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常常以为,只要秉持黄金法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可达到人际问的充分沟通、相互理解。
但实际上,受选择性知觉、不注意视盲的影响,即便面对同一事实情境,各人也会“盲人摸象”地产生不同的认知和感受;更何况,现实中的人们常常面对的是有差异的情境,得到的信息原本就互不相同,此时仍主观地相信“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试图以己度人,可能就会在不经意中掉入自以为是的认知陷阱,这种现象在决策学中被称为共识偏见。
社会心理学中有所谓焦点效应(spotlighleffect,意味着人们往往把自己视为一切的中心,并直觉地高估他人对我们的注意度)以及相关联的透明度错觉(illusion of transparency,人们总能敏锐地察觉自己的情绪,高估自己的社交失误和公众心理疏忽的明显度),导致人们的自我认知与实际存有很大的偏差。一个处处指责他人的人,可能首先需要反躬自省、反求诸己,例如,一个组织中多阿谀奉承之辈,往往是因为领导好之,而迎合者能得到好处;公司中缺乏人才,常常是因为领导雅量不够,不会用人、容人、培养人才所致;下属缺少创意,通常是因为领导听不进或根本听不得不同意见。
受共识偏见影响,简单地采取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的做法,许多情况下并不能帮助人更好地了解他人。尽管人们努力地设身处地,试图推想他人的真实,但实际所得不过是其想象中的他人而已。人们在介绍自己非常熟悉的情况时,受共识偏见的作用,往往会在无意间以为别人也熟悉,结果将信息简化,令那些实际上并不熟悉情况的人听得云里雾里。如不少企业由熟悉产品的专家写出的产品使用说明书,行文简单、专业,使得普通顾客即使反复阅读,也还是看不太明白;类似地,还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专家学者无法向一般听众说清自己的研究领域。为什么?因为有了知识,结果反而阻碍了相互交流,妨碍了信息的恰当传递与共享。
由于存在着以上这种受各自所知影响而产生的有碍沟通的“知识诅咒”现象,面对盲人摸象的情形,若“盲人们”互不信任,则分歧争论将很难消除。人们在获取信息后,很难再装作从来就不知情,从而变得很难与信息缺乏者进行有效沟通,甚至还容易自以为是地觉得他人是“白痴”,其实不过是“术业有专攻”罢了。一些成功人士总在年轻时觉得年长者老朽无能、保守而不思进取而在自己变得年老时,又觉得年轻人不够沉稳、冒失。
在群体中,个体往往较为关心大家都知道的那部分信息,即共享信息,而不太愿意利用各自掌握的那部分非共享信息。因此,若群体成员事先没有掌握全部信息,要通过群体讨论来达成共享是困难的。这种共享信息悖论在有关多产品的比较选择中存在,人们倾向于比较它们拥有的共同属性的信息,而忽视不具可比性的差异信息。
共识偏见会使换位思考的结果事与愿违。一般情况下,人们会觉得自己更了解情况,例如,领导者会认为自己比下属更聪明,而下级员工则会认为领导是“外行领导内行”。据调查,美国有80%的员工认为自己比老板更聪明。因此,知人信人异常困难,甚至连孔子对此也深有感受。《吕氏春秋》载:孔子穷乎陈、蔡之间,藜羹不斟,七日不尝粒。昼寝。颜回索米,得而爨之,几熟,孔子望见颜回攫其甑中而食之。选间,食熟,谒孔子而进食。孔子佯为不见之。孔子起日:
“今者梦见先君,食洁而后馈。”颜回对日:“不可。向者煤炱人甑中,弃食不祥,回攫而饭之。”孔子叹日:“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矣。”
季羡林先生曾说:“真理是愈辩愈糊涂。……畜生吃人,因为它饿。它不会说谎,不会耍刁,决不会先讲上一大篇必须吃人的道理,旁征博引,洋洋洒洒,然后才张嘴吃人。而人则不然。”所以,人们为了真正弄清事实真相,更需要坦诚相见,学习不加预设的观察倾听,防止以一种先入为主来攻讦另一种先入为主,在相互交流时,应该多关注和倾听他人的观点,而非企图说服他人甚至试图借批评指责他人以证明自己的英明,这样才不会引致相互猜疑的逆反与防卫心理,最终在无意中反而强化了初始的偏见,使其与交流的初衷越来越远。
当年胡适在写给白薇的信中有言:“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待人要在有疑处不疑。”试图用自己的观察来解释一切,去推断他人的动机,往往容易忽视自己不注意视盲之外的信息,因而更可能与真相、真理失之交臂。从此角度看,无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还是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都是不利于人际交往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本身就是人际沟通的最大障碍。真正有助于了解真相、理解他人的做法是,先对他人保持一份静默、一份敬意、一份宽容,而不是无意中由自己代替他人做判断与选择,将自己的偏好强加于人,还口口声声地声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但实际上,受选择性知觉、不注意视盲的影响,即便面对同一事实情境,各人也会“盲人摸象”地产生不同的认知和感受;更何况,现实中的人们常常面对的是有差异的情境,得到的信息原本就互不相同,此时仍主观地相信“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试图以己度人,可能就会在不经意中掉入自以为是的认知陷阱,这种现象在决策学中被称为共识偏见。
社会心理学中有所谓焦点效应(spotlighleffect,意味着人们往往把自己视为一切的中心,并直觉地高估他人对我们的注意度)以及相关联的透明度错觉(illusion of transparency,人们总能敏锐地察觉自己的情绪,高估自己的社交失误和公众心理疏忽的明显度),导致人们的自我认知与实际存有很大的偏差。一个处处指责他人的人,可能首先需要反躬自省、反求诸己,例如,一个组织中多阿谀奉承之辈,往往是因为领导好之,而迎合者能得到好处;公司中缺乏人才,常常是因为领导雅量不够,不会用人、容人、培养人才所致;下属缺少创意,通常是因为领导听不进或根本听不得不同意见。
受共识偏见影响,简单地采取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的做法,许多情况下并不能帮助人更好地了解他人。尽管人们努力地设身处地,试图推想他人的真实,但实际所得不过是其想象中的他人而已。人们在介绍自己非常熟悉的情况时,受共识偏见的作用,往往会在无意间以为别人也熟悉,结果将信息简化,令那些实际上并不熟悉情况的人听得云里雾里。如不少企业由熟悉产品的专家写出的产品使用说明书,行文简单、专业,使得普通顾客即使反复阅读,也还是看不太明白;类似地,还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专家学者无法向一般听众说清自己的研究领域。为什么?因为有了知识,结果反而阻碍了相互交流,妨碍了信息的恰当传递与共享。
由于存在着以上这种受各自所知影响而产生的有碍沟通的“知识诅咒”现象,面对盲人摸象的情形,若“盲人们”互不信任,则分歧争论将很难消除。人们在获取信息后,很难再装作从来就不知情,从而变得很难与信息缺乏者进行有效沟通,甚至还容易自以为是地觉得他人是“白痴”,其实不过是“术业有专攻”罢了。一些成功人士总在年轻时觉得年长者老朽无能、保守而不思进取而在自己变得年老时,又觉得年轻人不够沉稳、冒失。
在群体中,个体往往较为关心大家都知道的那部分信息,即共享信息,而不太愿意利用各自掌握的那部分非共享信息。因此,若群体成员事先没有掌握全部信息,要通过群体讨论来达成共享是困难的。这种共享信息悖论在有关多产品的比较选择中存在,人们倾向于比较它们拥有的共同属性的信息,而忽视不具可比性的差异信息。
共识偏见会使换位思考的结果事与愿违。一般情况下,人们会觉得自己更了解情况,例如,领导者会认为自己比下属更聪明,而下级员工则会认为领导是“外行领导内行”。据调查,美国有80%的员工认为自己比老板更聪明。因此,知人信人异常困难,甚至连孔子对此也深有感受。《吕氏春秋》载:孔子穷乎陈、蔡之间,藜羹不斟,七日不尝粒。昼寝。颜回索米,得而爨之,几熟,孔子望见颜回攫其甑中而食之。选间,食熟,谒孔子而进食。孔子佯为不见之。孔子起日:
“今者梦见先君,食洁而后馈。”颜回对日:“不可。向者煤炱人甑中,弃食不祥,回攫而饭之。”孔子叹日:“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矣。”
季羡林先生曾说:“真理是愈辩愈糊涂。……畜生吃人,因为它饿。它不会说谎,不会耍刁,决不会先讲上一大篇必须吃人的道理,旁征博引,洋洋洒洒,然后才张嘴吃人。而人则不然。”所以,人们为了真正弄清事实真相,更需要坦诚相见,学习不加预设的观察倾听,防止以一种先入为主来攻讦另一种先入为主,在相互交流时,应该多关注和倾听他人的观点,而非企图说服他人甚至试图借批评指责他人以证明自己的英明,这样才不会引致相互猜疑的逆反与防卫心理,最终在无意中反而强化了初始的偏见,使其与交流的初衷越来越远。
当年胡适在写给白薇的信中有言:“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待人要在有疑处不疑。”试图用自己的观察来解释一切,去推断他人的动机,往往容易忽视自己不注意视盲之外的信息,因而更可能与真相、真理失之交臂。从此角度看,无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还是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都是不利于人际交往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本身就是人际沟通的最大障碍。真正有助于了解真相、理解他人的做法是,先对他人保持一份静默、一份敬意、一份宽容,而不是无意中由自己代替他人做判断与选择,将自己的偏好强加于人,还口口声声地声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