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目前渐渐滋长的幼儿孤独感正困扰着一些孩子和家长,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智力发展,若不引起高度重视,将会影响到他们的正常成长。
关键词:孤独感;不合群;脆弱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2.01.012
文章编号:1672-0407(2012)01-031-02
收稿日期:2011-09-22
一、孤独感的具体表现
表现之一:不合群
孤独感强的孩子往往不喜欢和同伴交往,一起做游戏,对他人反应冷淡,在人与环境联系方面存在着障碍,严重者甚至形成极度的自我隔绝。如我班郑××小朋友,从一进园起,就从未与老师和同伴说过一句话,早上点名时也只是站一下,张一下嘴巴,小朋友们背后叫她“哑巴”。据家长反映,她在家里和父母及爷爷奶奶说话也很少,其他人都不理,连外公外婆也不能同她接近、交流。
表现之二:心理脆弱
由于自觉不自觉的心理封锁,导致胆子小,上课不敢举手发言,经受不起老师的批评,经不起失败,严重者甚至失败后出现自我伤害。如王××小朋友,平时在园表现良好,但胆子较小,有几次在吃午饭时因剩下很多饭菜,受到老师的批评。有一次因撒谎,说饭菜不是他剩下来的而受到老师比较严厉的批评。王××觉得在同伴面前失去了“面子”,自尊心受伤,大哭起来,还用牙齿咬自己的手臂。
表现之三:智力发展缓慢
孤独感强的孩子一般思维迟钝,交流困难,语言发展水平低下,影响了他们正常的智力发展。如刘××,因父母不和而产生孤独。在园时,他总一个人呆在教室里或站在阳台上,不和同伴一道玩耍;上课时,他是个“旁观者”,或者干脆就是“局外人”,语言表达能力也明显差于其他孩子;上数学活动时,他的口头计算速度也比其他孩子慢得多。
表现之四:适应能力差
孤独感强的孩子,对新的环境、新的学习内容适应缓慢,甚至出现无所适从的情况。有些学者研究表明:孤独感强的幼儿,对多种刺激往往反应十分迟钝。如王××小朋友,在学习新的折纸方法时,常常表现出慌张情态。有时,即使自己折对了,也带着不安的神情,来问老师自己折得对不对。
二、孤独感产生的原因
我认为,幼儿孤独感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独生子女增多,家庭结构越趋缩小,同时居住环境也趋向于封闭,这就使得孩子与同伴的交往的机会大大减少。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到3-4岁时,无论大人怎样与他玩耍,满足他,他仍然希望找小伙伴玩,这是幼儿从心灵深处萌发出来的社会交际欲望。可是,这种欲望常常得不到满足,久而久之,一些幼儿的孤独感渐渐滋生,严重者形成了与人交往的冷漠。
2.一些教育方法不当的父母往往只给孩子物质上的满足,而不知道与孩子精神上的交流。也有些关系紧张或工作繁忙的父母,对孩子置之不理,撇在一边而不顾。孩子得不到父母和家庭的爱,社会性的欲望受到遏制,渐渐形成孤独感。如王××,其母亲在家里不准他和邻居孩子玩,只让他一个人呆在楼上看小人书和画画,有时被父母忘在一边。这些孩子在进园时就表现出明显的孤独感。一些教师不了解有孤独感幼儿的心理状况,对这些幼儿置之不理或不自觉地疏远、歧视,造成孤独感幼儿更加孤独。有些孩子在教学活动时,虽然想举手发言,但又担心说错了被老师批评。在活动中一直处于忐忑不安的焦虑状态,影响了正常的智力活动。严重的甚至形成“幼儿园恐惧症”,一到幼儿园就心慌、焦虑不安等等。
三、矫正
3-6岁的幼儿,尽管神经系统发育不全,但他们结交伙伴的愿望十分强烈。孤独感强的幼儿只不过由于某些方面的原因,形成了不良的心理状态,但毕竟发育尚未定型。只要教育得法,矫正还是可能的。幼儿孤独感程度不一,矫治的具体方法自然也不同,但以下几点基本措施是不可少的。
1.爱孩子,关心孩子,亲近孩子。这样,容易和孩子取得感情上的融洽,了解孩子的心理和思想状况。应有意无意地常与孩子攀谈,激发他们说话的欲望,有意识地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特别是对那些家庭不和的孩子,常常抱抱他们,做一些和他们亲近的游戏,易收到较好的效果。
2与幼儿家庭取得联系。及时与家长联系,交流家园情况和教育方法,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对症下药”,协同研究,是消除幼儿孤独感的重要途径。
3.有意识地让孩子与同伴交往,为他们提供交往的环境和营造交往的气氛。如通过歌曲《拉拉勾》《好朋友》和故事《小狗乖乖》等的教学,让孩子体会与同伴交往的乐趣,为他们提供可模仿的“榜样”。通过游戏《找朋友》、舞蹈《一起游戏真快乐》等,给孩子提供交往的机会。特别是让孩子邀请那些有孤独感的同伴一起游戏或跳舞,渐渐使他们消除孤独感。在角色游戏中,重视幼儿之间的团结协作态度的培养。有意请那些胆子较小、自信心不足的孩子担任“厂长”“经理”等职务,并引导全班幼儿对其进行鼓励和帮助。
4.教学活动中积极诱导。对有孤独感的幼儿,教学活动上的矫正是十分重要的一环。教师的信任和重视,往往是幼儿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在活动中,教师机智地提问,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勿急躁。让这些孩子多体会成功的乐趣、学习的魅力,从而使他们从“旁观者”逐步变成“当事人”,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变被动为主动。
关键词:孤独感;不合群;脆弱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2.01.012
文章编号:1672-0407(2012)01-031-02
收稿日期:2011-09-22
一、孤独感的具体表现
表现之一:不合群
孤独感强的孩子往往不喜欢和同伴交往,一起做游戏,对他人反应冷淡,在人与环境联系方面存在着障碍,严重者甚至形成极度的自我隔绝。如我班郑××小朋友,从一进园起,就从未与老师和同伴说过一句话,早上点名时也只是站一下,张一下嘴巴,小朋友们背后叫她“哑巴”。据家长反映,她在家里和父母及爷爷奶奶说话也很少,其他人都不理,连外公外婆也不能同她接近、交流。
表现之二:心理脆弱
由于自觉不自觉的心理封锁,导致胆子小,上课不敢举手发言,经受不起老师的批评,经不起失败,严重者甚至失败后出现自我伤害。如王××小朋友,平时在园表现良好,但胆子较小,有几次在吃午饭时因剩下很多饭菜,受到老师的批评。有一次因撒谎,说饭菜不是他剩下来的而受到老师比较严厉的批评。王××觉得在同伴面前失去了“面子”,自尊心受伤,大哭起来,还用牙齿咬自己的手臂。
表现之三:智力发展缓慢
孤独感强的孩子一般思维迟钝,交流困难,语言发展水平低下,影响了他们正常的智力发展。如刘××,因父母不和而产生孤独。在园时,他总一个人呆在教室里或站在阳台上,不和同伴一道玩耍;上课时,他是个“旁观者”,或者干脆就是“局外人”,语言表达能力也明显差于其他孩子;上数学活动时,他的口头计算速度也比其他孩子慢得多。
表现之四:适应能力差
孤独感强的孩子,对新的环境、新的学习内容适应缓慢,甚至出现无所适从的情况。有些学者研究表明:孤独感强的幼儿,对多种刺激往往反应十分迟钝。如王××小朋友,在学习新的折纸方法时,常常表现出慌张情态。有时,即使自己折对了,也带着不安的神情,来问老师自己折得对不对。
二、孤独感产生的原因
我认为,幼儿孤独感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独生子女增多,家庭结构越趋缩小,同时居住环境也趋向于封闭,这就使得孩子与同伴的交往的机会大大减少。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到3-4岁时,无论大人怎样与他玩耍,满足他,他仍然希望找小伙伴玩,这是幼儿从心灵深处萌发出来的社会交际欲望。可是,这种欲望常常得不到满足,久而久之,一些幼儿的孤独感渐渐滋生,严重者形成了与人交往的冷漠。
2.一些教育方法不当的父母往往只给孩子物质上的满足,而不知道与孩子精神上的交流。也有些关系紧张或工作繁忙的父母,对孩子置之不理,撇在一边而不顾。孩子得不到父母和家庭的爱,社会性的欲望受到遏制,渐渐形成孤独感。如王××,其母亲在家里不准他和邻居孩子玩,只让他一个人呆在楼上看小人书和画画,有时被父母忘在一边。这些孩子在进园时就表现出明显的孤独感。一些教师不了解有孤独感幼儿的心理状况,对这些幼儿置之不理或不自觉地疏远、歧视,造成孤独感幼儿更加孤独。有些孩子在教学活动时,虽然想举手发言,但又担心说错了被老师批评。在活动中一直处于忐忑不安的焦虑状态,影响了正常的智力活动。严重的甚至形成“幼儿园恐惧症”,一到幼儿园就心慌、焦虑不安等等。
三、矫正
3-6岁的幼儿,尽管神经系统发育不全,但他们结交伙伴的愿望十分强烈。孤独感强的幼儿只不过由于某些方面的原因,形成了不良的心理状态,但毕竟发育尚未定型。只要教育得法,矫正还是可能的。幼儿孤独感程度不一,矫治的具体方法自然也不同,但以下几点基本措施是不可少的。
1.爱孩子,关心孩子,亲近孩子。这样,容易和孩子取得感情上的融洽,了解孩子的心理和思想状况。应有意无意地常与孩子攀谈,激发他们说话的欲望,有意识地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特别是对那些家庭不和的孩子,常常抱抱他们,做一些和他们亲近的游戏,易收到较好的效果。
2与幼儿家庭取得联系。及时与家长联系,交流家园情况和教育方法,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对症下药”,协同研究,是消除幼儿孤独感的重要途径。
3.有意识地让孩子与同伴交往,为他们提供交往的环境和营造交往的气氛。如通过歌曲《拉拉勾》《好朋友》和故事《小狗乖乖》等的教学,让孩子体会与同伴交往的乐趣,为他们提供可模仿的“榜样”。通过游戏《找朋友》、舞蹈《一起游戏真快乐》等,给孩子提供交往的机会。特别是让孩子邀请那些有孤独感的同伴一起游戏或跳舞,渐渐使他们消除孤独感。在角色游戏中,重视幼儿之间的团结协作态度的培养。有意请那些胆子较小、自信心不足的孩子担任“厂长”“经理”等职务,并引导全班幼儿对其进行鼓励和帮助。
4.教学活动中积极诱导。对有孤独感的幼儿,教学活动上的矫正是十分重要的一环。教师的信任和重视,往往是幼儿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在活动中,教师机智地提问,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勿急躁。让这些孩子多体会成功的乐趣、学习的魅力,从而使他们从“旁观者”逐步变成“当事人”,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变被动为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