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闻四部曲”可以看作是梁衡先生的新闻传记,《总编手记:版面背后的故事》则是他新闻人生中四分之一的断代史。
我很幸运,见证了梁总新闻生涯的重要一程,我们在人民日报社大院里一起共事7年。作为部下,对先生除了深深的敬意,还有一份浓浓的师生情——在那段日子里,谁没有经过他的耳提面命?现在已经是局级以上的干部中,当年因他的批评、退稿而抹眼泪的也大有人在。但又有谁没有从他那里获得过难忘的教益?
记得梁总是秋天退休的,开会宣布的那天,他坦然说道“我心里像这秋色一样宁静,有一种交替换季的欣喜”。这句告别语,让我记忆犹新。报社大院的四季轮回,自此不再有梁总的身影,但之后编稿出报的日日夜夜,又总觉得他如在身旁。
9年前,我接任评论部主任后,不止一次地跟评论员说,党报写言论不能有横气霸气,你们去好好学一下梁总的那篇《“要”字牌言论》。
又记起三年前,2015年2月19日,正是大年初一,忽接梁总的电话,说他“忍不住”写了一篇时评,题目叫《为什么不能用诗做报告》。起因是网上一则新闻。某市一个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作的工作报告,竟是一首6000字的“五言长诗”,代表们也居然一致举手通过。而且该主任用“诗”做报告,这已是第二回了。两年来,上级人大、同级党委也无一人发话纠正。梁总忍不住出手,他从形式与内容的对立统一,分析了这种“诗报告”,如何有悖“形式伦理”,是典型的官员作秀。他借用马克思的那句名言,说这“惊人的一跳”,摔坏的不是形式,而是形式的拥有者自己。最后指出,“此举也反映了我们政治的不成熟。”
我看罢暗暗叫好,但又有些犯难,说别忘了今天是大年初一呀。梁总笑道,“是忘了放假,看来今天的爆竹声中,也只有我们师徒二人忧国忧民了。”三天后,大年初三,我值夜班,正好有版,又想起这篇文章。已经过11点了,我拨通梁总电话,商议最后定稿。折腾了一晚,却版面撞车,还是没有发出去。又拖了一天,稿子总算见报。不想,反响强烈,还引发了一场关于“官场作秀”的讨论,第二年该文即获首届鲁迅杂文奖金奖。大年初一写稿,半夜三更对稿,这个故事,颇能体现梁总的风格,“忧心为政,真情为文”。这时他早已不在其位,却还是初心不改。
现在梁总的许多话,已成为新闻圈里的流行语。如“记者出门跌一跤,也抓一把土”“评论是报纸的宝塔尖”“画版先找眼,眼睛对焦点”“未成稿时题为梁,成稿之后题为眼”,等等。这些道理我们新闻人人人心上有,却只有他才妙笔点睛上升为“公式、定理”。前几天看到微信朋友圈里传一张照片,原来是11年前梁总谈业务的一篇文章《编稿应多用刻刀,少用锉刀》,被制成一块整版,挂在一个报社编辑部的墙上。文中那句“不能把尖锐的观点磨成正确的废话”,至今仍然振聋发聩。
现在这本《总编手记:版面背后的故事》已经是第三次修订了,在它初版和再版时,就是我手头的工具书,小纸条竟随手夹满了书缝。许多名言警句也成了我传承薪火,指导年轻编辑的口头语。10多年了,“何故旧物到此时,处处仍发新青春。”我觉得真正耐读的不只是这本书,更是梁总这个人。
仔细琢磨,先生不同于他人处有四:
一是精研业务。论身份,梁总先为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后为《人民日报》副总编,是实实在在的高干了。但他不以官为官,反以官而无学为耻。他曾有诗言:“文章千古事,纱帽一时新。君看青史上,官身有几人。”他还为我们评论版专门写过一篇文章《居官无官官之事》。这是引古人的一句话,就是说做官的人不要太把官当回事。在任上,他强调以稿为本,带领大家认真办报。一次值夜班,他发现一篇稿缺少“新闻眼”,就半夜三更打电话追到银川、找到南京、问到南宁,转遍大半个中国。这种痴劲,谁能有之?居新闻官而又这样痴于稿,敬于业者,谁能有之?古人云:“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梁总能成为新闻大家和文章大家,就是因了这种不为官身所累,孜孜而求业务的精神。这在当今官场和业务场中真是难能可贵了。
二是精研理论。他自喻“打着灯笼走路”,决不盲从。自入新闻行以来他从未停止过思考。他在《谈经典》一文中说,实践并不能指导实践,只有理论才能指导实践。他提出名记者的4条标准,其中一条就是要有理论著作。新闻是“火花”而非“火光”,消息要“七分肉三分骨”,新闻与文学的12个区别,文章的“三层五诀”等等。梁总提出的一系列理论,何止是“灯笼”,已成为新闻人照路的思想火把。需要特别感谢梁总的是,他的不少思考,当时就化为我们评论版的精彩文章。他不分管评论,却与评论部结下了不解缘——自他调入报社至今,仅给“人民论坛”一个专栏,就写了34篇文章,为历任老总之最。当然,他也没少给其他版写文章。比如,虽不分管文艺部,却给副刊写了许多好稿。
三是苦心积累。行内常说,新闻是易碎品,甚至新闻无学。但是你捧读《总编手记:版面背后的故事》,却能感到它沉甸甸的,绝对经得起岁月的打磨。我和梁总一样同是从冷僻的专业拐入新闻口的,他学的是档案,我学的是古典文献。我感叹,梁总能将档案研究的方法用于新闻,将十几年前的版面、文章、标题,宝之无佚,边工作,边研究,理论与实践双丰收,实在令人佩服。说到这里,我真有点自惭不如,“忘了初心”,废了旧功。不徒这本《总编手记:版面背后的故事》,“新闻四部曲”中的前三本也是他几十年来,于记者、评委、署长等不同位置上的思考结晶。
四是赤子之心。梁总在社内分管的最重头工作是记者管理。但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这本书中,除对记者的业务指导外,还有大量的编辑、策划、版面、夜班,甚至还有发行方面的內容,无所不谈,且资料满满。他又从新闻而辐射到政治、社会,如提醒官员答记者问时的“14个不要”,痛斥文化贴牌无异于自杀,甚至屡屡上书中央建言献策,书生报国之心跃然纸上。他在《用其力还是用其心》中写道,“用其公心,忧国忧民、不以权谋私;用其诚心,不弄虚作假、招摇撞骗;用其忠心,负责敬业、恪尽职守。”这里说的是用干部,又何尝不是谈人格呢?王国维曾说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功夫在诗外,梁总的这种境界早已超出新闻之外。
正如梁总退休时感叹的四季轮回,现在我这个小兵也开始过着梁总当年那种改稿、熬夜、签大样的日子。长夜青灯,忽想起一个典故,当年桓温征蜀,见武侯时小吏,问:“诸葛丞相今与谁比?”小吏答:“诸葛在时,亦不觉异。自公去后,不见其比。”梁总在时,耳提面命,亦不觉有异;梁总退后,怅然若失。
好在有这本书,会相伴我们走过新闻人生的四季。
我很幸运,见证了梁总新闻生涯的重要一程,我们在人民日报社大院里一起共事7年。作为部下,对先生除了深深的敬意,还有一份浓浓的师生情——在那段日子里,谁没有经过他的耳提面命?现在已经是局级以上的干部中,当年因他的批评、退稿而抹眼泪的也大有人在。但又有谁没有从他那里获得过难忘的教益?
记得梁总是秋天退休的,开会宣布的那天,他坦然说道“我心里像这秋色一样宁静,有一种交替换季的欣喜”。这句告别语,让我记忆犹新。报社大院的四季轮回,自此不再有梁总的身影,但之后编稿出报的日日夜夜,又总觉得他如在身旁。
9年前,我接任评论部主任后,不止一次地跟评论员说,党报写言论不能有横气霸气,你们去好好学一下梁总的那篇《“要”字牌言论》。
又记起三年前,2015年2月19日,正是大年初一,忽接梁总的电话,说他“忍不住”写了一篇时评,题目叫《为什么不能用诗做报告》。起因是网上一则新闻。某市一个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作的工作报告,竟是一首6000字的“五言长诗”,代表们也居然一致举手通过。而且该主任用“诗”做报告,这已是第二回了。两年来,上级人大、同级党委也无一人发话纠正。梁总忍不住出手,他从形式与内容的对立统一,分析了这种“诗报告”,如何有悖“形式伦理”,是典型的官员作秀。他借用马克思的那句名言,说这“惊人的一跳”,摔坏的不是形式,而是形式的拥有者自己。最后指出,“此举也反映了我们政治的不成熟。”
我看罢暗暗叫好,但又有些犯难,说别忘了今天是大年初一呀。梁总笑道,“是忘了放假,看来今天的爆竹声中,也只有我们师徒二人忧国忧民了。”三天后,大年初三,我值夜班,正好有版,又想起这篇文章。已经过11点了,我拨通梁总电话,商议最后定稿。折腾了一晚,却版面撞车,还是没有发出去。又拖了一天,稿子总算见报。不想,反响强烈,还引发了一场关于“官场作秀”的讨论,第二年该文即获首届鲁迅杂文奖金奖。大年初一写稿,半夜三更对稿,这个故事,颇能体现梁总的风格,“忧心为政,真情为文”。这时他早已不在其位,却还是初心不改。
现在梁总的许多话,已成为新闻圈里的流行语。如“记者出门跌一跤,也抓一把土”“评论是报纸的宝塔尖”“画版先找眼,眼睛对焦点”“未成稿时题为梁,成稿之后题为眼”,等等。这些道理我们新闻人人人心上有,却只有他才妙笔点睛上升为“公式、定理”。前几天看到微信朋友圈里传一张照片,原来是11年前梁总谈业务的一篇文章《编稿应多用刻刀,少用锉刀》,被制成一块整版,挂在一个报社编辑部的墙上。文中那句“不能把尖锐的观点磨成正确的废话”,至今仍然振聋发聩。
现在这本《总编手记:版面背后的故事》已经是第三次修订了,在它初版和再版时,就是我手头的工具书,小纸条竟随手夹满了书缝。许多名言警句也成了我传承薪火,指导年轻编辑的口头语。10多年了,“何故旧物到此时,处处仍发新青春。”我觉得真正耐读的不只是这本书,更是梁总这个人。
仔细琢磨,先生不同于他人处有四:
一是精研业务。论身份,梁总先为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后为《人民日报》副总编,是实实在在的高干了。但他不以官为官,反以官而无学为耻。他曾有诗言:“文章千古事,纱帽一时新。君看青史上,官身有几人。”他还为我们评论版专门写过一篇文章《居官无官官之事》。这是引古人的一句话,就是说做官的人不要太把官当回事。在任上,他强调以稿为本,带领大家认真办报。一次值夜班,他发现一篇稿缺少“新闻眼”,就半夜三更打电话追到银川、找到南京、问到南宁,转遍大半个中国。这种痴劲,谁能有之?居新闻官而又这样痴于稿,敬于业者,谁能有之?古人云:“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梁总能成为新闻大家和文章大家,就是因了这种不为官身所累,孜孜而求业务的精神。这在当今官场和业务场中真是难能可贵了。
二是精研理论。他自喻“打着灯笼走路”,决不盲从。自入新闻行以来他从未停止过思考。他在《谈经典》一文中说,实践并不能指导实践,只有理论才能指导实践。他提出名记者的4条标准,其中一条就是要有理论著作。新闻是“火花”而非“火光”,消息要“七分肉三分骨”,新闻与文学的12个区别,文章的“三层五诀”等等。梁总提出的一系列理论,何止是“灯笼”,已成为新闻人照路的思想火把。需要特别感谢梁总的是,他的不少思考,当时就化为我们评论版的精彩文章。他不分管评论,却与评论部结下了不解缘——自他调入报社至今,仅给“人民论坛”一个专栏,就写了34篇文章,为历任老总之最。当然,他也没少给其他版写文章。比如,虽不分管文艺部,却给副刊写了许多好稿。
三是苦心积累。行内常说,新闻是易碎品,甚至新闻无学。但是你捧读《总编手记:版面背后的故事》,却能感到它沉甸甸的,绝对经得起岁月的打磨。我和梁总一样同是从冷僻的专业拐入新闻口的,他学的是档案,我学的是古典文献。我感叹,梁总能将档案研究的方法用于新闻,将十几年前的版面、文章、标题,宝之无佚,边工作,边研究,理论与实践双丰收,实在令人佩服。说到这里,我真有点自惭不如,“忘了初心”,废了旧功。不徒这本《总编手记:版面背后的故事》,“新闻四部曲”中的前三本也是他几十年来,于记者、评委、署长等不同位置上的思考结晶。
四是赤子之心。梁总在社内分管的最重头工作是记者管理。但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这本书中,除对记者的业务指导外,还有大量的编辑、策划、版面、夜班,甚至还有发行方面的內容,无所不谈,且资料满满。他又从新闻而辐射到政治、社会,如提醒官员答记者问时的“14个不要”,痛斥文化贴牌无异于自杀,甚至屡屡上书中央建言献策,书生报国之心跃然纸上。他在《用其力还是用其心》中写道,“用其公心,忧国忧民、不以权谋私;用其诚心,不弄虚作假、招摇撞骗;用其忠心,负责敬业、恪尽职守。”这里说的是用干部,又何尝不是谈人格呢?王国维曾说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功夫在诗外,梁总的这种境界早已超出新闻之外。
正如梁总退休时感叹的四季轮回,现在我这个小兵也开始过着梁总当年那种改稿、熬夜、签大样的日子。长夜青灯,忽想起一个典故,当年桓温征蜀,见武侯时小吏,问:“诸葛丞相今与谁比?”小吏答:“诸葛在时,亦不觉异。自公去后,不见其比。”梁总在时,耳提面命,亦不觉有异;梁总退后,怅然若失。
好在有这本书,会相伴我们走过新闻人生的四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