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期两个半月的艺术盛典——上海第七届双年展已经落下帷幕。本次双年展的口号“快城快客”,和2010年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遥相呼应,在一年即将结束之际,回顾双年展,可以更清晰地看到两年后的世博与上海。
当前世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城市化现象,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城市化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它表现为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城市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以及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是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并获得巨大发展的空间表现,城市化率也是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伴随着体制改革,实现由传统的农村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的转变,也是中国在21世纪进一步深入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语境中,本届双年展在历届双年展的经验基础上,循着上海双年展自身的文化逻辑,继续坚持立足本土经验、面向全球境域的文化姿态,把视点聚焦于城市及城市的主体——人。
上海双年展首次以人为对象和主题,揭示城市迅速变化中人群的多元身份,通过外乡人/城里人空间迁徙的观点,移民/市民身份转换的观念,过客/主人家园融入的观感这三个层面锲入城市与人的命题,突出以人为本的根本关怀,展示今日国际大都市中积极移民与文化融入的新趋势,探索城市化的丰富内涵;在与城市化相应的经济转型、社会转型和文化转型的宏大背景下,城市急速膨胀,人口快捷流动,进而思考城市是否能让生活更美好,城市如何让生活更美好。
上海双年展自创办之始,一直关注城市生存发展的状况,坚持以上海这座城市的文化与历史为依托,来进行艺术探索。依循这一策展主线,2008年第七届上海双年展决定将展览聚焦在上海市中心的人民广场。这里是城市重要的标志性公共空间,也是百年上海社会、文化、经济以及各种力量流转、交汇的首要场所。人民广场更是中国当今社会的缩影。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当前中国面临的许多重大挑战,其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是人口流动。中国社会和经济正发生着巨大的变迁,人口从农村流向城市、从小城市流向大都市,以寻求发展机会。中国正飞速地从农业化的社会转向工业化、信息化的社会,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在人民广场,人们可以发现不少与“转换”这一概念相关的现场和问题,例如象征着老上海文化的跑马厅、国际饭店、大光明电影院、沐恩堂等建筑,它们见证了上海的历史和变迁:象征着今日上海的来自世界各地令人眼花缭乱的广告、超级现代的建筑从天而降,洋溢着高昂乐观的情绪;上海这座城市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文化的包容性不仅体现在上海大剧院、上海美术馆和上海博物馆所提供的文化盛宴,城市规划展示馆所展现的城市建设远景,还体现在人潮汹涌的市民和外地游客,以及由外来人口经营的摊点上。
在第七届上海双年展中,主体展览力求与人民广场发生更直接的联系。为此,展览的第一部分将邀请约二十名艺术家以人民广场作为思考及创作的起点。艺术作品的形式和媒材可以丰富多样,可以结合美术馆馆内和馆外的展示。在馆外展示的作品可以包括特定场所发生的活动,以及市民介入公共空间和公共媒体的互动等等。展览期间通过一系列活动的策划使得整个人民广场成了广义的和流动的展示空间。这些作品应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参与性,由此向观众介绍展览的主题:人民广场见证和容纳了中国当前人口流动/迁移/融合这一复杂现象。展览将尤其注意美术馆建筑与之相关的空间,如美术馆临街的出口、正面以及与出口相对的停车场。
在馆内P楼展厅,将设置一个关于人民广场自19世纪末以来历史变迁的展览。展品包括照片、规划图纸、影视资料以及其他相关素材,甚至再现文学、戏剧和其他艺术作品中对人民广场的描述。
展览主体的第二部分由三个个展组成,集中展示三位正处于事业顶峰艺术家的作品。这个十分独特的做法有别于许多其他双年展的惯常做法,它们往往选取大量主题不甚鲜明的艺术作品。本次展览挑选艺术家的标准是,他们对人口流动及相关的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这一主题要有深入广泛的思考,这一主题在他们的艺术作品中要有鲜明的体现。
展览主体的第三部分位于三楼,这里将放置约二十名艺术家的作品(预先创作而非现场创作的作品),他们紧扣展览的主题,但运用非上海的素材。他们可以探讨南亚、欧洲或美洲等世界各地人口迁移融合的问题。
根据本届上海双年展所选取的立足点人民广场的历史和现实特点,本次展览的展场设计将尽可能突显上海美术馆建筑原有的结构和特征。另外,作为上海美术馆主体展览的延伸,艺术作品将在机场、火车站、轮船码头、车站和地铁等公共空间展示,因为这些空间是人口流转的中心。在这些场所,可采用互动性强、灵活流动的展示方式揭示人口迁徙的社会现实。
本届双年展可以说是将艺术与我们的城市完美的结合,让我们在城市中得到艺术的启迪,在艺术中更加了解自我,了解我们的城市。
当前世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城市化现象,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城市化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它表现为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城市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以及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是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并获得巨大发展的空间表现,城市化率也是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伴随着体制改革,实现由传统的农村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的转变,也是中国在21世纪进一步深入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语境中,本届双年展在历届双年展的经验基础上,循着上海双年展自身的文化逻辑,继续坚持立足本土经验、面向全球境域的文化姿态,把视点聚焦于城市及城市的主体——人。
上海双年展首次以人为对象和主题,揭示城市迅速变化中人群的多元身份,通过外乡人/城里人空间迁徙的观点,移民/市民身份转换的观念,过客/主人家园融入的观感这三个层面锲入城市与人的命题,突出以人为本的根本关怀,展示今日国际大都市中积极移民与文化融入的新趋势,探索城市化的丰富内涵;在与城市化相应的经济转型、社会转型和文化转型的宏大背景下,城市急速膨胀,人口快捷流动,进而思考城市是否能让生活更美好,城市如何让生活更美好。
上海双年展自创办之始,一直关注城市生存发展的状况,坚持以上海这座城市的文化与历史为依托,来进行艺术探索。依循这一策展主线,2008年第七届上海双年展决定将展览聚焦在上海市中心的人民广场。这里是城市重要的标志性公共空间,也是百年上海社会、文化、经济以及各种力量流转、交汇的首要场所。人民广场更是中国当今社会的缩影。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当前中国面临的许多重大挑战,其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是人口流动。中国社会和经济正发生着巨大的变迁,人口从农村流向城市、从小城市流向大都市,以寻求发展机会。中国正飞速地从农业化的社会转向工业化、信息化的社会,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在人民广场,人们可以发现不少与“转换”这一概念相关的现场和问题,例如象征着老上海文化的跑马厅、国际饭店、大光明电影院、沐恩堂等建筑,它们见证了上海的历史和变迁:象征着今日上海的来自世界各地令人眼花缭乱的广告、超级现代的建筑从天而降,洋溢着高昂乐观的情绪;上海这座城市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文化的包容性不仅体现在上海大剧院、上海美术馆和上海博物馆所提供的文化盛宴,城市规划展示馆所展现的城市建设远景,还体现在人潮汹涌的市民和外地游客,以及由外来人口经营的摊点上。
在第七届上海双年展中,主体展览力求与人民广场发生更直接的联系。为此,展览的第一部分将邀请约二十名艺术家以人民广场作为思考及创作的起点。艺术作品的形式和媒材可以丰富多样,可以结合美术馆馆内和馆外的展示。在馆外展示的作品可以包括特定场所发生的活动,以及市民介入公共空间和公共媒体的互动等等。展览期间通过一系列活动的策划使得整个人民广场成了广义的和流动的展示空间。这些作品应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参与性,由此向观众介绍展览的主题:人民广场见证和容纳了中国当前人口流动/迁移/融合这一复杂现象。展览将尤其注意美术馆建筑与之相关的空间,如美术馆临街的出口、正面以及与出口相对的停车场。
在馆内P楼展厅,将设置一个关于人民广场自19世纪末以来历史变迁的展览。展品包括照片、规划图纸、影视资料以及其他相关素材,甚至再现文学、戏剧和其他艺术作品中对人民广场的描述。
展览主体的第二部分由三个个展组成,集中展示三位正处于事业顶峰艺术家的作品。这个十分独特的做法有别于许多其他双年展的惯常做法,它们往往选取大量主题不甚鲜明的艺术作品。本次展览挑选艺术家的标准是,他们对人口流动及相关的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这一主题要有深入广泛的思考,这一主题在他们的艺术作品中要有鲜明的体现。
展览主体的第三部分位于三楼,这里将放置约二十名艺术家的作品(预先创作而非现场创作的作品),他们紧扣展览的主题,但运用非上海的素材。他们可以探讨南亚、欧洲或美洲等世界各地人口迁移融合的问题。
根据本届上海双年展所选取的立足点人民广场的历史和现实特点,本次展览的展场设计将尽可能突显上海美术馆建筑原有的结构和特征。另外,作为上海美术馆主体展览的延伸,艺术作品将在机场、火车站、轮船码头、车站和地铁等公共空间展示,因为这些空间是人口流转的中心。在这些场所,可采用互动性强、灵活流动的展示方式揭示人口迁徙的社会现实。
本届双年展可以说是将艺术与我们的城市完美的结合,让我们在城市中得到艺术的启迪,在艺术中更加了解自我,了解我们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