经济的、科学的校园规划设计都应该基于“平灾结合”双重功能的考虑,将应急避难功能考虑在校园规划设计中,使校园更加人性化和安全。
参考文献:
[1]郝静,李健明等,高校内人员疏散与紧急避难场所的选择[J],安全,2008.05:16-18。
[2]杨培峰,尹贵,城市应急避难场所总体规划方法研究——以攀枝花市为例[J],城市规划,2008,(9):87-92。
[3]李静,张浪,陈艾洁,城市应急避难场所与城市绿地建设结合途径的探讨[J],中国园林,2007(5):83-86。
[4]江俊浩,史劲松,李有旺,从防灾减灾看城市公园的规划建设——以成都市为例[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8,(10):72-77。
[5]杨文斌,韩世文,张敬军,宋伟,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建设与城市防灾,自然灾害学报,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