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文创新教学应打破传统的封闭的教学形式,实施开放型教学,把课堂与社会生活接轨;突破思维定式,为创新作文打基础;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为创新作文铺路、培养和发现创新,注意求新务实。
【关键词】 作文教学 创新 个性写作
传统的作文教学一般是:教师命题,学生照作;教师批改、讲评。整个教学过程老师是主角,学生则始终处于被动状态,主动性与创造性难于发挥,因此作文教学效率低下。叶圣陶说:“作文贵有新意。”作文教学只有彻底摆脱传统的束缚,提升到关注个体生命的层次,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诱发学生的创新灵感,才能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创新性作文教学则是立足“以人为本”的思想,从激发兴趣、激活思维入手,开发学生的探索与创造潜能。学生喜欢写作文,他就会自觉地去看、去闻、去思。
一、打破传统、封闭的教学形式,实施开放型教学,把课堂与社会生活接轨
生活是作文之母。离开了生活,作文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作文就应该与生活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生活给了我这样一条真理:让作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作文。
创新性作文教学是开放型的教学观念,即把学生从课堂引向广阔的社会,把作文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以丰富他们的知识,拓展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认识社会、改造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不少学生作文脱离生活实际,生编硬套,字词不够废话凑,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我的浅显见解是:出示作文题之后,不要立即逼迫学生写作,而是引导他们有针对性地深入生活,获得第一手资料;保证学生写作的自主性,并尽量为学生创设真实的作文情境,注重学生真实体验。这样,学生就会有感可发,在有话可说了。例如我让学生写《我的老师》一文,大多数学生的作文内容雷同,语言枯燥乏味,有非常明显的编造痕迹。殊不知,老师的兴趣、爱好及业余生活等,同样能反映老师的品格和形象。因此,我先让学生采访教过自己的老师,详细询问他们的生活、兴趣、爱好等,并认真做笔录。这样,学生写作时就有了真实可感的内容,写出来的老师形象就丰富了,也丰满了许多。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源头”就是我们的五彩缤纷的生活,让生活成为学生自己真正的创作源泉吧!
二、突破思维定式,为创新作文打基础
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发展空间,教师一定要先转变观念,重视教学中的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从让学生“学写”转向让学生“会写”,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比如写苹果,由于学生观察的角度以及所感受的不同,会写出不同的文章来,这时教师不能以自己对苹果的观察经验、感受去评判学生作文的好坏,要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式,肯定学生的作文,为学生进一步创新打下基础。
鲁迅先生说:“如果要要创作,第一须观察……”怎样观察呢?鲁迅提出多看的原则:“看得越多越细致周密,作文往往就会成功。”孙犁说:“我们既然打定主意写东西,便要对一切东西,采取一种关心的态度,极密切的关心。大至生活中的种种,小至一鸟一木,风云变态,四季风光,都要比别人多花费几番眼力。”
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全景式的扫描生活中的事物,用自己的眼,以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它;我积极倡导学生观察某一事物对象时要在共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去挖掘出事物的个性。如果我们动笔之前都能细致的观察,深入的挖掘,那写起文章来就得心应手了。
三、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为创新作文铺路
课堂气氛,需要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应坚持正面的激励,宽容和理解学生在探索中出现的错误,不要全责备,使学生能自由地作文,使课堂气氛较松活跃。比如,写《妈妈》这样的文章,有的学生写自己的妈妈非常凶恶,如何打自己,写得很真切,但有的教师就指责说:“你妈妈都是为你好吗?你怎么能把妈妈写成这样呢?”这样一批评,课堂气氛肯定会沉闷下来,学生的思维肯定被抑制了,因为他们有了顾忌,害怕教师批评,所以,教师一定要以激励为主。
四、培养和发现创新,注意求新务实
著名教育家刘佛年说,只要有一点新意思、新思想、新观念、新设计、新意图、新做法,就可以称得上创新。创新不能拔高了基本要求而一味追求创新,求新要务实。所以,教师教学生作文时,一定要把学生引至新的内容,大胆放手,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并启发学生去发现问题,引导他们找出与众不同的方法,想出与众不同的思路,说出与众不同的话语,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学得轻松、自然,而且能锻炼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并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成就感。
创新精神源于学生兴趣上的奇思妙想,甚至异想天开。想像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是创造活动的源泉。
——亚里士多德
作文需要想像,好的作文融入了想像,那无疑是锦上添花。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注重学生想像力的培养,让学生明白了想像是文章的翅膀,它可以穿越空间,穿梭古今,超越时间,让学生在写作时大胆想像。
这样打破了以往僵化的课堂,给作文课堂注入了活水,使学生被禁锢的思维得到解放,创新意识得到了培养,作文教学何愁得不到质的飞跃呢?
参考文献
1 冯芳花.小学作文创新教学的几种模式.创新作文教学研究,2000
2 常淑芹.小学生作文创新教学初探.课题研究阶段总结,2011.03
3 杨梅花.小学作文教学创新之我见.甘肃教育,2004(04)
【关键词】 作文教学 创新 个性写作
传统的作文教学一般是:教师命题,学生照作;教师批改、讲评。整个教学过程老师是主角,学生则始终处于被动状态,主动性与创造性难于发挥,因此作文教学效率低下。叶圣陶说:“作文贵有新意。”作文教学只有彻底摆脱传统的束缚,提升到关注个体生命的层次,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诱发学生的创新灵感,才能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创新性作文教学则是立足“以人为本”的思想,从激发兴趣、激活思维入手,开发学生的探索与创造潜能。学生喜欢写作文,他就会自觉地去看、去闻、去思。
一、打破传统、封闭的教学形式,实施开放型教学,把课堂与社会生活接轨
生活是作文之母。离开了生活,作文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作文就应该与生活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生活给了我这样一条真理:让作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作文。
创新性作文教学是开放型的教学观念,即把学生从课堂引向广阔的社会,把作文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以丰富他们的知识,拓展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认识社会、改造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不少学生作文脱离生活实际,生编硬套,字词不够废话凑,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我的浅显见解是:出示作文题之后,不要立即逼迫学生写作,而是引导他们有针对性地深入生活,获得第一手资料;保证学生写作的自主性,并尽量为学生创设真实的作文情境,注重学生真实体验。这样,学生就会有感可发,在有话可说了。例如我让学生写《我的老师》一文,大多数学生的作文内容雷同,语言枯燥乏味,有非常明显的编造痕迹。殊不知,老师的兴趣、爱好及业余生活等,同样能反映老师的品格和形象。因此,我先让学生采访教过自己的老师,详细询问他们的生活、兴趣、爱好等,并认真做笔录。这样,学生写作时就有了真实可感的内容,写出来的老师形象就丰富了,也丰满了许多。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源头”就是我们的五彩缤纷的生活,让生活成为学生自己真正的创作源泉吧!
二、突破思维定式,为创新作文打基础
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发展空间,教师一定要先转变观念,重视教学中的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从让学生“学写”转向让学生“会写”,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比如写苹果,由于学生观察的角度以及所感受的不同,会写出不同的文章来,这时教师不能以自己对苹果的观察经验、感受去评判学生作文的好坏,要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式,肯定学生的作文,为学生进一步创新打下基础。
鲁迅先生说:“如果要要创作,第一须观察……”怎样观察呢?鲁迅提出多看的原则:“看得越多越细致周密,作文往往就会成功。”孙犁说:“我们既然打定主意写东西,便要对一切东西,采取一种关心的态度,极密切的关心。大至生活中的种种,小至一鸟一木,风云变态,四季风光,都要比别人多花费几番眼力。”
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全景式的扫描生活中的事物,用自己的眼,以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它;我积极倡导学生观察某一事物对象时要在共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去挖掘出事物的个性。如果我们动笔之前都能细致的观察,深入的挖掘,那写起文章来就得心应手了。
三、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为创新作文铺路
课堂气氛,需要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应坚持正面的激励,宽容和理解学生在探索中出现的错误,不要全责备,使学生能自由地作文,使课堂气氛较松活跃。比如,写《妈妈》这样的文章,有的学生写自己的妈妈非常凶恶,如何打自己,写得很真切,但有的教师就指责说:“你妈妈都是为你好吗?你怎么能把妈妈写成这样呢?”这样一批评,课堂气氛肯定会沉闷下来,学生的思维肯定被抑制了,因为他们有了顾忌,害怕教师批评,所以,教师一定要以激励为主。
四、培养和发现创新,注意求新务实
著名教育家刘佛年说,只要有一点新意思、新思想、新观念、新设计、新意图、新做法,就可以称得上创新。创新不能拔高了基本要求而一味追求创新,求新要务实。所以,教师教学生作文时,一定要把学生引至新的内容,大胆放手,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并启发学生去发现问题,引导他们找出与众不同的方法,想出与众不同的思路,说出与众不同的话语,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学得轻松、自然,而且能锻炼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并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成就感。
创新精神源于学生兴趣上的奇思妙想,甚至异想天开。想像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是创造活动的源泉。
——亚里士多德
作文需要想像,好的作文融入了想像,那无疑是锦上添花。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注重学生想像力的培养,让学生明白了想像是文章的翅膀,它可以穿越空间,穿梭古今,超越时间,让学生在写作时大胆想像。
这样打破了以往僵化的课堂,给作文课堂注入了活水,使学生被禁锢的思维得到解放,创新意识得到了培养,作文教学何愁得不到质的飞跃呢?
参考文献
1 冯芳花.小学作文创新教学的几种模式.创新作文教学研究,2000
2 常淑芹.小学生作文创新教学初探.课题研究阶段总结,2011.03
3 杨梅花.小学作文教学创新之我见.甘肃教育,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