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与合作 分享与共承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_t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叠罗汉是一项有趣味、集体性较强的民间体育活动,其动作很多,造型非常丰富。可以按性别、人数、形式和图形等方面进行分类,大多是对称的,通过立、撑、卧、劈、桥以及臂和腿的基本动作变化。创编成各种有力、悦目、美观动人的造型,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和乐趣。
  初学叠罗汉技术动作简单,难度较小,深受小学生喜爱,也便于通过自我展示、合作探究、共同创造等方式,让学生懂得欣赏别人的“作品”,达到知识共享、共同提高的目的,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同学之间的合作精神。
  
  目标设置
  
  依据《体育课程标准》水平二学习领域水平发展目标的要求,设置了本课的主目标为社会适应。
  本课重点:能与同伴做出2~3个叠罗汉动作,保持优美的身姿;本课难点:与同伴共承失败,敢于主动承担责任。
  具体的领域目标为:
  a 运动参与:乐于参与叠罗汉活动,具有与同伴一起学习叠罗汉的态度和行为,敢于在同伴面前展示所创动作。
  b 运动技能:能熟练运用指示图提高叠罗汉的技能及利用预设的场地创编相关的造型。
  c 身心健康:对能善于利用已有力量、柔韧等素质,完成好叠罗汉动作感到欣慰,从中充分享受叠罗汉体育活动的快乐,也能合理调控失败时的心理感受,增强个人的自信和自尊。
  d 社会适应:能感受到在集体性体育活动中与他人协作的愉悦,表现出与他人良好合作的行为。
  
  学情分析
  
  水平二(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处于生理、心理的发展期,情绪及心理素质不稳定,主动获取知识、处理信息以及合作创造的能力不强,但有一定的自觉性和独立完成动作的能力。在设计组织方面,尽量采用引导提示法和激励法,力求简单实用,清晰流畅。采用小组合作、尝试的学习方式。营造互帮互学的气氛。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出现合作意识不强、合作意向不统一的情况,在不同教学环节,用动作图来明确合作目标,提示合作方法,给予学生必要的引导,适当安排一些拓展性练习,尽可能把活动时间留给学生,把主动权让给学生。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启发谈话:请同学们“送一张最好的相片给老师”。当学生回忆自己心爱的相册时。老师点拨:“用你们最好的课堂表现给老师留下最美好的印象。”采用“快快集合”的办法进行分组、推荐出小组长,明确小组讨论时的要求,让学生熟悉活动场地,同时进行常规教育。
  [设计意图:由于初次与学生见面。通过与学生沟通情感,融洽师生关系。考虑到体育学科教学组织形式的特殊性,让学生了解老师的教学风格,弄清设计的意图,为教学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1 主题导入、产生需要——观察团队、感受力量
  第一站:2008,我是东道主。通过“说一说、读一读”的师生间对话,明确学习主题,让学生产生学习需要。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快乐找家”游戏活动,随后模仿用脚尖、脚跟、脚内侧、脚外侧围绕自己的“家”行走,再用弓箭步走等进行拓展性练习(强调手臂动作)。在行进的过程中提示学生,当对面相遇时怎样让?(交通规则教育)
  [设计意图:教师提出启发思维的诱导性主题,把学生带入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中,使学生想学、乐学的求知欲得到充分发挥,引起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关注,产生需要,把学生引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中。]
  
  2 个体展示、感知动作——主动参与、展现个性
  第二站:2008,我想参与。通过一组“平衡”游戏,如;a不倒翁一斗公鸡(手推),b燕式平衡一燕子飞(移动);c旋转陀螺和拓展性练习:石头、剪子、布(用脚)。在老师示范提示、巡回指导、及时评价下,学生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模仿尝试练习,通过同学间的互帮互学以及交流尝试,充分体验民间体育活动的乐趣,敢于展示自己所了解到的民间体育活动。
  [设计意图:学生主动观察模仿同伴或老师的动作技能,创造合理安全的练习活动,尽快消除紧张情绪,敢于展示自己最喜欢最熟练的活动项目,帮助学生感知叠罗汉的基本动作,初步建立动作表象。]
  
  3 组内讨论、体验要领——尊重同伴、协同作战
  第三站:2008,我在努力。先让学生观察“叠罗汉”的造型图片,引导学生比较不同造型的要点有什么不同,能从图片中发现动作组合方法。再由学生尝试完成简单的对称(平面)叠罗汉动作练习后,请同学配合示范叠罗汉。通过分组学练组合动作,教师巡回指导,组织学生汇报表演,自评或互评等途径,让学生体验学习效果。
  [设计意图:采用讲解与示范、个体与集体、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讨论。在学习简单的对称(平面)叠罗汉时,打破了传统教师先讲解示范和学生练习的教学方法,而是给学生空间,让学生充分展示个体智慧和集体力量。当学生对叠罗汉动作有了感性认识的基础时,再通过拓展性练习来强化训练叠罗汉动作要求,体验叠罗汉的规范动作。]
  
  4 组际竞赛、巩固技能——分享成功、共承创意
  第四站:2008,我能参赛。尝试各种创意游戏;a2~3人摆数字、英文字母。如2、3、4、6、7和A、H、K、w、M等(由各小组讨论确定创编方案),适时推出最佳造型,集体模仿其动作。注意指导学生学会自我保护和相互保护的方法。b拓展性集体造型:在教师的统一指挥下,采用“快速找学号”的游戏,集体创作“2008、OK”造型,适时进行“蹲跳”素质练习。
  [设计意图:通过组与组之间的竞赛或创编活动,提供了组际交流的舞台。鼓励学生以共同的智慧创编小组动作,使学生相互欣赏,相互学习,让学生在玩中练、练中创、创中悟。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反复实践练习,在师生评价、交流创新方法中,进一步巩固叠罗汉的动作技能。]
  
  5 合作交流、愉悦身心——友好交往、体验快乐第五站:2008,我真骄傲。在钢琴曲的伴奏下,坐在垫上做“你拍一,我拍一”游戏放松肌肉。随后,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互评,布置课外作业——能与自己的家庭成员或同伴创编叠罗汉动作并练习。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集体性(同伴、小组)评价的作用,有序地展示学生所掌握的运动技能和创新方法的成果,检查学生合作水平。促进同学们互助互爱,增进友谊,从而使学生由高度兴奋状态过渡到相对稳定的状态,身心都得到放松、愉悦。]
  
  教学反思
  
  1 体现新课程理念,强调以领域目标统领教学内容。本课围绕“社会适应”这一主目标,选择了集体性比较强的民间体育活动——叠罗汉作为教学内容。从课的开始营造“家”的环境、关注小组群体成员到个体展示、组内讨论、组际竞赛以及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都设法让学生视同伴为兄弟姐妹,不单为自己的进步与取胜而兴高采烈,同时还能真心实意地为同伴的成功而欢欣鼓舞,分享同伴的快乐。
  
  2 探索模块课时设计,强调以主题单元整合教学内容。本课始终围绕教学重点和难点,选择了与主教材相关的练习内容。热身练习、创意游戏、放松练习、课外作业、整理器材等都与叠罗汉动作要领有关。这样有利于集中时间,使学生较全面地掌握叠罗汉活动技能,学会相应的锻炼身体的方法。
  
  (作者单位 金坛市教育局教研室)
其他文献
2015年高考数学必做客观题
[摘 要] 相反数的概念和文字表达是“相反数”教学的重要内容,由于其内容表述较为抽象,在实际教学中需要合理创设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参与探究,充分理解相反数的概念,掌握其表述方法,本文将从情境感知、类比概念、语言互化和落实思想四个方面开展“相反数”的教学研讨,与同行交流学习.  [关键词] 相反数;概念;类比;语言;思想  “相反数”是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的重要内容,学生在“正数与负数”章节中接触过“相反
主持人:唐盛昌 上海市上海中学校长,上海市教育功臣,特级校长  嘉宾校长:俞国娣 浙江省杭州市崇文实验学校校长,特级教师  孙占林上海市中国中学校长,全国优秀教师  王占宝南京师大附属中学校长,全国“三育人”先进个人  李培明浙江省春晖中学校长,特级教师  点评专家:方展画浙江省教科院院长,教授  赵中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持人语:  唐盛昌:时代对教育工作者的要求越来越高了
[摘 要]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作为教学目标而存在的,对于数学学科而言,要追求的是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达成;对于学生的成长而言,要追求的是学生的素养养成.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理解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可以从两点来进行:第一,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要素应当成为数学知识教学的目标. 第二,数学知识的教学要上升为以数学知识学习为载体进而达成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教学.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目标达成是一个有层次性的概念
这是一所远近闻名的“爱心校园”。“13载大接力,真情温暖孤寡老人”的感人故事被评为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新人新事,孩子们自己演绎的情景剧《将爱进行到底》入选省少代会作为开幕式节目,得到省委主要领导高度肯定,《新华日报》报道时将其列为十年来“感动江苏”难忘的一幕。洪奶奶去世后,4000多名师生爱的足迹走得更远,学校追寻爱心教育之梦更加执著。通过“百名老人大征询”,百名老人有了东台实小这个新“家”、大“家
[摘要]本文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课堂教学的认识,从实践层面分析了促进小学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机制及组织策略,提出“探究需要的激发与效能感的保持”是探究活动得以持续的根本动因,并探讨了促进探究活动开展的若干策略:儿童语境的维持,儿童对探究行为目标的认知,以及儿童思维步距问题。  [关键词]需要 效能感 激发 探究    随着小学科学教学研究的深入,探究已成为一个具有学科特征意义的核心概念,它既
[摘 要] 以60°、120°、60°、120°为内角的一般平行四边形和菱形,是教材中很常见的两种图形,它们组合起来的图形端庄、美观,用它们作为命题素材,从中能探究出有价值的结论.  [关键词] 江西中考;动态探究;命题过程  2019年江西省中考数学第22题是一道动态探究型试题,是几何压轴题. 现将该试题的命制过程展现出来,与大家分享.   试题呈现  在图1、2、3中,已知?荀ABCD,∠AB
《广雅》曰:“和,谐也。”古往今来,中国人都以“和”为最高境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社会宽和相融,人之身心和乐相生,民族国家协和万邦。“和”是一种文化、一种力量。《论语》曰:“和而不同”,强调在“和”的基础上保持自身的独立性、独特性,“和”是兼容并蓄、吐故纳新,“和”是一种圆融、一种襟怀。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张家港外国语学校的核心价值观,是学校管理经营活动与指导教育教学行为的逻辑
[摘 要]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数学教学永恒的话题. 文章结合“勾股定理”的教学过程与教后反思,强调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要重视课堂导入情境的“趣味”,还要选择恰当合理的教学方法,做到“趣味”与“学法”并重,内容与思想共生.  [关键词] 课堂兴趣;数学方法;勾股定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偏重于讲解教材内容,有时会忽视或漠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甚至直接在课堂空降数学知识,这
[摘 要] 近几年出现了众多以知识探究为背景的几何探究题,该类考题以问题探究为基础,引导学生总结问题特征、解题方法,以知识应用作为最终目的. 考虑到问题的解析思路较为特殊,需要学生充分利用基础知识,通过类比联想等方式来探究解题,因此十分有必要总结问题的解析策略,文章以一道几何探究题为例开展解法探究、教学反思.  [关键词] 探究题;几何;模型;全等;方程;分类讨论;数学思想  探究型问题是中考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