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喜好收藏的人在逛旧货市场时,大多都抱有捡漏的心理。其实,捡漏的机会一般来说并不多,尤其是捡大漏的机会,更是难遇。淘寻藏品的过程是一种学习、一种体验、一种享受、一种乐趣,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是一种获得。
笔者爱好收藏已有20余年,大漏从未捡过,然而小漏却偶有所获。心态好了,有时捡小漏也挺有乐趣。
数年前的一个假日,我去北京报国寺文化市场闲逛。大约是下午两点多钟 ,市场内人流已经稀疏下来。笔者从后院转到前院,意欲转转看看就回家。这时,只见一个年近40岁的外地人摆着一个地摊,上面放着一些小玉器件、古币、瓷器等。
笔者不懂瓷器,不敢也没想买大件,冷眼看到一个青花小笔洗,便拿起来看,只见上面绘有5个穿着中式衣服的小孩在小河旁竹丛边的草地上玩耍,其中1个在放蝴蝶风筝,另外4个人中有2个挥舞着花枝,2个挥舞着双臂在一边观看。在竹丛边还有一座小木桥。画面虽然绘制得比较粗糙,但是也有几分趣味。笔洗的底没有印章,显然是民窑粗品,估计可能是清末或民国时期一般家庭的文化用品。虽然不值多少钱,但是如今也不多见了。我指着笔洗问摊主:“这个多少钱?”“80元。”“太贵了吧?谁要!”“那你说多少钱?”“我也不懂瓷器,没想买。买回去也就当个小摆设,可买可不买的。”“给个价吧,今天还没开张,给价就卖。”“让我给价,这么个小罐,5元钱吧!”“再加点儿吧,杀得也太狠了。”“就5元钱,我也没想买,要不算了。”我欲走。“好吧,你拿去吧,权当开个张。”
于是,我买回了小笔洗。回家一想,就算今天生产的小笔洗,5元钱也不一定能买下,更何况这青花小笔洗最次也是民国早期的呢!而且从它的绘图上还可以了解当时民间小孩的服饰与游戏,它也是当时民间的一件文化用品。从中不是也可以点滴了解到当时社会民俗的一鳞半爪吗?正是,捡得小漏也自乐,养眼怡心也安然。
笔者爱好收藏已有20余年,大漏从未捡过,然而小漏却偶有所获。心态好了,有时捡小漏也挺有乐趣。
数年前的一个假日,我去北京报国寺文化市场闲逛。大约是下午两点多钟 ,市场内人流已经稀疏下来。笔者从后院转到前院,意欲转转看看就回家。这时,只见一个年近40岁的外地人摆着一个地摊,上面放着一些小玉器件、古币、瓷器等。
笔者不懂瓷器,不敢也没想买大件,冷眼看到一个青花小笔洗,便拿起来看,只见上面绘有5个穿着中式衣服的小孩在小河旁竹丛边的草地上玩耍,其中1个在放蝴蝶风筝,另外4个人中有2个挥舞着花枝,2个挥舞着双臂在一边观看。在竹丛边还有一座小木桥。画面虽然绘制得比较粗糙,但是也有几分趣味。笔洗的底没有印章,显然是民窑粗品,估计可能是清末或民国时期一般家庭的文化用品。虽然不值多少钱,但是如今也不多见了。我指着笔洗问摊主:“这个多少钱?”“80元。”“太贵了吧?谁要!”“那你说多少钱?”“我也不懂瓷器,没想买。买回去也就当个小摆设,可买可不买的。”“给个价吧,今天还没开张,给价就卖。”“让我给价,这么个小罐,5元钱吧!”“再加点儿吧,杀得也太狠了。”“就5元钱,我也没想买,要不算了。”我欲走。“好吧,你拿去吧,权当开个张。”
于是,我买回了小笔洗。回家一想,就算今天生产的小笔洗,5元钱也不一定能买下,更何况这青花小笔洗最次也是民国早期的呢!而且从它的绘图上还可以了解当时民间小孩的服饰与游戏,它也是当时民间的一件文化用品。从中不是也可以点滴了解到当时社会民俗的一鳞半爪吗?正是,捡得小漏也自乐,养眼怡心也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