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旋咪唑体外试验对恢复瘤型麻风病人淋巴细胞反应无效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ynam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报告左旋咪唑对瘤型病人体外试验时对麻风杆菌抗原和结核菌素PPD反应的效果.作者研究了14例埃塞俄比亚人(女6,男8,年龄12~36岁,平均23岁).其中BL或LL11例,BT3例.研究前除瘤型组5例曾用DDS2周~20年外,其余皆未经治疗.

其他文献
甲氰咪胍引起的皮肤反应己报告有:Ⅰ型超敏反应,荨麻疹,血管性水肿,剥脱性皮炎和Stevens-Johnson综合征和脉管炎。虽然这些反应从未能由再激发试验证实。本文报告一例用此药期间发生两次荨麻疹性脉管炎。一男性病人,63岁,因十二指肠炎口服甲氰咪胍300mg每日4次,4天后手及前臂发疹并发展成全身性荨麻疹,眼周、面、耳和手部水肿。
期刊
本文报告一例坏疽性脓皮病用环磷酰胺治疗有效.患者,女,33岁.1969年2月因下肢复发性溃疡6年来诊.经用各种局部治疗和口服抗生素无效.临床诊断坏疽性脓皮病入院.开始用氨苯砜(DDS)50mg/日,以后递增至400mg/日.局部用1:1万硝酸银湿敷日3次,后外用硫酸庆大霉素软膏,8周后皮损痊愈.当DDS减量时新损害又出现.
汗孔角化病是一种罕见的原因不明的疾病,可表现为多种形式。在最近的几篇报告中描述了一种新的类型,即点状汗孔角化病。本文报告1例先天性单侧性点状汗孔角化病的临床和组织学表现,及与该型损害的鉴别诊断。病例报告:女性,16岁,因右掌鳞屑状皮损就诊。患者母亲诉该皮损出生时即有,后逐渐增大。10岁时曾被诊断为线状表皮痣。未予治疗。家族中无同样病损或任何别的先天性或遗传性疾病。体检示皮肤改变限于右手和前臂。右前
在这一简短的综述中,作者将下列三个方面选为实验皮肤病学的活跃领域:(1)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最有用的技术在皮肤方面的应用,(2)有关皮肤功能基本机理新概念方面的进展,(3)有关皮肤病病理机理或治疗药物作用方式的发现.
1971年Altman等报告一临床和组织学上具有炎症和银屑病样单侧线状的独特类型表皮痣,称之为炎性线形疣状表皮痣.迄今已报告70例单侧性患者,而累及双侧者罕见,仅报告8例.本文报告一例对称分布,累及指甲的炎症性线形疣状表皮痣病人.患者,2岁男孩,出生时在左大腿发现一褐色点.2周内发生红斑和渗出.1年后新损害从大腿发展到身体两侧.伴严重瘙痒.
期刊
为确定麻风患者的原发性滑膜受侵是否是关节炎的病因,作者对50例患有关节炎的瘤型麻风患者(皮肤病理检查确诊)进行了滑膜的组织病理学研究.患者均接受过一定时期(1~5年)的治疗,年龄大多在30岁左右,其中14例并发麻风反应.50例中,6例双侧膝关节受侵,44例除膝关节外,踝关节受侵18例、腕及肘关节各9例.另外以10例无关节症状的瘤型麻风患者作为对照.滑膜取自无麻风皮损的膝关节.每个患者均作了受侵关节
期刊
高IgE综合征是以反复化脓性感染、慢性湿疹样皮疹,血清IgE增高和中性粒细胞趋化性低下为特征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综合征.Buckley等1972年首先报告2例为青春期男子,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皮肤、肺和关节的反复脓疡和慢性湿疹,血清IgE显著增高,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多,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二次抗体应答低下,认为系一新病,建议命名为高IgE综合征.
期刊
麻风患者对氨苯砜耐药的流行率逐年增多,迫使治疗方案由氨苯砜单疗改为数种机制不同的杀菌药物组成的联合化疗。多菌型麻风必须在氨苯砜的基础上合用至少两种抗菌药,其中之一应是利福平。现在有杀菌作用的抗麻风药物只有4种,除氨苯砜和利福平外,尚有氯苯酚嗪和丙硫异烟胺。
期刊
本研究之目的是确定免疫损伤者发生带状疱疹后72小时内以阿糖腺甙治疗是否能防止皮肤的播散、减少内脏并发症的出现率及严重度、改变后遗冲经痛的严重程度以及在与化疗合并应用时有无附加的毒性作用.
口腔软组织良性肿瘤可根据其组织起源分类现分述如下: 一、上皮组织起源 (一)乳头状瘤(papilloma):为口腔最常见的损害之一。起源于上皮,病因不明。临床上表现为小而有蒂的外突性赘生物。多由角化不全、排列于乳头突上方之复层鳞状上皮组成,呈菜花状外观。常为白色,也可为粉红或红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