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当前高职院校计算机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本文在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建设以及教材建设方面提出了一些思考和改革的对策。
关键词:信息工程 课程体系结构 企业认证证书
1 引言和思考
中央在“十六”大提出了“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的基本国策。为落实国务院《振兴软件产业行动纲要》及《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信息产业部制定过《全国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实施意见》。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的推进,软件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教育、金融等国民经济和社会重要领域的应用日显重要。“十一五”期间,政府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社区信息化、教育信息化等都将有很大的发展;中小企业也将陆续建立自己的数据库和管理信息系统。
我们学院所在地处浙江东南沿海,属长三角经济圈,民营经济十分活跃,商业与制造业高速发展,社会各个领域信息化正在逐步展开和深入,各类民营企业对既懂管理科学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专业化的企业信息管理人才有着一定的需求。
从理论上来说,以上这些给高职院校信息技术专业人才提供了较大的生存空间。
但是事实上我们毋庸讳言,高职院校计算机信息专业目前在以下几方面存在压力:
①计算机行业在多年扩招的影响下,就业市场整体萧条。软件专业本来是个高新技术产业,高职院校软件专业学生可能在国内同行中属起点较低的:一是学习的起点较低,比如英文就可能是学生的弱项;二是专科学制在两年和三年间不等。以本系信息专业三年制为例,公共必修课按教育部和学院规定占了总学时的约25%,剩下的学时,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如何取舍以增强学生的专业和职业能力呢。同时,实事求是地说,软件产业在国内特别是在中小城市远未形成规模、形成企业集约化生产,所以学生的就业状况、专业的招生、产学研合作、校外实习基地都存在着相当大的困难。
②专业培养计划以及课程结构体系及至教材体系如何及时调整紧跟计算机发展新技术,以培养社会、企业、市场真正需要的有就业竞争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专业人才,这个问题其实也是困扰制约高职计算机软件专业建设的一大问题。软件技术日新月异,可是教学计划变化较慢,教学规范要求教学计划在三年前(专科)制定,课程教学大纲中需将教材逐一指明。以我系信息专业07级教学计划为例,我们从2006上半年开始作毕业生跟踪调研、专业人才需求分析、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调查,讨论制定初稿,并由校内外专家组成教学计划论证会论证,最后由系专业委员会审定通过,历时近一年,其间几易其稿,重要的是,它将伴随信息专业07级学生度过整个大学学习生涯,执行到2010年上半年,到时,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又会兴起多少变化莫测的风云呢?
2 调整与改革
面对困境,经过专业剖析,我们加强了人才市场的调查力度,根据职业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以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及就业为导向,做好专业培养计划制订前期的论证定位工作。我们前期主要在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结构体系标准上作了以下的改革和调整:
①加快课程结构体系的更新步伐:软件专业的教材、课程结构体系如果不与国际接轨不跟上趋势潮流是不会有竞争力的。撇开学生起点不说,现在的教学计划如果真要三年不变、大纲中的教材逐一指定,与加快更新的精神违背。我们开始选用或准备选用的“印度优质IT职业教育教学用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目前一套12本,涵盖了从C、JAVA、ORACLE到XML、J2EE、UML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内容,它体现了专业基础理论“必需、够用”,专业课强调针对性、实用性和实践性的原则,整个课程结构体系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职业素质能力培养为核心为本位的指导思想。
②设置基于IT岗位应用技能的课程体系,鼓励与指导学生通过企业认证证书,培养有就业竞争力的软件开发人才。
IT企业认证证书是国际通用的IT高端领域人才通行证书,我们鼓励指导信息技术专业学生通过与课程体系结构相衔接的全球著名企业(基本)认证证书:比如微软认证信息系统管理员(MCSA: Messaging)、微软认证数据库管理员(MCDBA);数据库管理员认证是为Microsoft SQL Server /Oracle数据库管理设计的一门基本认证。此外,对于Java程序设计员,Sun推出两项Java认证考试:Sun Certified Java Programmer(SCJP)和Sun Certified Java Developer(SCJD),SCJP用于测试Java程序设计概念及能力;SCJD用于测试Java开发应用程序的能力。我们的课程结构体系保证了学生有基础去争取获得这些全球IT企业的基本认证证书。
限于本文篇幅,有关高职信息专业教学方法、实践教学体系、产学研结合等等的思考调整和改革,有待于我们深入讨论。
结语
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加快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以及课程设置与课程结构体系的改革与建设,经过三年的学习实践,学生毕业后可在IT行业或企事业单位胜任大型数据库以及网络信息化等领域的设计管理维护应用工作;信息工程专业的高等职业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应该有着较广的就业范围与较强的需求前景。
参考文献:
[1]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高16号文件,2006.
[2][Comp-U-Learn Tech India Ltd.] 印度优质IT职业教育教学用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关键词:信息工程 课程体系结构 企业认证证书
1 引言和思考
中央在“十六”大提出了“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的基本国策。为落实国务院《振兴软件产业行动纲要》及《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信息产业部制定过《全国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实施意见》。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的推进,软件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教育、金融等国民经济和社会重要领域的应用日显重要。“十一五”期间,政府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社区信息化、教育信息化等都将有很大的发展;中小企业也将陆续建立自己的数据库和管理信息系统。
我们学院所在地处浙江东南沿海,属长三角经济圈,民营经济十分活跃,商业与制造业高速发展,社会各个领域信息化正在逐步展开和深入,各类民营企业对既懂管理科学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专业化的企业信息管理人才有着一定的需求。
从理论上来说,以上这些给高职院校信息技术专业人才提供了较大的生存空间。
但是事实上我们毋庸讳言,高职院校计算机信息专业目前在以下几方面存在压力:
①计算机行业在多年扩招的影响下,就业市场整体萧条。软件专业本来是个高新技术产业,高职院校软件专业学生可能在国内同行中属起点较低的:一是学习的起点较低,比如英文就可能是学生的弱项;二是专科学制在两年和三年间不等。以本系信息专业三年制为例,公共必修课按教育部和学院规定占了总学时的约25%,剩下的学时,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如何取舍以增强学生的专业和职业能力呢。同时,实事求是地说,软件产业在国内特别是在中小城市远未形成规模、形成企业集约化生产,所以学生的就业状况、专业的招生、产学研合作、校外实习基地都存在着相当大的困难。
②专业培养计划以及课程结构体系及至教材体系如何及时调整紧跟计算机发展新技术,以培养社会、企业、市场真正需要的有就业竞争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专业人才,这个问题其实也是困扰制约高职计算机软件专业建设的一大问题。软件技术日新月异,可是教学计划变化较慢,教学规范要求教学计划在三年前(专科)制定,课程教学大纲中需将教材逐一指明。以我系信息专业07级教学计划为例,我们从2006上半年开始作毕业生跟踪调研、专业人才需求分析、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调查,讨论制定初稿,并由校内外专家组成教学计划论证会论证,最后由系专业委员会审定通过,历时近一年,其间几易其稿,重要的是,它将伴随信息专业07级学生度过整个大学学习生涯,执行到2010年上半年,到时,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又会兴起多少变化莫测的风云呢?
2 调整与改革
面对困境,经过专业剖析,我们加强了人才市场的调查力度,根据职业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以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及就业为导向,做好专业培养计划制订前期的论证定位工作。我们前期主要在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结构体系标准上作了以下的改革和调整:
①加快课程结构体系的更新步伐:软件专业的教材、课程结构体系如果不与国际接轨不跟上趋势潮流是不会有竞争力的。撇开学生起点不说,现在的教学计划如果真要三年不变、大纲中的教材逐一指定,与加快更新的精神违背。我们开始选用或准备选用的“印度优质IT职业教育教学用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目前一套12本,涵盖了从C、JAVA、ORACLE到XML、J2EE、UML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内容,它体现了专业基础理论“必需、够用”,专业课强调针对性、实用性和实践性的原则,整个课程结构体系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职业素质能力培养为核心为本位的指导思想。
②设置基于IT岗位应用技能的课程体系,鼓励与指导学生通过企业认证证书,培养有就业竞争力的软件开发人才。
IT企业认证证书是国际通用的IT高端领域人才通行证书,我们鼓励指导信息技术专业学生通过与课程体系结构相衔接的全球著名企业(基本)认证证书:比如微软认证信息系统管理员(MCSA: Messaging)、微软认证数据库管理员(MCDBA);数据库管理员认证是为Microsoft SQL Server /Oracle数据库管理设计的一门基本认证。此外,对于Java程序设计员,Sun推出两项Java认证考试:Sun Certified Java Programmer(SCJP)和Sun Certified Java Developer(SCJD),SCJP用于测试Java程序设计概念及能力;SCJD用于测试Java开发应用程序的能力。我们的课程结构体系保证了学生有基础去争取获得这些全球IT企业的基本认证证书。
限于本文篇幅,有关高职信息专业教学方法、实践教学体系、产学研结合等等的思考调整和改革,有待于我们深入讨论。
结语
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加快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以及课程设置与课程结构体系的改革与建设,经过三年的学习实践,学生毕业后可在IT行业或企事业单位胜任大型数据库以及网络信息化等领域的设计管理维护应用工作;信息工程专业的高等职业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应该有着较广的就业范围与较强的需求前景。
参考文献:
[1]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高16号文件,2006.
[2][Comp-U-Learn Tech India Ltd.] 印度优质IT职业教育教学用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