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新课标改革的关键内容。阅读能力是语文四项基本能力之一,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强化信息输入。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受主体年龄心理发展的局限,需要引入元认知教学策略,辅助阅读教学改革,启发学生思维,梳理阅读思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阅读能力的提升。本文以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为例,分析元认知阅读监控策略的应用过程。
【关键词】小学语文;元认知;阅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9-0-01
阅读能力发展已经成为语文新课标改革中引人关注的课题之一,是强化信息输入,深入理解阅读内容,提升语文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就小学语文教学来说,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思维水平决定了他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理解教师所讲的新知,即便是通过学生间的互相合作、探索而发现的规律,也不可能个个做到能灵活运用的地步。所以还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讲解和引导,以“元认知”为基础,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调节,增强自我意识,加深阅读理解,节省学习时间,达到高效率学习的目的。
一、元认知概念概述
元认知即反省认知,是指个体对自己活动的认知。元认知是认知活动的核心内容,大致由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三部分组成,实质上就是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一方面,元认知是包含静态认知能力和动态认知活动的一个认知实体,另一方面,元认知是对当前认知活动的意识和调节的过程[1]。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元认知”阅读监控策略,有助于帮助学生强化元认知能力,不断进行调节、监控和反思,增强阅读学习效果。
二、小学语文“元认知”阅读监控策略应用过程
(一)优化阅读教学计划,准确把握阅读目标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来说,完善的阅读教学计划能够帮助学生明确阅读目标,深层次理解阅读内容,促进阅读学习过程。所以语文教师要结合阅读目标、拓展阅读、答疑解惑等方面,认真分析教学任务,优化教学计划设计,满足学生全面发展。比如在《只有一个地球》阅读教学计划设计中,要注重阅读方法的传授。像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背诵,结合重点词语意思理解段意,将有疑问的地方用彩色笔标注。因为本篇课文是说明文,描述性词语比较多,学生能够找出“遨游”、“纹痕”、“渺小”、“璀璨”、“慷慨”等。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因为经过事先预习,在听讲上会更加有目的性,注意力也会更加集中。之后再与自己的理解形成对比,认清学习缺陷,反思自己是否真正认识了地球,是否已经拥有保护地球、爱护地球的意识和观念。此时教学计划可以按照生字词理解——文本意会——思考文章所给的启示的顺序进行设计,符合学生阅读学习水平。为了使教学计划设计更有效,教师要充分了解学情,做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二)实施阅读教学监控,强化学生阅读效果
在元认知策略中,实施阅读教学监控,能够及时把握学生学习动态,教学上做到张弛有度,既不过快,也不过慢,符合小学生阅读特点。比如在讲解《匆匆》一课时,文本主旨比较深刻,学生单纯的自主阅读并不能够了解文章主题思想和情感,所以需要教师在讲解过程中特别注意学生情感体验,放慢速度,在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先跳过去或者进行适当的猜测。到主旨思想表达的重点段落多几个“为什么”并进行重复讲解,观察学生是否理解透彻。像“过去的日子如轻烟......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多对学生进行提问“句子中运用到了哪种比喻?”、“作者为什么要留下痕迹?”等。提问过程中尽量提高语调,引起学生重视,集中注意力。还可以选择鼓励学生对优美语句进行仿写,升华阅读知识,培养写作能力。只有对学生阅读过程做到适时追踪、监督与控制,才能及时纠错,科学引导,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三)組织个性化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元认知策略中,评价是教学过程的最后环节,也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环节。教师首先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让学生以学习报告的方式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根据反馈信息,设法采取补救的措施,然后再通过评语向学生反馈学习成果,引发学生进行思考,以分析学习方法是否科学有效。其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互评,以旁人的角度和观念实现自我完善,提升学习效率。最后教师总结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引导学生学习思维,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和技巧,使阅读更加具有目的性和科学性,促进认知能力发展。通过评价完善整个教学过程,使元认知监督策略从一而终,构建高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元认知监督策略,不仅体现了“以生为主,以学定教”的教学思想,更能够促进教学活动的顺林开展,使教学因子朝着更高层次发展。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元认知策略的运用,丰富教学多样性,使学生在原有的阅读基础上不断提升,养成独立思考和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张金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元认知策略探讨[J].内蒙古教育,2014(24):48+58.
[2]倪燕.阅读策略教学推动阅读教学“精致化”[J].新阅读,2018(08):48-50.
[3]陈燕云.元阅读策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3):244.
【关键词】小学语文;元认知;阅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9-0-01
阅读能力发展已经成为语文新课标改革中引人关注的课题之一,是强化信息输入,深入理解阅读内容,提升语文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就小学语文教学来说,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思维水平决定了他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理解教师所讲的新知,即便是通过学生间的互相合作、探索而发现的规律,也不可能个个做到能灵活运用的地步。所以还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讲解和引导,以“元认知”为基础,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调节,增强自我意识,加深阅读理解,节省学习时间,达到高效率学习的目的。
一、元认知概念概述
元认知即反省认知,是指个体对自己活动的认知。元认知是认知活动的核心内容,大致由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三部分组成,实质上就是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一方面,元认知是包含静态认知能力和动态认知活动的一个认知实体,另一方面,元认知是对当前认知活动的意识和调节的过程[1]。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元认知”阅读监控策略,有助于帮助学生强化元认知能力,不断进行调节、监控和反思,增强阅读学习效果。
二、小学语文“元认知”阅读监控策略应用过程
(一)优化阅读教学计划,准确把握阅读目标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来说,完善的阅读教学计划能够帮助学生明确阅读目标,深层次理解阅读内容,促进阅读学习过程。所以语文教师要结合阅读目标、拓展阅读、答疑解惑等方面,认真分析教学任务,优化教学计划设计,满足学生全面发展。比如在《只有一个地球》阅读教学计划设计中,要注重阅读方法的传授。像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背诵,结合重点词语意思理解段意,将有疑问的地方用彩色笔标注。因为本篇课文是说明文,描述性词语比较多,学生能够找出“遨游”、“纹痕”、“渺小”、“璀璨”、“慷慨”等。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因为经过事先预习,在听讲上会更加有目的性,注意力也会更加集中。之后再与自己的理解形成对比,认清学习缺陷,反思自己是否真正认识了地球,是否已经拥有保护地球、爱护地球的意识和观念。此时教学计划可以按照生字词理解——文本意会——思考文章所给的启示的顺序进行设计,符合学生阅读学习水平。为了使教学计划设计更有效,教师要充分了解学情,做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二)实施阅读教学监控,强化学生阅读效果
在元认知策略中,实施阅读教学监控,能够及时把握学生学习动态,教学上做到张弛有度,既不过快,也不过慢,符合小学生阅读特点。比如在讲解《匆匆》一课时,文本主旨比较深刻,学生单纯的自主阅读并不能够了解文章主题思想和情感,所以需要教师在讲解过程中特别注意学生情感体验,放慢速度,在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先跳过去或者进行适当的猜测。到主旨思想表达的重点段落多几个“为什么”并进行重复讲解,观察学生是否理解透彻。像“过去的日子如轻烟......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多对学生进行提问“句子中运用到了哪种比喻?”、“作者为什么要留下痕迹?”等。提问过程中尽量提高语调,引起学生重视,集中注意力。还可以选择鼓励学生对优美语句进行仿写,升华阅读知识,培养写作能力。只有对学生阅读过程做到适时追踪、监督与控制,才能及时纠错,科学引导,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三)組织个性化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元认知策略中,评价是教学过程的最后环节,也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环节。教师首先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让学生以学习报告的方式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根据反馈信息,设法采取补救的措施,然后再通过评语向学生反馈学习成果,引发学生进行思考,以分析学习方法是否科学有效。其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互评,以旁人的角度和观念实现自我完善,提升学习效率。最后教师总结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引导学生学习思维,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和技巧,使阅读更加具有目的性和科学性,促进认知能力发展。通过评价完善整个教学过程,使元认知监督策略从一而终,构建高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元认知监督策略,不仅体现了“以生为主,以学定教”的教学思想,更能够促进教学活动的顺林开展,使教学因子朝着更高层次发展。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元认知策略的运用,丰富教学多样性,使学生在原有的阅读基础上不断提升,养成独立思考和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张金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元认知策略探讨[J].内蒙古教育,2014(24):48+58.
[2]倪燕.阅读策略教学推动阅读教学“精致化”[J].新阅读,2018(08):48-50.
[3]陈燕云.元阅读策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3):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