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专题刊发了三篇文章均是社科研究项目,探讨的是网络影视相关问题。
视频新闻,凭借独有的视听表达能力,在媒体界探索突围路径选择上“呼声渐高”。但是,网络视频新闻无遮无拦,在追求高点击率时,容易陷入虚假与媚俗,污染传媒空间。
短视频由于适应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网民碎片化时间的表达和观看需求而越来越受到青睐与追捧,但是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内容低俗、格调低下、渲染暴力色情、刻意展示低级趣味的内容,严重阻碍了互联网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从网络影视剧的现存乱象出发,总结其在制作方面、IP源头以及剧情内容上的拜金主义、抄袭之风和三俗取向,提出相关建议,净化网络影视剧的不良风气,创建文明发展之路。
【内容提要】技术赋能,使得社交媒体、两微一端成为资讯阅读的首要入口,新闻制作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视频新闻,凭借独有的视听表达能力,在媒体界探索突围路径选择上“呼声渐高”。然而,网络视频新闻无遮无拦,在追求高点击率时,容易陷入虚假与媚俗,污染传媒空间。本文采用“底线思维”,试从真实性、道德性、政治性三个维度出发,分析网络视频新闻的表述底线,以期为行业发展规范与调整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网络视频新闻 视觉底线 报道失范
借用有关学者的观点,我们可以这样定义网络视频新闻,运用现代电子技术手段,以活动影像、声音等为传播符号,以互联网为传播渠道,对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进行的形象化的报道。①网络视频新闻具有直观性、及时性、互动性、检索性等特点。
在我国新闻史上,前有电视新闻,现有资讯短视频、网络直播,期间更有不少媒体开辟了专业化的视频新闻网站。自相关技术成熟以来,新闻的视频化表达从未中断,并于近年掀起新一轮高潮。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近5.5亿人。2017年6月,新华社社长蔡名照在出席金砖国家媒体高端论坛时谈到,视频已经成为新闻传播的潮流,无论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均把视频业务作为发展重点。②需要警惕的是,随着利益驱使与互联网“把关人”功能的缺失,网络视频新闻失范行为时有发生。不必讳言,我们面临行业底线被触及的危险。
一、守住真实底线,才有媒体公信
追求“权威”高线,守住“真实”底线。让网络视频新闻的发展不至于背离新闻报道的基本准则。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网络视频新闻应坚持可信、有效。
叙事完整,剪辑勿存歧义。在视频表达中,影像符号具有多义性,相同的镜头用不同的剪辑方式组接,可能产生不同的观看效果,受众解读也因视角不同“五花八门”。近年,作为网络视频新闻的一种,资讯类短视频渐受关注,这类视频时长一般控制在几分钟内,虽然传播效率较高,但不可忽视的是,用短视频表现新闻事件,不利于叙事的完整,剪辑中的取舍存有片面性和盲目性,容易产生歧义。
加强审核,杜绝虚假新闻。与普通事件相比,热点新闻更适合用视频来表达。网络视频新闻产生渠道有两种,一是由专业媒体进行制作和传播,二是由网友自发拍摄与上传。在突发事件新闻源中,后者第一时间映入大众眼帘的机率更高。新闻事件现场的当事人或旁观者往往成为视频的拍摄者、上传者,提供原始素材,2015年“8·12”天津爆炸事件网友实拍便是例子。不足是,网络视频新闻缺乏规范的审核机制,加上过于追求新闻时效性,极易导致虚假新闻的泛滥。比如,每逢特大暴雨天气,网络上总流传着一些地面塌陷、路面淹没的视频,在病毒式转发传播后,才被证实为假新闻,是挪用的往年视频或异地视频。此外,网民缺乏新闻业务训练,如果在多元信息源前失去判断力,则易导致谣言扩散。
属性清楚,避免过度商化。网络视频新闻表述中充满“理想与情怀”,多使用娱乐化框架,自负盈亏的媒介特性免不了商业化思维,绞尽脑汁的构造一些煽动性“创意”。功利主义是媒体的天敌。披着新闻外衣的“故事性、广告性”题材视频一定程度上干扰了受众视线,使其对网络视频新闻服务产生质疑。单纯看视频链接封面,是新闻还是故事?新闻类的标题,打开后才知道是故事化的虚构内容。是新闻还是广告?以为它是新闻,看到最后才确定是广告。
二、守住道德底线,才获大众共鸣
追求“模范”高线,守住“道德”底线。在网络视频新闻传播中,即使不做道德模范,也要遵守住起码的道德底线,才有民心所向。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
净化空间,肃清不雅视频。2017年7月,“成都兰桂坊不雅视频”在网络上疯狂传播,直至警方介入调查并发布提醒:传播此类不雅视频涉嫌违法,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此事才有弱化迹象,但相关报道仍将男女主角图片予以转载。在目前网络视频新闻的传播中,“以低俗、色情、暴力信息吸睛”已经成为一种套路,为获取点击量甚至在标题上使用媚俗字眼博取眼球,形成浮夸的标题党乱象。2016年底,经北京市网信办行政执法检查发现,新浪、搜狐、网易、凤凰、焦点等网站均因“内容格调低俗、败坏社会风气”等原因较为严重地违反了《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及相关法律法规的“九不准”行为而被查处。③
把握尺度,尊重他人隐私。个人隐私权优于公众知情权。在网络视频新闻报道中,尊重隐私比揭露真相更重要,应严格以电视新闻画面要求为标准,包括但不限于使用马赛克、化名等方式对私人信息予以保护。2016年6月,近6000名新生儿的视频出现在名为“安徽妇幼网”的网站上,其中部分孩子的样貌、年龄、出生日期、出生症状等信息一览无余,均未采用马賽克技术遮挡,一时间个人信息泄漏引起家长恐慌。即便事后删除,仍造成了恶劣的负面影响。
拒绝营销,不做网络推手。网络视频新闻具有互动性,别有用心之人利用这一点炒作相关内容,借机提高知名度。为赢得关注,媒体行业内部员工往往成为视频评论的水军,刷点击量,带动前期互动热度。如果一个平台长期存在造假视频点击量、刊登有偿新闻等行为,那么距离大众“取关”就不远了。 三、守住政治底线,才能使行业稳定
追求“导向”高线,守住“政治”底线。“党媒姓党”四个字明确了媒体所应承担的使命与责任。网络新闻媒体姓什么,毋庸置疑,即使是网络视频新闻,也应保持基本的政治素养和底线,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否则,一味地追求传播效果,我行我素,极易导致“媒体权力”失衡,造成社会失序等后果。
理智发声,不被民意绑架。尊重民意,不等于被民意绑架。网络视频新闻,应力求做到用画面陈述事实,维护舆论理性,而非随意评论。不恰当的舆论引导会触及大众情绪,造成“群体极化”现象。面对某一存有矛盾对立方的争议事件,若视频新闻只呈现一方观点或者两方报道篇幅比例悬殊,声音表达不均衡,都属失实报道。如果因害怕网民评论“狂轰乱炸”,而盲目顺从民意观点,将陷入被动局面。
时政报道,有资格再出手。2016年,新浪、网易等网站被勒令限期整改,原因在于刊发了大量自采的时政类内容,是违法违规行为。根据《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条例,只有“中央新闻单位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直属新闻单位”可以在网上发布原创时政类新闻。这就要求所有未获得许可的网络视频新闻都不能以打“擦边球”的形式进入这一“灰色地带”,妄言时政。无条件的守住政治底线,时刻绷紧讲政治这根弦,才能保持行业发展的稳定性。
遵守纪律,禁碰法律红线。网络空间没有法外之地。网络视频新闻要尽力发挥舆论监督作用,不必对政策“大唱赞歌”,但也要遵纪守法。在事关国家利益与公民权益方面,不触法律红线。网络视频新闻准入门槛极低,警惕各方以网络媒体“软权力”的名义进行媒介审判,这将严重影响司法审判的公正性。
四、结语
安好刹车再上路。网络视频新闻延伸了新闻生产渠道,提高了新闻传播效率,拓展了大众获知信息的视野。但它归根结底只是一个新闻传播工具,这就要求专业媒体人与自媒体人都要辩证地看待网络视频新闻的利弊,守住真实、道德、政治底线,让网络视频新闻空间清朗起来,大众也才能放心的消费它。
【本文系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广播影视部级社科研究项目“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电视新闻创新传播探究”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 彭兰.网络多媒体新闻,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② 新华网,《蔡名照谈当前新媒体发展六大趋势》,2017年6月。http://news.china.com.cn/live/2017-06/08/content_38348408.htm
③ 新华社,《北京市网信办查处网上“标题党”》,2016年12月。http://www.sohu.com/a/120846802_148767
作者簡介:姜琳琳,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新闻学专业2015级硕士研究生
编辑:徐 峰
视频新闻,凭借独有的视听表达能力,在媒体界探索突围路径选择上“呼声渐高”。但是,网络视频新闻无遮无拦,在追求高点击率时,容易陷入虚假与媚俗,污染传媒空间。
短视频由于适应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网民碎片化时间的表达和观看需求而越来越受到青睐与追捧,但是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内容低俗、格调低下、渲染暴力色情、刻意展示低级趣味的内容,严重阻碍了互联网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从网络影视剧的现存乱象出发,总结其在制作方面、IP源头以及剧情内容上的拜金主义、抄袭之风和三俗取向,提出相关建议,净化网络影视剧的不良风气,创建文明发展之路。
【内容提要】技术赋能,使得社交媒体、两微一端成为资讯阅读的首要入口,新闻制作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视频新闻,凭借独有的视听表达能力,在媒体界探索突围路径选择上“呼声渐高”。然而,网络视频新闻无遮无拦,在追求高点击率时,容易陷入虚假与媚俗,污染传媒空间。本文采用“底线思维”,试从真实性、道德性、政治性三个维度出发,分析网络视频新闻的表述底线,以期为行业发展规范与调整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网络视频新闻 视觉底线 报道失范
借用有关学者的观点,我们可以这样定义网络视频新闻,运用现代电子技术手段,以活动影像、声音等为传播符号,以互联网为传播渠道,对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进行的形象化的报道。①网络视频新闻具有直观性、及时性、互动性、检索性等特点。
在我国新闻史上,前有电视新闻,现有资讯短视频、网络直播,期间更有不少媒体开辟了专业化的视频新闻网站。自相关技术成熟以来,新闻的视频化表达从未中断,并于近年掀起新一轮高潮。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近5.5亿人。2017年6月,新华社社长蔡名照在出席金砖国家媒体高端论坛时谈到,视频已经成为新闻传播的潮流,无论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均把视频业务作为发展重点。②需要警惕的是,随着利益驱使与互联网“把关人”功能的缺失,网络视频新闻失范行为时有发生。不必讳言,我们面临行业底线被触及的危险。
一、守住真实底线,才有媒体公信
追求“权威”高线,守住“真实”底线。让网络视频新闻的发展不至于背离新闻报道的基本准则。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网络视频新闻应坚持可信、有效。
叙事完整,剪辑勿存歧义。在视频表达中,影像符号具有多义性,相同的镜头用不同的剪辑方式组接,可能产生不同的观看效果,受众解读也因视角不同“五花八门”。近年,作为网络视频新闻的一种,资讯类短视频渐受关注,这类视频时长一般控制在几分钟内,虽然传播效率较高,但不可忽视的是,用短视频表现新闻事件,不利于叙事的完整,剪辑中的取舍存有片面性和盲目性,容易产生歧义。
加强审核,杜绝虚假新闻。与普通事件相比,热点新闻更适合用视频来表达。网络视频新闻产生渠道有两种,一是由专业媒体进行制作和传播,二是由网友自发拍摄与上传。在突发事件新闻源中,后者第一时间映入大众眼帘的机率更高。新闻事件现场的当事人或旁观者往往成为视频的拍摄者、上传者,提供原始素材,2015年“8·12”天津爆炸事件网友实拍便是例子。不足是,网络视频新闻缺乏规范的审核机制,加上过于追求新闻时效性,极易导致虚假新闻的泛滥。比如,每逢特大暴雨天气,网络上总流传着一些地面塌陷、路面淹没的视频,在病毒式转发传播后,才被证实为假新闻,是挪用的往年视频或异地视频。此外,网民缺乏新闻业务训练,如果在多元信息源前失去判断力,则易导致谣言扩散。
属性清楚,避免过度商化。网络视频新闻表述中充满“理想与情怀”,多使用娱乐化框架,自负盈亏的媒介特性免不了商业化思维,绞尽脑汁的构造一些煽动性“创意”。功利主义是媒体的天敌。披着新闻外衣的“故事性、广告性”题材视频一定程度上干扰了受众视线,使其对网络视频新闻服务产生质疑。单纯看视频链接封面,是新闻还是故事?新闻类的标题,打开后才知道是故事化的虚构内容。是新闻还是广告?以为它是新闻,看到最后才确定是广告。
二、守住道德底线,才获大众共鸣
追求“模范”高线,守住“道德”底线。在网络视频新闻传播中,即使不做道德模范,也要遵守住起码的道德底线,才有民心所向。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
净化空间,肃清不雅视频。2017年7月,“成都兰桂坊不雅视频”在网络上疯狂传播,直至警方介入调查并发布提醒:传播此类不雅视频涉嫌违法,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此事才有弱化迹象,但相关报道仍将男女主角图片予以转载。在目前网络视频新闻的传播中,“以低俗、色情、暴力信息吸睛”已经成为一种套路,为获取点击量甚至在标题上使用媚俗字眼博取眼球,形成浮夸的标题党乱象。2016年底,经北京市网信办行政执法检查发现,新浪、搜狐、网易、凤凰、焦点等网站均因“内容格调低俗、败坏社会风气”等原因较为严重地违反了《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及相关法律法规的“九不准”行为而被查处。③
把握尺度,尊重他人隐私。个人隐私权优于公众知情权。在网络视频新闻报道中,尊重隐私比揭露真相更重要,应严格以电视新闻画面要求为标准,包括但不限于使用马赛克、化名等方式对私人信息予以保护。2016年6月,近6000名新生儿的视频出现在名为“安徽妇幼网”的网站上,其中部分孩子的样貌、年龄、出生日期、出生症状等信息一览无余,均未采用马賽克技术遮挡,一时间个人信息泄漏引起家长恐慌。即便事后删除,仍造成了恶劣的负面影响。
拒绝营销,不做网络推手。网络视频新闻具有互动性,别有用心之人利用这一点炒作相关内容,借机提高知名度。为赢得关注,媒体行业内部员工往往成为视频评论的水军,刷点击量,带动前期互动热度。如果一个平台长期存在造假视频点击量、刊登有偿新闻等行为,那么距离大众“取关”就不远了。 三、守住政治底线,才能使行业稳定
追求“导向”高线,守住“政治”底线。“党媒姓党”四个字明确了媒体所应承担的使命与责任。网络新闻媒体姓什么,毋庸置疑,即使是网络视频新闻,也应保持基本的政治素养和底线,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否则,一味地追求传播效果,我行我素,极易导致“媒体权力”失衡,造成社会失序等后果。
理智发声,不被民意绑架。尊重民意,不等于被民意绑架。网络视频新闻,应力求做到用画面陈述事实,维护舆论理性,而非随意评论。不恰当的舆论引导会触及大众情绪,造成“群体极化”现象。面对某一存有矛盾对立方的争议事件,若视频新闻只呈现一方观点或者两方报道篇幅比例悬殊,声音表达不均衡,都属失实报道。如果因害怕网民评论“狂轰乱炸”,而盲目顺从民意观点,将陷入被动局面。
时政报道,有资格再出手。2016年,新浪、网易等网站被勒令限期整改,原因在于刊发了大量自采的时政类内容,是违法违规行为。根据《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条例,只有“中央新闻单位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直属新闻单位”可以在网上发布原创时政类新闻。这就要求所有未获得许可的网络视频新闻都不能以打“擦边球”的形式进入这一“灰色地带”,妄言时政。无条件的守住政治底线,时刻绷紧讲政治这根弦,才能保持行业发展的稳定性。
遵守纪律,禁碰法律红线。网络空间没有法外之地。网络视频新闻要尽力发挥舆论监督作用,不必对政策“大唱赞歌”,但也要遵纪守法。在事关国家利益与公民权益方面,不触法律红线。网络视频新闻准入门槛极低,警惕各方以网络媒体“软权力”的名义进行媒介审判,这将严重影响司法审判的公正性。
四、结语
安好刹车再上路。网络视频新闻延伸了新闻生产渠道,提高了新闻传播效率,拓展了大众获知信息的视野。但它归根结底只是一个新闻传播工具,这就要求专业媒体人与自媒体人都要辩证地看待网络视频新闻的利弊,守住真实、道德、政治底线,让网络视频新闻空间清朗起来,大众也才能放心的消费它。
【本文系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广播影视部级社科研究项目“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电视新闻创新传播探究”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 彭兰.网络多媒体新闻,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② 新华网,《蔡名照谈当前新媒体发展六大趋势》,2017年6月。http://news.china.com.cn/live/2017-06/08/content_38348408.htm
③ 新华社,《北京市网信办查处网上“标题党”》,2016年12月。http://www.sohu.com/a/120846802_148767
作者簡介:姜琳琳,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新闻学专业2015级硕士研究生
编辑:徐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