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人在数学教学中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改革发现小组合作学习按以下模式操作,有利于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与群体合作、优势互补功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与合作能力。同时它能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的那种单一化、模式化、教条化、静态化的弊端,将学习当作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全面地发展。
1 基本模式
自主探索、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可概括为"三段五环节"。"三段"是将课堂教学分为三个阶段。"五环节"是结合这三个阶段将课堂教学分成五个环节。在这五个环节中,教师和学生各自又有不同的任务目标。具体是:
三段指;激趣导入——探究学习阶段——解决问题
五环节指:导向——设计问题——小组学习——交流学习——解决问题
五环节中教师:设计导入创设问题情景――参与指导、搜集信息――引导辩论、总结升华――设计题目、拓展思维
五环节中学生:引起意念——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学习――发言辩论、达成共识――获得发展
2 具体运用
2.1 导向。教师要为学生探究学习新知识在知识和思维两方面做好导向,即知识导向和思维导向。所谓知识导向是指把学生探究学习新知识时要用到的旧知识进行必要的复习;所谓思维导向是指把学生学习新知识时要用到的旧的思维方法进行必要的回顾。包括解题思路的思考方法等,主要从思维转折的疏导、思维障碍的排除、思维的导向等方面着手。因此,教师要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清楚地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准确地选准知识生长点,重点突出,科学合理地搞好复习铺垫。
2.2 设计问题。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巧妙构思,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提出合理、生动和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即将课本上静态的知识结论变为学生动态的探索过程,让学生利用已有旧知识发现新知识,实现知识创新能力的目的。
2.3 合作学习。就是指以小组学习为主要形式,根据一定的合作性程序和方法使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共同学习。具体操作如下:①分好小组:将学生按4~6人一组分成小组。②分组原则:一般是"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意思是每小组安排成绩较好、语言表达能力强的一名学生和基础较差、不善言语的一名学生,另外两名成绩中等;各小组之间情况均衡。这有利于小组间开展平等竞争。③搞好分工:每小组设发言人、主持人、记录员和纪律员各一名。为面向全体,帮助学习困难生,可以指派基础较差的学生担任"发言人",由他把本小组讨论的意见向全班表述出来。刚开始,每个问题一提出,成绩好的学生立刻与"发言人"一起共同探讨,使发言人能够认真学习,扎实掌握。在汇报交流过程中教师再真诚地鼓励每位"发言人",这种激励使得"发言人"树立信心,不懂就问,学会思考,主动探求知识。④教师在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要参与到其中,发挥好参与者、引导者、组织者的作用。要了解每个小组学习的情况,了解每个小组学习有困难学生的掌握情况,搜集学生们开展合作学习过程中的有关信息,为后面的引导辩论、总结升华打好基础。
2.4 交流总结。交流是让每个小组的发言人代表本组向全班进行学习成绩汇报,对于每个小组提出的疑问,可以请其他小组介绍解决办法。总结是教师通过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巡回指导、学生交流,根据收集反馈信息,结合教学重点、难点对学习进行全面的总结。这个过程教师要注意:①积极引导小组间的辩论;②指导好小组内的发言补充;③把握好讨论和辩论过程的度、调控好时间分配;④引导好总结升华。
2.5 解决问题。即运用知识解决问题。题目设计要注意:①仿例性题目要适当,一般1~2题;②题目设计要有针对性,要针对难点、重点;③题目要有层次性;④题目设计要有开放性;⑤题目要有发展性;⑥题目要有趣味性;⑦题目要与生活紧密结合。
3 几点体会
3.1 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该学习模式,是在做好铺垫、创设好问题情景的前提下,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技能与方法进行独立探究、自主获取新知识的。对学生来说,这就是创新,这就是"课堂是创新教育主渠道之一"这一理念的具体实施。同时,在探究过程中,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也常常不同,各种差异本身便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生可以利用他人的想法激发自己的灵感,从而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创造力。因此这种学习模式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3.2 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模式为学生提供参与交流的学习空间。在我国,学生缺乏合作意识和技能的问题比较普遍,许多社会学家认为"合作的交往,较之竞争的交往在当今世界及未来世界里更为重要"。所以这种学习模式当中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开展新知识的探究。合作学习的代表人物约翰逊兄弟认为:如果学生不能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他人的合作性互动之中的话,那么这些知识和技能都是无用的,这种教育就是失败的。因此,把合作学习的观念引入数学教学中 ,不仅是为了顺应教育社会化和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需要,而且是为了更好地体现新课改中新的教育理念。
合作学习从学生主体的认识特点出发,巧妙地运用了学生之间的互动,把大量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使他们有机会切磋、共同提高,许多过去课堂是需要教师完成的工作,现在可以由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体现,产生了求知和探究的欲望,教师也真正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促进者。
3.3 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模式为所有的学生提供了成功的机会。数学问题往往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加以解决。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提出自己的解题方法,同时又分享别人的解题方法,共同讨论不同的方法的优缺点。这对于发展学生的解题思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创造性思维十分有利。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都有可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第四,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模式可以使学生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学会生存。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进行学习、成员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尊重,既充满温情和友爱,又像课外活动那样充满互助和竞赛,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也乐意倾听他人的意见。学生们一起合作融洽,学习就变得更加愉快。同时,学生在合作中学会了沟通、互助、分享,既能够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欣赏他人,也能使自己更好地得到他人的尊重、理解与欣赏。这种合作的意识和品质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是大有益处的。
1 基本模式
自主探索、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可概括为"三段五环节"。"三段"是将课堂教学分为三个阶段。"五环节"是结合这三个阶段将课堂教学分成五个环节。在这五个环节中,教师和学生各自又有不同的任务目标。具体是:
三段指;激趣导入——探究学习阶段——解决问题
五环节指:导向——设计问题——小组学习——交流学习——解决问题
五环节中教师:设计导入创设问题情景――参与指导、搜集信息――引导辩论、总结升华――设计题目、拓展思维
五环节中学生:引起意念——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学习――发言辩论、达成共识――获得发展
2 具体运用
2.1 导向。教师要为学生探究学习新知识在知识和思维两方面做好导向,即知识导向和思维导向。所谓知识导向是指把学生探究学习新知识时要用到的旧知识进行必要的复习;所谓思维导向是指把学生学习新知识时要用到的旧的思维方法进行必要的回顾。包括解题思路的思考方法等,主要从思维转折的疏导、思维障碍的排除、思维的导向等方面着手。因此,教师要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清楚地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准确地选准知识生长点,重点突出,科学合理地搞好复习铺垫。
2.2 设计问题。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巧妙构思,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提出合理、生动和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即将课本上静态的知识结论变为学生动态的探索过程,让学生利用已有旧知识发现新知识,实现知识创新能力的目的。
2.3 合作学习。就是指以小组学习为主要形式,根据一定的合作性程序和方法使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共同学习。具体操作如下:①分好小组:将学生按4~6人一组分成小组。②分组原则:一般是"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意思是每小组安排成绩较好、语言表达能力强的一名学生和基础较差、不善言语的一名学生,另外两名成绩中等;各小组之间情况均衡。这有利于小组间开展平等竞争。③搞好分工:每小组设发言人、主持人、记录员和纪律员各一名。为面向全体,帮助学习困难生,可以指派基础较差的学生担任"发言人",由他把本小组讨论的意见向全班表述出来。刚开始,每个问题一提出,成绩好的学生立刻与"发言人"一起共同探讨,使发言人能够认真学习,扎实掌握。在汇报交流过程中教师再真诚地鼓励每位"发言人",这种激励使得"发言人"树立信心,不懂就问,学会思考,主动探求知识。④教师在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要参与到其中,发挥好参与者、引导者、组织者的作用。要了解每个小组学习的情况,了解每个小组学习有困难学生的掌握情况,搜集学生们开展合作学习过程中的有关信息,为后面的引导辩论、总结升华打好基础。
2.4 交流总结。交流是让每个小组的发言人代表本组向全班进行学习成绩汇报,对于每个小组提出的疑问,可以请其他小组介绍解决办法。总结是教师通过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巡回指导、学生交流,根据收集反馈信息,结合教学重点、难点对学习进行全面的总结。这个过程教师要注意:①积极引导小组间的辩论;②指导好小组内的发言补充;③把握好讨论和辩论过程的度、调控好时间分配;④引导好总结升华。
2.5 解决问题。即运用知识解决问题。题目设计要注意:①仿例性题目要适当,一般1~2题;②题目设计要有针对性,要针对难点、重点;③题目要有层次性;④题目设计要有开放性;⑤题目要有发展性;⑥题目要有趣味性;⑦题目要与生活紧密结合。
3 几点体会
3.1 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该学习模式,是在做好铺垫、创设好问题情景的前提下,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技能与方法进行独立探究、自主获取新知识的。对学生来说,这就是创新,这就是"课堂是创新教育主渠道之一"这一理念的具体实施。同时,在探究过程中,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也常常不同,各种差异本身便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生可以利用他人的想法激发自己的灵感,从而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创造力。因此这种学习模式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3.2 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模式为学生提供参与交流的学习空间。在我国,学生缺乏合作意识和技能的问题比较普遍,许多社会学家认为"合作的交往,较之竞争的交往在当今世界及未来世界里更为重要"。所以这种学习模式当中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开展新知识的探究。合作学习的代表人物约翰逊兄弟认为:如果学生不能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他人的合作性互动之中的话,那么这些知识和技能都是无用的,这种教育就是失败的。因此,把合作学习的观念引入数学教学中 ,不仅是为了顺应教育社会化和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需要,而且是为了更好地体现新课改中新的教育理念。
合作学习从学生主体的认识特点出发,巧妙地运用了学生之间的互动,把大量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使他们有机会切磋、共同提高,许多过去课堂是需要教师完成的工作,现在可以由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体现,产生了求知和探究的欲望,教师也真正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促进者。
3.3 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模式为所有的学生提供了成功的机会。数学问题往往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加以解决。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提出自己的解题方法,同时又分享别人的解题方法,共同讨论不同的方法的优缺点。这对于发展学生的解题思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创造性思维十分有利。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都有可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第四,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模式可以使学生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学会生存。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进行学习、成员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尊重,既充满温情和友爱,又像课外活动那样充满互助和竞赛,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也乐意倾听他人的意见。学生们一起合作融洽,学习就变得更加愉快。同时,学生在合作中学会了沟通、互助、分享,既能够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欣赏他人,也能使自己更好地得到他人的尊重、理解与欣赏。这种合作的意识和品质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是大有益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