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应敢于展现个性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arinet19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作文从2000年开始采用“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两级评分标准,2004年发展等级由10分调整为20分,2006年发展等级采用一点评分法,即15个评分点中有一点突出就可以得到满分20分,2007年全国卷Ⅰ又打破了话题作文“传统”,以图画材料的形式出现,这些变化都为考生在思维、语言、写作技巧等各方面表现出自己的个性特点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所以,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应积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敢于展现自己的个性。
  文章最忌雷同,没有个性色彩的文章是没有生命力的,特别是在面对同一文题或同一写作材料集体应试时,怎样才能独创新意,展现出文章的个性色彩呢?
  
  一、构思立意要善于求异思维
  
  受写作训练导向和自身思维定势的影响,在实际写作中,面对同一个文题或材料,大家的构思立意往往表现出令人吃惊的趋同化。1998年的高考,一些安徽的考生就在作文中开了自己和父母的玩笑,在一本30份的试卷中,竟有五分之一的学生称高考前夕父母双亡,让阅卷教师目瞪口呆。苏轼曾说:“文章最忌随人后。”要想写出“不随人后”、富有个性有新意的文章,在思维方式上就应大胆求异,突破思维定势,想人所未想,发人所未发。2005年福建省的高考作文要求根据两个图形写联想或感悟,大部分考生都是用人的个性与两个图形进行比照,从历史、现实的角度对“稳定、规范”与“新颖、多变”两种个性进行辩证的比较,最后点到要如何取长补短等等,让人觉得是一个套路,千人一面,没有一点新意。而一篇题为《惑》的文章比较独特,作者把周长比作信仰,把面积看成人们对物质需求的增长,然后阐述二者的消长关系。这样的构思让阅卷教师眼前一“亮”,怎能会不得高分呢?
  
  二、选用事例要敢用新材料
  
  写文章是离不开选用事例的,但我们在写作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几年如一日就是那么几个事例,这些熟例你用我用大家用,人人都用,缺乏灵气和个性。因而选用事例除了追求恰当、典型以外,还必须力求新颖。
  事例新,应该表现为事件新、感受新、体验新等方面,是阅读者的听力、目力所不及的,为此,每一个考生首先必须热爱生活,以满腔热情的态度去关注社会生活,留心国内外热点,“无论走到哪里,都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像哨兵似的警觉”,为写作建立素材库,只有这样,写作时才能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其次是思维不可僵化,要避免恋旧趋熟的思维惰性,多想想最新的热门话题,身边的新人新事,最新的一些读物,在用例方面充分显出你的与众不同,从而张扬你的写作个性。比如“非典”是2003年春季的一个热门话题,学生们当时几乎天天在谈,但在作文中能恰当选用的却很少。在一次以“门和墙”为话题的作文训练中,一位学生这样写:“墙虽然可以隔离我们的身体,但我们可以打开心灵的门,去理解、去安慰、去支持。我们坚信中国人民必然会冲破一切阻碍,降服SARS病魔,建立一道胜利之门。”用设喻的方式,把最新事例恰当地跟话题联系起来,给教师留下很深的印象。
  
  三、语言表达要鲜活独特
  
  语言是文章的基本材料,语言的好坏直接影响文章品位的高下,所谓“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就是这个道理。语言是最鲜活,最富有自我个性色彩的,但是中学生的写作用语长期受到语法规则的约束,加之平时的写作实践中不习惯于锤炼自己的语言,因而造成了语言的贫乏、干瘪的通病。同样的意思,平铺直叙、直白寡淡的语言读来味同嚼蜡,而鲜活独特的语言能让人得到美的享受。一位学生谈到考试造成压力时说:“学生把大量的时间花在教材上而忽视了课外阅读和‘业余钻研’,于是乎,弯腰驼背兮‘孔乙己’,鸡胸鹤腿兮‘林黛玉’,双眼昏花兮博士伦,挑灯夜战兮书如山……”这段文字所涉及的现象,其他学生也都知道,但这个学生却能摹仿楚辞,使语言妙趣横生。
  语言的鲜活独特有个性,本质上就是语言运用的独创性,因而鲜活的语言决不是人云亦云,拾人牙慧,而是“词必己出”,“务去陈言”。张晓风的散文《春之怀古》开头这样写: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从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噗嗤一声,将冷脸笑成花面,一首凘凘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溶溶的春泥,软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
  他用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把初春时节冰雪融化的现象给写活了,也写绝了。山头的冰雪开始融化,会断裂会破碎,如果直接写,就显得平直,也不具美感,而打成比方“笑成花面”,就把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充分表现出来,很有动感,而且有丰富的想象空间。
  
  四、文章标题要做到引人注目
  
  话题作文要求自拟题目,“好题一半文”,可惜拟题训练没有得到学生们足够的重视,不肯花时间去拟一个贴切、生动、形象的标题,许多学生直接用话题作标题,放弃了展示个性才华的机会。一般说来,高考阅卷具有时间紧、任务重的特点,2007年河南首次实行网上阅卷,批卷速度更加快,教师目力也更易疲劳,在这样的情况下,考生若能为文章拟一个好的标题,既可增添题目本身的“含金量”,又能以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吸引住老师的视线。2007年全国卷Ⅰ作文,就出现了不少赏心悦目的好题目,如《切忌心太软》、《莫为溺爱遮望眼》、《逆境就是脚下的西瓜皮》、《给过度的爱加把锁》、《苦难是化了妆的幸福》、《爱是怎样炼成的》、《都是溺爱惹的祸》等,这些题目或引用流行歌词,或化用诗文警句,或设喻,或比拟,都非常精当、醒目,有自己的特色,这样有个性色彩的题目阅卷老师怎么会不“注目”呢?怎么会不偏爱呢?
  作文呼唤个性,唯有浓烈的自我个性,才能使文章有风格、有特色。写作是一种最富创造性的精神劳动,最能承载和张扬写作个体的个性,踩着他人的脚印走不行,踩着自己以前的脚印走也不行,发散思维、标新立异才能展示你鲜明的个性色彩。
其他文献
都说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语文教学更是一门综合艺术。目前,枯燥无味的语文教学越来越让学生反感,不少学生甚至認为最让人头痛的课便是语文课。面对此况,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都应“穷则思变”,让自己的激情燃烧起来,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让语文课堂亮起来。要想达到此效果,“艺术”则会成为语文课堂上的一支催化剂。    一、课文导入不妨来点说唱艺术    作为语文教师,课文导语的设计至关重要。教师匠心独运、设计精美
人们常说“文章不是无情物”,古人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文章实是作者充沛感情的自然流露。任何一篇作品都包含着作者的丰富感情。自古以来,音乐就与文学有着不解之缘。唐代的王维、宋代的李清照、清代的曹雪芹……他们不仅是诗文高手,同时也是精通音律的音乐家。文学家常常在音乐中捕捉灵感,为自己构筑精神家园。所以教学中,音乐有其举足轻重的作用。把音乐引入语文教学,作为情境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
摘要:高校和谐德育理念的提出,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德育本质的要求。界定和谐德育的基本内涵、实践意义和目标实现的概念并统一思想,对在新形势下与时俱进地构建高校和谐德育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关键词:高等学校 和谐德育 以人为本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我们党顺应历史发展变化,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全面落实科学
犹如一块巨大磁铁,整数关1000点对上证综合指数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在一个半月的时间内,上证指数已经连续三次徘徊在千点关口——自6月6日跌破千点,创出998.23点的八年新低之后,
第四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评选结果公布后的最初几天。庹震家的电话几乎没停过。经济日报的领导、同事,新闻界的同行、朋友,采访过的单位、熟人纷纷向他祝贺,因为他们了解庹震
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学校全方位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后勤工作中的服务育人具有其特殊的地位和不可替代性。我们应树立先进的后勤管理理念,优化学校人文环境,让学生在多元化的教育环境中长大成人,促使他们的思想和精神境界得到的内化。
摘要:新课标指出,实施素质教育要从五个方面入手,一是要培养学生主体意识,二是要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三是要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四是要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每个教师都应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努力探求能适合发展需要的实施素质教育的最有效途径,而创设一个风趣幽默的课堂氛围无疑对落实素质教育起事半功倍的作用。  關键词:幽默 语文教学 艺术魅力    幽默是一种优美的品质,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欢笑。在日
摘 要:对教学个性的提倡向来有颇多争议,近年来随着新课标、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应具有个性化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任何问题的提出总会产生过犹不及的倾向,不同的教师应在总的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形成各自不同的教学风格,不能因过于强调个性的突出而置教学目标于不顾;不能让课堂演变成为教师随意创新的试验室,让学生充当试验品;更不能让课堂沦为张扬教师个性的作秀场,提倡个性化教学的根本宗旨在于通过多
摘要: 伴随着大学校园网络的普及,网络文化已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渗入到大学生生活的每一个领域,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效率。所以,在新形势下,如何优化校园网络环境,提升校园网络文化的品位,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挑战。本文概述了校园网络文化的定义,并提出了校园网络文化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关键词: 高校 校园网络文化 和谐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以互联网
摘 要: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语文教学是渗透人文教育的主渠道。笔者认为,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可从关注学生心灵、尊重个性、培养学生情感、鼓励学生创造这四个方面来发挥语文教学优势,渗透人文教育。  关键词:语文 教学 渗透 人文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除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一语文的本质属性外,特意指出语文“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这一特殊属性,赋予语文教学进行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