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确定杂交青虾“太湖一号”充氧打包运输适宜的运输密度,通过试验观察杂交青虾“太湖一号”充氧打包运输13 h的过程,研究每袋装虾质量分别为0.25,0.50,0.75,1 kg时的成活率情况。结果显示:在水温为8.8~9.6 ℃,运输6 h时,0.75 kg以下密度组成活率为100%,1 kg密度组青虾成活率为75%;运输13 h时,0.25 kg和0.50 kg密度组青虾成活率分别为99%和98%;0.75 kg密度组青虾成活率为51%,1 kg密度组青虾成活率仅为33.33%。结果表明,在进行6 h以内运输时,青虾密度最多每袋可放置0.75 kg;在经历13 h时,青虾密度最多每袋可放置0.50 kg。
关键词:杂交青虾“太湖一号”;充氧打包;成活率
中图分类号:S966.12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5.06.012
Abstract: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transportation density of hybrid oriental river prawns named "Taihu No.1",this paper studied changes of the survival rate of four treatments of density(0.25,0.50,0.75,1 kg) during the transportation of 13 h. The results shows that after the transportation of 6 h at 8.8~9.6 ℃,the survival rate of the treatment of density(0.25,0.50,0.75) were 100%,but the 1 kg density was 75%.After the transportation of 13 h at (8.8~9.6) ℃,the survival rate of 0.25 and 0.50 kg density were 99% and 98%, respectively. The 0.75 kg density was 51% and the 1 kg density was 33.33%.In conclusion, when transported at 6 h, the density of hybrid oriental river prawns named "Taihu No.1" was 0.75kg at most, when transported at 13 h, the density of hybrid oriental river prawns named "Taihu No.1" was 0.50 kg at most.
Key words: hybrid oriental river prawns named "Taihu No.1";oxygen filling packing;the survival rate
杂交青虾“太湖一号”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利用日本沼虾(♀)与海南沼虾(♂)进行杂交、回交及多代选育,历时8年成功培育出的淡水虾新品种,它是第一个通过农业部审定的淡水虾蟹类新品种,也是国内外人工育成的第一个淡水虾蟹类新品种。 2013年天津市水产研究所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引进杂交青虾“太湖一号”并进行了养殖试验,取得了成功。通过2年的示范养殖,已经影响到了天津市以及中国东北地区,目前天津市大港、宁河、武清、西青等地以及东北三省地区均纷纷表示想从天津市水产研究所引进杂交青虾“太湖一号”进行养殖推广。
天津市位于杂交青虾“太湖一号”原产地江苏无锡与中国东北吉林的中心腹地,距离无锡和吉林,从天津市开车均需十几个小时的路程,而目前青虾运输主要靠活水运输车进行运输,且最长时间已验证可达14 h,苗种运输时间(夏季,气温高)会稍短一些。远距离运输时,活水车运输所需成本(油费、高速费、雇工费等)较高,而青虾打包运输技术又较不成熟,成活率较低,青虾良种运输已成为青虾产业健康发展的瓶颈问题。青虾运输成活率与青虾适宜运输密度、运输方法以及水质等条件息息相关。研究青虾运输技术对推动青虾产业发展以及良种推广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笔者通过研究青虾充氧打包运输密度对其成活率的影响,旨在为其打包运输提出参考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杂交青虾“太湖一号”种虾(平均规格为800 个·kg-1)、窄口运虾双层聚乙烯塑料袋(65 cm×39 cm)4袋、充氧气瓶1个、运输车一辆、渔用过滤棉以及皮筋等。
1.2 试验时间及条件
试验时间:2014年12月11日早上9:00至晚上10:00;气温:-2~9 ℃,水温为8.8~9.6 ℃。试验距离: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大浦试验基地(江苏省宜兴市大浦镇)至天津市水产研究所淡水试验站(天津市静海县团泊镇),1 015 km。
1.3 试验方法
装虾前先检查充气袋是否漏气,然后加入约1/3空间的自来水[1],再放入一窄条渔用过滤棉,接着再放入活虾,充纯氧,扎紧袋口,最后将扎好的运输虾袋标好编号放进装水的方形桶中,进行运输试验。每袋装虾质量分别为0.25,0.50,0.75,1 kg。
1.4 计数方法
在运输时间为3,6,7,9,11 h时,用手翻转充气袋,观察虾体状态估算存活率,以虾体变白或平躺、侧躺2 min之内不动者判定为死亡;在运输到目的地天津市水产研究所淡水试验站13 h时,打开包去掉水后,将虾倒入盆中,分别计数计算成活率。 2 结果与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杂交青虾“太湖一号”在水温为8.8~9.6 ℃时,运输13 h后,0.25 kg和0.50 kg密度组青虾分别有2尾和5尾死亡,成活率为分别99%和98%;0.75 kg密度组青虾在运输13 h成活率为51%,而1 kg密度组青虾在运输13 h后成活率仅为33.33%,由此可见,从江苏省宜兴市大浦镇青虾种虾基地运输至天津地区,在经历13 h时,0.25 kg和0.50 kg密度组成活率基本上接近100%,种虾密度最多每袋可放置0.50 kg。
在进行短途运输(6 h以内)时,从表1可以看出,0.75 kg以下密度组成活率约为100%,可见在进行此类运输时,种虾密度最多每袋可放置0.75 kg。
3 讨 论
活体运输是针对鱼、虾、蟹、贝等经济价值较高的水产动物而采用的一种运输方法,长途运输过程中的最大问题是成活率和成活时间[2-5]。
目前,青虾长途运输时,主要采用活水车运输方法,此法运输由汽车、鱼箱、增氧机系统组成[6]。此法装载量大,灵活方便,能进行常年运输,但运虾成本较高且费时、费力,且运输途中需要经常观察增氧机的工作情况。青虾充氧打包运输可以避免这个问题的发生。这是最适于长途运输的方法,宜于现代化交通工具运载[7-9]。本研究在水温为8.8~9.6 ℃时,经过13 h运输时, 0.50 kg运输密度组成活率在98%,基本上接近100%。这与柏广林[10]叙述的40 cm×70 cm的薄膜袋每袋能装亲虾500尾左右基本一致,但柏广林研究中没有说明该密度运输时可运输的时间。当把存活的青虾放养于温棚30 min后,温棚水温为9.2 ℃,在投放区域仅看见少数几只青虾死虾,其它的虾都游走了,说明在该运输密度下,存活青虾适应水域环境的能力还较强,能够保障一定的存活率。至于青虾在此密度中最多能存活多长时间以及打包运输时间和青虾放氧池塘后的成活率之间的相关关系,还有待于进行下一步研究。
影响运输成活率的另一个因素是运输水的水温,在水产动物适宜的生理温度范围内,低温能有效降低水产动物的运动量、能量耗氧及代谢量,减少损伤,减缓水质的恶化速度。本研究的水温始终维持在8.8~9.6 ℃之间,青虾在此温度范围内,游动缓慢或处于不游动状态,经过较长时间的运输,成活率较高。
另外,打包充氧运输青虾时需要注意的是:(1)在青虾处于生长期时,若经捕捞等操作或者暂养、称量打包过程中遇较大的温度刺激,会出现青虾大批同时蜕壳的现象,从而导致青虾运输成活率很低,因此此时运输青虾时,应尽量减少青虾的应激性。(2)应挑选身体健壮、无病、无伤的虾只。因病虾和身体瘦弱或受伤的虾在运输时,随着运输时间的增长,会对溶氧减少、水质中氨氮、亚硝酸盐含量增加等恶劣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差,经不起运输刺激,造成死亡,会降低运输成活率。(3)在运输的过程中,需加强管理和检查。装虾前和运输途中均需要检查虾袋是否有破损;观察虾活动是否正常、有无浮头或死亡现象,如果发现有异常现象,找出原因及时处理。(4)在运输过程中,保持适宜运输水温的稳定。
4 结 论
在用充氧打包运输杂交青虾“太湖一号”时,水温为8.8~9.6 ℃,运输时间为6 h以内时,青虾密度最多每袋可放置0.75 kg;运输时间为13 h时,青虾密度最多每袋可放置0.50 kg。
参考文献:
[1] 黄啸. 水体充氧技术及其在水产品活体运输中的应用研究[D]. 宁波:宁波大学,2010:16-17.
[2] 谢佳彦,朱爱意.几种重要水产品活体运输技术研究[J].水产科学,2010,29(9):532-536.
[3] 罗林钟,邓增惠.几种鲜活水产品运输方法[J].保鲜与加工,2006(1):12.
[4] 郭钢.西藏藏东经济鱼类鲜活运输的研究[J].保鲜与加工,2002(6):15-16.
[5] 张卫,苏南.各种活鱼运输包装方法[J].保鲜与加工,2003 (1):37.
[6] 章欣然.青虾的活体运输[J].农家科技,2008(3):39.
[7] 谢海妹,李才根.青虾的暂养与活体运输技术[J]. 河北渔业,2003(12):36.
[8] 孟和平,袁满川,任彩景,等.长途运输南美白对虾苗试验[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2 (6):37.
[9] 缪丽梅,高杰,石天喜,等.斑点叉尾鮰鱼苗长途运输试验初报[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2(5):39-40.
[10] 柏广林.青虾亲虾的收集与运输技术[J].中国水产,1994(5):36.
关键词:杂交青虾“太湖一号”;充氧打包;成活率
中图分类号:S966.12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5.06.012
Abstract: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transportation density of hybrid oriental river prawns named "Taihu No.1",this paper studied changes of the survival rate of four treatments of density(0.25,0.50,0.75,1 kg) during the transportation of 13 h. The results shows that after the transportation of 6 h at 8.8~9.6 ℃,the survival rate of the treatment of density(0.25,0.50,0.75) were 100%,but the 1 kg density was 75%.After the transportation of 13 h at (8.8~9.6) ℃,the survival rate of 0.25 and 0.50 kg density were 99% and 98%, respectively. The 0.75 kg density was 51% and the 1 kg density was 33.33%.In conclusion, when transported at 6 h, the density of hybrid oriental river prawns named "Taihu No.1" was 0.75kg at most, when transported at 13 h, the density of hybrid oriental river prawns named "Taihu No.1" was 0.50 kg at most.
Key words: hybrid oriental river prawns named "Taihu No.1";oxygen filling packing;the survival rate
杂交青虾“太湖一号”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利用日本沼虾(♀)与海南沼虾(♂)进行杂交、回交及多代选育,历时8年成功培育出的淡水虾新品种,它是第一个通过农业部审定的淡水虾蟹类新品种,也是国内外人工育成的第一个淡水虾蟹类新品种。 2013年天津市水产研究所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引进杂交青虾“太湖一号”并进行了养殖试验,取得了成功。通过2年的示范养殖,已经影响到了天津市以及中国东北地区,目前天津市大港、宁河、武清、西青等地以及东北三省地区均纷纷表示想从天津市水产研究所引进杂交青虾“太湖一号”进行养殖推广。
天津市位于杂交青虾“太湖一号”原产地江苏无锡与中国东北吉林的中心腹地,距离无锡和吉林,从天津市开车均需十几个小时的路程,而目前青虾运输主要靠活水运输车进行运输,且最长时间已验证可达14 h,苗种运输时间(夏季,气温高)会稍短一些。远距离运输时,活水车运输所需成本(油费、高速费、雇工费等)较高,而青虾打包运输技术又较不成熟,成活率较低,青虾良种运输已成为青虾产业健康发展的瓶颈问题。青虾运输成活率与青虾适宜运输密度、运输方法以及水质等条件息息相关。研究青虾运输技术对推动青虾产业发展以及良种推广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笔者通过研究青虾充氧打包运输密度对其成活率的影响,旨在为其打包运输提出参考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杂交青虾“太湖一号”种虾(平均规格为800 个·kg-1)、窄口运虾双层聚乙烯塑料袋(65 cm×39 cm)4袋、充氧气瓶1个、运输车一辆、渔用过滤棉以及皮筋等。
1.2 试验时间及条件
试验时间:2014年12月11日早上9:00至晚上10:00;气温:-2~9 ℃,水温为8.8~9.6 ℃。试验距离: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大浦试验基地(江苏省宜兴市大浦镇)至天津市水产研究所淡水试验站(天津市静海县团泊镇),1 015 km。
1.3 试验方法
装虾前先检查充气袋是否漏气,然后加入约1/3空间的自来水[1],再放入一窄条渔用过滤棉,接着再放入活虾,充纯氧,扎紧袋口,最后将扎好的运输虾袋标好编号放进装水的方形桶中,进行运输试验。每袋装虾质量分别为0.25,0.50,0.75,1 kg。
1.4 计数方法
在运输时间为3,6,7,9,11 h时,用手翻转充气袋,观察虾体状态估算存活率,以虾体变白或平躺、侧躺2 min之内不动者判定为死亡;在运输到目的地天津市水产研究所淡水试验站13 h时,打开包去掉水后,将虾倒入盆中,分别计数计算成活率。 2 结果与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杂交青虾“太湖一号”在水温为8.8~9.6 ℃时,运输13 h后,0.25 kg和0.50 kg密度组青虾分别有2尾和5尾死亡,成活率为分别99%和98%;0.75 kg密度组青虾在运输13 h成活率为51%,而1 kg密度组青虾在运输13 h后成活率仅为33.33%,由此可见,从江苏省宜兴市大浦镇青虾种虾基地运输至天津地区,在经历13 h时,0.25 kg和0.50 kg密度组成活率基本上接近100%,种虾密度最多每袋可放置0.50 kg。
在进行短途运输(6 h以内)时,从表1可以看出,0.75 kg以下密度组成活率约为100%,可见在进行此类运输时,种虾密度最多每袋可放置0.75 kg。
3 讨 论
活体运输是针对鱼、虾、蟹、贝等经济价值较高的水产动物而采用的一种运输方法,长途运输过程中的最大问题是成活率和成活时间[2-5]。
目前,青虾长途运输时,主要采用活水车运输方法,此法运输由汽车、鱼箱、增氧机系统组成[6]。此法装载量大,灵活方便,能进行常年运输,但运虾成本较高且费时、费力,且运输途中需要经常观察增氧机的工作情况。青虾充氧打包运输可以避免这个问题的发生。这是最适于长途运输的方法,宜于现代化交通工具运载[7-9]。本研究在水温为8.8~9.6 ℃时,经过13 h运输时, 0.50 kg运输密度组成活率在98%,基本上接近100%。这与柏广林[10]叙述的40 cm×70 cm的薄膜袋每袋能装亲虾500尾左右基本一致,但柏广林研究中没有说明该密度运输时可运输的时间。当把存活的青虾放养于温棚30 min后,温棚水温为9.2 ℃,在投放区域仅看见少数几只青虾死虾,其它的虾都游走了,说明在该运输密度下,存活青虾适应水域环境的能力还较强,能够保障一定的存活率。至于青虾在此密度中最多能存活多长时间以及打包运输时间和青虾放氧池塘后的成活率之间的相关关系,还有待于进行下一步研究。
影响运输成活率的另一个因素是运输水的水温,在水产动物适宜的生理温度范围内,低温能有效降低水产动物的运动量、能量耗氧及代谢量,减少损伤,减缓水质的恶化速度。本研究的水温始终维持在8.8~9.6 ℃之间,青虾在此温度范围内,游动缓慢或处于不游动状态,经过较长时间的运输,成活率较高。
另外,打包充氧运输青虾时需要注意的是:(1)在青虾处于生长期时,若经捕捞等操作或者暂养、称量打包过程中遇较大的温度刺激,会出现青虾大批同时蜕壳的现象,从而导致青虾运输成活率很低,因此此时运输青虾时,应尽量减少青虾的应激性。(2)应挑选身体健壮、无病、无伤的虾只。因病虾和身体瘦弱或受伤的虾在运输时,随着运输时间的增长,会对溶氧减少、水质中氨氮、亚硝酸盐含量增加等恶劣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差,经不起运输刺激,造成死亡,会降低运输成活率。(3)在运输的过程中,需加强管理和检查。装虾前和运输途中均需要检查虾袋是否有破损;观察虾活动是否正常、有无浮头或死亡现象,如果发现有异常现象,找出原因及时处理。(4)在运输过程中,保持适宜运输水温的稳定。
4 结 论
在用充氧打包运输杂交青虾“太湖一号”时,水温为8.8~9.6 ℃,运输时间为6 h以内时,青虾密度最多每袋可放置0.75 kg;运输时间为13 h时,青虾密度最多每袋可放置0.50 kg。
参考文献:
[1] 黄啸. 水体充氧技术及其在水产品活体运输中的应用研究[D]. 宁波:宁波大学,2010:16-17.
[2] 谢佳彦,朱爱意.几种重要水产品活体运输技术研究[J].水产科学,2010,29(9):532-536.
[3] 罗林钟,邓增惠.几种鲜活水产品运输方法[J].保鲜与加工,2006(1):12.
[4] 郭钢.西藏藏东经济鱼类鲜活运输的研究[J].保鲜与加工,2002(6):15-16.
[5] 张卫,苏南.各种活鱼运输包装方法[J].保鲜与加工,2003 (1):37.
[6] 章欣然.青虾的活体运输[J].农家科技,2008(3):39.
[7] 谢海妹,李才根.青虾的暂养与活体运输技术[J]. 河北渔业,2003(12):36.
[8] 孟和平,袁满川,任彩景,等.长途运输南美白对虾苗试验[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2 (6):37.
[9] 缪丽梅,高杰,石天喜,等.斑点叉尾鮰鱼苗长途运输试验初报[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2(5):39-40.
[10] 柏广林.青虾亲虾的收集与运输技术[J].中国水产,1994(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