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下探究式语文教学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200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改变过去那种单一的、以接受性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探讨和实践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即“探究性学习方式”),从而培养学生勇于质疑问难,主动探索,切磋学问,敢于创新的精神和学会合作、学会学习的能力。”
  下面结合自己初中语文教学实践谈一下新课改中进行语文探究式教学的想法及做法:
  
  一、预习导入,开拓思路
  
  鉴于学生很多没有自学的习惯,我每天精心设计了 “预习指导”,要求学生根据其要求去预习课文。预习指导可以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计:(1)读通课文:借助字典,扫除文字障碍;(2)理解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理解文章的内容;(3)品读课文:抓住重点语句,体味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如《热爱生命》的预习指导是这样设计的:(1)通读全文,掌握重点字、词。(2)作者是怎样看待生命的?(3)找出自己暂时不理解的句子;(4)你对“享受生活”怎么理解?(5)认真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语言风格。
  预习指导意在引导学生怎样进行先学、从中领悟自学的方法。设计先细后粗,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逐步取消,让学生进入真正意义上的自学,为自主、合作、探究课堂顺利进行做准备。
  
  二、初中语文探究性学习
  
  1、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的一份报告中,提出了现代教育的“四大支柱”,那就是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已经成为现代人生存的必要条件,也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合作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学会共同学习、生活,培养在人类活动中的参与合作精神,是教学中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方面。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合作学习机制,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改变传统单一的师生交流形式,变“双向交流”为“多向交流”,使学生感到的是轻松、自由,而不是压抑、紧张和自卑,顺理成章学生就会成为交流的主体。让学生参与合作学习活动,不仅有利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更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
  2、组建学习合作小组。合作学习,首先要合理地划分学习小组,根据学生的个性、能力、水平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将学业水平高、责任心强,且乐于助人的学生选作小组长,由小组长召集组员学习、决定学习内容、督促学习过程、检查记录组员学习情况等。再根据学生能力、兴趣爱好、个性特征等诸多方面存在着不同,对学习小组要灵活组合,同时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这更有利于学生之间愉快地进行合作。力求小组之间能相互补充,相互启发、相互促进,让学生去自行探求知识,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在讨论中争做发现者和创新者。
  3、创设合作情境,营造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师或学生提出的问题,如果教师不注意引导和调控,只让几个尖子生回答,就会剥夺大部分学生思考的时间,使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受挫。这时我们就可以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精神,引导小组长组织、讨论、交流存在的问题。经过相互探讨,集思广益,解决疑难。对不能解决的问题,暂时先搁置起来,在讨论结束后由小组长提出,老师进行点拨。在合作学习中,学习优秀的同学要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注意引导他们合作精神,多鼓励,少批评。以便每一位学生保持自信心,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组内既要分工,更要合作与鼓励。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可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实现自我展现和评价。在教学中,应给予大部分学生足够的思考、合作时间,重视生生互动,只有保证合作的时间,学生才有机会进行互相切磋、共同提高,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得到体现,学生才会产生求知欲望,把学习当作乐趣,大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4、教师做合作下的点拨者。学生经过自主、合作、探究过程,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时我们可以让学生把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教师帮助解决。教师在帮助学生解决疑难时,注意引导学生读文,让学生去自读自悟,确实需要讲解的,简明扼要,只是点拨,而不是面面俱到,滔滔不绝。教师根据教材特点,引导学生总结一些有规律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自主、合作、探究这三方面组成一种整体的学习方式,相互作用。如果单方面强调自主,有可能变成各行其是,所以自主宜与合作互补;而提倡自主和合作,是为了更好有效进行探究活动。今天的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习课本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在教育过程中造就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探索者和开拓者。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阵地。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基石。课堂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维持学生饱满的学习热情。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合作这种民主愉快的学习氛围里去自主探究,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培养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产生终身乐于学习的愿望。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对于习惯了传统教材、教法以及学法的学生,教师切不可操之过急,要以文火熬药的心态,降低要求,从积累知识、指导方法、培养思维习惯做起,引导学生逐渐从“读不懂”、“学不了”中走出来,共同度过适应新型学习方式的磨合期。引导学生从陈旧、划一的学习方式中走出来,学会用新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  关键词:新教材 磨合 策略
期刊
青少年时期是个体发育、发展的最宝贵、最富特色的时期,然而这个时期同时又是人生的“危险期”。随着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增强,学生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他们感到或担忧外界无视自己的独立存在。同时他们又需要成人的爱与关心。所以,恰倒好处的爱与关心对于这个时期的中学生在人格、心理等方面的发展十分重要。一个班主任,只有让学生感到并且接受老师的爱与关心,他才能带领学生建设一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    一、彼此
期刊
写作是一种创造,就像蜜蜂一样,把生活中酿造的点点滴滴身读者倾吐,而作文的批改更应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与创造,使学生情感的表露更充分,更具体,因此老师的作文批改理念不能就修改而修改,应注意及时与学生进行写作时的那种情感沟通,应力求去培养学生的主体人格。  新课标对写作教学提出的要求是:“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这种全新的写作教学理念是
期刊
“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面对一群自觉性、基础知识、基本能力都比较差的学生,这是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用于自勉的座右铭。    一、从严建立新知,形成正确的概念、方法    组建认知结构中新的认知基础,这是每一篇章、每一新单元的起始教育所必需贯彻的原则,例如第四章函数的教学,函数的概念,函数定义中的三个要素;定义域的地位和作用,对应法则“f”的丰富的内涵等等,必须讲清练透,因为这是正确树
期刊
新课程课堂教学区别于传统课堂的基本特性与基本追求有三方面内涵:生活性、发展性、生命性。所谓生活性,即课堂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学习成为一种生活需要。人总是首先存在于生活之中。若教育离开了生活,就好比没有营养的土壤,好比没有源头的死水,甚至好比无本之花。反之,教育只有融入生活,才会具有永久的生命活力。    一、生活融于教育    到底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观念?学语文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从根本上讲,我们的教育
期刊
新课程需要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来支撑,需要教师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需要社会、学校和家长的通力配合。但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教育理念却与新课程教育理念格格不入,对新课程存在陌生感、距离感甚至畏惧感,传统教育观念的存在,严重的束缚着这些教师的实际教学行动。有些教师为了贯彻新课改“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意识,将“启发式”教学片面理解成“问答式”教学,不但学生学不到什么知识,一无所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发展,我们应让数学课堂回归生活,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    一、精选数学素材,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欲望    日常生活中蕴含了大量的
期刊
新课程改革已经在全国全面展开了,其改革成效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如:我们老师的教学观念正在不断更新,学生的学习方式也逐渐由以往的“灌输式”、“填鸭式”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课堂气氛也逐渐变得轻松、愉悦。但在实施过程中,一些困难、困惑也应运而生,那么我呢就借此机会与大家谈谈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所思、所想、所得、所困。    一、认真备课作好课堂教学的实施准备    我们信息技术是
期刊
新课程改革要求从注重识传授转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从“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学为中心”,从注重教学的结果转向注重教学的过程,从注重教学的结果转向注重教学的过程,从教师权威的教授转向师生平等的交往与对话,从评价模式的一化转向评价模式的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的能力。  为了适用新课改的需要,在数学课教学中要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法,最大程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
期刊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十分抽象的科学。几年来根据自己教学实践的探索和研究,深深地体会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促进数学的必要保证。低年级的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首先来源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打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学生对于学习有无兴趣与老师的启发、诱导有关,从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出发“寓教于乐”,注意课堂教学趣味性,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一、创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