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中外文献中研究国内外学者对创业能力和大学生创业能力模型,采用频次统计的方法,梳理出大学生创业能力模型,该模型共有三个维度,分别是知识、技能与态度。并对这三个维度进行细致的分析。
【关键词】大学生 创业能力 模型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9-0002-02
一、大学生创业能力
1.问题的提出
信息革命将将知识作为世界经济与社会的进步重要的推动工具,知识对当今社会、经济的巨大作用已由量变到了质变。 过去的二十多年理,经济全球化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为创业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创业活动已经成为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重要的一部分。不论是在社会上,还是校园里,创业都成了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众所周知的著名企业Google、微软、Dell等都是由学生创业成功的。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创业教育才刚刚起步,而正规的创业学课程教育则几乎是一片空白。
2.相关概念介绍
Fayolle A(2007)认为,“创业是一个经济现象和社会现象,也是一个研究对象,一个学术科目和教学科目。当我们关注到全世界大学提供创业计划和创业课程的数目不断增大时,我们对创业更会达成如此的共识”[1]。
美国巴布森商学院和英国伦敦商学院联合发起,加拿大、德国、法国、日本、意大利、芬兰、丹麦、以色列等10个国家的研究者应邀参加的“全球创业监测”项目,提出创业的概念,即“依靠个人、团队或者一个现有企业来建立一个新企业的过程,如自我创业、一个新业务组织的成立或者一个现有企业的扩张”[2]。
郁义鸿(2000)认为创业是一个发现和捕获机会并由此创造出新颖产品或者服务及实现其潜在价值的过程,创业必须贡献时间和付出努力,承担与之相应的经济、精神和社会风险,并以获得金钱、个人满足感和独立自主作为回报[3]。
1989 年亚太会议报告指出:“要求把事业心和开拓技能教育提高到目前学术性和职业性教育护照所享有的同等地位。事业心和开拓技能教育要求培养思维、规划、合作、交流、组织、解决问题、跟踪和评估的能力。”[4]会议期间,华裔专家朱小奇先生首次提出“创业能力”(Entrepreneurial Competency)一词,当时被译为“事业心和开拓技能”。严强(1991)认为创业能力受个体的性格特征制约,自身知识、经验、技能在转化的过程中形成了创业能力。邹建芬(2011)认为创业能力是指大学生将自身知识、技能和经验学以致用,创造性地经营管理一家企业的能力。高桂娟(2014)认为创业能力有三個类别:个体创业能力是指个人在创办经营经济实体过程中展现出来的知识、技能、才华的总和;团队创业能力是指团队中所有个体创业能力的整合;公司创业能力则是指组织内部的可以整合的资源总和,这种能力能为公司带来可持续的发展和财富的累积。
二、创业能力模型
在国外关于创业能力模型的研究中,早期的创业能力模型构成相对简单,Chandler和Man(1994)等学者在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基础上,通过对创业者自我评估的方法分析创业能力概念。Man等人通过对以往文献的综述,整理出创业能力的六个维度,如表1所示。
欧盟委员会联合研究中心代表欧盟就业与社会事务总理事于2016年发布了《欧盟创业能力框架》,该框架通过文献研究、个案研究、案头研究及专家访谈等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法提出了由不同专家共同定义的创业能力,旨在提高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关于创业能力的共识。欧盟创业能力框架将创业视为一种个体和组织可迁移的能力,可迁移的范围覆盖生活中的所有方面,包括个体当前服务的组织。该框架采用的创业定义是 :“创业就是你对机会和想法有所行动,并将这样的行动转化到他人的价值中。”
该框架由3个相互关联的能力领域构成:“理念和机会”、“资源”、“行动”。每个领域由5种具体能力构成,是构成创业能力主体的基础。这些能力相互关联,每一种能力都是整体能力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理念和机会”领域中,共包括五种能力,分别是:识别机会、创造力、想象力、重视想法、考虑伦理和可持续发展。“资源”领域中包括五种能力,它们分别是:自我意识和自我效能感、动力和毅力、动员资源、金融经济素养、动员别人。“行动”领域也包括五种能力,分别是:采取主动、规划管理、应对不确定性、模糊性和风险、与他人合作、从经验中学习。为了满足创业能力框架对不同层级的机构和学生的需求,欧盟开发了创业能力学习的进阶模型,作为欧盟《创业能力框架》的有机组成部分。该模型将创业学习划分为四个等级:基础、中级、高级和专家,并定义了每个层次的功能和要求。同时,该模型定义了由低到高八个等级的创业学习熟练度的层级特征:发现、探索、试验、挑战、改进、加强、扩展和转变,并描述了其具体要求。
经过以上研究,根据对国内外创业能力模型文献的梳理,我们采用频次统计的方法,把各个学者关于创业模型的维度中出现的高频次维度统计起来,形成大学生创业能力模型。我们将创业能力模型概括为三个维度,分别是知识、技能和态度如表2所示。
根据目前现有的文献资料来看,对于大学生创业能力模型的研究有很多,由于每位研究者有自己的研究视角,他们分别构建了不同的创业能力模型要素,这些创业模型的各个维度要素也有一定程度的重合。本研究旨在众多研究者得出的关于创业能力要素基础上总结而来,其中的一些能力要素已有实证研究证实。创业能否成功,并不全靠创业能力模型的支撑,还要受到创业者的外部环境影响,以及社会的政策等影响。
参考文献:
[1] Fayolle A. Handbook of Resrarch in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M].Northampton,MA:Eeward Elegar Publishing Company,2007:1-16.
[2]张光辉.创业管理概论[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3-11,31-43.
[3]郁义鸿,李志能,罗博特·D·希斯瑞克.创业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9,390-397.
[4]王一兵.学会关心——面向21世纪的教育(圆桌会议报告)[J].教育研究,1990,(7).
[5] TWY Man,T Lau,KF Chan.The competitiveness of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A conceptualization with focus on entrepreneurial competencies [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2 ,17 (2) :123-142.
【关键词】大学生 创业能力 模型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9-0002-02
一、大学生创业能力
1.问题的提出
信息革命将将知识作为世界经济与社会的进步重要的推动工具,知识对当今社会、经济的巨大作用已由量变到了质变。 过去的二十多年理,经济全球化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为创业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创业活动已经成为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重要的一部分。不论是在社会上,还是校园里,创业都成了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众所周知的著名企业Google、微软、Dell等都是由学生创业成功的。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创业教育才刚刚起步,而正规的创业学课程教育则几乎是一片空白。
2.相关概念介绍
Fayolle A(2007)认为,“创业是一个经济现象和社会现象,也是一个研究对象,一个学术科目和教学科目。当我们关注到全世界大学提供创业计划和创业课程的数目不断增大时,我们对创业更会达成如此的共识”[1]。
美国巴布森商学院和英国伦敦商学院联合发起,加拿大、德国、法国、日本、意大利、芬兰、丹麦、以色列等10个国家的研究者应邀参加的“全球创业监测”项目,提出创业的概念,即“依靠个人、团队或者一个现有企业来建立一个新企业的过程,如自我创业、一个新业务组织的成立或者一个现有企业的扩张”[2]。
郁义鸿(2000)认为创业是一个发现和捕获机会并由此创造出新颖产品或者服务及实现其潜在价值的过程,创业必须贡献时间和付出努力,承担与之相应的经济、精神和社会风险,并以获得金钱、个人满足感和独立自主作为回报[3]。
1989 年亚太会议报告指出:“要求把事业心和开拓技能教育提高到目前学术性和职业性教育护照所享有的同等地位。事业心和开拓技能教育要求培养思维、规划、合作、交流、组织、解决问题、跟踪和评估的能力。”[4]会议期间,华裔专家朱小奇先生首次提出“创业能力”(Entrepreneurial Competency)一词,当时被译为“事业心和开拓技能”。严强(1991)认为创业能力受个体的性格特征制约,自身知识、经验、技能在转化的过程中形成了创业能力。邹建芬(2011)认为创业能力是指大学生将自身知识、技能和经验学以致用,创造性地经营管理一家企业的能力。高桂娟(2014)认为创业能力有三個类别:个体创业能力是指个人在创办经营经济实体过程中展现出来的知识、技能、才华的总和;团队创业能力是指团队中所有个体创业能力的整合;公司创业能力则是指组织内部的可以整合的资源总和,这种能力能为公司带来可持续的发展和财富的累积。
二、创业能力模型
在国外关于创业能力模型的研究中,早期的创业能力模型构成相对简单,Chandler和Man(1994)等学者在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基础上,通过对创业者自我评估的方法分析创业能力概念。Man等人通过对以往文献的综述,整理出创业能力的六个维度,如表1所示。
欧盟委员会联合研究中心代表欧盟就业与社会事务总理事于2016年发布了《欧盟创业能力框架》,该框架通过文献研究、个案研究、案头研究及专家访谈等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法提出了由不同专家共同定义的创业能力,旨在提高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关于创业能力的共识。欧盟创业能力框架将创业视为一种个体和组织可迁移的能力,可迁移的范围覆盖生活中的所有方面,包括个体当前服务的组织。该框架采用的创业定义是 :“创业就是你对机会和想法有所行动,并将这样的行动转化到他人的价值中。”
该框架由3个相互关联的能力领域构成:“理念和机会”、“资源”、“行动”。每个领域由5种具体能力构成,是构成创业能力主体的基础。这些能力相互关联,每一种能力都是整体能力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理念和机会”领域中,共包括五种能力,分别是:识别机会、创造力、想象力、重视想法、考虑伦理和可持续发展。“资源”领域中包括五种能力,它们分别是:自我意识和自我效能感、动力和毅力、动员资源、金融经济素养、动员别人。“行动”领域也包括五种能力,分别是:采取主动、规划管理、应对不确定性、模糊性和风险、与他人合作、从经验中学习。为了满足创业能力框架对不同层级的机构和学生的需求,欧盟开发了创业能力学习的进阶模型,作为欧盟《创业能力框架》的有机组成部分。该模型将创业学习划分为四个等级:基础、中级、高级和专家,并定义了每个层次的功能和要求。同时,该模型定义了由低到高八个等级的创业学习熟练度的层级特征:发现、探索、试验、挑战、改进、加强、扩展和转变,并描述了其具体要求。
经过以上研究,根据对国内外创业能力模型文献的梳理,我们采用频次统计的方法,把各个学者关于创业模型的维度中出现的高频次维度统计起来,形成大学生创业能力模型。我们将创业能力模型概括为三个维度,分别是知识、技能和态度如表2所示。
根据目前现有的文献资料来看,对于大学生创业能力模型的研究有很多,由于每位研究者有自己的研究视角,他们分别构建了不同的创业能力模型要素,这些创业模型的各个维度要素也有一定程度的重合。本研究旨在众多研究者得出的关于创业能力要素基础上总结而来,其中的一些能力要素已有实证研究证实。创业能否成功,并不全靠创业能力模型的支撑,还要受到创业者的外部环境影响,以及社会的政策等影响。
参考文献:
[1] Fayolle A. Handbook of Resrarch in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M].Northampton,MA:Eeward Elegar Publishing Company,2007:1-16.
[2]张光辉.创业管理概论[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3-11,31-43.
[3]郁义鸿,李志能,罗博特·D·希斯瑞克.创业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9,390-397.
[4]王一兵.学会关心——面向21世纪的教育(圆桌会议报告)[J].教育研究,1990,(7).
[5] TWY Man,T Lau,KF Chan.The competitiveness of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A conceptualization with focus on entrepreneurial competencies [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2 ,17 (2) :123-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