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积累 勤于表达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yueliu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上,天天和周围的人接触、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总得把自己要说的事情,要谈的问题,向别人讲清楚,使人听得懂,听得明白。要达到这一要求,就必须加强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对低年级的学生,更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培养和训练。如何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呢?我尝试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实施。
  一、重视积累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话言简意赅地向我们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书读得多,语言积累到一定程度,文章就会写得好,笔下就会生花。语言的学习,是在“巨大能量的言语例子反复撞击,反复刺激下,才点点滴滴说出”,是在“成年累月数量无限加大后,才奔涌而出”的。语言的学习,不是仅凭一本教材,在相对封闭的教室里,在语文老师苦心调教下,反复把玩几十篇课文所能奏效的。因此,量的巨大,例子的极大丰富,交往范围的扩展,生活接触的广泛,才是根本。两周岁左右的孩子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接触了大量的言语,灵活自如地运用奇妙的语言,就是很好的例子。
  (一)字词教学时成语的积累
  成语,是中国汉语发展历史中形成的固定的词组短句,是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中一块绚丽的瑰宝。其中的资源犹如一片大森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我们的学习中适当地运用成语,不仅会丰富我们的头脑,而且会使我们的语言表达更生动、更精练、更深刻。
  我长期从事低年级教学,认为对于处在语言发展最佳期的一年级学生来说,语文书上每个单元4个成语的积累量是远远不够的。我就在教学每个生字时,随字让学生积累成语。例如:第二册《识字5》,词串识字,讲的是有关夏天的词语。在教“雨”这个字时让学生知道形容夏天雨大的成语有倾盆大雨、瓢泼大雨、大雨如注、狂风暴雨等,鼓励学生识记,在布置作业时有所体现,给“雨”组词时要求学生组三个,第一个用书上的词,第二个自己随便组个词,第三个必须是个成语。并且利用班队课进行交流,组织“成语大比拼”等活动,从而推动了学生积累成语的积极性。
  (二)课外阅读时句子的积累
  课外阅读是充实学生语言资料库的重要途径。正如古人所云“读读读,书中自有黄金屋”,教师要引导学生增加阅读量,纵身于语言交往的大海中,不讲究细微、甚解,不讲究语法、规范,只要反复吟悟,广泛积累,就能掌握语言的诀窍,“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
  学生一进小学首先就是学拼音,掌握了拼音就具备了独立阅读的基本能力,此时要及时培养学生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李吉林老师编写的《课外补充阅读》就十分适合学生阅读。我要求学生每天必须读一篇,并且将自己喜欢的句子摘抄下来。定期让学生和自己的朋友一起分享摘抄的句子,并且交换意见。开展“每月十句佳句”活动,使学生逐步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三)课文教材中句子的积累
  教材的编写充分考虑了儿童的学习兴趣,形象、直观、感性色彩强。优美的句段比比皆是,例如第二册中说明春天来了的句子就有“一声春雷,唤醒了春笋”“春风姐姐轻轻吹了一口气,小池塘就醒来了”“早春,寒气还没有退尽,满山的梅花就开放了”等,这些句子不仅要学生会背,更重要的是鼓励学生将这些句子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改编应用。例如在上口语交际《春天来了》的时候,我们班有一个学生就说道:“星期天,我和妈妈到公园去玩,看见盛开的桃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连成一片,就像天边的彩霞,我知道春天来了。”这句话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能用上合适的比喻形容自己的所见是不容易的。这就得归功于他对课文中旬子的修改整合。
  二、勤于表达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教学实践证明,只有当学生能够真正“自由表达”时,才可能出现“有创意的表达”。学习语文光靠积累还不行,还要勤于表达,积累是手段,表达才是目的。俗话说:“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可现在“米”已经有了,就等学生去“煮”了,至于“煮”得好不好,最重要的还是要利用一切机会让学生多练。
  (一)将口语训练贯穿于每一节语文课中,培养他们敢于表达自己见解的习惯,优化口语交际教学,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让学生在交流中发展个性化语言。
  例如,在学《乡下孩子》这篇课文时有这么一句“捉一只蝴蝶,能编制美丽的故事”。我首先让学生说说见过哪些颜色的蝴蝶,最好能用上比喻句。一只只小手争先恐后地举了起来,有的说见过像白雪公主一样白色的蝴蝶,有的说见过像油菜花一样黄色的蝴蝶,还有的说见过像丑小鸭一样难看的灰蝴蝶……
  接着我话锋一转,问:“孩子们,你们会捉蝴蝶吗?”孩子们不约而同地高声回答:“会。”“那你们是怎样捉蝴蝶的?”同学们的思维立刻活跃起来,有的说先轻轻地靠近蝴蝶,再猛地用手一捏,有的说用衣服去盖住蝴蝶,还有的说用网来罩着蝴蝶……同学们讲出许多有趣的方法,令我赞叹不已。
  最后,让学生小组讨论编一个有关蝴蝶的故事,比一比,看谁的故事最美丽。
  通过教学的实践活动,发展了语言,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每一节语文课中贯穿口语训练也为作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坚持每课一练。根据每篇课文的内容让学生围绕一个中心写一段话。让学生通过对课文中“精品语言”的感受和模仿,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发展,逐步走向个性化。
  例如,学《乡下孩子》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课文,课后运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到生活中去实际应用——写自己的生活。我们班的小朋友就写了这么两首诗:
  呼噜歌
  爷爷睡了,响起了呼噜;
  奶奶睡了,响起了呼噜。
  呼噜连成了一片海洋,
  我在呼噜的海洋中渐渐地睡着了。
  爷爷醒了,
  奶奶醒了,
  呼噜的海洋消失了,
  我也從梦乡中慢慢地醒了。
  夏天的雨冬天的雪
  夏天的雨哗啦啦啦,
  敲打着小树,
  敲打着小花。
  夏天的雨哗啦啦啦,
  生怕别人不知道它。
  冬天的雪轻轻落下,
  保护麦苗,
  打扮树杈。
  冬天的雪轻轻落下,
  生怕它吵醒大家。
  这两首诗虽然显得稚嫩了些,但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能以诗歌的形式反映自己的生活,反映身边的一些自然现象,由所见引发所想是非常不简单的。
  (三)学习优美词句。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我充分利用早读课,让学生学习优美文字。学生在复习、预习后,如果再安排他们反复读,定会使他们失去兴趣而没有学习动力,这时,我就让学生放下课本,朗读自己在其他课文或课外书上摘录下来的优美文字(如诗歌、故事、名人名言等),并借以交流。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多读课外书、积累知识的习惯,又丰富了学生词汇,为写好作文打下基础。
  (四)每天坚持将喜闻乐见的东西讲给家长或同伴听,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他们和他人交流的意识,表达自己意思的愿望,在实际交谈中发展个性化语言。
  总之,要使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除了在教学上要多下功夫,还要重视积累,训练学生勤于表达。这样既使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得到锻炼,又为他们写作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既有利于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又开阔了学生的阅读视野,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实在是一举多得的好办法。
其他文献
思维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最重要的主观来源,恩格斯把它比作“地球上最美的花朵”。思维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我们的教学活动不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其主动思维的能力。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来到学校里,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重要的是为了变得聪明。”《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提出“语言既是交际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英语课程应成为学
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想用单纯的讲解和演示让小学生接受计算机操作,并不是一件太容易的事,很难由表及里理解操作的意义,甚至使有些学生感到信息技术这门课深不可测,把本来高涨的兴趣也吓跑了。为了不让学生产生畏学情绪,在教学中我尝试着从实际生活出发,把生活中一些真切而生动的事物融入信息技术的操作当中,使教学直观、生动,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起到了一定的效果,现归纳如下:  一、紧抓特点,联系生活 
【摘要】数学是面向“思”的学科,思维是数学的灵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营设发散思维空间,整体建构思维过程,呈现问题思辨经历,养成思疑证惑的习惯,是数学学科教学的本质要求,也是在学科教学中培养理性思维、批判质疑等核心素养的应然选择。  【关键词】数学思考 核心素养 思维 教学策略  一道数学题教学的忧思  这是一道图表题,其要求是让学生根据图表中蕴含的信息,分析出三位工人师傅工作效率的高低。在实际教学
人类具有很强的识别能力,从婴幼儿时期,我们就开始识别不同的声音、不同的事物、不同的场景等。这样的能力也可以在其他生物中被发现:猫可以知道回家的路,狗能够识别主人的脚印,蜜蜂会发现它要采蜜的花……而学习人类(或其他生物系统)在所处环境中发现、区别和找出特征从而标识出观察结果的本领就是模式识别。  以模式识别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是21世纪最伟大的科技进展之一。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模式识别技术在文字识别、
文本阅读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它不是一般的了解性阅读或浅尝辄止,而是需要集中全部的心智,不仅读懂“言”,还要品出“味”,悟出“情”。与此相关的资料更能促进文本的阅读,获得深层次的阅读体验。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课外资料与课堂教学也越来越紧密地结合起来,成为课堂内容的补充和点缀。  如两位教师在教学《恐龙》这篇课文时,对学生收集的资料是这样运用到教学中的。  【片段一】  师:关于恐龙,同学们一定知道很多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66~67页《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學目标]  1.通过活动学生自主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能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改变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使分数的大小不变。  2.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和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猜想性质  1.抢答  20÷5=( )  (20×3)÷(5×3)=( )  (20÷2)÷(5÷2)=(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学生头脑不再是被灌满知识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问题”就是能点燃这支火把的导火线,思维的火花被一旦点燃,创新的火焰就会熊熊燃烧。教师只有真正善于提问,才能从课堂的控制者变为主导,去引导学生探究,使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那么,在小学数学
【摘要】语文记录了优秀传统文化,其本身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组成部分。语文课程鲜明的人文性,决定了它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伟大使命中首当重任。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培育有中国心的现代文明人,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责任与使命。本文试着厘清小学语文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与内容,并结合实践阐述小学语文教学融合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提升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丰富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促进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
文本解读  《金子》一文记叙了广大淘金者听说有人在萨文河畔无意中发现了金子,便蜂拥而至,但绝大多数人一无所获,乘兴而来,扫兴离去;而彼得则留了下来,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用来培育花苗,最终实现了自己梦想的故事。课文浅显易懂,明白如话,有什么可教的呢?歌德说:“内容人人得见,涵义只给有心人得知,形式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一个秘密。”《金子》一文应该发挥文本怎样的“例子”功用?是关于“内容”的?抑或是关于“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小学英语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课堂高效源于教师对学生的鼓励和积极引导,源于教师在课堂上根据学生学习需要,随时做出富有创意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