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党和国家对农村工作高度重视,对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正积极制定措施,力争在保值的基础上有所增值,大力提倡和鼓励土地流转,实现土地规模经营,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新立乡党委、政府按照双辽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下发的《转发市农资局关于双辽市建设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体系的意见的通知》(双政办发〔2009〕30号)的要求,依照“农民自愿,政府引导,积极扶持,规范管理”的原则,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增加农民收入。
1.新立乡土地流转的现状
目前,全乡土地流转面积达600公顷,比2009年增长了49%,涉及农户178户,分别占承包面积的20%和承包户数的27%。其中转包528.6公顷,占流转总面积的88.1%;出租35.4公顷,占流转总面积的5.9%;互换21.6公顷,占流转总面积的3.6%;转让12.6公顷,占流转总面积的2.1%;其他1.8公顷,占流转总面积的0.3%。从调查统计情况看,新立乡土地流转的主要形式是转包和出租,占流转总面积的94%;87%的流转土地用于种植粮食作物,6%的流转土地用于畜禽养殖用地;90%的土地是在亲戚、朋友和农户之间流转。
以边家店千亩生态牧业产业园区为例。2009年乡党委、政府针对新立乡人多地少、经济落后的现实情况,就如何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使新立乡经济水平再上新台阶进行认真研究和讨论,认为只有通过农村土地流转,才能实现农业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和增加农业收入。首先要做好土地承包户的思想工作,以解放思想,营造氛围,增强农村土地流转观念,破除封闭狭隘思想。同样是黑土地,资源都差不多,只要专心研究,科学谋划,就能找到一条适合当地发展的科学道路。乡党委、政府把发展畜禽养殖业,建立生态牧业园区作为这次土地流转的落脚点。承包户与乡农经站先期签订土地流转合同的土地面积是200亩,剩余的面积有待规划实施逐步流转。2010年底,园区的建设已初具规模,其他附属设施正在完备之中,成为远近闻名的亮点。小区年育肥牛四批,出栏育肥牛4800头,纯收益320万元。解决劳动力再就业60人。流转土地的农户外出务工收入3万元。新立乡类似千亩牧业产业园区这样的土地流转典型还有兴达牧业公司、吉隆华养殖场等。由此看来,土地流转确确实实给农民带来了可观的财富,同时使土地达到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经营,促进了乡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2.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
2.1思想认识不到位 农民对土地具有先天的依附性,加上近几年来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更加重了农民的恋土情结,不愿意离开土地。另一方面,一些村屯干部对土地经营权流转的重要性和农业发展趋势认识不清,导致态度不积极,工作不主动。所以,提高农民群众和基层干部对土地流转的思想认识仍是当前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首要问题。
2.2土地流转不规范 通过调查了解到,多数农户流转土地采取口头协议的方式,没有书面合同或到乡农经站进行土地流转合同认证。即使签了书面合同,也不规范,留下了许多合同纠纷隐患。
2.3土地流转方式单一,规模不大 目前绝大部分土地流转主要采取转包或出租的方式进行,而且零星、分散,没有形成一定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现代农业的发展。
2.4资金仍然是制约土地流转的瓶颈 农村土地流转体系硬件、软件建设需要资金;以土地规模经营的种植大户、合作社或龙头企业需要资金扶持;改善生产条件需要资金扶持。
3.做好土地流转,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工作的规划和建议
3.1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土地流转相关政策的宣传 通过在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上开辟专栏大力宣传土地流转相关政策法律,提高各级干部、群众对土地流转重要性的认识,积极引导农村土地规范有序流转。
3.2要为农民提供广泛的就业信息和发展空间 通过各种渠道,使农民自觉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摆脱对土地的过分依赖,向城市地区发展,走出去干一番事业。
3.3要以指导、服务、规范为重点 在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和发展规模经营过程中,政府行为要准确定位,尊重市场规律,在指导上做文章,在服务上下功夫,在规范上求实效。
3.4提供政策支持 土地流转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需要农业、农机、财政、民政、水利、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社保、工商、税务、银信等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因此,需要国家多出台一些有利于农村土地流转的政策,促进和扶持农村土地流转的发展。
3.5提供资金扶持 国家应加大对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建设的扶持力度,使其正常运转;加大对种植大户、合作社以及龙头企业等资金扶持力度,使其发展壮大,带动土地流转。
1.新立乡土地流转的现状
目前,全乡土地流转面积达600公顷,比2009年增长了49%,涉及农户178户,分别占承包面积的20%和承包户数的27%。其中转包528.6公顷,占流转总面积的88.1%;出租35.4公顷,占流转总面积的5.9%;互换21.6公顷,占流转总面积的3.6%;转让12.6公顷,占流转总面积的2.1%;其他1.8公顷,占流转总面积的0.3%。从调查统计情况看,新立乡土地流转的主要形式是转包和出租,占流转总面积的94%;87%的流转土地用于种植粮食作物,6%的流转土地用于畜禽养殖用地;90%的土地是在亲戚、朋友和农户之间流转。
以边家店千亩生态牧业产业园区为例。2009年乡党委、政府针对新立乡人多地少、经济落后的现实情况,就如何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使新立乡经济水平再上新台阶进行认真研究和讨论,认为只有通过农村土地流转,才能实现农业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和增加农业收入。首先要做好土地承包户的思想工作,以解放思想,营造氛围,增强农村土地流转观念,破除封闭狭隘思想。同样是黑土地,资源都差不多,只要专心研究,科学谋划,就能找到一条适合当地发展的科学道路。乡党委、政府把发展畜禽养殖业,建立生态牧业园区作为这次土地流转的落脚点。承包户与乡农经站先期签订土地流转合同的土地面积是200亩,剩余的面积有待规划实施逐步流转。2010年底,园区的建设已初具规模,其他附属设施正在完备之中,成为远近闻名的亮点。小区年育肥牛四批,出栏育肥牛4800头,纯收益320万元。解决劳动力再就业60人。流转土地的农户外出务工收入3万元。新立乡类似千亩牧业产业园区这样的土地流转典型还有兴达牧业公司、吉隆华养殖场等。由此看来,土地流转确确实实给农民带来了可观的财富,同时使土地达到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经营,促进了乡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2.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
2.1思想认识不到位 农民对土地具有先天的依附性,加上近几年来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更加重了农民的恋土情结,不愿意离开土地。另一方面,一些村屯干部对土地经营权流转的重要性和农业发展趋势认识不清,导致态度不积极,工作不主动。所以,提高农民群众和基层干部对土地流转的思想认识仍是当前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首要问题。
2.2土地流转不规范 通过调查了解到,多数农户流转土地采取口头协议的方式,没有书面合同或到乡农经站进行土地流转合同认证。即使签了书面合同,也不规范,留下了许多合同纠纷隐患。
2.3土地流转方式单一,规模不大 目前绝大部分土地流转主要采取转包或出租的方式进行,而且零星、分散,没有形成一定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现代农业的发展。
2.4资金仍然是制约土地流转的瓶颈 农村土地流转体系硬件、软件建设需要资金;以土地规模经营的种植大户、合作社或龙头企业需要资金扶持;改善生产条件需要资金扶持。
3.做好土地流转,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工作的规划和建议
3.1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土地流转相关政策的宣传 通过在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上开辟专栏大力宣传土地流转相关政策法律,提高各级干部、群众对土地流转重要性的认识,积极引导农村土地规范有序流转。
3.2要为农民提供广泛的就业信息和发展空间 通过各种渠道,使农民自觉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摆脱对土地的过分依赖,向城市地区发展,走出去干一番事业。
3.3要以指导、服务、规范为重点 在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和发展规模经营过程中,政府行为要准确定位,尊重市场规律,在指导上做文章,在服务上下功夫,在规范上求实效。
3.4提供政策支持 土地流转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需要农业、农机、财政、民政、水利、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社保、工商、税务、银信等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因此,需要国家多出台一些有利于农村土地流转的政策,促进和扶持农村土地流转的发展。
3.5提供资金扶持 国家应加大对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建设的扶持力度,使其正常运转;加大对种植大户、合作社以及龙头企业等资金扶持力度,使其发展壮大,带动土地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