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沉积法制备非晶态镍磷合金的工艺研究

来源 :材料保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huafeng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获得高性能的镍磷合金镀层,对次磷酸盐-镍盐体系电沉积法制备非晶态镍磷合金的工艺以及镀层性能进行了研究。进行了7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试验因素分别为:温度、电流密度、pH值、硫酸镍浓度、氯化镍浓度、磷酸浓度、次磷酸钠浓度。结果表明,获得最佳耐腐蚀镀层的工艺条件为:150g/L磷酸镍,电流密度4A/dm^2,pH=2,温度68℃,11g/L氯化镍,7g/L次磷酸钠,45mL/L磷酸。获得最佳硬度镀层的工艺条件为:温度68℃,150g/L硫酸镍,pH=2.5,6g/L次磷酸钠,电流密度6A/dm^2,50m
其他文献
针对目前油田使用缓蚀剂存在油中溶解度大,缓蚀效果差的问题。采用密闭搅拌法对多种现有缓蚀剂进行了乳化性、水溶性、缓蚀剂效果评价,并在此基础上研制了新型ZYC-1型水溶性缓
银镀层存放和装机2~3个月后就会发生变色,降低银层的性能。分析了银层变色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无铬防银变色工艺,介绍了其防变色效果,并对防变色配合物膜的性能、组成和结构进行了
Al基体上电镀Ni-Cr合金可以大幅度改善其防护性能,为此以铝为基体,以柠檬酸为配位体,在三价铬的硫酸盐-氯化物镀液中电沉积了光亮平滑、质量优良、与基体结合良好、Cr含量为1.4%~26
自2005年邓正来在《政法论坛》上撰文《中国法学向何处去》以来,有关对邓文的回应以及“法学中国化”的讨论便成为法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由邓文所引发的讨论之所以如此热烈,是因
本文在项目部的层面上,从制定成本控制目标、精细化管理、推进技术进步、加强过程监控等四个方面提出如何降低成本的思考,仅供参考。
结合对深圳卷烟厂AV系统的质量管理体会,介绍了AV系统的质量控制过程、质量控制重点和难点,在无AV系统验收规范遵循情况下,对AV系统实施规范化的质量管理进行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