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3月的一个下午。在杭州图书馆的报告厅里, 一个脸庞稚嫩的年轻人正在台上“讲课”。
他的题目是《仰望唐朝的月光》。年轻人以李白名诗《静夜思》从古到今的吟诵方法切入,旁征博引,精彩的讲解赢得台下上百名老少观众的阵阵喝彩。
他叫朱炜,不是什么名人,只是一名即将毕业的高职生。
他爱诗词,也爱传统文化。
人生若只如初见
或许是因为祖上在德清当地是有名的文化人的缘故,从小在书墨的芳香中成长起来的朱炜,对读书、文字总是怀抱着一种特殊的情感。
“对诗词的喜欢,可能就像纳兰性德说的‘人生若只如初见’。读小学二年级时,跟我们县里一位极懂诗词的老先生学画,他让我们在画的空白处写上几句诗。我就找来了《唐诗三百首》,每天背一首,背完了,又背《宋词三百首》。”
这种很是传统的启蒙方式,让天资聪颖的朱炜很快爱上了中国古典诗词。当然,懂不懂平仄,对于一个初学诗词的年轻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标杆。
“你可以想象当时学‘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有多难,我不懂入声字,加上诗词里有很多的繁体字生字,你得学会一边查字典一边猜它的意思。那真是咬文嚼字。”
不过,朱炜还是坚持了下来。此后,只要一有空,他就会在草稿本或者练习本的空白处写上一首诗,或填上几句词。
就像所有这个年纪的少年人一样,朱炜的高中生涯也让他觉得非常“挣扎”。繁重的学业、高考的压力曾几度让他喘不过气来。每到这时,诗词总是朱炜最好的慰藉。
虽然,那时的他碍于生活阅历,对很多作品理解不透,可从字里行间,朱炜的确读到了古代诗人的心灵、智慧、品格、襟怀和修养。
临近高考,朱炜显得颇为潇洒和淡定,他并没有寄太多希望于6月的那场大考,“因为那对我来说,太残酷了。”不过,他依然很努力,他的梦想,当然是某所好大学的中文系。
理想与现实
成绩出来了,数学没有考好。这让朱炜必须作出一个艰难决定——是选择学费昂贵的三本,还是大专、高职?“当时想了很多,最后我决定到浙大人文学院做旁听生,我不能对不起我自己,太早放弃我自己。”
朱炜找来杭州地图,从高职院校里往离浙大近的挑,最终选择了杭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成了这所高职院校文秘专业2008级的7个男生之一。
更大的城市,更大的校园。眼前的一切,在当时还只有19岁的朱炜看来,是那样的新鲜,炫目。不过,很快,他的心里产生了些许失落和不解。
“我喜欢鲁迅、郁达夫、徐志摩,大一那年,就去图书馆把他们的全集读了个遍。可一来二去,我发现在图书馆里见到的永远都是那几张熟悉的脸孔,我借阅的书经常都是很新的。我不知道我们是怎么了?我们真的告别阅读的时代,不用看书了吗?”现代化的大学校园里,人文气息的寡淡,让从小习惯了看书写字的朱炜很难接受。
朱炜加入了学校的文学社,可是,社团的重程式、轻内涵,更让他难过。“没有沉淀,没有传承,社员都要人去拉,也根本没有同学愿意写稿投稿,社刊做不出来,组织一些讲座,大家也总是以各种理由闪人……”
闲不住的朱炜决定干点什么。
他把以前的稿子(主要是文学评论、诗词赏析、原创作品)集结成册,编了《清书》《墨心》《这样阅读》《梦忆唐朝》《唐五代词十二讲》《古雅的中国字》(未完成)等杂志。所有的杂志,均是朱炜自行设计、编辑、校对。其中的一本,还是朱炜用钢笔一个字一个字地誊出来,再复印装订而成,理由也很简单,省钱。虽然每一本发行量都不大,不过,看着周围的同学津津有味地翻起这些装帧简陋的“杂志”,朱炜还是觉得挺满足的。
“清书”的演讲
虽然很忙,可每个星期,朱炜还是会准时去浙大人文学院旁听。
2009年,系里成立了人文读书会,推荐朱炜做会长。朱炜建议开个人文小讲堂,老师爽快地同意了。从那天起,朱炜便开始了他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的“巡回”式诗词演讲。
“一开始是请其他学校的同学过来讲,比方对《红楼梦》的赏析等,可一方面时间协调是个问题,另一方面,到最后,也很难找到既有一定研究又喜欢讲课的同学。”一看效果不佳,他决定索性自己来。
当然,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一开始,根本没人愿意牺牲宝贵的休息时间,去听你扯这些跟现实、跟就业仿佛全无关系的东西。”即便有人来听,怎么样才能讲得既好玩又有内容,对朱炜来说,也是个问题。
“不能讲得太文,又不能讲得太白。那天,讲张志和之前,我准备了一大叠讲稿,讲一段看一下稿,后来觉得这不行,于是干脆就拿一张白纸,即兴发挥……”到最后,即便手头只有一张PPT,朱炜也能讲上一个多小时。
渐渐地,原本对古典诗词、对中国传统文化毫无兴趣的同学也主动过来听,甚至不少外校的都慕名而来,一开始空落落的教室,到后来常常被围得水泄不通,连过道都站满了人。这让朱炜备受鼓舞,“很多人自始至终都不知道我的名字,却记住了我的‘号’,清书。在学校里看见了,就‘清书学长、清书先生’地叫。
到今天为止,总共讲了多少场,连朱炜自己都记不清了。“我的目标是在毕业之前,到下沙的14所高校都讲一遍。”
在西湖边讲苏东坡
很多事情都是潜移默化的。听一场关于诗词的讲座,你不可能立马就变成诗人。这一点朱炜打从一开始就非常清楚,“我所能给予他们的,不过是一种体验,一种生命的感受吧,让他们不再对什么都抵触,对什么都存有偏见。至少,在他们烦闷之余,我能带去些许的柔软和片刻的安静。”
每次讲完,总会有一些同学问,哪儿能买到讲的那些诗词。这时的朱炜就会特别高兴,他知道这一个小时没有白讲。
2010年的夏天,朱炜的“演讲”阵地转移了。上海世博会期间,他毛遂自荐地做起了杭州苏东坡纪念馆的见习生。
“当时很多纪念馆都是拒绝的,毕竟我只是个高职生嘛,大家会想,咦,你真的能讲吗?”不过,朱炜没有放弃。他打了几十个电话,最后终于得到了一个宝贵的见习机会。
朱炜的工作是展厅的现场管理、第二课堂券的盖章和协助馆内讲解员讲,不过,他却常常不自觉地充当起馆内游客的导游,向游客们主动介绍苏东坡,解说苏东坡的西湖宦游诗,甚至是所有自己了解的中国文化。
“很喜欢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谈。记得有一个叫‘王玫’的法国小姑娘,她听完我的讲解后,用歪歪扭扭的笔在纸上给我写了‘多谢’;一位家住台北的林女士,留给我她的地址和邮箱,邀请我去台北故宫做志工(义工)。他们都深爱着中国文化。”
其实,不管是在台上讲古典诗词,还是在纪念馆里讲苏东坡、章太炎、张苍水,在朱炜看来,都是年轻人不可推卸的责任。
“任何的壮志豪情都没有捍卫即逝的、脆弱的文化来得更需要我们拿出持续的热情,刚毅的性格,和时刻的清醒。”
“儒雅,坚毅,博学,很有个性。”这是周围的同学和朋友对朱炜的评价。
23岁的朱炜长相清秀,身上也确有那么几分古典文士气,“没错,我爱传统,但我同样是一个很现代的人。”朱炜体能超棒,且颇有“冒险精神”。不到20岁,他就把德清的所有山都爬了一遍,走的还尽是小路;到杭州读书的第一个周末,他一个人骑单车绕了西湖一大圈;他说他喜欢不停地走,从一个镇走到另一个……这种不断向前的感觉让他内心踏实。而在平时,朱炜跟同龄人也没什么不同,爱听流行乐,爱演话剧,只是不喜欢网络游戏。
当然,在朱炜的心里,这一切都比不上诗词。
“只要我们怀着火热的耐心,到黎明时分,我们定能进入那座壮丽的城池。”这是朱炜非常喜欢的一句话(来自法国诗人兰波)。而年轻的他,不也正行进在这条进入壮丽城池的道路上吗?
他的题目是《仰望唐朝的月光》。年轻人以李白名诗《静夜思》从古到今的吟诵方法切入,旁征博引,精彩的讲解赢得台下上百名老少观众的阵阵喝彩。
他叫朱炜,不是什么名人,只是一名即将毕业的高职生。
他爱诗词,也爱传统文化。
人生若只如初见
或许是因为祖上在德清当地是有名的文化人的缘故,从小在书墨的芳香中成长起来的朱炜,对读书、文字总是怀抱着一种特殊的情感。
“对诗词的喜欢,可能就像纳兰性德说的‘人生若只如初见’。读小学二年级时,跟我们县里一位极懂诗词的老先生学画,他让我们在画的空白处写上几句诗。我就找来了《唐诗三百首》,每天背一首,背完了,又背《宋词三百首》。”
这种很是传统的启蒙方式,让天资聪颖的朱炜很快爱上了中国古典诗词。当然,懂不懂平仄,对于一个初学诗词的年轻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标杆。
“你可以想象当时学‘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有多难,我不懂入声字,加上诗词里有很多的繁体字生字,你得学会一边查字典一边猜它的意思。那真是咬文嚼字。”
不过,朱炜还是坚持了下来。此后,只要一有空,他就会在草稿本或者练习本的空白处写上一首诗,或填上几句词。
就像所有这个年纪的少年人一样,朱炜的高中生涯也让他觉得非常“挣扎”。繁重的学业、高考的压力曾几度让他喘不过气来。每到这时,诗词总是朱炜最好的慰藉。
虽然,那时的他碍于生活阅历,对很多作品理解不透,可从字里行间,朱炜的确读到了古代诗人的心灵、智慧、品格、襟怀和修养。
临近高考,朱炜显得颇为潇洒和淡定,他并没有寄太多希望于6月的那场大考,“因为那对我来说,太残酷了。”不过,他依然很努力,他的梦想,当然是某所好大学的中文系。
理想与现实
成绩出来了,数学没有考好。这让朱炜必须作出一个艰难决定——是选择学费昂贵的三本,还是大专、高职?“当时想了很多,最后我决定到浙大人文学院做旁听生,我不能对不起我自己,太早放弃我自己。”
朱炜找来杭州地图,从高职院校里往离浙大近的挑,最终选择了杭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成了这所高职院校文秘专业2008级的7个男生之一。
更大的城市,更大的校园。眼前的一切,在当时还只有19岁的朱炜看来,是那样的新鲜,炫目。不过,很快,他的心里产生了些许失落和不解。
“我喜欢鲁迅、郁达夫、徐志摩,大一那年,就去图书馆把他们的全集读了个遍。可一来二去,我发现在图书馆里见到的永远都是那几张熟悉的脸孔,我借阅的书经常都是很新的。我不知道我们是怎么了?我们真的告别阅读的时代,不用看书了吗?”现代化的大学校园里,人文气息的寡淡,让从小习惯了看书写字的朱炜很难接受。
朱炜加入了学校的文学社,可是,社团的重程式、轻内涵,更让他难过。“没有沉淀,没有传承,社员都要人去拉,也根本没有同学愿意写稿投稿,社刊做不出来,组织一些讲座,大家也总是以各种理由闪人……”
闲不住的朱炜决定干点什么。
他把以前的稿子(主要是文学评论、诗词赏析、原创作品)集结成册,编了《清书》《墨心》《这样阅读》《梦忆唐朝》《唐五代词十二讲》《古雅的中国字》(未完成)等杂志。所有的杂志,均是朱炜自行设计、编辑、校对。其中的一本,还是朱炜用钢笔一个字一个字地誊出来,再复印装订而成,理由也很简单,省钱。虽然每一本发行量都不大,不过,看着周围的同学津津有味地翻起这些装帧简陋的“杂志”,朱炜还是觉得挺满足的。
“清书”的演讲
虽然很忙,可每个星期,朱炜还是会准时去浙大人文学院旁听。
2009年,系里成立了人文读书会,推荐朱炜做会长。朱炜建议开个人文小讲堂,老师爽快地同意了。从那天起,朱炜便开始了他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的“巡回”式诗词演讲。
“一开始是请其他学校的同学过来讲,比方对《红楼梦》的赏析等,可一方面时间协调是个问题,另一方面,到最后,也很难找到既有一定研究又喜欢讲课的同学。”一看效果不佳,他决定索性自己来。
当然,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一开始,根本没人愿意牺牲宝贵的休息时间,去听你扯这些跟现实、跟就业仿佛全无关系的东西。”即便有人来听,怎么样才能讲得既好玩又有内容,对朱炜来说,也是个问题。
“不能讲得太文,又不能讲得太白。那天,讲张志和之前,我准备了一大叠讲稿,讲一段看一下稿,后来觉得这不行,于是干脆就拿一张白纸,即兴发挥……”到最后,即便手头只有一张PPT,朱炜也能讲上一个多小时。
渐渐地,原本对古典诗词、对中国传统文化毫无兴趣的同学也主动过来听,甚至不少外校的都慕名而来,一开始空落落的教室,到后来常常被围得水泄不通,连过道都站满了人。这让朱炜备受鼓舞,“很多人自始至终都不知道我的名字,却记住了我的‘号’,清书。在学校里看见了,就‘清书学长、清书先生’地叫。
到今天为止,总共讲了多少场,连朱炜自己都记不清了。“我的目标是在毕业之前,到下沙的14所高校都讲一遍。”
在西湖边讲苏东坡
很多事情都是潜移默化的。听一场关于诗词的讲座,你不可能立马就变成诗人。这一点朱炜打从一开始就非常清楚,“我所能给予他们的,不过是一种体验,一种生命的感受吧,让他们不再对什么都抵触,对什么都存有偏见。至少,在他们烦闷之余,我能带去些许的柔软和片刻的安静。”
每次讲完,总会有一些同学问,哪儿能买到讲的那些诗词。这时的朱炜就会特别高兴,他知道这一个小时没有白讲。
2010年的夏天,朱炜的“演讲”阵地转移了。上海世博会期间,他毛遂自荐地做起了杭州苏东坡纪念馆的见习生。
“当时很多纪念馆都是拒绝的,毕竟我只是个高职生嘛,大家会想,咦,你真的能讲吗?”不过,朱炜没有放弃。他打了几十个电话,最后终于得到了一个宝贵的见习机会。
朱炜的工作是展厅的现场管理、第二课堂券的盖章和协助馆内讲解员讲,不过,他却常常不自觉地充当起馆内游客的导游,向游客们主动介绍苏东坡,解说苏东坡的西湖宦游诗,甚至是所有自己了解的中国文化。
“很喜欢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谈。记得有一个叫‘王玫’的法国小姑娘,她听完我的讲解后,用歪歪扭扭的笔在纸上给我写了‘多谢’;一位家住台北的林女士,留给我她的地址和邮箱,邀请我去台北故宫做志工(义工)。他们都深爱着中国文化。”
其实,不管是在台上讲古典诗词,还是在纪念馆里讲苏东坡、章太炎、张苍水,在朱炜看来,都是年轻人不可推卸的责任。
“任何的壮志豪情都没有捍卫即逝的、脆弱的文化来得更需要我们拿出持续的热情,刚毅的性格,和时刻的清醒。”
“儒雅,坚毅,博学,很有个性。”这是周围的同学和朋友对朱炜的评价。
23岁的朱炜长相清秀,身上也确有那么几分古典文士气,“没错,我爱传统,但我同样是一个很现代的人。”朱炜体能超棒,且颇有“冒险精神”。不到20岁,他就把德清的所有山都爬了一遍,走的还尽是小路;到杭州读书的第一个周末,他一个人骑单车绕了西湖一大圈;他说他喜欢不停地走,从一个镇走到另一个……这种不断向前的感觉让他内心踏实。而在平时,朱炜跟同龄人也没什么不同,爱听流行乐,爱演话剧,只是不喜欢网络游戏。
当然,在朱炜的心里,这一切都比不上诗词。
“只要我们怀着火热的耐心,到黎明时分,我们定能进入那座壮丽的城池。”这是朱炜非常喜欢的一句话(来自法国诗人兰波)。而年轻的他,不也正行进在这条进入壮丽城池的道路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