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爱妻

来源 :老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anjub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妻子罗惠珍于1940年出生于江西萍乡上埠的贫苦农民家庭。1960年7月,她考入了江西大学(现为南昌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她被组织上选中分配到新华社工作。由于工作业绩突出,她被评聘为新华社的主任编辑,成为资深新闻工作者。
  惠珍在单位是一位好编辑,在家里则是一位好母亲、好儿媳、好妻子。她尊老爱幼,相夫教子,让我安心工作;使我们的3个孩子受到良好教育,茁壮成长。她一再教育孩子们要努力学习,诚实做人。孩子们念中、小学时,不论工作和家务多么繁忙,她每天都要认真检查他们的作业。她要求孩子们认真记日记,以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改革开放前,我俩的工资不高,除了要负担一家6口(包括我母亲)的生活费用之外,不时还要接济我俩在农村的哥嫂们。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她将一家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我们一家人生活得美满和谐。为了节约开支,孩子们的衣服大都是她亲手缝制的:我和她的衣服破了,她就精心地缝补好,我俩再接着穿。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经济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但她对家庭的每一笔开支仍像以往一样精打细算。尽量不乱花一分钱。值得高兴的是,如今3个孩子早已大学毕业,并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都有不错的表现。
  惠珍对我母亲非常孝敬。母亲需要什么,她尽量满足;我母亲想吃什么,她立刻去买。母亲和熟人都赞扬她的孝心和贤淑。在家里,她尽心尽力做好家务,大大地减少了我的后顾之忧。特别是1969年至1974年美国发动对越南的战争,我当时在河内担任新华社常驻越南记者,幼小的3个孩子最需要人照顾,是她既当妈,又当爸,一人挑起家庭的重担。惠珍对我的关心和照顾更是令我难忘。1972年,美国飞机对越南北方和河内市进行狂轰滥炸,她特别担心我的安危。有一次,她从法新社记者的报道中看到一位新华社记者在越南北方被炸伤时。她因思念牵挂我而寝食难安。后来她通过打听,知道是分社另一名记者受了点轻伤时,她才放下心来。1987年,我不幸被一个刚刚学会骑摩托车的小伙子撞伤,头部毛细血管破裂,在医院进行了开颅和修补手术,若不是她和同事们日夜精心照顾,我也许早就不在人世了。我能成为新华社的高级编辑并在工作中有点成绩,我的妻子惠珍功不可没。
  2010年3月,惠珍经检查患了肝内胆道癌。这一病症平常很难发现。发现后已是晚期,我和儿女们立刻将她送进协和医院做手术。她做完手术后,除了积极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外,还到玉渊潭公园学习郭林抗癌气功,加强体育锻炼。但终因人力无法回天,她不幸于2011年4月3日撒手人寰。患病期间,组织上和同事们对她非常关心,不时去看望她。一般癌症患者常常是既睡不好觉,又吃不下饭,痛苦不堪。每当惠珍出现这些情况时,医生都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医治,使她辞世之前并没有受到太大的痛苦。惠珍去世之前对我说:“我已活了70多岁,是‘古来稀’的人了。即使现在去世,也算可以了……”她的乐观积极感染着我们,或多或少减轻了我们内心的悲伤,给我们沉重的心带来些许安慰。
  2011年4月7日,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告别仪式时,在惠珍遗体前,我默默地对她说:“惠珍,安息吧!我们家庭因为有你,才能如此和谐美满。,你的遗愿我和孩子们将继续完成。”
其他文献
摆在我面前的是全国著名老摄影家游云谷最近出版的画册《鄱阳湖颂》,题头还有一行醒目的字:“一湖清水特色是生态核心是发展。”翻开画册,里面是他精心拍摄和制作的96幅关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彩色照片。当他将这本画册送给我的时候,我以先睹为快的心情翻了一遍,激动地说:“游老,看了你这本画册,没有到过鄱阳湖的人都会为她的魅力所倾倒啊!”  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批复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建设鄱阳
期刊
他今年77岁,仍然工作在江西省乐平市众埠镇老龄工作岗位上。他老伴说:“老头子退休17年,没有正儿八经在家呆过几天。他爱革命工作,他把革命工作看得比自家还重要。”广大老年人说:“我们信任他,也敬重他,他那种退休不退岗的工作热情,让全镇老年人活得开心,养得静心,过得称心。”他说:“年龄可以退休,工作不能歇脚,身为党的干部,能干就要为党多作贡献。”他,就是闻名乐平市“退休不退岗”的众埠镇老龄委主任、20
期刊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王陇德说:“我的旅行箱里一直放着拉力器,无论到哪里出差我都带着,随时锻炼,这个习惯已经保持10年了……如果不去刻意锻炼,30岁开始人的肌肉便逐年减少,到75岁时会消失50%,这时慢性病想防也防不住了。”  科学研究已经证明,引起慢性病的最重要因素是:不健康饮食和摄入热量过多、缺乏体育锻炼、吸烟等。绝大多数慢性病是可以通过生活方式的调整来预防的。  王陇德认为,我国
期刊
我记忆中的故乡,还停留在上世纪70年代末:黄土和石灰夯打成的简易平房、尘土飞扬的道路、吃番薯粥穿土布衫的父老乡亲……即便如此,我依然眷恋着它——永新县埠前镇三门村。去年秋天,我回了一趟故乡,屈指一算,离上次告别故乡去省城读书,已过去25年了。在这25年里,故乡的变化可真大啊!  汽车进入埠前镇境内,一派秀丽风光尽收眼底。远山林木苍翠,浓浓的黛绿把秋色涂抹得葱郁凝重:枝叶筛下的秋阳,铺成了金色的大道
期刊
我和老伴育有两儿两女。儿女们从小跟着我们经历了“三年困难时期”和“十年内乱”的艰苦岁月,所以深知父母的艰辛和生活的不易,都能自爱自强,好学上进,孝顺父母。两个儿子、儿媳在外地工作,回家时间少,但常打电话来对我和老伴嘘寒问暖。他们若出差或去外面旅游,动身前和到达目的地以及回到自己家里时,都会打电话把情况告诉我和老伴,以免我们的挂念。节假日,在外地的儿子、儿媳也尽可能常回家来看望我们。两个女儿和我们同
期刊
宣誓,是参加某一组织或担任某项任务时,在一定的仪式上当众宣读誓言,表达自己的忠诚和决心。这是一种很庄严的仪式,它要求宣誓人说到做到,永不背叛。  我生在旧社会,长在新中国,一辈子共经历了3次宣誓。3次宣誓的誓言,对我人生观的形成、发展、巩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我清楚地记得,1950年我在南昌一中读书时。参加了有生以来的第一次宣誓。那天,我和同班几位同学系上了红领巾,在少先队队旗前宣誓:“遵守队章
期刊
“花甲去已,夕阳青山歌盛世;悠闲自得,童颜鹤发乐余年。”这是笔者在江西永新县龙田乡龙田村落社区老年活动中心墙上看到的一副楹联。这副楹联不只是写在纸上,也是龙田村老人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    健身方式多样化    担任了多年村党支部书记的贺炳金最了解老年人,也最敬重老年人。为了给老年人搭建一个强身健体的良好平台,他从2007年12月开始筹划、提议,后来经村委干部会一致同意:以村委原陈旧的粮仓为基础
期刊
儿子大学毕业后,经过几年来的不懈努力,成立了一家自己的公司,手下有10多名员工,可谓事业有成。  一个月前,儿子打来电话说请我和老伴去外地旅游,景点任我们选,他可以开车陪我们去。我想也不想就一口拒绝了,因为我和老伴退休后,就一直住在乡下,并且爱上了这里。这里环境不错,幽静、空气又新鲜,而且邻里关系融洽,我和老伴哪舍得离开这里?更重要的是,儿子正处在事业上升期,工作较忙,如果我们去了,岂不是给儿子添
期刊
“当年华已逝,你两鬓斑白,沉沉欲睡……”中国人欣赏爱尔兰诗人叶芝在《当你老去》中所描绘的爱情。但当中国社会进入老龄化阶段,并正在快速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之际,越来越多的普通中国人在思考“当我老去”这个问题时,所想到的问题却往往没有诗中的浪漫。在当前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完善的情况下,“中国式养老”面临诸多挑战。    中国老龄化现状    《中国财经报》2011年9月1日的文章称,我国从1999年开始就迈
期刊
今年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40周年。40年来,中国外交一直坚定地维护着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实行和平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也为世界和平和发展作出了令世界瞩目的重大贡献。    重返联合国:“没有想到”的胜利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并郑重昭告全世界“本政府为代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