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文化立国”战略的确立,“传统文化是独特战略资源”已吹响了中国戏曲振兴的号角。而作为具有三百多年历史的优秀传统文化,川剧在跨文化传播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通过分析艺术纪录片《内心风景》讲述的交响川剧《思凡》的创编过程,思考在当代国际话语传播体系下,川剧如何在保持自身艺术精髓的同时,实现中国元素的国际化表达,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跨文化传播路径,让传统戏曲在国际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
关键词:纪录片;《内心风景》;川剧;跨文化传播;编码;媒介
中图分类号:G20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2-0-02
2019年6月15日,艺术纪录片《内心风景》在上海电影节亮相,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2020年8月15日,这部艺术纪录片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后在“学习强国”“看文艺”频道上线,在海内外观众尤其是戏曲爱好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荷兰导演弗兰克·舍费尔以纪录片的形式还原了著名音乐家郭文景、指挥家爱德华·斯班尼亚德、川剧表演艺术家沈铁梅几位艺术家跨界合作交响川剧《思凡》的故事。这部纪录片无论是故事本身还是叙事方式都融合了中西方两种艺术话语,不失为一部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国际化的力作。同时,它也引起了笔者的思索:在当代国际话语传播体系之下,川剧这样古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能够更好地“走出去”?
1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框架下进行川剧的对外传播
我国国家形象的对外传播具有较为稳定的形象符码。从文化传播的视域来看,“文明古国”是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格局中较为重要的元素。近年来,随着国家“文化立国”战略的确立,“传统文化是独特战略资源”已吹响了中国戏曲振兴的号角。而作为具有三百多年历史的优秀传统文化,川剧在跨文化传播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在《内心风景》讲述的故事里,传统川剧《思凡》走向国际舞台,其中重点被改造的是音乐。对于在重庆出生的郭文景来说,川剧是他最初的音乐记忆。在郭文景看来,“音乐是无国界的,一个国家的人可能不理解另一个国家的宗教、文化、哲学,但是一定可以理解音乐”。在突破了记谱的难题后,他将川剧的打击乐和帮腔与长笛、双簧管、竖琴、小提琴、大提琴、贝斯等众多西洋乐器进行融合。当这部中西合璧交响川剧《思凡》在阿姆斯特丹大剧院首演时,独特的表演方式就征服了包括前荷兰女王贝娅特丽克斯在内的所有观众。
在川剧的对外传播场域中,除了戏文文本的转译,更重要的是表演手段、舞台效果等“在场”的表达方式。而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范式进行保护性传承和对外传播中,川剧代表性传承人的示范作用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因此,在《思凡》的国际化改编中,“川剧皇后”——沈铁梅的个人风格和艺术特性成了一种非常重要的传播元素。她打破了川剧固有的表演形式,将川剧与歌剧、交响乐融合,绝不是为了谄媚西方观众,也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去打造“东方歌剧”,而是“为了先让世界听懂川剧,再让世界认识川剧”,真正找到中国戏曲的DNA,才能更好地去传承和发展[1]。在她看来,用歌舞演戏曲、改用普通话演地方戏等“改革”是戏曲的悲哀。“没有继承,就没有资格说改革和发展。要让传统文化香火传继,就不能哗众取宠、标新立异,失去戏曲固有的东西。其实传统戏曲文化中有很多符合当代审美的元素,这就需要我们冷静地思考和进行保护传承,把失去的找回来。”
《思凡》不是川剧第一次以西方艺术化的方式走向国际舞台。2004年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首演的《凤仪亭》是首部以歌剧形式呈现川剧的作品,这次首演也开启了沈铁梅和郭文景的合作之路。但这最初的尝试没有展示出中国戏曲的程式,仅是采用自唱自击板的方式完成了演出。2009年,沈铁梅与郭文景再度合作,将川剧音乐和交响乐进行深度融合,精选川剧经典唱段《贵妃醉酒》和《昭君出塞》创作出《衲袄青红》,在保留川剧原生态唱腔的前提下,將锣鼓、帮腔融入交响乐队,创造出一个全新的听觉盛宴。在合作创作《思凡》时,郭文景和沈铁梅已经形成高度的默契,他们对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文化自信也更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创编理念也越来越清晰。新版《思凡》虽然大量融合了西方的音乐元素,但在唱腔、身段、内涵、意境上比《衲袄青红》更加忠实地保留了川剧的原始风貌[2]。《衲袄青红》重点表现川剧的声腔,而《思凡》中,无论是清月高悬的水墨画背景还是传统演出一桌二椅的舞台布局,及至伴奏,都严格保留了川剧高腔的精髓——“帮打唱”。沈铁梅在舞台上手持拂尘,进行了长达10分钟的川剧徒歌式演唱,川剧的表演特色被完整地呈现和表现出来。
正如沈铁梅所说,“如果说川剧是钻石,交响乐、歌剧等表现形式就是镶嵌它的外在包装。我希望以这样的改编,让世界观众了解中国传统戏曲之美”[3]。从《凤仪亭》到《衲袄青红》再到《思凡》,川剧与西方交响乐的融合逐渐从形式的镶嵌转变为内核的融合。由此可见,川剧要真正走向世界舞台,不止需要将中国元素的外在形式进行国际化表达,更重要的是将其构建为一种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模态,使得川剧的艺术精髓、表演程式作为整体的鲜活场景得以呈现和衍化。
2 跨文化传播语境下中国元素的编码策略
传播学的重要理论——编码与译码理论提出,文化是通过象征符号得以传播的,只有传播主体和受众,即解码者和译码者从属于一个文化群体,具有共同的文化背景,这样传播主体所指称的意义才清晰可辨,并被受众接收。反之,地域、历史、文化等诸多因素都会对符号的意义产生限定作用[4]。因此,在跨文化传播中,对编码和译码的技巧而言,传播主体与受众具有共同的符号含义至关重要。
中国戏曲艺术有着鲜明的民族特性,从思想体系、表演手法到美学欣赏都与西方戏剧截然不同。西方观众面临的最大认知障碍来自中国戏曲的虚拟化、程式化、浪漫写意的表演风格与独特的审美取向,这种在东方审美指导下对现实的模拟、夸张、变形、概括与模仿现实的西方话剧有巨大的差异,使得中国传统戏曲在跨文化传播中容易面临障碍。因此,在戏曲的跨文化传播中,将川剧与作为西方主流艺术的交响乐进行糅合,按照国际化的叙述风格表达民族化的内容,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尝试,这会在无形中拉近中国戏曲与西方受众的距离,有助于传播效果的提升。 艺术需要创新,古老的艺术也必须创新。正如沈铁梅说的:“我是川剧人,但我也是现代人。我一开始并不喜欢川剧,现在也时时跳出川剧看川剧。这样的角色交织时刻警醒我应怎样看待和进行川剧艺术的传承和改革创新。”作为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郭文景也一直在创新之路上求索,挖掘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并融入西方音乐元素。在郭文景和沈铁梅合作的过程中,川剧的创新便具有了合理性,就像《思凡》中的小尼姑,当脱去衣服的尼姑变身为一个女孩,也就完成了冲破禁锢的命运转变。郭文景选择《思凡》这出戏进行大胆改造,或许也是为了在“思凡”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内心风景。而从川剧自身的传承与革新来看,川剧是产生于中国西南地区的一种地方剧种,但能在西方观众中引起热烈的共鸣说明其创新具有特殊之处。纪录片中负责室内乐演出的荷兰新乐团指挥、与郭文景有着二十多年合作经验的爱德华·斯班尼亚德认为;“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音乐的融合,或者任何两种或多种音乐的融合,对音乐本身来说,不仅是完全可能的,而且是非常有意义的。” 爱德华·斯班尼亚德很喜欢以中国传统音乐为基础的现代音乐,这是他与郭文景多年合作的基础。这次排练新版川剧《思凡》,他专程前往重庆观看传统川剧演出,在寻找灵感的同时也得到了全新的审美体验。他形容这种感觉如同“烹调加上异域调料,撞上了以前从没体验过的味道,先是觉得新鲜,仔细品咂之后,又会觉得它原来这么美好”[5]。
《思凡》将西方音乐的曲式规范、格调大气与个性化因素差异较大的川剧相融合,古今、中外、雅俗的交融构建出独特的现代化表现意境。除了陌生化的审美元素对西方观众造成的吸引力以外,将传统戏曲的中国元素植入交响乐的创编中,这种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对异质文化的尊重、对多元文化的包容,理解和吸纳异质文化中的先进内容和精髓的创编理念[6],是《思凡》在跨文化传播中取得成功反响的重要原因。
3 实现传播主体及媒介多元化,提升传统艺术国际传播力
产生于不同地域、民族、背景中的古老艺术,由于地域、交通、传媒等多方面的限制,一般只能在其产生的环境中生长繁衍。即使在同一国家的同一地区,也会有千姿百态的文化内容、种类和形式。以戏曲为例,“国粹”京剧就分为“京派”和“沪派”。即使在地域相近的西南地区,川剧也逐渐呈现出“川派”和“渝派”的不同特色。因此,如何使川剧这种古老的传统艺术既能立身于大众传媒,又能保持自身的传统内核,是川剧国际传播时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媒介融合背景下,文化符码和形态日新月异,有关传播主体的媒介素养也需要不断提升。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国家战略下,传播主体不仅包括艺术家个体、专业的戏曲院团,同时还应有民间剧团、政府部门的参与。《思凡》的主演沈铁梅不仅是民间和业界公认的“川剧皇后”,她还有多重身份:中国剧协主席、重庆市文联主席、三度梅花奖获得者、重庆市川剧院院长。歌剧《凤仪亭》在美国演出时,沈铁梅就受到《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国际媒体的关注。“送剧出国”是国家形象传播的一种媒介渠道,政府应提供宏观指导、政策支持与公共服务,艺术家要精心打磨出国际文化传播的精品力作,院团要充分利用好国家间民间艺术交流的机会,不同的传播主体要做到传播理念的共通、传播平台的共建、传播效用的共享,开展具有多样性的、多层面的川剧跨文化传播。
传统川剧从舞台进入电视等现代大众媒介后,呈现出新的艺术风采。如今在媒介融合和全球化传播的语境下,川剧在保留自身特质的同时,更需要在创新中适应融媒体运营和国际化传播模式,从而拓展传统艺术的当代传播空间。在川剧的跨文化传播中,网络成为一种重要载体,尤其是近几年流行的短视频是非常重要的传播媒介。在抖音APP上,除了“重庆市川剧院”“四川非遗”等川剧相关的官方账号有较高关注度以外,“90后”青年川剧演员周星雨的个人账号拥有3万多粉丝,共获点赞达70多万。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她主演的重庆川剧院新编川剧《白蛇》通过视频直播平台进行云直播,受到海内外川剧粉丝的追捧。
近年来,有不少在川渝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电影人和艺术家拍摄了川剧题材的电影,在国内外电影节、电影展上引起广泛关注。例如由著名电影演员邓婕担任制片人的电影《活着,唱着》,这部讲述民间川剧艺人和艺术团生存图景的电影不仅在文艺影片中获得了很好的口碑,还获邀参展戛纳电影节,提升了川剧的国际影响力。此外,还有成都电影人魏巍拍摄的讲述川剧在新时期传承的电影《卧云》也亮相国内多个电影展,获得青年观众的高度关注。而由沈铁梅主演的电影版《李亚仙》也在拍摄中。
4 结语
《思凡》的创作对郭文景而言,意味着对川剧的“救赎”,但实则这个创作过程已经超越了“救赎”的意义。在世界文化大交流与融合的过程中,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文化自觉”成为全球化场域中的重要议题。一方面,任何形态的民族文化都有其自身生存和传承的内在需求;另一方面,多元文化的碰撞、交流、融合成为势不可当的潮流。如新版川剧《思凡》通过对艺术和传播的探索,为川剧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在当前社会得以鲜活生动地进行跨文化传播提供了重要路径。
参考文献:
[1] 闫笋.论现代戏曲编创中的国际化情结——兼评交响配乐版川剧《思凡》的审美创新[J].当代戏剧,2016(03):22-24.
[2] 王国彦.“沈铁梅形象”的国际化传播之路[J].戏剧文学,2017(06):105-112.
[3] 王丽.纪录片《内心风景》在上海国际电影节全球首映[N].重庆日报,2019-06-16(003).
[4] 孙英春.跨文化传播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95-97.
[5] 杨春花.论川剧海外传播的翻译技巧与策略[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8,37(09):51-54.
[6] 林克勤.自我觉醒与形象重构:中国文化域外分层传播的向度解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39(07):10-15.
作者简介:陈挚(1981—),女,四川攀枝花人,硕士,主任编辑,研究方向:新闻传播、媒介文化、戏曲。
关键词:纪录片;《内心风景》;川剧;跨文化传播;编码;媒介
中图分类号:G20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2-0-02
2019年6月15日,艺术纪录片《内心风景》在上海电影节亮相,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2020年8月15日,这部艺术纪录片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后在“学习强国”“看文艺”频道上线,在海内外观众尤其是戏曲爱好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荷兰导演弗兰克·舍费尔以纪录片的形式还原了著名音乐家郭文景、指挥家爱德华·斯班尼亚德、川剧表演艺术家沈铁梅几位艺术家跨界合作交响川剧《思凡》的故事。这部纪录片无论是故事本身还是叙事方式都融合了中西方两种艺术话语,不失为一部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国际化的力作。同时,它也引起了笔者的思索:在当代国际话语传播体系之下,川剧这样古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能够更好地“走出去”?
1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框架下进行川剧的对外传播
我国国家形象的对外传播具有较为稳定的形象符码。从文化传播的视域来看,“文明古国”是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格局中较为重要的元素。近年来,随着国家“文化立国”战略的确立,“传统文化是独特战略资源”已吹响了中国戏曲振兴的号角。而作为具有三百多年历史的优秀传统文化,川剧在跨文化传播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在《内心风景》讲述的故事里,传统川剧《思凡》走向国际舞台,其中重点被改造的是音乐。对于在重庆出生的郭文景来说,川剧是他最初的音乐记忆。在郭文景看来,“音乐是无国界的,一个国家的人可能不理解另一个国家的宗教、文化、哲学,但是一定可以理解音乐”。在突破了记谱的难题后,他将川剧的打击乐和帮腔与长笛、双簧管、竖琴、小提琴、大提琴、贝斯等众多西洋乐器进行融合。当这部中西合璧交响川剧《思凡》在阿姆斯特丹大剧院首演时,独特的表演方式就征服了包括前荷兰女王贝娅特丽克斯在内的所有观众。
在川剧的对外传播场域中,除了戏文文本的转译,更重要的是表演手段、舞台效果等“在场”的表达方式。而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范式进行保护性传承和对外传播中,川剧代表性传承人的示范作用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因此,在《思凡》的国际化改编中,“川剧皇后”——沈铁梅的个人风格和艺术特性成了一种非常重要的传播元素。她打破了川剧固有的表演形式,将川剧与歌剧、交响乐融合,绝不是为了谄媚西方观众,也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去打造“东方歌剧”,而是“为了先让世界听懂川剧,再让世界认识川剧”,真正找到中国戏曲的DNA,才能更好地去传承和发展[1]。在她看来,用歌舞演戏曲、改用普通话演地方戏等“改革”是戏曲的悲哀。“没有继承,就没有资格说改革和发展。要让传统文化香火传继,就不能哗众取宠、标新立异,失去戏曲固有的东西。其实传统戏曲文化中有很多符合当代审美的元素,这就需要我们冷静地思考和进行保护传承,把失去的找回来。”
《思凡》不是川剧第一次以西方艺术化的方式走向国际舞台。2004年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首演的《凤仪亭》是首部以歌剧形式呈现川剧的作品,这次首演也开启了沈铁梅和郭文景的合作之路。但这最初的尝试没有展示出中国戏曲的程式,仅是采用自唱自击板的方式完成了演出。2009年,沈铁梅与郭文景再度合作,将川剧音乐和交响乐进行深度融合,精选川剧经典唱段《贵妃醉酒》和《昭君出塞》创作出《衲袄青红》,在保留川剧原生态唱腔的前提下,將锣鼓、帮腔融入交响乐队,创造出一个全新的听觉盛宴。在合作创作《思凡》时,郭文景和沈铁梅已经形成高度的默契,他们对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文化自信也更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创编理念也越来越清晰。新版《思凡》虽然大量融合了西方的音乐元素,但在唱腔、身段、内涵、意境上比《衲袄青红》更加忠实地保留了川剧的原始风貌[2]。《衲袄青红》重点表现川剧的声腔,而《思凡》中,无论是清月高悬的水墨画背景还是传统演出一桌二椅的舞台布局,及至伴奏,都严格保留了川剧高腔的精髓——“帮打唱”。沈铁梅在舞台上手持拂尘,进行了长达10分钟的川剧徒歌式演唱,川剧的表演特色被完整地呈现和表现出来。
正如沈铁梅所说,“如果说川剧是钻石,交响乐、歌剧等表现形式就是镶嵌它的外在包装。我希望以这样的改编,让世界观众了解中国传统戏曲之美”[3]。从《凤仪亭》到《衲袄青红》再到《思凡》,川剧与西方交响乐的融合逐渐从形式的镶嵌转变为内核的融合。由此可见,川剧要真正走向世界舞台,不止需要将中国元素的外在形式进行国际化表达,更重要的是将其构建为一种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模态,使得川剧的艺术精髓、表演程式作为整体的鲜活场景得以呈现和衍化。
2 跨文化传播语境下中国元素的编码策略
传播学的重要理论——编码与译码理论提出,文化是通过象征符号得以传播的,只有传播主体和受众,即解码者和译码者从属于一个文化群体,具有共同的文化背景,这样传播主体所指称的意义才清晰可辨,并被受众接收。反之,地域、历史、文化等诸多因素都会对符号的意义产生限定作用[4]。因此,在跨文化传播中,对编码和译码的技巧而言,传播主体与受众具有共同的符号含义至关重要。
中国戏曲艺术有着鲜明的民族特性,从思想体系、表演手法到美学欣赏都与西方戏剧截然不同。西方观众面临的最大认知障碍来自中国戏曲的虚拟化、程式化、浪漫写意的表演风格与独特的审美取向,这种在东方审美指导下对现实的模拟、夸张、变形、概括与模仿现实的西方话剧有巨大的差异,使得中国传统戏曲在跨文化传播中容易面临障碍。因此,在戏曲的跨文化传播中,将川剧与作为西方主流艺术的交响乐进行糅合,按照国际化的叙述风格表达民族化的内容,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尝试,这会在无形中拉近中国戏曲与西方受众的距离,有助于传播效果的提升。 艺术需要创新,古老的艺术也必须创新。正如沈铁梅说的:“我是川剧人,但我也是现代人。我一开始并不喜欢川剧,现在也时时跳出川剧看川剧。这样的角色交织时刻警醒我应怎样看待和进行川剧艺术的传承和改革创新。”作为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郭文景也一直在创新之路上求索,挖掘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并融入西方音乐元素。在郭文景和沈铁梅合作的过程中,川剧的创新便具有了合理性,就像《思凡》中的小尼姑,当脱去衣服的尼姑变身为一个女孩,也就完成了冲破禁锢的命运转变。郭文景选择《思凡》这出戏进行大胆改造,或许也是为了在“思凡”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内心风景。而从川剧自身的传承与革新来看,川剧是产生于中国西南地区的一种地方剧种,但能在西方观众中引起热烈的共鸣说明其创新具有特殊之处。纪录片中负责室内乐演出的荷兰新乐团指挥、与郭文景有着二十多年合作经验的爱德华·斯班尼亚德认为;“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音乐的融合,或者任何两种或多种音乐的融合,对音乐本身来说,不仅是完全可能的,而且是非常有意义的。” 爱德华·斯班尼亚德很喜欢以中国传统音乐为基础的现代音乐,这是他与郭文景多年合作的基础。这次排练新版川剧《思凡》,他专程前往重庆观看传统川剧演出,在寻找灵感的同时也得到了全新的审美体验。他形容这种感觉如同“烹调加上异域调料,撞上了以前从没体验过的味道,先是觉得新鲜,仔细品咂之后,又会觉得它原来这么美好”[5]。
《思凡》将西方音乐的曲式规范、格调大气与个性化因素差异较大的川剧相融合,古今、中外、雅俗的交融构建出独特的现代化表现意境。除了陌生化的审美元素对西方观众造成的吸引力以外,将传统戏曲的中国元素植入交响乐的创编中,这种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对异质文化的尊重、对多元文化的包容,理解和吸纳异质文化中的先进内容和精髓的创编理念[6],是《思凡》在跨文化传播中取得成功反响的重要原因。
3 实现传播主体及媒介多元化,提升传统艺术国际传播力
产生于不同地域、民族、背景中的古老艺术,由于地域、交通、传媒等多方面的限制,一般只能在其产生的环境中生长繁衍。即使在同一国家的同一地区,也会有千姿百态的文化内容、种类和形式。以戏曲为例,“国粹”京剧就分为“京派”和“沪派”。即使在地域相近的西南地区,川剧也逐渐呈现出“川派”和“渝派”的不同特色。因此,如何使川剧这种古老的传统艺术既能立身于大众传媒,又能保持自身的传统内核,是川剧国际传播时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媒介融合背景下,文化符码和形态日新月异,有关传播主体的媒介素养也需要不断提升。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国家战略下,传播主体不仅包括艺术家个体、专业的戏曲院团,同时还应有民间剧团、政府部门的参与。《思凡》的主演沈铁梅不仅是民间和业界公认的“川剧皇后”,她还有多重身份:中国剧协主席、重庆市文联主席、三度梅花奖获得者、重庆市川剧院院长。歌剧《凤仪亭》在美国演出时,沈铁梅就受到《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国际媒体的关注。“送剧出国”是国家形象传播的一种媒介渠道,政府应提供宏观指导、政策支持与公共服务,艺术家要精心打磨出国际文化传播的精品力作,院团要充分利用好国家间民间艺术交流的机会,不同的传播主体要做到传播理念的共通、传播平台的共建、传播效用的共享,开展具有多样性的、多层面的川剧跨文化传播。
传统川剧从舞台进入电视等现代大众媒介后,呈现出新的艺术风采。如今在媒介融合和全球化传播的语境下,川剧在保留自身特质的同时,更需要在创新中适应融媒体运营和国际化传播模式,从而拓展传统艺术的当代传播空间。在川剧的跨文化传播中,网络成为一种重要载体,尤其是近几年流行的短视频是非常重要的传播媒介。在抖音APP上,除了“重庆市川剧院”“四川非遗”等川剧相关的官方账号有较高关注度以外,“90后”青年川剧演员周星雨的个人账号拥有3万多粉丝,共获点赞达70多万。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她主演的重庆川剧院新编川剧《白蛇》通过视频直播平台进行云直播,受到海内外川剧粉丝的追捧。
近年来,有不少在川渝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电影人和艺术家拍摄了川剧题材的电影,在国内外电影节、电影展上引起广泛关注。例如由著名电影演员邓婕担任制片人的电影《活着,唱着》,这部讲述民间川剧艺人和艺术团生存图景的电影不仅在文艺影片中获得了很好的口碑,还获邀参展戛纳电影节,提升了川剧的国际影响力。此外,还有成都电影人魏巍拍摄的讲述川剧在新时期传承的电影《卧云》也亮相国内多个电影展,获得青年观众的高度关注。而由沈铁梅主演的电影版《李亚仙》也在拍摄中。
4 结语
《思凡》的创作对郭文景而言,意味着对川剧的“救赎”,但实则这个创作过程已经超越了“救赎”的意义。在世界文化大交流与融合的过程中,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文化自觉”成为全球化场域中的重要议题。一方面,任何形态的民族文化都有其自身生存和传承的内在需求;另一方面,多元文化的碰撞、交流、融合成为势不可当的潮流。如新版川剧《思凡》通过对艺术和传播的探索,为川剧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在当前社会得以鲜活生动地进行跨文化传播提供了重要路径。
参考文献:
[1] 闫笋.论现代戏曲编创中的国际化情结——兼评交响配乐版川剧《思凡》的审美创新[J].当代戏剧,2016(03):22-24.
[2] 王国彦.“沈铁梅形象”的国际化传播之路[J].戏剧文学,2017(06):105-112.
[3] 王丽.纪录片《内心风景》在上海国际电影节全球首映[N].重庆日报,2019-06-16(003).
[4] 孙英春.跨文化传播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95-97.
[5] 杨春花.论川剧海外传播的翻译技巧与策略[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8,37(09):51-54.
[6] 林克勤.自我觉醒与形象重构:中国文化域外分层传播的向度解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39(07):10-15.
作者简介:陈挚(1981—),女,四川攀枝花人,硕士,主任编辑,研究方向:新闻传播、媒介文化、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