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和感情的重要工具,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也要求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而农村小学生在语言表达上存在着许多问题,如不规范,不连贯等,作为语文老师,我觉得应该努力培养学生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多利用典范的作品指导学生的语言实践,多多创设特色活动,给学生更多的表达机会,注意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从而培养学生清楚准确地运用语言,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语言积累;小学语文;语言表达
古人十分重视诵读。重视诵读,其实强调的就是语言积累问题。古人认为,学生学习课文,不靠教师架空分析,主要靠自己反复诵读,加上教师讲解来理解课文。熟读之后还强调背诵,并要求滚雪球般记忆已学篇目。只有读得多,记得多,聚沙成塔,才能博闻强记。厚积薄发,应用起来才会左右逢源,得心应手,达到如古诗所形容的“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住歙张”的境界。事实证明,古人这种做法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遗忘规律,反映了汉语学习的内在要求。应该说,重视语言积累,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途径,更是尽快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但是,农村小学生在语言表达上存在着许多问题:他们的表述常常不完整,有时会词不达意或直接把方言变成普通话,不能连贯地说几句话或一段话,用的词汇单调、贫乏。究其原因,最主要的还是生活环境的影响,他们一出生接触的就是宁波话,牙牙学语时学的也是宁波话,除了在学校与老师、同学对话外,平时说的都是宁波话。长年累月地积存下来,造成了如今学生们在语言表达上的这些欠缺。当然还有一个原因也不能忽视,那就是我们传统语文教学中重文轻语的影响,忽视了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为了解决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存在的不规范、不连贯、不丰富等问题,努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水平,我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加强朗读。
朗读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朗读是把躺着的书面文字,用声音立起来,出口的声音载着思想感情,增强了语言文字的可感性。学生通过反复多遍的朗读,与课文的语言文字反复接触,能深刻领会作者在字里行间的语音节律,受到直接、强烈的感染。学习语言,单凭讲解思想内容、写作技巧,是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而抓住读这一主线,反复实践,精于指导,学生才能从读中由感而悟,由悟入境,最终与作者的心灵相通。这种借助读而达成的悟性理解,是富有创造力的,也正是语文教学追求的上乘境界。
重视诵读,是传统语文教育的宝贵经验,有道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叶圣陶先生更是谆谆告诫: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老师若引导学生善于读,则功莫大焉。这些真知灼见,揭示了语文学习的内在规律:学习语言,就得多读。读,包含着对语言文字“感知理解──吸收积累──转换创造”的潜移默化的过程。
要落实以读为本,首先要以读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即以读的训练为主线,并对朗读流程的各个层面有明确的指向:初读要求该准读通读顺;细读要求理解内容;精读则要抓住重点句段,细加品味,感悟人情;熟读则要积累语言,以至背诵。其次要保证读书时间,加大读书的实践。一般来讲,一节课中学生读书的时间最好不少于1/2,以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读书、思考。要给全体学生有足够的试读、练读和评议的时间,体现朗读对语言学习的诊断和激励功能,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再次,读书形式要多样,指导要得法。朗读有多种形式,如范读、分角色读、齐读等等。教师要根据年级、学情和教材特点,区别各种朗读形式的各自功能和适用范围,合理运用,并要加强指导。如果只有学生的读书实践,没有教师的组织、引导和指点,就没有体现语文教学的要义,称不上是真正的课堂教学。教师在指导学生读书时,要做到读前有要求,读中有指导,读后有反馈,并体现个体差异。尤其要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习惯,善于在读书过程中发现疑难,并在深入阅读中解决疑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的意识和习惯,激发其创新思维的火花,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二,重视背诵。
《教育心理学指出》:“在儿童的记忆仓库中,丰富的语言材料的储备,是理解和应用语言能力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思维能力和智能活动水平的基础。这个储备的手段,就是背诵。不背诵是不会将规范的书面语言‘植入’记忆的仓库,内化为自己的语言的。”但众观这么多年的教学模式:语文教学采用的都是以理解为目标,以讲解为手段的阅读模式。为了加深理解,教师就会不停的讲,岂不知道这样反而降低了教学效率。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违背了背诵这一学习语言的基本规律。所以我认为首先:在语文教学时要在熟读上面下工夫,淡化内容分析,在常用词语、名言警句以及一些优美句子上多化时间让学生背诵。其次:增加课本中的背诵量就现在的教材而言,不论是说理的寓言故事,还是优美的散文以及含蓄的诗歌,都是学生语言积累的优秀范文。而教材要求背诵的不多。而我认为应该增加背诵量,从而使学生在背诵中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最后让学生在一些古典诗文中积累语言,同时重视现代信息的传输。学生在学习古典诗文时,毕竟和现在我们所处的意境不同,中国曾经是诗的国度。“不学诗,无以言”。而现在整个语言环境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大众传媒占据了学生的文化生活空间,如果不适当引导,学生只会死记硬背古典诗文,那样只会适得其反,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所以语文教学在注重传承的同时,还要赋予古典诗文以新意,注意联系实际,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同时还要重视现代信息的传输,要尽可能地反映丰富多彩的现代生活。让学生感受到阅读和背诵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引导他们主动阅读,博览群书,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语言的积累。
第三,引导学生广泛阅读。
多读多写,是获得语文能力的唯一途径。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扩大阅读量,其实也是在积累语言,充实语言仓库。清代康彪总结读书经验时说:“阅读必宜博,经史与古文时文,不多阅则学习肤浅,胸中不富。”清代王筠主张读书要“取其多”,即是说阅读面要广。吕淑湘先生说:问语文学得好的人,无一不得力于课外阅读。叶圣陶先生也强调指出:为养成阅读习惯,为充实自己的生活,都非多读不可。可见大量阅读的重要。修订后的“大纲”在规定背诵篇数的同时,第一次明确规定课外阅读总量:五年制不少于100万字,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此举旨在用适当增加课文篇数的办法,引导教师抛弃繁琐的课文内容分析的教学方法,改革并优化阅读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旨在用规定课外阅读总量的办法,引起对课外阅读的重视,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以较大的阅读量来获得较强的阅读能力。可以预见,学生在小学阶段有一二百万字的阅读量,脑子里装着上百篇文章,八十几首古诗,有了比较丰富的语言积累,读写能力定会增强。因此,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浏览、泛读、速读、精读四种不同的读书方法,让学生学会根据不同文体、不同读书目的以及自我需要,采用不同的读书方法。在当今时代,尤其要注意速读能力的培养,快速高效获取有用信息。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在阅读基础上写读书笔记,既积累语言;又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应结合教学内容,适时引入富有时代气息的新鲜阅读内容,补充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以弥补现行教材的某种不足,让学生在博览群书中提高语文能力。
第四,引导学生在说话中积累。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离开运用的积累终究是无水之鱼,无根之花。没有运用,积累再多的词汇是“死”的,并没有真正让这些词鲜亮起来、飞扬起来。哪怕孩子们读得再多,抄得再好,如果没有在实际的语言环境中加以运用,积累再多词汇也是徒劳的。在教学实践中,积累是基础是前提,运用则是积累的强化和发展。从孩子们入学开始,老师要有意识地对孩子们进行词句训练,即使在刚入学的拼音教学阶段都是有“话”可说的,课文中每一幅插图都是一个很好的语言训练点,即使是同一种事物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说:既可以说它的颜色、形状和味道还可以说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让孩子们由词语到句子,由句子到段落,慢慢地说,一点一点地说。“口语交际”、“课前三分钟”“小小故事会”等为孩子们创造了更多的积累和运用的机会。在这些活动中,孩子们可以说说自己积累的词语,读到的成语故事,收集到的名言警句,还可以说说自己在积累词语中的心得体会甚至是一些有趣的语言游戏活动。这说的过程就是孩子们运用的过程也是孩子们积累内化的过程。
另外,语文学习除了语言积累,还必须注意文化积累和生活积累,语言学习并不是孤立的,它和民族的文化紧紧相连,和生活实际紧紧相连。丰富学生的生活积累、文化积累是促进学生语言发展的必要途径。语文学习是一项充满体验和情趣的活动。语文学习的领域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整个世界都是学生的教科书。用自己的眼睛、耳朵和大脑感受大干世界,是语文学习的一项必不可少的任务,它培养的不仅仅是语文能力,更重要的是学会思想和真实地看待这个世界。语言的丰富和发展,说到底是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学生在认识日月星天、风霜雨雪、绵绵山岭、茫茫大海时;在欣赏农田水库、山村果园、防护林带、园林花卉时,领略了自然世界的美妙神奇、陶冶了情感,增加了认知,同时必然伴随着语言的丰富。古人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说法;当今七岁的窦寇写出七万多字的《窦寇流浪记》,就是得益于三岁始就跟着父母在三十多个城市生活。在社会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中,生产劳动和人际交往是语文课程的源头活水,在生活实践中自觉地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中学习语言是积累发展语言的根本途径。毛泽东曾经说过:“要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人民的语汇是丰富的、生动活泼的、表现实际生活的。”教师要充分开发和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结合教学适时组织社会实践活动,采取各种措施、通过多种途径,使学生广泛地接触自然和社会为丰富学生的语言打基础。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和工具性的学科,而小学语文作为基础中的基础,对于学生来说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综上所述,我们知道了重视语言的积累,就等于给了学生一把学好语文的金钥匙。有了这把金钥匙,打开语文学习之门,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也就指日可待了!
【关键词】语言积累;小学语文;语言表达
古人十分重视诵读。重视诵读,其实强调的就是语言积累问题。古人认为,学生学习课文,不靠教师架空分析,主要靠自己反复诵读,加上教师讲解来理解课文。熟读之后还强调背诵,并要求滚雪球般记忆已学篇目。只有读得多,记得多,聚沙成塔,才能博闻强记。厚积薄发,应用起来才会左右逢源,得心应手,达到如古诗所形容的“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住歙张”的境界。事实证明,古人这种做法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遗忘规律,反映了汉语学习的内在要求。应该说,重视语言积累,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途径,更是尽快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但是,农村小学生在语言表达上存在着许多问题:他们的表述常常不完整,有时会词不达意或直接把方言变成普通话,不能连贯地说几句话或一段话,用的词汇单调、贫乏。究其原因,最主要的还是生活环境的影响,他们一出生接触的就是宁波话,牙牙学语时学的也是宁波话,除了在学校与老师、同学对话外,平时说的都是宁波话。长年累月地积存下来,造成了如今学生们在语言表达上的这些欠缺。当然还有一个原因也不能忽视,那就是我们传统语文教学中重文轻语的影响,忽视了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为了解决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存在的不规范、不连贯、不丰富等问题,努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水平,我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加强朗读。
朗读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朗读是把躺着的书面文字,用声音立起来,出口的声音载着思想感情,增强了语言文字的可感性。学生通过反复多遍的朗读,与课文的语言文字反复接触,能深刻领会作者在字里行间的语音节律,受到直接、强烈的感染。学习语言,单凭讲解思想内容、写作技巧,是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而抓住读这一主线,反复实践,精于指导,学生才能从读中由感而悟,由悟入境,最终与作者的心灵相通。这种借助读而达成的悟性理解,是富有创造力的,也正是语文教学追求的上乘境界。
重视诵读,是传统语文教育的宝贵经验,有道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叶圣陶先生更是谆谆告诫: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老师若引导学生善于读,则功莫大焉。这些真知灼见,揭示了语文学习的内在规律:学习语言,就得多读。读,包含着对语言文字“感知理解──吸收积累──转换创造”的潜移默化的过程。
要落实以读为本,首先要以读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即以读的训练为主线,并对朗读流程的各个层面有明确的指向:初读要求该准读通读顺;细读要求理解内容;精读则要抓住重点句段,细加品味,感悟人情;熟读则要积累语言,以至背诵。其次要保证读书时间,加大读书的实践。一般来讲,一节课中学生读书的时间最好不少于1/2,以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读书、思考。要给全体学生有足够的试读、练读和评议的时间,体现朗读对语言学习的诊断和激励功能,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再次,读书形式要多样,指导要得法。朗读有多种形式,如范读、分角色读、齐读等等。教师要根据年级、学情和教材特点,区别各种朗读形式的各自功能和适用范围,合理运用,并要加强指导。如果只有学生的读书实践,没有教师的组织、引导和指点,就没有体现语文教学的要义,称不上是真正的课堂教学。教师在指导学生读书时,要做到读前有要求,读中有指导,读后有反馈,并体现个体差异。尤其要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习惯,善于在读书过程中发现疑难,并在深入阅读中解决疑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的意识和习惯,激发其创新思维的火花,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二,重视背诵。
《教育心理学指出》:“在儿童的记忆仓库中,丰富的语言材料的储备,是理解和应用语言能力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思维能力和智能活动水平的基础。这个储备的手段,就是背诵。不背诵是不会将规范的书面语言‘植入’记忆的仓库,内化为自己的语言的。”但众观这么多年的教学模式:语文教学采用的都是以理解为目标,以讲解为手段的阅读模式。为了加深理解,教师就会不停的讲,岂不知道这样反而降低了教学效率。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违背了背诵这一学习语言的基本规律。所以我认为首先:在语文教学时要在熟读上面下工夫,淡化内容分析,在常用词语、名言警句以及一些优美句子上多化时间让学生背诵。其次:增加课本中的背诵量就现在的教材而言,不论是说理的寓言故事,还是优美的散文以及含蓄的诗歌,都是学生语言积累的优秀范文。而教材要求背诵的不多。而我认为应该增加背诵量,从而使学生在背诵中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最后让学生在一些古典诗文中积累语言,同时重视现代信息的传输。学生在学习古典诗文时,毕竟和现在我们所处的意境不同,中国曾经是诗的国度。“不学诗,无以言”。而现在整个语言环境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大众传媒占据了学生的文化生活空间,如果不适当引导,学生只会死记硬背古典诗文,那样只会适得其反,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所以语文教学在注重传承的同时,还要赋予古典诗文以新意,注意联系实际,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同时还要重视现代信息的传输,要尽可能地反映丰富多彩的现代生活。让学生感受到阅读和背诵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引导他们主动阅读,博览群书,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语言的积累。
第三,引导学生广泛阅读。
多读多写,是获得语文能力的唯一途径。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扩大阅读量,其实也是在积累语言,充实语言仓库。清代康彪总结读书经验时说:“阅读必宜博,经史与古文时文,不多阅则学习肤浅,胸中不富。”清代王筠主张读书要“取其多”,即是说阅读面要广。吕淑湘先生说:问语文学得好的人,无一不得力于课外阅读。叶圣陶先生也强调指出:为养成阅读习惯,为充实自己的生活,都非多读不可。可见大量阅读的重要。修订后的“大纲”在规定背诵篇数的同时,第一次明确规定课外阅读总量:五年制不少于100万字,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此举旨在用适当增加课文篇数的办法,引导教师抛弃繁琐的课文内容分析的教学方法,改革并优化阅读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旨在用规定课外阅读总量的办法,引起对课外阅读的重视,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以较大的阅读量来获得较强的阅读能力。可以预见,学生在小学阶段有一二百万字的阅读量,脑子里装着上百篇文章,八十几首古诗,有了比较丰富的语言积累,读写能力定会增强。因此,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浏览、泛读、速读、精读四种不同的读书方法,让学生学会根据不同文体、不同读书目的以及自我需要,采用不同的读书方法。在当今时代,尤其要注意速读能力的培养,快速高效获取有用信息。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在阅读基础上写读书笔记,既积累语言;又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应结合教学内容,适时引入富有时代气息的新鲜阅读内容,补充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以弥补现行教材的某种不足,让学生在博览群书中提高语文能力。
第四,引导学生在说话中积累。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离开运用的积累终究是无水之鱼,无根之花。没有运用,积累再多的词汇是“死”的,并没有真正让这些词鲜亮起来、飞扬起来。哪怕孩子们读得再多,抄得再好,如果没有在实际的语言环境中加以运用,积累再多词汇也是徒劳的。在教学实践中,积累是基础是前提,运用则是积累的强化和发展。从孩子们入学开始,老师要有意识地对孩子们进行词句训练,即使在刚入学的拼音教学阶段都是有“话”可说的,课文中每一幅插图都是一个很好的语言训练点,即使是同一种事物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说:既可以说它的颜色、形状和味道还可以说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让孩子们由词语到句子,由句子到段落,慢慢地说,一点一点地说。“口语交际”、“课前三分钟”“小小故事会”等为孩子们创造了更多的积累和运用的机会。在这些活动中,孩子们可以说说自己积累的词语,读到的成语故事,收集到的名言警句,还可以说说自己在积累词语中的心得体会甚至是一些有趣的语言游戏活动。这说的过程就是孩子们运用的过程也是孩子们积累内化的过程。
另外,语文学习除了语言积累,还必须注意文化积累和生活积累,语言学习并不是孤立的,它和民族的文化紧紧相连,和生活实际紧紧相连。丰富学生的生活积累、文化积累是促进学生语言发展的必要途径。语文学习是一项充满体验和情趣的活动。语文学习的领域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整个世界都是学生的教科书。用自己的眼睛、耳朵和大脑感受大干世界,是语文学习的一项必不可少的任务,它培养的不仅仅是语文能力,更重要的是学会思想和真实地看待这个世界。语言的丰富和发展,说到底是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学生在认识日月星天、风霜雨雪、绵绵山岭、茫茫大海时;在欣赏农田水库、山村果园、防护林带、园林花卉时,领略了自然世界的美妙神奇、陶冶了情感,增加了认知,同时必然伴随着语言的丰富。古人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说法;当今七岁的窦寇写出七万多字的《窦寇流浪记》,就是得益于三岁始就跟着父母在三十多个城市生活。在社会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中,生产劳动和人际交往是语文课程的源头活水,在生活实践中自觉地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中学习语言是积累发展语言的根本途径。毛泽东曾经说过:“要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人民的语汇是丰富的、生动活泼的、表现实际生活的。”教师要充分开发和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结合教学适时组织社会实践活动,采取各种措施、通过多种途径,使学生广泛地接触自然和社会为丰富学生的语言打基础。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和工具性的学科,而小学语文作为基础中的基础,对于学生来说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综上所述,我们知道了重视语言的积累,就等于给了学生一把学好语文的金钥匙。有了这把金钥匙,打开语文学习之门,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也就指日可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