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下社会热点事件中舆论反转闹剧频发。事件发生后,舆论的矛头指向其中某一方,随着媒体的跟进和新线索的剥离,事件的剧情突然发生逆转,公众舆论的态度也立刻随新闻“剧情”的逆转而转向。舆论反转的频发并不是网络喧嚣酿出的偶然,本文以当下社会热点事件为例,探究舆论形成与反转的机制及其原因,以期对新闻媒体的规范报道提出建议。
【关键词】:舆论反转;社会热点事件;媒介伦理;媒介素养
回顾2015年热点新闻事件,舆论反转闹剧频发。事件发生后,舆论的矛头指向其中一方,随着媒体的跟进和新线索的剥离,事件的剧情突然发生逆转,公众舆论的态度也立刻随新闻“剧情”的逆转而转向。舆论反转的频发并不是网络喧嚣酿出的偶然,舆论反转现象的背后有更加深层的原因。舆论反转的频发,不仅造成媒体报道资源的浪费,更重要的是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
一、多起舆论闹剧的形成与反转机制
当前,媒体纷纷上演舆论反转闹剧,从西安一医院手术室医务人员自拍事件、再到成都女司机被暴打事件、大学生掏鸟窝被判十年等,舆论反转事件日趋频繁。
以“大学生掏鸟窝”事件为例进行分析。2015年12月1日,《郑州晚报》刊登了一则《掏鸟16只,获刑10年半》的新闻。报道称在校大学生闫某,2014年7月和朋友掏了家门口的一个鸟窝,并在网上公开售卖。今年5月,河南新乡辉县市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判处闫某有期徒刑10年半。随后,《北京青年报》等媒体刊发了对闫某父亲的采访。闫父称孩子并不知道掏出的鸟是什么东西,10年的刑罚太重了。一时之间引发了网友的热议,舆论的矛头指向当地法院小题大做,量刑太重。舆论重压下,河南省高院介入,12月3日发布通报重申了对该案的二审判决,网友随后扒出闫某在贴吧中自称“狩猎爱好者”,并长期通过网络渠道贩卖珍稀鸟类。舆论发生180度反转,闫某从一个“可怜无助”的大学生变成了一个偷猎惯犯。
1、媒介促成社会舆论的形成
在《郑州晚报》对事件的报道中,把报道的重点至于闫某的大学生身份,在新闻标题中以“捕16只鸟”与“获刑10年半”形成强烈的对比冲突,在第一时间获得了网友的关注。随后《北京青年报》刊登了对闫某父亲的采访报道,强调了闫某的年少无知,强化了当事人的弱者形象,事件在经过网络的传播和发酵后,公众对闫某的同情呈现一边倒的趋势,此时在新浪网的调查中,超过70%的网友认为量刑过重。而参考判决书和更多消息后,《郑州晚报》记者将原判决书中的“树林内”换成了“家门口”。其次,新闻中用的词汇是生活化的“掏鸟窝”,而判决书中用的是“猎捕”,媒体报道的偏差正是大规模舆论热议的起点。整篇报道充斥模糊性的词汇、偷换概念,使大部分网友并未了解案件定罪量刑的事实,从而引发了法院的舆情危机。
这与其他社会热点事件的舆论形成过程基本一致,都是在媒体甫一报道之后,依据媒体报道的内容色彩,社会舆论迅速作出反应,公众情绪迅速将舆论的矛头指向事件主体的某一方,公众舆论随之形成。
2、社会舆论逼迫媒介作出反应
在随后社会热点事件的舆论反转过程中,媒体同样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舆论重压下,12月3日,河南新乡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案件情况通报,重申法院对于该案的二审结果。官方披露的证据表明,闫某长期通过网络渠道出售野生动物,并能准确说出猎物的名称和习性。随后网友也从闫某使用的贴吧账户中发现其多次贩卖珍稀鸟类,甚至还有其自制枪支的照片。至此,事件发生了巨大的反转,闫某俨然是一个长期从事盗猎活动的惯犯。甚至还有网友据此推断,闫某背后可能存在一个捕猎、收购、倒卖国家保护动物的组织。在舆论的推动和公众的呼吁下,媒体随之被迫跟進事件的相关进程,进行新的线索的调查采访,更多信息浮出水面,事件被逐渐还原,舆论随之发生反转,而最初的发布者或媒体则遭到讨伐。
在社会热点事件的舆论反转过程中,随着事件的抽丝剥茧,舆论指责转向媒体,媒体被迫作出反应,还原事件真相。
二、舆论形成与反转的现象成因
1、新闻生产:新媒体语境下信息碎片化严重,新闻事实被肢解。
新媒体语境下,快餐式、碎片化的阅读习惯使受众接收到的是片面的信息和碎片的事实,新闻价值大打折扣。同时,网络信息发布平台的繁荣助推了虚假信息的传播。回顾各大舆论反转闹剧,信息的不完整性发布及新闻事实的被肢解是导致最初公众舆论一边倒的罪魁祸首,而视频、图片等一系列形式信息发布的方便快捷,也使得信息在公之于众后转发速度更快、渠道更畅通、轰动效应更强大。
2、新闻传播:传媒伦理的失范
在舆论形成与反转机制中,媒介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首先,片面化的信息导致公众舆论波澜迭起。一些媒体盲目求快,为了抢新闻而不顾事件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对信源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不加核实。其次,不专业的新闻报道误导受众搅动舆论场。一方面是由于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自媒体时代,普通公众新闻专业素养的缺失,使得不专业的新闻报道频频出现。另一方面,新闻工作者难免因对相关知识了解不够全面而产生错误。最后,带有偏见的新闻报道也是传媒伦理失范的重要表现。在《郑州晚报》对“掏鸟窝”的报道中,刻意模糊新闻信息,本身就带有误导受众的目的。在舆论反转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无疑是新闻的制造传播环节中孕育了舆论反转,造成事件的持续发酵。
3、新闻接收:公众参与的非理性,受众媒介素养缺失
当下,新闻受众尤其是网民在面对纷繁复杂的新闻信息时,因其自身媒介素养不高,在理解新闻信息时容易受到误导,成为舆论环境中看似主动实则被动的个体。快餐文化和消费时代的特征不但给予新闻事件以消费的特征,也迫使受众成为依据标签分类和判断的单向度的人。在群体极化和沉默的螺旋效应下,不少受众在舆论沸点中缺乏自我判断能力,容易受到非理性情绪的干扰。[1]
三、舆论形成与反转机制带给我们的思考
从舆论反转闹剧中,我们不难看出,新媒体传播信息的即时性、互动性是一把双刃剑。在“观点的自由市场”上,当碎片化的、未经甄别的信息与情绪化、极端化表达发生碰撞时,弥尔顿所描绘的“观点的自我修正”总是姗姗来迟。[2]
1、传播者提高新闻职业素养,遵守传媒伦理规范
回顾众多舆论反转案例,大都是由媒体报道引起的。媒介作为舆论的风向标,应避免舆论绑架现象的发生,在事实真相公开的过程中,不过多代入自己的情绪倾向,不掺杂感情色彩和个人观点。传播媒介在新闻的生产采集和传播的过程中都要坚守新闻专业主义的精神,提高专业素养,避免传播片面化、不专业、带有偏见的新闻报道,遵循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和客观性原则。
2、受众提高媒介素养,培养自身理性参与意识
公众要自觉提高媒介素养,在面对新闻信息时不能盲信盲从,谨慎发言。在极大地言论自由和宽松的观点市场下,不能让自己的言论成为搅动舆论场的炸弹。只有在全面了解事件的真相后再作出自己的判断,发表自己的言论。让理性控制自己的发言权而不是让愤怒和情绪管控自己的思维。同时,应丰富自己的法律认知,培养法治情感,切忌盲从与情绪化的表达,做理性的网络公民。
注释:
[1]张斌.浅析当下媒介传播过程中的舆论“反转”——以庆安枪击事件为例[J].东南传播.2015,(10).
[2]崔逾瑜.匡志达.“舆论反转”背后的反思[J].新闻前哨,2015,(10).
参考文献
[1]张永.“舆论反转剧”频现引发的思考[J].新闻爱好者,2015,(11).
[2]黄鸿业.“舆情反转”新闻的成因与规制[J].青年记者,2015,(3)下.
[3]赵国宁.浅谈“舆情反转”现象及成因[J].新闻世界,2015,(7).
[4]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关键词】:舆论反转;社会热点事件;媒介伦理;媒介素养
回顾2015年热点新闻事件,舆论反转闹剧频发。事件发生后,舆论的矛头指向其中一方,随着媒体的跟进和新线索的剥离,事件的剧情突然发生逆转,公众舆论的态度也立刻随新闻“剧情”的逆转而转向。舆论反转的频发并不是网络喧嚣酿出的偶然,舆论反转现象的背后有更加深层的原因。舆论反转的频发,不仅造成媒体报道资源的浪费,更重要的是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
一、多起舆论闹剧的形成与反转机制
当前,媒体纷纷上演舆论反转闹剧,从西安一医院手术室医务人员自拍事件、再到成都女司机被暴打事件、大学生掏鸟窝被判十年等,舆论反转事件日趋频繁。
以“大学生掏鸟窝”事件为例进行分析。2015年12月1日,《郑州晚报》刊登了一则《掏鸟16只,获刑10年半》的新闻。报道称在校大学生闫某,2014年7月和朋友掏了家门口的一个鸟窝,并在网上公开售卖。今年5月,河南新乡辉县市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判处闫某有期徒刑10年半。随后,《北京青年报》等媒体刊发了对闫某父亲的采访。闫父称孩子并不知道掏出的鸟是什么东西,10年的刑罚太重了。一时之间引发了网友的热议,舆论的矛头指向当地法院小题大做,量刑太重。舆论重压下,河南省高院介入,12月3日发布通报重申了对该案的二审判决,网友随后扒出闫某在贴吧中自称“狩猎爱好者”,并长期通过网络渠道贩卖珍稀鸟类。舆论发生180度反转,闫某从一个“可怜无助”的大学生变成了一个偷猎惯犯。
1、媒介促成社会舆论的形成
在《郑州晚报》对事件的报道中,把报道的重点至于闫某的大学生身份,在新闻标题中以“捕16只鸟”与“获刑10年半”形成强烈的对比冲突,在第一时间获得了网友的关注。随后《北京青年报》刊登了对闫某父亲的采访报道,强调了闫某的年少无知,强化了当事人的弱者形象,事件在经过网络的传播和发酵后,公众对闫某的同情呈现一边倒的趋势,此时在新浪网的调查中,超过70%的网友认为量刑过重。而参考判决书和更多消息后,《郑州晚报》记者将原判决书中的“树林内”换成了“家门口”。其次,新闻中用的词汇是生活化的“掏鸟窝”,而判决书中用的是“猎捕”,媒体报道的偏差正是大规模舆论热议的起点。整篇报道充斥模糊性的词汇、偷换概念,使大部分网友并未了解案件定罪量刑的事实,从而引发了法院的舆情危机。
这与其他社会热点事件的舆论形成过程基本一致,都是在媒体甫一报道之后,依据媒体报道的内容色彩,社会舆论迅速作出反应,公众情绪迅速将舆论的矛头指向事件主体的某一方,公众舆论随之形成。
2、社会舆论逼迫媒介作出反应
在随后社会热点事件的舆论反转过程中,媒体同样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舆论重压下,12月3日,河南新乡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案件情况通报,重申法院对于该案的二审结果。官方披露的证据表明,闫某长期通过网络渠道出售野生动物,并能准确说出猎物的名称和习性。随后网友也从闫某使用的贴吧账户中发现其多次贩卖珍稀鸟类,甚至还有其自制枪支的照片。至此,事件发生了巨大的反转,闫某俨然是一个长期从事盗猎活动的惯犯。甚至还有网友据此推断,闫某背后可能存在一个捕猎、收购、倒卖国家保护动物的组织。在舆论的推动和公众的呼吁下,媒体随之被迫跟進事件的相关进程,进行新的线索的调查采访,更多信息浮出水面,事件被逐渐还原,舆论随之发生反转,而最初的发布者或媒体则遭到讨伐。
在社会热点事件的舆论反转过程中,随着事件的抽丝剥茧,舆论指责转向媒体,媒体被迫作出反应,还原事件真相。
二、舆论形成与反转的现象成因
1、新闻生产:新媒体语境下信息碎片化严重,新闻事实被肢解。
新媒体语境下,快餐式、碎片化的阅读习惯使受众接收到的是片面的信息和碎片的事实,新闻价值大打折扣。同时,网络信息发布平台的繁荣助推了虚假信息的传播。回顾各大舆论反转闹剧,信息的不完整性发布及新闻事实的被肢解是导致最初公众舆论一边倒的罪魁祸首,而视频、图片等一系列形式信息发布的方便快捷,也使得信息在公之于众后转发速度更快、渠道更畅通、轰动效应更强大。
2、新闻传播:传媒伦理的失范
在舆论形成与反转机制中,媒介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首先,片面化的信息导致公众舆论波澜迭起。一些媒体盲目求快,为了抢新闻而不顾事件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对信源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不加核实。其次,不专业的新闻报道误导受众搅动舆论场。一方面是由于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自媒体时代,普通公众新闻专业素养的缺失,使得不专业的新闻报道频频出现。另一方面,新闻工作者难免因对相关知识了解不够全面而产生错误。最后,带有偏见的新闻报道也是传媒伦理失范的重要表现。在《郑州晚报》对“掏鸟窝”的报道中,刻意模糊新闻信息,本身就带有误导受众的目的。在舆论反转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无疑是新闻的制造传播环节中孕育了舆论反转,造成事件的持续发酵。
3、新闻接收:公众参与的非理性,受众媒介素养缺失
当下,新闻受众尤其是网民在面对纷繁复杂的新闻信息时,因其自身媒介素养不高,在理解新闻信息时容易受到误导,成为舆论环境中看似主动实则被动的个体。快餐文化和消费时代的特征不但给予新闻事件以消费的特征,也迫使受众成为依据标签分类和判断的单向度的人。在群体极化和沉默的螺旋效应下,不少受众在舆论沸点中缺乏自我判断能力,容易受到非理性情绪的干扰。[1]
三、舆论形成与反转机制带给我们的思考
从舆论反转闹剧中,我们不难看出,新媒体传播信息的即时性、互动性是一把双刃剑。在“观点的自由市场”上,当碎片化的、未经甄别的信息与情绪化、极端化表达发生碰撞时,弥尔顿所描绘的“观点的自我修正”总是姗姗来迟。[2]
1、传播者提高新闻职业素养,遵守传媒伦理规范
回顾众多舆论反转案例,大都是由媒体报道引起的。媒介作为舆论的风向标,应避免舆论绑架现象的发生,在事实真相公开的过程中,不过多代入自己的情绪倾向,不掺杂感情色彩和个人观点。传播媒介在新闻的生产采集和传播的过程中都要坚守新闻专业主义的精神,提高专业素养,避免传播片面化、不专业、带有偏见的新闻报道,遵循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和客观性原则。
2、受众提高媒介素养,培养自身理性参与意识
公众要自觉提高媒介素养,在面对新闻信息时不能盲信盲从,谨慎发言。在极大地言论自由和宽松的观点市场下,不能让自己的言论成为搅动舆论场的炸弹。只有在全面了解事件的真相后再作出自己的判断,发表自己的言论。让理性控制自己的发言权而不是让愤怒和情绪管控自己的思维。同时,应丰富自己的法律认知,培养法治情感,切忌盲从与情绪化的表达,做理性的网络公民。
注释:
[1]张斌.浅析当下媒介传播过程中的舆论“反转”——以庆安枪击事件为例[J].东南传播.2015,(10).
[2]崔逾瑜.匡志达.“舆论反转”背后的反思[J].新闻前哨,2015,(10).
参考文献
[1]张永.“舆论反转剧”频现引发的思考[J].新闻爱好者,2015,(11).
[2]黄鸿业.“舆情反转”新闻的成因与规制[J].青年记者,2015,(3)下.
[3]赵国宁.浅谈“舆情反转”现象及成因[J].新闻世界,2015,(7).
[4]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