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十九大的胜利召开,文化自信理念彰显的作用更加明显,各个领域对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正处于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环境中。本文的主要内容是通过阐述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关系,揭示当代大学生在树立文化自信过程中盲目推崇外来文化、对传统文化认知不足的现实困境,进而提出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路径,即开展校园活动,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兼容并包,科学接纳外来多元文化;加强思想教育课程体系,巩固主流文化。
关键词: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大学生文化自信;路径
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就是要坚持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在文化强国的大环境大背景下,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学习者和继承人,其文化自信的增强和树立对自身全面发展、应对多元文化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关系
校园文化包括物质、精神、制度、以及活动文化四个方面。主要是指在校的管理者以及广大师生在精神内核层面共同遵守的校园精神主旨、价值观念、以及行为规范的成果。[]具体说来校园文化可以分为四个层面,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以及精神文化。物质文化主要是指校园建筑、基础设施以及美化物等最基本的外在标志建筑;行为文化主要是指由校园文化活动而产生的文化,对学校的品牌形象起到了推动作用;制度文化主要是指学校在学习、纪律、道德等层面建立起来的规章制度;精神文化是指一所院校在长期的校园文化创造过程中所反映出的广大师生共同的精神理念、学术风气、理想目标等价值体系与意识。精神文化对校园文化长远发展的意义举足轻重。
校园文化建设和大学生文化自信两个概念是相互作用的。一方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有助于大学生内心自信感的回归,提升学生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感;另一方面,提升学生们的学习能力增强自信观念,也有助于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当下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现实困境
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而大学作为先进文化的摇篮,对于文化自信的树立有着天然的优势。总体上来说,高等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是良好的,但大学生文化自信还存在现实困境。在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随着西方文化思潮的涌入,一些大学生文化认同逐渐弱化,参与意识日趋淡化。
(一)部分大学生对自身文化认同感较低
要想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就要不断的引导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观。减少在当前复杂的国际背景下,西方文化对我国主流文化的冲击。[]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首先就是要认同自身文化。在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背景下,一些大学生逐渐崇尚西方外来文化,‘国外的月亮比国内圆’的言论此起彼伏,参与主流文化的意识日趋淡薄。当今一些大学生们对于洋节日的热衷度甚至远超对本国的一些传统节日,一些学生对端午节、中秋节等具有中国特色的节目视而不见,却对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情有独钟,此类现象持续的时间有增无减。
(二)部分大学生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认知不足
通过统计分析得出,对“中华文化”十分喜爱和了解的占21.25%,一般了解的占64.7%,认识模糊、不是很了解的占21.09,完全不了解的占1.44%。[]由此看来,部分大学生对传统优秀文化认知较少,缺乏对传统文化的正确认识。甚至有些人认为对现代具有指导意义的古代思想已经过时,不再需要继承与发扬。总体来说,目前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大多停留在表层,缺乏主观能动性,认识与行动没有达到内在统一。
(三)部分大学生对当代主流文化关注度不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精髓。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漠视,造成其社会责任感和理想信念缺失,更谈不上文化自信。尤其随着西方文化的强势入侵,部分大学生认为外国文化教育优于中国文化教育,导致部分大学生在文化自信树立过程中出现问题。例如,对思想政治课不感兴趣、认为思想建设不重要,更有甚者对“雷锋精神”等主流文化持怀疑态度。从而出现了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信心不足、对社会主义文化核心价值观缺乏认同的局面。
三、校园文化建设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路径
(一)开展校园活动,发扬优秀传统文化
校园文化活动在培养学生文化自信方面具有深刻而广泛的意义。实践证明,随着文化自信理论的全面提出,高校校园作为优秀文化传播的载体,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因而校园文化活动要通过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来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在弘扬优秀文化陶冶学生情操方面,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举办阅读经典、文化作品赏析等活动,通过入学教育和毕业教育的各种活动,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奠定扎实的个人修养;[]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成果得以展现,并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进而对民族传统文化认同并发扬。
(二)兼容并包,科学接纳外来多元文化
坚持主流文化,并不是说与外来文化进行隔绝。越是加强对外交流,就越能彰显我们对自身文化的认可与自信。大学生应该以积极、宽容的态度对待外来文化,在多元文化交融和碰撞中,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以包容开放的眼光和完美的姿态去迎接吸收外来优秀文化。
(三)加强思想教育课程体系,巩固主流文化
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就是要使大学生对主流导向文化有正确的定位和深刻的理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从根本上来看高校校园文化的指导思想,其本质都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所以,高校作为传承主流文化的基地,作为弘扬优秀文化的主力军,必须教育教导学生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激发他们内心的热情,对自身文化进行肯定,从而使学生在文化自信方面获得归属感。
四、结语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让我们自身的优秀文化得以继续传承与发展。高校作为弘扬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场所,更要积极传播主流文化,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虽然目前仍面临着部分大学生对文化自信认识不够深入的局面,但随着文化自信理论的全面践行,校园文化建设的不断增强,各个高校一定能够打造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品牌校园文化,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为弘扬传统优秀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16-05-18)[2018-04-01].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5/18/c_1118891128.htm.
[2]王景云.全球化視野下大学生文化自信建设探究[J].教育探索,2008,(6):9-10
[3]刘如意.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现状及成因[J].北方文学,2017,(5):195-197
[4]田玉宝,姜丹.校园文化活动与大学生文化自信研究[J].内蒙古教育,2017,(14):13-14
[5]何桂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视域下高校统战文化建设[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2)
作者简介
张利靖,1993——,女,汉族,籍贯河北唐山,现就读于广西艺术学院人文学院2016级艺术学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文化艺术管理
(作者单位:广西艺术学院(人文学院)广西南宁)
关键词: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大学生文化自信;路径
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就是要坚持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在文化强国的大环境大背景下,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学习者和继承人,其文化自信的增强和树立对自身全面发展、应对多元文化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关系
校园文化包括物质、精神、制度、以及活动文化四个方面。主要是指在校的管理者以及广大师生在精神内核层面共同遵守的校园精神主旨、价值观念、以及行为规范的成果。[]具体说来校园文化可以分为四个层面,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以及精神文化。物质文化主要是指校园建筑、基础设施以及美化物等最基本的外在标志建筑;行为文化主要是指由校园文化活动而产生的文化,对学校的品牌形象起到了推动作用;制度文化主要是指学校在学习、纪律、道德等层面建立起来的规章制度;精神文化是指一所院校在长期的校园文化创造过程中所反映出的广大师生共同的精神理念、学术风气、理想目标等价值体系与意识。精神文化对校园文化长远发展的意义举足轻重。
校园文化建设和大学生文化自信两个概念是相互作用的。一方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有助于大学生内心自信感的回归,提升学生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感;另一方面,提升学生们的学习能力增强自信观念,也有助于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当下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现实困境
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而大学作为先进文化的摇篮,对于文化自信的树立有着天然的优势。总体上来说,高等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是良好的,但大学生文化自信还存在现实困境。在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随着西方文化思潮的涌入,一些大学生文化认同逐渐弱化,参与意识日趋淡化。
(一)部分大学生对自身文化认同感较低
要想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就要不断的引导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观。减少在当前复杂的国际背景下,西方文化对我国主流文化的冲击。[]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首先就是要认同自身文化。在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背景下,一些大学生逐渐崇尚西方外来文化,‘国外的月亮比国内圆’的言论此起彼伏,参与主流文化的意识日趋淡薄。当今一些大学生们对于洋节日的热衷度甚至远超对本国的一些传统节日,一些学生对端午节、中秋节等具有中国特色的节目视而不见,却对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情有独钟,此类现象持续的时间有增无减。
(二)部分大学生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认知不足
通过统计分析得出,对“中华文化”十分喜爱和了解的占21.25%,一般了解的占64.7%,认识模糊、不是很了解的占21.09,完全不了解的占1.44%。[]由此看来,部分大学生对传统优秀文化认知较少,缺乏对传统文化的正确认识。甚至有些人认为对现代具有指导意义的古代思想已经过时,不再需要继承与发扬。总体来说,目前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大多停留在表层,缺乏主观能动性,认识与行动没有达到内在统一。
(三)部分大学生对当代主流文化关注度不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精髓。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漠视,造成其社会责任感和理想信念缺失,更谈不上文化自信。尤其随着西方文化的强势入侵,部分大学生认为外国文化教育优于中国文化教育,导致部分大学生在文化自信树立过程中出现问题。例如,对思想政治课不感兴趣、认为思想建设不重要,更有甚者对“雷锋精神”等主流文化持怀疑态度。从而出现了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信心不足、对社会主义文化核心价值观缺乏认同的局面。
三、校园文化建设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路径
(一)开展校园活动,发扬优秀传统文化
校园文化活动在培养学生文化自信方面具有深刻而广泛的意义。实践证明,随着文化自信理论的全面提出,高校校园作为优秀文化传播的载体,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因而校园文化活动要通过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来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在弘扬优秀文化陶冶学生情操方面,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举办阅读经典、文化作品赏析等活动,通过入学教育和毕业教育的各种活动,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奠定扎实的个人修养;[]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成果得以展现,并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进而对民族传统文化认同并发扬。
(二)兼容并包,科学接纳外来多元文化
坚持主流文化,并不是说与外来文化进行隔绝。越是加强对外交流,就越能彰显我们对自身文化的认可与自信。大学生应该以积极、宽容的态度对待外来文化,在多元文化交融和碰撞中,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以包容开放的眼光和完美的姿态去迎接吸收外来优秀文化。
(三)加强思想教育课程体系,巩固主流文化
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就是要使大学生对主流导向文化有正确的定位和深刻的理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从根本上来看高校校园文化的指导思想,其本质都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所以,高校作为传承主流文化的基地,作为弘扬优秀文化的主力军,必须教育教导学生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激发他们内心的热情,对自身文化进行肯定,从而使学生在文化自信方面获得归属感。
四、结语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让我们自身的优秀文化得以继续传承与发展。高校作为弘扬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场所,更要积极传播主流文化,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虽然目前仍面临着部分大学生对文化自信认识不够深入的局面,但随着文化自信理论的全面践行,校园文化建设的不断增强,各个高校一定能够打造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品牌校园文化,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为弘扬传统优秀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16-05-18)[2018-04-01].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5/18/c_1118891128.htm.
[2]王景云.全球化視野下大学生文化自信建设探究[J].教育探索,2008,(6):9-10
[3]刘如意.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现状及成因[J].北方文学,2017,(5):195-197
[4]田玉宝,姜丹.校园文化活动与大学生文化自信研究[J].内蒙古教育,2017,(14):13-14
[5]何桂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视域下高校统战文化建设[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2)
作者简介
张利靖,1993——,女,汉族,籍贯河北唐山,现就读于广西艺术学院人文学院2016级艺术学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文化艺术管理
(作者单位:广西艺术学院(人文学院)广西南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