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途径研究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rff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在小学阶段,学生将步入青春期,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将得到极大的发展,影响学生一生的行为习惯也是在这一阶段养成的。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教师需要在充分理解和掌握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途径,通过全面的学校与家庭的合作帮助学生获得可以受益终身的好习惯。
  【关键词】小学教育 行为习惯 习惯养成
  对小学学生来说,六年的小学生涯不但漫长,还非常重要。在小学阶段,学生会逐步脱离幼儿阶段,进入青涩懵懂的青春期,迎来身体和心理的飞速发育。在小学阶段,学生会面临着各种身体和心理上的压力,接受和面对新的挑战,在迎接挑战和成长生活之中逐步培养起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并养成固定的行为习惯和行为模式。在小学阶段,教师不仅仅需要教授学生基本的知识、培养基本的能力,还需要帮助学生养成可以受益终身的良好习惯。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教师、家长、同学和社会都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学生人格形成和习惯养成的过程之中发挥很大的作用。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途径必须要从家长、教师和社会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下面对行为习惯的养成途径进行分析。
  一、家长在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方面的作用
  常言道,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个老师,通过教育实践常常会发现,家长也是学生成长过程之中最为重要的老师,教师的谆谆教诲常常比不上家长的言传身教,学生坏习惯的养成也常常离不开其成长的家庭背景。探讨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途径,首先就要探讨家长在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方面发挥的作用。
  通过家访、问卷调查和家长会等途径可以发现,在与家长的接触之中,家长的行为习惯与学生的生活举止保持着高度统一。例如,有礼貌、明事理的家长,他的孩子也常常显得成熟体贴、温和礼貌,做事井井有条、细致周到的家长也会有着耐心细致、冷静谨慎的孩子。可以说,学生的行为习惯在很大程度上由家长的行为举止所决定。但是人不能选择自己的父母,有着良好习惯的家长固然是幸运,但是家长有着行为习惯上的问题也不代表学生不能够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并逐步影响父母。有鉴于此,学校和教师在培养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同时,不仅要加强学生的行为习惯教育,更重要的是进行充足的家长教育。通过家长会、教师家访等等形式,学校教师需要与家长形成密切的沟通并达成充分的配合,通过对家长的单独谈话、家长讲座等形式普及家长在学生教育之中的重要性以及家长的言传身教对于学生的重要影响。在一切为孩子着想的指导下,教师需要要求家长重视言传身教的巨大作用,在孩子面前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例如,对于性格急躁做事鲁莽的家长,需要在生活之中养成遇事先思考、提起做好计划的习惯,逐步改变自己的不良习惯,杜绝在情绪控制下对家人孩子发火的恶习,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孩子认识到耐心细致的重要性,并逐步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
  二、教师在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方面的作用
  学校是学生培养行为习惯的主要课堂之一,通过学校和教师的努力,学生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已有的行为习惯,并养成受益终身的好习惯。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的过程中,主要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习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有效率的生活和学习,还能够使得学生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之中受益匪浅。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尚未发育成熟,会极大的依赖身边成年人的指导,教师在学生之中具有很强的公信力和影响力,教师应该合理利用这一优势,通过指导和要求实现好习惯的养成。例如,课前预习、课堂笔记、课后复习的学习习惯广为人知,但是通过调查可以发现,大部分学生哪怕进入高校都未能养成,这就是他们在小学阶段未能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所导致的。小学教师可以将课前预习、课堂笔记和课后复习布置为作业,安排学生强制完成。在课前预习时,教师要求学生通读完课文,标出新词生词,并通过查字典、上网搜索等方式尝试标出拼音和词义。对于未能查明的生词或是疑难的句子词义,学生也需要标出疑问,以待课上解答。在课堂笔记时,教师要求学生列出教师的教学大纲,标出课上讲解的重点内容,并列出自己认为的重点段落和疑难解答。针对课前预习时的疑问,学生也需要将教师的解答进行记录。在课后复习时,教师需要学生熟读课文,并整理出段落大意,在掌握新词的基础上对已有知识进行回顾和概括。通過教师的要求和指导,学生能够在完成教师作业的同时逐步养成课前预习、课堂笔记、课后复习的良好习惯,并带入未来的学习生活之中。
  结语
  在小学阶段,学生往往会迈入青春期,开始进行生理和心理的极大改变,并最终塑造出人格和三观,养成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为了帮助学生更加容易方便的进行身心的过渡、帮助学生顺利的迈向人生的新阶段,在小学时期家长和教师应该共同努力,通过言传身教和积极工作帮助学生培养出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塑造出乐观开朗的性格和正直善良的人格,为社会和祖国培养新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 邱尹、曾令辉、秦璐. 90后初中学生行为习惯现状调查及问题与对策[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2).
  [2] 高德峰. 浅谈寄宿制学校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02).
  [3] 吴长水、兰先明、陈兴、黄铭岳. 小升初学生行为习惯的有效衔接[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4(11).
  (作者单位:甘肃省会宁县高级职业中学)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当前新课程理念下强调和倡导要通过教育教学思维理念和策略方法的优化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大化的发展和提升,“最近发展区”理论正是这一教育理念的源头以及其中最核心的理念。本文主要对“最近发展区”视域下的小学英语课堂提问策略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最近发展区视域小学英语课堂提问策略  一、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核心内涵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学家维果茨基(Vygotsky)提
【内容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弊端和不足逐渐显现,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传统的高中生物课堂中,教师采取机械化的教学方式,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内容,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对于生物知识缺乏探究欲望,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记忆知识内容。随着新课程改革得深入,课堂教学应当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有利于生物课堂教学有效开展。文章对翻转课堂在
【内容摘要】近年来,中职院校不断扩招,生源质量参差不齐,给正常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阻碍。与此同时,部分中职院校更多地倾向于教授学生职业技能,忽略了对学生基本道德修养的培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中职院校必须进一步强化德育教育,促使学生能力与素质双向发展。本文立足于传统文化,结合中职院校的德育教育现状,对优秀传统文化在其中的积极意义进行探讨,旨在探索一条更加清晰、可行的教育新路。  【關键词】传
【关键词】创建和谐激发兴趣数学课堂  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严密、抽象的科学,相当一部分学生会感到数学很枯燥;同时数学也是一门艺术,生活中无处不有数学的踪影。要使学生乐学数学,教师应走进学生的心灵构建具有和谐气氛的数学课堂。数学何其重要,这就意味着数学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采取有效的方法提高课堂效益。那么,怎样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构建和谐的数学课堂,使自己的教育行为产生更高的效能呢?  一、创
【内容摘要】初中体育教学是贯彻落实素质教育,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的课程。通过体育课,学生得到锻炼,可以放松身心,并且强健体魄,能够对学习起着推动作用,增强记忆力,缓解学习的疲劳。此外,高质量的体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运动观念,在不断的运动中提高自己身体素质以及精神素质。通过体育课的学习,学生系统掌握体育知识,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的体育锻炼中,促进自己全面
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根据课标,结合我们教研组两年来的课题研究成果,笔者运用思维导图对必修五第五单元的知识进行了研究。  一、研课标  1.单元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我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跨文化意识和方法策略五个方面制定了单元目标。语言知
【内容摘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该理念强调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然而,在体育教学中始终存在重教法轻学法的现象,因此,强化“学法指导”,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每一位體育教师都要深思的一个课题,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谈自己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体育教学 学法指导 思考  学法指导就是指教
【内容摘要】笔者通过论述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指出要想构建数学高效课堂,在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模式,关注学生综合数学素养;丰富教学手段,提高课堂互动性;改变课堂评价方式,让每个学生看到自己的优点,提高课堂效率,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关键词】高效课堂 高中 数学  随着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推进,对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性,让他们积极的进行互动交流,提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方针的落实和开展,对我国的初中的思想品德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规定当前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应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让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各个环节,我国相关部门为了适当新课程改革的体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就总体而言渗透性依旧不足,因此本文将从备课和教学过程和课后三个主要教育过程入手,探究心理健康
【内容摘要】随着教育领域的不断改革,更加重视对学生的素质培养,主要是为了适应时代和社会的需求,培养出更多高素质人才。在高中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能够改变传统课堂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活跃课堂氛围,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从而逐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组合作 学习能力 高中数学  在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下,高中数学的教学工作有了很大的突破,从传统教学模式慢慢向多样化教学模式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