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作文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习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小学中年段是小学生学习写作的起始阶段,重在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和信心,因此,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习作“素材库”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谈帮助学生建立习作“素材库”,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小学语文 习作能力 习作素材
小学三、四年级是低年级向高年级过渡的年级,写作由写句向写段过渡。一般情况下,三、四年级的学生普遍不喜欢写作,一是学生感到缺少写作素材,常常因为找不到写作素材而迟迟动不了笔,写作速度慢。二是因为低年级阶段主要进行写句训练,如今要将句连成段,写成篇,学生不会运用关联词,句与句的衔接不流畅。三、四年级如果没把握好作文教学过渡的“度”,就可能导致学生因缺少新的挑战而发展缓慢,也可能因为要求过高,学生达不到要求而失去学习信心。为了避免让学生在三、四年级出现“低潮”现象,在三、四年级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尤为重要。
针对三、四年级学生在写作上的这些困惑,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素材库”,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而活动是学生最乐于参与,最容易投入的,开展各种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能让学生不再满世界“找素材”,有话可写,也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适应了学生身心发展,还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符合当今教学新理念,给作文教学带来了无穷的生机和活力。因此,如何开展活动,开展怎样的活动,如何通过活动来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素材库”,是培养小学中年段学生习作能力的关键点。现结合教学实践浅谈如下:
1 与综合实践相结合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课程,也是学生喜爱,并且愿意积极参与的活动,这些活动,学生亲自参与,有亲身感受,是作文教学的好教材。
例如九月的节日比较集中,有重阳节、教师节、中秋节,还连着国庆节,这一个月的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定为“感恩”系列。找相关的资料,探究节日的由来,交流神奇的传说,吟诵美好的诗歌。制作各式贺卡,把祝福送给亲朋好友;查阅月饼的来历,去超市调查月饼的形状、口味、销售情况,了解伟大祖国的崭新历史,展望更加灿烂的明天……由于这些活动内容离我们的生活很近,触手可及,可以调动每一个孩子的热情。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就有了写作的素材,只要讓他们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就可以,从而让学生知道写作就是“我手写我心”,让学生学会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2 与学科活动相结合
大语文观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我们的作文教学也要树立大语文观,无论是哪门学科开展的活动,都能给学生提供习作素材,适当指导能化写作教学于无形中。
例如三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一课是《我的自画像》,结合这一课的内容,我们开展了一次活动:让全班学生对着镜子给自己画像,并用语言文字描述出来,特别强调要突出自己与众不同的特征。学生准备好以后,悬挂于教室四周,让全班学生根据内容猜人名。最后剩下大家实在猜不出的纸片,便让这个学生站在纸片旁,让大家分析猜不出的原因,用这种方法,给学生上一节生动的人物外貌描写课。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知道人物外貌各具特色,只有细致观察,抓住与众不同的地方,才能使所描写的人物跃然纸上。这样的学科活动既能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又能提高学生写作的水平。
三年级的孩子要求有一定的阅读和积累量,针对这点,开展“班级赛诗会”、“班级读书交流会”等一些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有意识地结合一些写作的指导,通过这些活动,既能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又能让学生的写作素材更丰富,写作能力得到提高。
3 与学校活动相结合
学生一天中很多时间是在学校度过,而学校活动是面向全体学生,一般都是学生乐于参与,能够积极投入的活动,所以,我们不用“骑驴找驴”,可以把我们的习作教学与学校的活动相结合。
每年学校都会举行体育节、文艺节、科技节等活动,基本上每个孩子都会很积极地参与到这些活动中去。例如体育节运动会,每个学生都会非常高兴地积极参与到其中,有的是作为运动员参加比赛,有的是作为工作人员,有的是作为小裁判参与,有的是作为啦啦队,即使是做观众,孩子们也会非常投入。活动前,孩子们做准备工作,对活动满怀期待,活动中,孩子们忘情投入,赛场上为荣誉的拼搏,工作中的认真,协助大裁判时的铁面无私,以及得奖后的喜悦,失败后同学的安慰……太多太多的事情都是能激起学生写作欲望的“催化剂”。不仅仅是运动会,学校举办的很多活动都能为学生提供习作的素材。如果结合这些活动,对学生进行写作上的指导,让孩子们把所见所闻所感写出来,那学生的习作就再也不是“做无米之炊”了。
4 与日常生活相结合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可见,作文教学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小学生的习作更是离不开生活。
有句公益广告语:“活在美丽的小事中”,学生在学校、在家里,经常会遇到一些事情,虽然大多只是小事,但这些小事有的具有教育意义,有的比较有趣味性,有的……结合这些学生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开展的活动,贴近学生生活,学生亲身经历的,会有所感,写起来就比较顺畅。
一天正在上课,一只鸽子不知道什么原因一头撞死在阳台上,学生目睹了这一切,顿时教室里炸开了锅,笔者和学生来到阳台,那只鸽子已经躺在了阳台的地上,几个胆大的男孩捧起鸽子细细看着,“这只鸽子真漂亮!”“太可惜了,就这么死了!”……学生开始议论纷纷,几个女孩子甚至低声抽泣起来。一时间,怎么处理这只死鸽子成了难题。有个女孩小声说:“一条生命啊……”看着学生惋惜和心痛的表情,我决定让孩子们给鸽子举办个“葬礼”。我们找了个僻静的地方举行了这个“特殊的葬礼”,孩子们有的找来录音机,放起了哀乐,有的找来铲子为鸽子挖“坟墓”,连平时最调皮的孩子都沉默了……当一切结束,再次回到教室的时候,我问孩子们:“现在想不想写点什么?”几乎每个孩子都说想写,就这样,一篇篇饱含孩子深情的作文出来了。
鸽子的死只是一个偶然的事件,也只是学生生活中遇到的一件小事,但此时抓住学生心里最柔软的善心,通过给鸽子举办“葬礼”这样一个特殊的活动,让学生心灵受到情感触动,从而产生表达的欲望,习作不再是任务,而是学生自身的需求。
总之,通过各个层面各种各样的活动,让我们的学生学会用眼睛等感官去观察,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学会捕捉习作素材,建立自己的素材库,消除学生习作的畏难情绪,真正学会习作,爱上习作。
关键词 小学语文 习作能力 习作素材
小学三、四年级是低年级向高年级过渡的年级,写作由写句向写段过渡。一般情况下,三、四年级的学生普遍不喜欢写作,一是学生感到缺少写作素材,常常因为找不到写作素材而迟迟动不了笔,写作速度慢。二是因为低年级阶段主要进行写句训练,如今要将句连成段,写成篇,学生不会运用关联词,句与句的衔接不流畅。三、四年级如果没把握好作文教学过渡的“度”,就可能导致学生因缺少新的挑战而发展缓慢,也可能因为要求过高,学生达不到要求而失去学习信心。为了避免让学生在三、四年级出现“低潮”现象,在三、四年级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尤为重要。
针对三、四年级学生在写作上的这些困惑,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素材库”,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而活动是学生最乐于参与,最容易投入的,开展各种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能让学生不再满世界“找素材”,有话可写,也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适应了学生身心发展,还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符合当今教学新理念,给作文教学带来了无穷的生机和活力。因此,如何开展活动,开展怎样的活动,如何通过活动来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素材库”,是培养小学中年段学生习作能力的关键点。现结合教学实践浅谈如下:
1 与综合实践相结合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课程,也是学生喜爱,并且愿意积极参与的活动,这些活动,学生亲自参与,有亲身感受,是作文教学的好教材。
例如九月的节日比较集中,有重阳节、教师节、中秋节,还连着国庆节,这一个月的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定为“感恩”系列。找相关的资料,探究节日的由来,交流神奇的传说,吟诵美好的诗歌。制作各式贺卡,把祝福送给亲朋好友;查阅月饼的来历,去超市调查月饼的形状、口味、销售情况,了解伟大祖国的崭新历史,展望更加灿烂的明天……由于这些活动内容离我们的生活很近,触手可及,可以调动每一个孩子的热情。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就有了写作的素材,只要讓他们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就可以,从而让学生知道写作就是“我手写我心”,让学生学会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2 与学科活动相结合
大语文观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我们的作文教学也要树立大语文观,无论是哪门学科开展的活动,都能给学生提供习作素材,适当指导能化写作教学于无形中。
例如三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一课是《我的自画像》,结合这一课的内容,我们开展了一次活动:让全班学生对着镜子给自己画像,并用语言文字描述出来,特别强调要突出自己与众不同的特征。学生准备好以后,悬挂于教室四周,让全班学生根据内容猜人名。最后剩下大家实在猜不出的纸片,便让这个学生站在纸片旁,让大家分析猜不出的原因,用这种方法,给学生上一节生动的人物外貌描写课。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知道人物外貌各具特色,只有细致观察,抓住与众不同的地方,才能使所描写的人物跃然纸上。这样的学科活动既能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又能提高学生写作的水平。
三年级的孩子要求有一定的阅读和积累量,针对这点,开展“班级赛诗会”、“班级读书交流会”等一些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有意识地结合一些写作的指导,通过这些活动,既能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又能让学生的写作素材更丰富,写作能力得到提高。
3 与学校活动相结合
学生一天中很多时间是在学校度过,而学校活动是面向全体学生,一般都是学生乐于参与,能够积极投入的活动,所以,我们不用“骑驴找驴”,可以把我们的习作教学与学校的活动相结合。
每年学校都会举行体育节、文艺节、科技节等活动,基本上每个孩子都会很积极地参与到这些活动中去。例如体育节运动会,每个学生都会非常高兴地积极参与到其中,有的是作为运动员参加比赛,有的是作为工作人员,有的是作为小裁判参与,有的是作为啦啦队,即使是做观众,孩子们也会非常投入。活动前,孩子们做准备工作,对活动满怀期待,活动中,孩子们忘情投入,赛场上为荣誉的拼搏,工作中的认真,协助大裁判时的铁面无私,以及得奖后的喜悦,失败后同学的安慰……太多太多的事情都是能激起学生写作欲望的“催化剂”。不仅仅是运动会,学校举办的很多活动都能为学生提供习作的素材。如果结合这些活动,对学生进行写作上的指导,让孩子们把所见所闻所感写出来,那学生的习作就再也不是“做无米之炊”了。
4 与日常生活相结合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可见,作文教学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小学生的习作更是离不开生活。
有句公益广告语:“活在美丽的小事中”,学生在学校、在家里,经常会遇到一些事情,虽然大多只是小事,但这些小事有的具有教育意义,有的比较有趣味性,有的……结合这些学生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开展的活动,贴近学生生活,学生亲身经历的,会有所感,写起来就比较顺畅。
一天正在上课,一只鸽子不知道什么原因一头撞死在阳台上,学生目睹了这一切,顿时教室里炸开了锅,笔者和学生来到阳台,那只鸽子已经躺在了阳台的地上,几个胆大的男孩捧起鸽子细细看着,“这只鸽子真漂亮!”“太可惜了,就这么死了!”……学生开始议论纷纷,几个女孩子甚至低声抽泣起来。一时间,怎么处理这只死鸽子成了难题。有个女孩小声说:“一条生命啊……”看着学生惋惜和心痛的表情,我决定让孩子们给鸽子举办个“葬礼”。我们找了个僻静的地方举行了这个“特殊的葬礼”,孩子们有的找来录音机,放起了哀乐,有的找来铲子为鸽子挖“坟墓”,连平时最调皮的孩子都沉默了……当一切结束,再次回到教室的时候,我问孩子们:“现在想不想写点什么?”几乎每个孩子都说想写,就这样,一篇篇饱含孩子深情的作文出来了。
鸽子的死只是一个偶然的事件,也只是学生生活中遇到的一件小事,但此时抓住学生心里最柔软的善心,通过给鸽子举办“葬礼”这样一个特殊的活动,让学生心灵受到情感触动,从而产生表达的欲望,习作不再是任务,而是学生自身的需求。
总之,通过各个层面各种各样的活动,让我们的学生学会用眼睛等感官去观察,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学会捕捉习作素材,建立自己的素材库,消除学生习作的畏难情绪,真正学会习作,爱上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