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40年来党和人民长期实践、接续奋斗取得的根本成就和基本经验,也是党的全部理论与实践主题。系统考察党的十二大到十九大党代会报告不难发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党历次代表大会的主线,集中体现在党代会报告的名称、主体内容、出现的频次、位置及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联的概念之中。党的历届领导人在不同历史条件下、不同历史方位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过独特贡献: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地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江泽民和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体现了几个基本特征:它是党和人民40年來创新开辟、接续发展的根本成就;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是长期性与阶段性、继承性与创新性、实践性与理论性的统一;其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关键词〕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代表大会;党代会报告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921(2019)04—0060—10
〔作者〕赵汇,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100872
蒋玲,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10087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40年来党和人民长期实践、接续奋斗取得的根本成就和基本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习近平在“7.26讲话”中首次提出的重大理论命题,其后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为“四个伟大”之一,被定位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党代会报告作为党的政治纲领和权威文献,宣示着党的旗帜与道路,展现着党的精神风貌与理想信念,明确着党的历史使命与奋斗目标。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十二大到十九大党代会报告始终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成果回顾、经验总结、理论成果概括、目标制定、时间规划、战略布局等几方面展开部署,并以独特的理论创新成果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纵深方向发展。
一、报告主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代会报告是党的旗帜、道路与方向的集中凝练与重点表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党的十二大以来历次代表大会的主线,集中体现在党代会报告的名称、主体内容及其出现的频次、位置及其相关论述之中。从其出现的频次来看,从党的十二大到十九大历次党代会报告的名称来看,除十二大报告含有“社会主义”关键词外,其余历次报告均以“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4次)命名。
(一)在报告中出现的频次:诠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地位
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类似词语作为关键词在历次党代会报告(含标题)中进行检索,统计结果显示:党的十二大报告未出现类似关键词,在党的十三大到十九大党代会报告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词出现的次数分别为14、26、37、25、53、82、71,局部有升降状况,但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党的十六大报告出现的频次下降,党的十八大报告出现82次,在历次党代会报告中出现频次最多,达到高峰值。另外,从党的十三大报告到十五大报告,使用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词,从党的十六大报告开始,正式使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概念。
这些数字背后蕴含着深刻意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历次党代会报告中出现的次数、位置、表述等基本情况表明:
第一,旗帜、道路、方向问题的重要性。改革开放以来,党始终清醒地认识到:社会主义之于挽救中国至关紧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于发展中国至关紧要。习近平指出:“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①旗帜问题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命运。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②
第二,党的路线、方针具有一致性与连续性。历次党代会报告都重申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因为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③,因此,“我们
①《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117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0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0—371页。
要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前进。资本主义发展几百年了,我们干社会主义才多长时间!何况我们自己还耽误了二十年。如果从建国起,用一百年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中等水平的发达国家,那就很了不起”①。改革开放40年来,党始终擎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准确辨识歧路、邪路、歪路,拨开错误方向的迷思,始终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上,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
第三,关键词出现次数整体呈上升趋势,表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渐进性与上升性。从党的十三大报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到党的十四大报告、十五大报告中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再到党的十六大以来沿用至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味着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愈发深刻、定位倾于精准、重要性渐次提升、语言渐见规范、表述趋于准确。
党的十二大报告未出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关键词,但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上的开幕词中首次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他指出:“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②虽然“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等关键词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并未出现,但是,“社会主义”一词在党的十二大报告全文中出现147次,由于党的十二大报告建立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和党的十-届六中全会实现思想上拨乱反正、经验总结的基础之上,这里使用的“社会主义”概念实际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初形态的表达。这个论断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得到确证:“在拨乱反正基本完成的基础上,一九八二年召开了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思想。”③197年处于世纪之交的党的十五大报告,担负着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的历史任务,因此报告对过去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作了回顾,并对邓小平理论这一创新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同时,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纲领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践中的基本经验并将其上升到理论高度,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同时也成为党和国家进一步建设事业的重要依据和秉持原则。这些新理论成果直接导致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词频次的增加,对比之下,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出现的关键词频次相对有所下降。这是因为党的十六大报告的重心在于概括、阐释与评价当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成果——“三个代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83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3页。
③《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651—652页。
表”重要思想。某种意义上,这一提法起到了一定的替代作用,以致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念的直接使用有所下降。党的十八大报告之所以出现使用次数的顶峰,主要原因在于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单独撰写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这部分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规律性总结,强调了旗帜和方向的重要性,简单梳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并在分别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大组成部分即道路、制度、理论的基础之上,深刻论述了三者之间的内在耦合与有机互动。
(二)在报告中出现位置与关联概念:厘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念
检索与分类梳理历次党代会报告中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位置紧邻、意义相近、内涵相连的一些概念,对于进一步厘清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念十分关键。从广义上来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包括指导中国发展的規律性认识与创新性理论成果,也包括发展和解决当代中国各方面问题的战略部署的实践。与之相应的关联概念可以从理论与实践层面来概括:
第一,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功能性的价值指向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为依据,符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别于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道路,也区别于苏联、东欧等其他国家的,作为旗帜凝聚中国力量与中国共识并指引当代中国发展方向的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二大到十九大的党代会报告均显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伟大道路”“伟大旗帜”“伟大事业”“宏伟事业”“历史责任”“共同思想”“思想基础”等概念关联在一起,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旗帜指引、政治标明、道路定向、凝聚共识等作用,具有价值引领与政治导向作用的此类概念常出现在报告中的醒目位置与吸睛部分,如标题、开头、经验总结与回顾部分以及结尾部分,以增强其思想引领力、信念感染力、精神凝聚力与政治号召力,用以表明我们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巨大历史担当、重大的政治使命意识与鲜明的中国立场。此外,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新胜利”“生命力”“优越性”“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等词语联系在一起,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显著的、独有的优越性与强大而持久的生命力,从而坚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定力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和自信。
第二,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性的问题指向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致力于探求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和内在实质,以期用于指导集经济富强、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文明等各方面建设为一体的现代化建设的中国道路。这类关联词汇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致力于揭示与探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规划和整体设计的关联概念,如:“总依据”“总目标”“总任务”“历史任务”“根本任务”“总布局”“总体布局”“战略布局”“战略步骤”“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必由之路”“内在要求”“根本原则”“本质属性”“必然选择”和“最本质属性”“根本属性”等关联概念;二是致力于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针对国家与社会各方面问题与建设目标进行具体部署和细节规划的关联概念,如:“发展方式”“发展方向”“发展动力”“政治发展”“政治保证”“行政体制”“文化建设”“社会治理”“社会管理体系”“生态建设”“法律体系”“法治体系”“司法制度”“重要法宝”“外部条件”等。这些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而出现的、既产生于现实问题又以解决问题为实践性导向的、无论是探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还是作为具体地解决某一方面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概念,常出现在报告的主体部分。这方面的概念往往是报告的重点,是保证计划可行性的重要保证,是党集中根据以问题为导向、以时代为坐标,面向不同历史时期的历史任务,不断实现理论突破以取得创新性成果的重要体现,也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举措与现实路径。
二、报告主体: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是一蹴而就的,其开创、发展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党的历届中央领导集体都在不同历史条件下、不同历史方位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过独特的历史贡献,历次党代会报告主体内容都以原创性理论成果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一)创立与形成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地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指出,“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①,“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这是我们吃了苦头总结出来的经验”②。党的十二大报告中的第一部分“历史性的转变和新的伟大任务”指出,根据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结束“文化大革命”,清除“左”倾错误,调整党和国家领导班子,转移工作重心,确定了党在历史时期新任务,找到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③尤其是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指出:“靠背诵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和照搬外国经验,不可能解决这些问题。”④《决议》第一次对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作了十个方面的基本概述,实质是初步回答了作为邓小平理论主题的“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时代问题。随后,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总结长期历史经验时,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63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95页。 ③《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7—13页。
④《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04页。
结论。
党的十二大后展开了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迈出了对外开放新步伐,经济、精神文明及党的建设有序开展,由此需要对社会主义的概念内涵、建设方式、实现路径和党的基本路线进一步作出明确回答。党的十三大报告总结了1978~1987年十年间的基本建设成就,中心任务就是进一步深化改革,正如邓小平指出:“十三大实际上应该叫做改革、开放的大会,要加快改革步伐,深化改革。”①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是我们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和政策的根本依据。”②在落后的东方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全新课题,“照搬书本不行,照搬外国也不行,必须从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③。因此,清醒地认识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事业所处的历史方位成了一个极端重要的问题。
党的十四大报告肯定了十三大报告的主要历史功绩在于“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和全面阐发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并且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意义,“这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继找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实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之后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④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使得社会主義事业在世界范围内陷入低潮,国际形势的恶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带来严峻考验。1992年,邓小平以坚定的道路自信和巨大的政治勇气提出判断姓“资”姓“社”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厘清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认识。
(二)推进与发展时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地推向21世纪。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第一部分“实践的基本总结”和“九十年代主要任务”,主要回顾了从1978~1992年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实践的十四年基本历程,由此得出一条基本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所以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在十四年的伟大实践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逐步形成和发展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⑤,“十四年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党的基本路线”⑥。在这个基本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
①《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页。
②《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474页。
③《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475页。
④《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653页。
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9—10页。
⑥《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4页。
政治问题、道路问题、历史阶段、目标任务、发展问题、条件问题、影响因素、动力问题等内容,尤其是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①。1997年邓小平去世,党的十五大报告处于承前启后的世纪之交,担负着继承邓小平的政治遗志、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增强在道路问题上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21世纪的历史重担。党的十五大报告肩挑使命,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的概念并将其写入党章,“这是我们党经过近二十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作出的历史性决策。作出这个决策,表明中央领导集体和全党把邓小平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新世纪的决心和信念,也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共识和心愿”②。此外,党的十五大报告还精准把握社会发展的方向与命脉,深刻洞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明确提出党的基本纲领,进一步阐明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要求。
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六大是党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大会,明确回答了在新时期新阶段中国共产党要走的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总结了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十个方面的基本经验,高度评价了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创新成果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和基本理论。党的十七大报告总结过去5年经验和改革开放30年的成就与经验,形成科学发展观理论创新成果。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③这一论断深刻阐明了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而改革开放的目的在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则在于“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十个结合”基本经验对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至关重要。④
(三)完善与质跃时期: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质的飞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心与主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性飞跃。党的十八大报告总结了2002~2012年十年的奋斗历 ①《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0页。
②《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0页。
③《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8页。
④《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9页。
程,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①。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穿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一条主线。”②党的十八大报告在第二部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中,围绕这条主线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极端重要性、演进脉络、基本内涵,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以及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八个必须坚持”的基本要求。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③只有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④的基本规律,才能实现从自发到自觉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丰富其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许多开创性的历史贡献,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思路、新论断,主要表现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⑤历史方位的判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⑥重大理论突破,“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与“四个伟大”相互关系。在谈及伟大事业时,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重申并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⑦与此同时,党的十九大报告沿用十八大报告中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三个自信,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文化自信,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⑧。“四
①《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6页。
②习近平:《紧紧围绕堅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页。
③《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10页。
④《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10—11页。
⑤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0页。
⑥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1页。
⑦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6页。
⑧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6—17页。
个自信”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论认识提高到更高的水平。党的十九大报告最突出的贡献就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首次阐发和集中概括,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其理论内涵与精神实质高度抽象与提纯出“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涵盖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与任务、步骤与布局、发展方向方式与发展动力、条件等基本问题,对社会生活各方面及党的建设展开全方位的战略安排和实践规划,最重要的是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①的重大论断,这意味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共产党之间关系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而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全球治理方案的提出,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世界和平发展的重大贡献,这种突破性理论成果将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三、改革开放以来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
通过梳理自党的十二大到十九大历次代表大会报告,审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脉络,可以总结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若干基本发展规律: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历史和人民的共同选择,是党和人民40年来创新开辟、艰苦奋斗、接续发展的根本成就。从理论与实践溯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酝酿于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历史,孕育于社会主义500多年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传承着中国共产党90多年红色基因,立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的坚实根基,尤其是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艰辛探索才找到的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道路是多么不容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②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科学性,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不是别的什么主义”③,它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
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9—20页。
②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14页。
③《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109页。
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①。改革开放40年以来,党的历届领导人始终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旗帜擎举、道路推进、方向秉持,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的旗帜、奋进的旗帜、胜利的旗帜”②。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长期性与阶段性、继承性与创新性、实践性与理论性的统一。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开创的,也是建立在我们党长期奋斗基础上的,是由我们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接力探索取得的。”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不同历史时期承担着不同的历史任务和实践要求,这决定了我们党历届领导人在继承深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与取得的现实成就的基础之上,根据阶段性历史的时代需要与实践特征实现重大理论突破与创新。党的历届领导人开创、推动并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围绕着这个主题进行实践摸索与理论创新,独到地回答了“社会主义问题”“党的建设问题”“发展问题”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时代课题。我们党的历届领导人一以贯之的生动实践与接续奋斗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四者有机统一。
第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在世界形势复杂多变、国内新问题和新挑战层出不穷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是全国人民的主心骨与中华民族的坚强脊梁,始终致力于开辟开创、坚持坚守、推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以强大的思想引领力、政治领导力、组织凝聚力、社会感召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思想、定方向、谋布局、求创新、促发展、解问题。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将始终牢记使命、敢挑历史重任、不负人民所托,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责任编辑 肖雪莲)
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21页。
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8页。
③《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7頁。
〔关键词〕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代表大会;党代会报告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921(2019)04—0060—10
〔作者〕赵汇,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100872
蒋玲,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10087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40年来党和人民长期实践、接续奋斗取得的根本成就和基本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习近平在“7.26讲话”中首次提出的重大理论命题,其后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为“四个伟大”之一,被定位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党代会报告作为党的政治纲领和权威文献,宣示着党的旗帜与道路,展现着党的精神风貌与理想信念,明确着党的历史使命与奋斗目标。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十二大到十九大党代会报告始终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成果回顾、经验总结、理论成果概括、目标制定、时间规划、战略布局等几方面展开部署,并以独特的理论创新成果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纵深方向发展。
一、报告主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代会报告是党的旗帜、道路与方向的集中凝练与重点表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党的十二大以来历次代表大会的主线,集中体现在党代会报告的名称、主体内容及其出现的频次、位置及其相关论述之中。从其出现的频次来看,从党的十二大到十九大历次党代会报告的名称来看,除十二大报告含有“社会主义”关键词外,其余历次报告均以“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4次)命名。
(一)在报告中出现的频次:诠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地位
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类似词语作为关键词在历次党代会报告(含标题)中进行检索,统计结果显示:党的十二大报告未出现类似关键词,在党的十三大到十九大党代会报告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词出现的次数分别为14、26、37、25、53、82、71,局部有升降状况,但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党的十六大报告出现的频次下降,党的十八大报告出现82次,在历次党代会报告中出现频次最多,达到高峰值。另外,从党的十三大报告到十五大报告,使用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词,从党的十六大报告开始,正式使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概念。
这些数字背后蕴含着深刻意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历次党代会报告中出现的次数、位置、表述等基本情况表明:
第一,旗帜、道路、方向问题的重要性。改革开放以来,党始终清醒地认识到:社会主义之于挽救中国至关紧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于发展中国至关紧要。习近平指出:“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①旗帜问题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命运。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②
第二,党的路线、方针具有一致性与连续性。历次党代会报告都重申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因为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③,因此,“我们
①《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117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0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0—371页。
要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前进。资本主义发展几百年了,我们干社会主义才多长时间!何况我们自己还耽误了二十年。如果从建国起,用一百年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中等水平的发达国家,那就很了不起”①。改革开放40年来,党始终擎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准确辨识歧路、邪路、歪路,拨开错误方向的迷思,始终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上,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
第三,关键词出现次数整体呈上升趋势,表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渐进性与上升性。从党的十三大报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到党的十四大报告、十五大报告中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再到党的十六大以来沿用至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味着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愈发深刻、定位倾于精准、重要性渐次提升、语言渐见规范、表述趋于准确。
党的十二大报告未出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关键词,但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上的开幕词中首次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他指出:“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②虽然“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等关键词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并未出现,但是,“社会主义”一词在党的十二大报告全文中出现147次,由于党的十二大报告建立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和党的十-届六中全会实现思想上拨乱反正、经验总结的基础之上,这里使用的“社会主义”概念实际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初形态的表达。这个论断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得到确证:“在拨乱反正基本完成的基础上,一九八二年召开了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思想。”③197年处于世纪之交的党的十五大报告,担负着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的历史任务,因此报告对过去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作了回顾,并对邓小平理论这一创新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同时,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纲领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践中的基本经验并将其上升到理论高度,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同时也成为党和国家进一步建设事业的重要依据和秉持原则。这些新理论成果直接导致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词频次的增加,对比之下,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出现的关键词频次相对有所下降。这是因为党的十六大报告的重心在于概括、阐释与评价当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成果——“三个代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83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3页。
③《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651—652页。
表”重要思想。某种意义上,这一提法起到了一定的替代作用,以致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念的直接使用有所下降。党的十八大报告之所以出现使用次数的顶峰,主要原因在于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单独撰写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这部分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规律性总结,强调了旗帜和方向的重要性,简单梳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并在分别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大组成部分即道路、制度、理论的基础之上,深刻论述了三者之间的内在耦合与有机互动。
(二)在报告中出现位置与关联概念:厘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念
检索与分类梳理历次党代会报告中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位置紧邻、意义相近、内涵相连的一些概念,对于进一步厘清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念十分关键。从广义上来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包括指导中国发展的規律性认识与创新性理论成果,也包括发展和解决当代中国各方面问题的战略部署的实践。与之相应的关联概念可以从理论与实践层面来概括:
第一,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功能性的价值指向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为依据,符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别于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道路,也区别于苏联、东欧等其他国家的,作为旗帜凝聚中国力量与中国共识并指引当代中国发展方向的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二大到十九大的党代会报告均显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伟大道路”“伟大旗帜”“伟大事业”“宏伟事业”“历史责任”“共同思想”“思想基础”等概念关联在一起,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旗帜指引、政治标明、道路定向、凝聚共识等作用,具有价值引领与政治导向作用的此类概念常出现在报告中的醒目位置与吸睛部分,如标题、开头、经验总结与回顾部分以及结尾部分,以增强其思想引领力、信念感染力、精神凝聚力与政治号召力,用以表明我们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巨大历史担当、重大的政治使命意识与鲜明的中国立场。此外,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新胜利”“生命力”“优越性”“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等词语联系在一起,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显著的、独有的优越性与强大而持久的生命力,从而坚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定力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和自信。
第二,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性的问题指向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致力于探求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和内在实质,以期用于指导集经济富强、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文明等各方面建设为一体的现代化建设的中国道路。这类关联词汇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致力于揭示与探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规划和整体设计的关联概念,如:“总依据”“总目标”“总任务”“历史任务”“根本任务”“总布局”“总体布局”“战略布局”“战略步骤”“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必由之路”“内在要求”“根本原则”“本质属性”“必然选择”和“最本质属性”“根本属性”等关联概念;二是致力于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针对国家与社会各方面问题与建设目标进行具体部署和细节规划的关联概念,如:“发展方式”“发展方向”“发展动力”“政治发展”“政治保证”“行政体制”“文化建设”“社会治理”“社会管理体系”“生态建设”“法律体系”“法治体系”“司法制度”“重要法宝”“外部条件”等。这些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而出现的、既产生于现实问题又以解决问题为实践性导向的、无论是探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还是作为具体地解决某一方面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概念,常出现在报告的主体部分。这方面的概念往往是报告的重点,是保证计划可行性的重要保证,是党集中根据以问题为导向、以时代为坐标,面向不同历史时期的历史任务,不断实现理论突破以取得创新性成果的重要体现,也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举措与现实路径。
二、报告主体: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是一蹴而就的,其开创、发展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党的历届中央领导集体都在不同历史条件下、不同历史方位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过独特的历史贡献,历次党代会报告主体内容都以原创性理论成果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一)创立与形成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地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指出,“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①,“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这是我们吃了苦头总结出来的经验”②。党的十二大报告中的第一部分“历史性的转变和新的伟大任务”指出,根据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结束“文化大革命”,清除“左”倾错误,调整党和国家领导班子,转移工作重心,确定了党在历史时期新任务,找到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③尤其是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指出:“靠背诵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和照搬外国经验,不可能解决这些问题。”④《决议》第一次对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作了十个方面的基本概述,实质是初步回答了作为邓小平理论主题的“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时代问题。随后,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总结长期历史经验时,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63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95页。 ③《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7—13页。
④《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04页。
结论。
党的十二大后展开了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迈出了对外开放新步伐,经济、精神文明及党的建设有序开展,由此需要对社会主义的概念内涵、建设方式、实现路径和党的基本路线进一步作出明确回答。党的十三大报告总结了1978~1987年十年间的基本建设成就,中心任务就是进一步深化改革,正如邓小平指出:“十三大实际上应该叫做改革、开放的大会,要加快改革步伐,深化改革。”①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是我们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和政策的根本依据。”②在落后的东方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全新课题,“照搬书本不行,照搬外国也不行,必须从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③。因此,清醒地认识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事业所处的历史方位成了一个极端重要的问题。
党的十四大报告肯定了十三大报告的主要历史功绩在于“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和全面阐发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并且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意义,“这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继找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实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之后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④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使得社会主義事业在世界范围内陷入低潮,国际形势的恶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带来严峻考验。1992年,邓小平以坚定的道路自信和巨大的政治勇气提出判断姓“资”姓“社”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厘清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认识。
(二)推进与发展时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地推向21世纪。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第一部分“实践的基本总结”和“九十年代主要任务”,主要回顾了从1978~1992年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实践的十四年基本历程,由此得出一条基本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所以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在十四年的伟大实践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逐步形成和发展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⑤,“十四年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党的基本路线”⑥。在这个基本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
①《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页。
②《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474页。
③《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475页。
④《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653页。
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9—10页。
⑥《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4页。
政治问题、道路问题、历史阶段、目标任务、发展问题、条件问题、影响因素、动力问题等内容,尤其是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①。1997年邓小平去世,党的十五大报告处于承前启后的世纪之交,担负着继承邓小平的政治遗志、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增强在道路问题上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21世纪的历史重担。党的十五大报告肩挑使命,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的概念并将其写入党章,“这是我们党经过近二十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作出的历史性决策。作出这个决策,表明中央领导集体和全党把邓小平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新世纪的决心和信念,也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共识和心愿”②。此外,党的十五大报告还精准把握社会发展的方向与命脉,深刻洞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明确提出党的基本纲领,进一步阐明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要求。
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六大是党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大会,明确回答了在新时期新阶段中国共产党要走的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总结了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十个方面的基本经验,高度评价了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创新成果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和基本理论。党的十七大报告总结过去5年经验和改革开放30年的成就与经验,形成科学发展观理论创新成果。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③这一论断深刻阐明了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而改革开放的目的在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则在于“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十个结合”基本经验对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至关重要。④
(三)完善与质跃时期: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质的飞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心与主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性飞跃。党的十八大报告总结了2002~2012年十年的奋斗历 ①《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0页。
②《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0页。
③《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8页。
④《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9页。
程,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①。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穿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一条主线。”②党的十八大报告在第二部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中,围绕这条主线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极端重要性、演进脉络、基本内涵,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以及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八个必须坚持”的基本要求。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③只有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④的基本规律,才能实现从自发到自觉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丰富其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许多开创性的历史贡献,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思路、新论断,主要表现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⑤历史方位的判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⑥重大理论突破,“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与“四个伟大”相互关系。在谈及伟大事业时,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重申并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⑦与此同时,党的十九大报告沿用十八大报告中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三个自信,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文化自信,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⑧。“四
①《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6页。
②习近平:《紧紧围绕堅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页。
③《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10页。
④《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10—11页。
⑤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0页。
⑥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1页。
⑦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6页。
⑧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6—17页。
个自信”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论认识提高到更高的水平。党的十九大报告最突出的贡献就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首次阐发和集中概括,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其理论内涵与精神实质高度抽象与提纯出“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涵盖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与任务、步骤与布局、发展方向方式与发展动力、条件等基本问题,对社会生活各方面及党的建设展开全方位的战略安排和实践规划,最重要的是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①的重大论断,这意味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共产党之间关系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而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全球治理方案的提出,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世界和平发展的重大贡献,这种突破性理论成果将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三、改革开放以来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
通过梳理自党的十二大到十九大历次代表大会报告,审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脉络,可以总结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若干基本发展规律: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历史和人民的共同选择,是党和人民40年来创新开辟、艰苦奋斗、接续发展的根本成就。从理论与实践溯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酝酿于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历史,孕育于社会主义500多年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传承着中国共产党90多年红色基因,立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的坚实根基,尤其是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艰辛探索才找到的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道路是多么不容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②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科学性,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不是别的什么主义”③,它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
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9—20页。
②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14页。
③《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109页。
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①。改革开放40年以来,党的历届领导人始终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旗帜擎举、道路推进、方向秉持,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的旗帜、奋进的旗帜、胜利的旗帜”②。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长期性与阶段性、继承性与创新性、实践性与理论性的统一。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开创的,也是建立在我们党长期奋斗基础上的,是由我们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接力探索取得的。”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不同历史时期承担着不同的历史任务和实践要求,这决定了我们党历届领导人在继承深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与取得的现实成就的基础之上,根据阶段性历史的时代需要与实践特征实现重大理论突破与创新。党的历届领导人开创、推动并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围绕着这个主题进行实践摸索与理论创新,独到地回答了“社会主义问题”“党的建设问题”“发展问题”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时代课题。我们党的历届领导人一以贯之的生动实践与接续奋斗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四者有机统一。
第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在世界形势复杂多变、国内新问题和新挑战层出不穷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是全国人民的主心骨与中华民族的坚强脊梁,始终致力于开辟开创、坚持坚守、推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以强大的思想引领力、政治领导力、组织凝聚力、社会感召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思想、定方向、谋布局、求创新、促发展、解问题。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将始终牢记使命、敢挑历史重任、不负人民所托,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责任编辑 肖雪莲)
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21页。
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8页。
③《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