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使更大范围的学生获得均等的教育机会,使更多的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基于对学生的思想素质、智能素质和学业水平差异性的考虑,有必要对聿生实施分层次教学,制定针对性强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实现各个层次学生的最优发展,培养符合社会各层次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实施分层次教学,对于职业院校的教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职业教育 分层教学
一、职业院校中的教学现状
由于国家政策倾斜,就业率高等原因的存在,职业教育发展势头良好,且受到越来越多的学生的青睐。随着职业院校招生范围的扩大,大批高中考落榜生进入职业院校,导致学生在知识层次、兴趣爱好、性格特征、思想状况等个体素质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按传统的教学方法采取同一标准、同一个模式的教学过程,必然不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从而加大两极分化的程度,难以实现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分层次教学的理论依据
分层次教学就是在承认学生有差异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思想水平和性格、兴趣等因素把学生分成若干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整体素质,使每个学生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求得最好的发展。
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很早就有“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教育思想。除此之外,现代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掌握学习”理论都为分层教学模式奠定理论基础。
前苏联教育家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的理论认为,教学只有从学生的现有水平、潜在水平这两种水平的个体差异出发,把它们之间的区域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并不断创造出更高水平的最近发展区,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布卢姆提出了“掌握学习的策略”的理论,他认为“世上任何一个能够学会的东西,几乎所有的人也能学会,只要为他们提供了适当的前期和当时的学习条件。”结合学生学习差异的客观情况,与我国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准则,分层次教学避免了不分对象“一刀切”式教学方式的弊端,又可把因材施教提升到可操作水平,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是班级授课制条件下实施个别化的有效模式。
三、分层次教学在职业院校中的实施要点
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分层模式有:班内分层目标教学模式、分层走班模式、能力目标分层检测模式、“个别化”学习模式、课堂教学的“分层互动”模式,还有职业院校特有的定向培养目标分层模式。在具体实施分层教学的过程中应因地制宜,根据本校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模式,切忌生搬硬套。但无论哪种分层模式,都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学生分层。
对学生的分层是否恰当,是分层次教学实践能否成功的重要前提。制定有科学性、针对性的分层标准就显得尤为重要。分层应当充分考虑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一般根据学生的学业水平、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学习素养进行分组,职业院校由于其自身的特点还应着重考虑思想素质、动手操作能力、应变能力等综合判定。学生分层应根据学生变化及时调整,避免一成不变,阻碍学生的发展。学生分层需要注意的是,“分层教学”的目的是关注全体学生,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快慢班,目的并非只为培养学习尖子。
(二)教学目标分层。
教学目标的恰当制定,是提高学习质量的保证。因此,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依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差异,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与其发展相适应的教学目标,以使学生能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教学目标还应当注意做到,不同层次之间也要有一定程度的衔接性,便于变化较大的学生可以及时适应新层次。
(三)教学内容分层。
分层次教学应紧密结合职业院校正在大力推行的一体化教学改革来进行,在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有针对性的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级别的任务。对低层次的学生提出行业中最典型、最基础的任务,对高层次的学生提出难度较高的,甚至是行业前沿的任务。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看到自己学习成果带来的价值,从根本上激发各个层次学生学习的动力。
分层次教学并非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引进了分层教学的概念以来,国内各省市都有学校进行分层教学的研究和实践,其中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例子。职业院校的分层次教学以分层走班模式的形式居多,但这种模式的具体操作方案的制定、实施都有一定的难度。如何在新的一体化教学改革形势下实施分层次教学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职业院校应在这条道路上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研究与探讨。
编辑 李文亮
[关键词]职业教育 分层教学
一、职业院校中的教学现状
由于国家政策倾斜,就业率高等原因的存在,职业教育发展势头良好,且受到越来越多的学生的青睐。随着职业院校招生范围的扩大,大批高中考落榜生进入职业院校,导致学生在知识层次、兴趣爱好、性格特征、思想状况等个体素质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按传统的教学方法采取同一标准、同一个模式的教学过程,必然不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从而加大两极分化的程度,难以实现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分层次教学的理论依据
分层次教学就是在承认学生有差异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思想水平和性格、兴趣等因素把学生分成若干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整体素质,使每个学生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求得最好的发展。
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很早就有“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教育思想。除此之外,现代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掌握学习”理论都为分层教学模式奠定理论基础。
前苏联教育家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的理论认为,教学只有从学生的现有水平、潜在水平这两种水平的个体差异出发,把它们之间的区域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并不断创造出更高水平的最近发展区,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布卢姆提出了“掌握学习的策略”的理论,他认为“世上任何一个能够学会的东西,几乎所有的人也能学会,只要为他们提供了适当的前期和当时的学习条件。”结合学生学习差异的客观情况,与我国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准则,分层次教学避免了不分对象“一刀切”式教学方式的弊端,又可把因材施教提升到可操作水平,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是班级授课制条件下实施个别化的有效模式。
三、分层次教学在职业院校中的实施要点
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分层模式有:班内分层目标教学模式、分层走班模式、能力目标分层检测模式、“个别化”学习模式、课堂教学的“分层互动”模式,还有职业院校特有的定向培养目标分层模式。在具体实施分层教学的过程中应因地制宜,根据本校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模式,切忌生搬硬套。但无论哪种分层模式,都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学生分层。
对学生的分层是否恰当,是分层次教学实践能否成功的重要前提。制定有科学性、针对性的分层标准就显得尤为重要。分层应当充分考虑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一般根据学生的学业水平、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学习素养进行分组,职业院校由于其自身的特点还应着重考虑思想素质、动手操作能力、应变能力等综合判定。学生分层应根据学生变化及时调整,避免一成不变,阻碍学生的发展。学生分层需要注意的是,“分层教学”的目的是关注全体学生,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快慢班,目的并非只为培养学习尖子。
(二)教学目标分层。
教学目标的恰当制定,是提高学习质量的保证。因此,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依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差异,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与其发展相适应的教学目标,以使学生能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教学目标还应当注意做到,不同层次之间也要有一定程度的衔接性,便于变化较大的学生可以及时适应新层次。
(三)教学内容分层。
分层次教学应紧密结合职业院校正在大力推行的一体化教学改革来进行,在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有针对性的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级别的任务。对低层次的学生提出行业中最典型、最基础的任务,对高层次的学生提出难度较高的,甚至是行业前沿的任务。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看到自己学习成果带来的价值,从根本上激发各个层次学生学习的动力。
分层次教学并非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引进了分层教学的概念以来,国内各省市都有学校进行分层教学的研究和实践,其中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例子。职业院校的分层次教学以分层走班模式的形式居多,但这种模式的具体操作方案的制定、实施都有一定的难度。如何在新的一体化教学改革形势下实施分层次教学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职业院校应在这条道路上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研究与探讨。
编辑 李文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