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结合目前中职学校传统体育教学的现状,以激发和培养中职学生体育兴趣、树立终身体育观念和习惯为出发点,提出中职体育教学在观念、内容、方法、评价等方面必须进行教学的改革创新。
关键词: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6-0-02
中职体育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不仅仅是使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和提高身体素质,还应培养学生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团结协作的精神,更应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的观念和习惯。为实现这样的目标,必须从实际出发,把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的辅导,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逐步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和习惯。目前,中职体育教育受传统教育思想和旧模式的影响,经调查表明,大多数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主要仍沿袭着“课堂为主,书本知识为主,教师绝对主导作用为主”的“三为主”教学方式,教学形式大多数是“命令式、模仿式、检查式”的“三式”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也较为陈旧、重复,从而使体育课严肃有余,活泼不足,枯燥乏味,课堂气氛沉闷、厌学体育的现象普遍存在,这势必严重影响中职学生对体育兴趣的萌生和个性的发展,使学生倍感乏味,体育厌学情绪逐渐产生,使教学达不到应有的效果。中职学生个性好动,喜爱模仿,对许多新鲜事物均感兴趣,很想接触、认识和掌握它们。中职体育教学只有打破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寻求新颖的教学方式,营造中职学生的兴趣点及其个性发展的教学氛围,才能吸引学生,才有利于中职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为激发和培养中职学生的体育兴趣,形成终身体育的观念和习惯,中职体育教学应在以下几方面有所创新。
一、观念创新
学校体育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手段,体育教师必须尽可能地创造条件,挖掘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教师是将军,学生是士兵,将军一声令下,士兵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命令,这种教师为绝对主体的“命令式”的教学观念必须改革创新。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双边活动过程,教师应改变旧观念中教师高高在上、无所不能的传授者与控制者的思想,充分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艺术产生兴趣,如此才能使学生进入主动、积极的学习状态,甚至长期坚持进行主动性体育活动。同时,不能被传统的《体育教学大纲》、《教材》等束缚,要领会《大纲》、《教材》的意图,灵活运用《教材》,大胆地进行创新,结合当今中职学生的实际,以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为出发点,把以往以技、战术为中心的应试体育教学观念转变为以健身性、娱乐性为主的“快乐体育”的教育思想。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进行分层次(不同素质、层次的学生)的教学方式,确立以学生为本位的教学观念,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要求,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用发展的目光看待学生,主动融入到学生的体育活动中形成互动,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不被束缚。教师对学生的锻炼活动应多一点关怀和鼓励,少一点责备和批评,对学生的不良技术动作应以耐心和蔼的态度加以指导,以共同探讨的方式进行纠正。发现学生有新的进步,哪怕是极小的进步,教师也应给予及时的表扬鼓励,这有利于增加学生的自信心,感染学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练习积极性,也是激发和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重要手段。
二、内容创新
学校体育最根本的特点是健身性与娱乐性。它是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标志。从某种意义上说,体育本身就是一种活动性的游戏,体育如果离开了这两个特点就不成为体育。中职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就接触了传统的体育教育,而中职体育大纲的规定内容又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沿续,大部分内容重复、陈旧、枯燥乏味,极不利于体育兴趣的养成。因此,中职体育教学应在内容的选择上有所创新,尽可能地选择那些学生既感兴趣而又具有较高锻炼价值的内容(如:篮球、羽毛球、毽球、健美操等),选择内容应与培养学生能力和未来实际需要挂钩,使一些具有时代性和实用性的体育内容进入体育教学,使教学中的体育与现实生活中的体育更加接近,这样的教学内容课堂气氛会更活跃,学生练习会更积极、主动,锻炼效果将得到很大的提高。但对某些项目(田径、体操、武术等)锻炼价值较高而娱乐性较低的内容,学生会感到单调、枯燥。此时教师应合理选择和运用体育游戏,改革组织教法,激发学生的学、练兴趣。如在快速跑的教学中,教师可采用追逐跑游戏、迎面接力比赛等方式进行练习,既能达到教学的目的,又能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选择和创新教学内容,既能完成学校体育教学的任务,又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方法创新
教学方法和手段也是影响学生体育兴趣的原因之一。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大多数学生已感厌倦,毫无兴趣可言。因此,教师除在选择内容上有所创新之外,更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通过不同形式、灵活多变、独具风格的教学方法,新颖的教学手段,重新唤起学生的练习兴趣。这有利于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巩固和发展,并把稳定的兴趣培养成为自我锻炼的习惯,增强自我锻炼的能力,使学生学有所得,受益终身。因此,教师在设计教案和进行授课时应大胆地进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例如:在篮球行进间低(高)手投篮的教学中,只按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学生的理解记忆和掌握技术较难,如能结合动作要领,运用语言艺术编成简单、易懂、易记的顺口溜:“一步大,二步小,三步用力往上跳,提膝送球入蓝筐。”通过类似的生动、形象的语言,学生对动作会容易理解和掌握,对学生练习的积极性更为有利。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把学生引导到愉快的体育锻炼中,使学生在掌握体育技术的同时得到乐趣,形成快乐体育教学,才有利于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
四、评价创新
当代教育理论认为:知识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结果。知识体系总是处于变动的状态中,这与传统的评价方式——静态的一次性操作的方式相冲突。传统的评价方式基本上用统一的标准化的方式进行。它忽视了不同层次、不同素质的学生在学习中的基础和进步,片面性较强,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评价,除内容局限于考试项目,追求升学率的观念外,千篇一律以《体育锻炼标准》为准绳。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自身的个性发展越来越强烈,这一要求是传统的、单一的评价标准不可能满足的。体育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内容的考核成绩,更应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综合表现,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还应尊重学生群体中的个体差异。因此,评价学生应摒弃旧体系中的片面性,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做到因“材”评价。如:考核成绩与课外活动、出操相结合,技术评定与达标相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结合。这样的评价方式,能让全体学生对自身的学习充满信心,有利于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和发展。
体育兴趣的培养,是完成体育教育任务的突破口,是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内驱力。只有对体育活动有兴趣,学生才可能有坚持的自学性,只有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学生才能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培养运动爱好和形成专长,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全民健身计划纲要[J].中国学校体育,1995,(5).
[2]黄光汉.高校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的研究[J].体育学刊,1996,(2).
关键词: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6-0-02
中职体育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不仅仅是使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和提高身体素质,还应培养学生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团结协作的精神,更应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的观念和习惯。为实现这样的目标,必须从实际出发,把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的辅导,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逐步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和习惯。目前,中职体育教育受传统教育思想和旧模式的影响,经调查表明,大多数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主要仍沿袭着“课堂为主,书本知识为主,教师绝对主导作用为主”的“三为主”教学方式,教学形式大多数是“命令式、模仿式、检查式”的“三式”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也较为陈旧、重复,从而使体育课严肃有余,活泼不足,枯燥乏味,课堂气氛沉闷、厌学体育的现象普遍存在,这势必严重影响中职学生对体育兴趣的萌生和个性的发展,使学生倍感乏味,体育厌学情绪逐渐产生,使教学达不到应有的效果。中职学生个性好动,喜爱模仿,对许多新鲜事物均感兴趣,很想接触、认识和掌握它们。中职体育教学只有打破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寻求新颖的教学方式,营造中职学生的兴趣点及其个性发展的教学氛围,才能吸引学生,才有利于中职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为激发和培养中职学生的体育兴趣,形成终身体育的观念和习惯,中职体育教学应在以下几方面有所创新。
一、观念创新
学校体育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手段,体育教师必须尽可能地创造条件,挖掘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教师是将军,学生是士兵,将军一声令下,士兵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命令,这种教师为绝对主体的“命令式”的教学观念必须改革创新。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双边活动过程,教师应改变旧观念中教师高高在上、无所不能的传授者与控制者的思想,充分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艺术产生兴趣,如此才能使学生进入主动、积极的学习状态,甚至长期坚持进行主动性体育活动。同时,不能被传统的《体育教学大纲》、《教材》等束缚,要领会《大纲》、《教材》的意图,灵活运用《教材》,大胆地进行创新,结合当今中职学生的实际,以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为出发点,把以往以技、战术为中心的应试体育教学观念转变为以健身性、娱乐性为主的“快乐体育”的教育思想。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进行分层次(不同素质、层次的学生)的教学方式,确立以学生为本位的教学观念,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要求,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用发展的目光看待学生,主动融入到学生的体育活动中形成互动,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不被束缚。教师对学生的锻炼活动应多一点关怀和鼓励,少一点责备和批评,对学生的不良技术动作应以耐心和蔼的态度加以指导,以共同探讨的方式进行纠正。发现学生有新的进步,哪怕是极小的进步,教师也应给予及时的表扬鼓励,这有利于增加学生的自信心,感染学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练习积极性,也是激发和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重要手段。
二、内容创新
学校体育最根本的特点是健身性与娱乐性。它是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标志。从某种意义上说,体育本身就是一种活动性的游戏,体育如果离开了这两个特点就不成为体育。中职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就接触了传统的体育教育,而中职体育大纲的规定内容又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沿续,大部分内容重复、陈旧、枯燥乏味,极不利于体育兴趣的养成。因此,中职体育教学应在内容的选择上有所创新,尽可能地选择那些学生既感兴趣而又具有较高锻炼价值的内容(如:篮球、羽毛球、毽球、健美操等),选择内容应与培养学生能力和未来实际需要挂钩,使一些具有时代性和实用性的体育内容进入体育教学,使教学中的体育与现实生活中的体育更加接近,这样的教学内容课堂气氛会更活跃,学生练习会更积极、主动,锻炼效果将得到很大的提高。但对某些项目(田径、体操、武术等)锻炼价值较高而娱乐性较低的内容,学生会感到单调、枯燥。此时教师应合理选择和运用体育游戏,改革组织教法,激发学生的学、练兴趣。如在快速跑的教学中,教师可采用追逐跑游戏、迎面接力比赛等方式进行练习,既能达到教学的目的,又能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选择和创新教学内容,既能完成学校体育教学的任务,又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方法创新
教学方法和手段也是影响学生体育兴趣的原因之一。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大多数学生已感厌倦,毫无兴趣可言。因此,教师除在选择内容上有所创新之外,更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通过不同形式、灵活多变、独具风格的教学方法,新颖的教学手段,重新唤起学生的练习兴趣。这有利于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巩固和发展,并把稳定的兴趣培养成为自我锻炼的习惯,增强自我锻炼的能力,使学生学有所得,受益终身。因此,教师在设计教案和进行授课时应大胆地进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例如:在篮球行进间低(高)手投篮的教学中,只按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学生的理解记忆和掌握技术较难,如能结合动作要领,运用语言艺术编成简单、易懂、易记的顺口溜:“一步大,二步小,三步用力往上跳,提膝送球入蓝筐。”通过类似的生动、形象的语言,学生对动作会容易理解和掌握,对学生练习的积极性更为有利。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把学生引导到愉快的体育锻炼中,使学生在掌握体育技术的同时得到乐趣,形成快乐体育教学,才有利于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
四、评价创新
当代教育理论认为:知识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结果。知识体系总是处于变动的状态中,这与传统的评价方式——静态的一次性操作的方式相冲突。传统的评价方式基本上用统一的标准化的方式进行。它忽视了不同层次、不同素质的学生在学习中的基础和进步,片面性较强,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评价,除内容局限于考试项目,追求升学率的观念外,千篇一律以《体育锻炼标准》为准绳。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自身的个性发展越来越强烈,这一要求是传统的、单一的评价标准不可能满足的。体育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内容的考核成绩,更应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综合表现,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还应尊重学生群体中的个体差异。因此,评价学生应摒弃旧体系中的片面性,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做到因“材”评价。如:考核成绩与课外活动、出操相结合,技术评定与达标相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结合。这样的评价方式,能让全体学生对自身的学习充满信心,有利于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和发展。
体育兴趣的培养,是完成体育教育任务的突破口,是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内驱力。只有对体育活动有兴趣,学生才可能有坚持的自学性,只有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学生才能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培养运动爱好和形成专长,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全民健身计划纲要[J].中国学校体育,1995,(5).
[2]黄光汉.高校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的研究[J].体育学刊,19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