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往今来,圣人贤达、仁人志士无不重视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孔子就有“德者为人(仁)之本,为政之本”的说法,清代名臣曾国藩也有“德若木之根,才若木之枝;德若水之源,才若水之波”的论述。建国初期,我国就制定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新时期的教育方针虽由三方面延展到“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德育始终处于首位。然而,沉重的升学压力、过重的课业负担压得师生喘不过气来,造成德育工作只能停留在口头上、笔头上、形式上,仅出现在汇报里、总结里、论文里。实际上德育工作并没有被真正重视起来,取得实效。
高中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高中阶段忽视德育工作违背人全面发展的规律,违背科学发展的要求,最终必然造成人的畸形发展,影响学生的学习进步。大多数教育工作者都有这样的共识:学生的学习差,并不是因为智力水平低,多数情况下是因为学生根本不学或是勤奋程度不够,主要是态度问题,只有转变了态度,激发出学习动力,学生的学习才会逐步好起来。多年来的教育实践使我认识到,抓不好德育工作,不仅会影响人的全面发展,也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校的教学发展。对此,笔者提出了关于德育工作的两个观点:一是一名负责任的教育工作者必须抓德育;二是抓好德育能促进教学和学习。笔者在学校日常德育工作中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创新性的尝试。
一、建立思想品德考核机制
一个人的素质主要包括德、智、体三个方面,评价一个人的整体素质必须从德、智、体三方面全面考核。而在实际工作中,智、体两方面可以量化考核或考查,却没有一把尺子来衡量德。评三好学生往往就是智、体两好学生。对此,我校专门建立了一个思想品德考核体系。
思想品德考核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办法。过程性评价包括三项:一是德育作业,权重为30%;二是为集体做事(人人有事做),权重为30%;三是好人好事加分,平时违纪减分,终结性评价权重为40%,其中班主任评价的权重为10%,同学互评权重为10%,家长评价权重为10%,科任教师评价权重为10%。
终结性评价分两步操作。第一步,在每学期期中考试后的家长会上组织家长评价。班主任和科任教师逐一汇报每个学生半学期以来在校各方面表现并提出学生的“三个优点和一个努力方向”,然后家长根据教师的汇报和平时对孩子的观察和了解给予评价。第二步是在期末考试前,各班组织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全体同学参加思想品德考核大会,会议共分三项内容:一是学生个人陈述约3分钟,即向全体师生汇报自己的品德表现并进行自我评价;二是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同学在测评表上打分;三是师生共同总结每位学生的表现。考评结束后,班主任会同班委会分别按各项权重,计算出每个学生的得分,再与德育作业和为集体做事的考评结果及家长的评价结果合并算出每个同学的得分,并按“优秀”、“良好”、“合格”、“有问题”四个档次定格(如表1所示),而后在班会上公布考评结果,“优秀”、“良好”的上报学校表彰,“有问题”的学生作为班主任和班干部的帮扶对象。只有评为良好以上的学生才有资格参评三好学生。考评结果填入学生手册向家长汇报,并填入学籍表,写入档案。
经过两年的考核实践,笔者认为该考核有如下特点。
1. 评价的内容突出导向性
评价的内容是2004年修订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的五个主要条目,这就将导向定位在了中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上,定位在国家对中学生思想道德的基本要求上,有利于贯彻守则和规范。
2. 评价主体具有多维性
评价的主体既有班主任又有科任教师,既有教师又有全体同学,既有校内人员又有家长和社会人员,可以说是一个多维评价,是一个既了解评价对象又能客观公正评价的群体评价,评价的结果具有全面性和客观性。
3. 评价方法具有激励性
评价的方法既有定格又有定性,定格中没有不合格,只有“有问题”,有利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在定性评价中,每个人评出三个优点,有利于激发每个同学培养良好思想品德的信心和决心;确定一个努力方向而不是缺点,学生对这个说法更容易认同和接受,有利于改进和提高。
4. 评价的过程具有可操作性
德育作业、为集体做事、好事加分违纪减分、家长评价、师生评价等,每种考核都有具体的操作办法,每种评价都有严明的标准。评价的过程是完全公开和透明的,具有较强的客观性,评价结果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5. 评价结果的使用具有严肃性
考评的结果既记入档案,又与评优挂钩。因此,每个同学都很重视,考评会前充分准备自己的发言稿,考评会上认真听取教师、同学的意见,每次考评学生的思想觉悟都会升华。
6. 整个评价具有实效性
评价激发了学生的道德情感,引导了道德行为,促进了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转变了班风,加强了学风,端正了校风。
二、构建德育作业体系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培养人的品德应“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孔子强调的是,一个人学问的形成和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必须躬行实践。实际上,孔子揭示了做学问和做人的本质规律,知识反复练习才能形成能力,即真知;品德要反复历练才能形成习惯,即真人。在现代教育体系中,人们十分重视学问的反复习练,有当堂练、课后练、校内练、家庭练、周统练、月末练等,越练越熟,熟能生巧,巧能生智。而做人方法却是只讲大道理,而没有练习、实践这一重要环节,最终不能帮助学生形成好的品质和好的习惯。在高中生学业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构建德育作业体系的做法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
德育作业分为两种,一种是平时作业,一种是假期作业。平时作业原则是两周布置一次,假期作业分为寒假和暑假作业。平时作业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二是为父母和家庭做事情;三是为集体和学校做事情;四是为社区和社会做事情。我校通过座谈、问卷等形式提炼出高中生必做的50件事作为平时德育作业内容,高一年级、高二年级两年做40件,高三年级做10件,每学期德育作业的内容都要涉及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并循序渐进,逐步提升。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方面,要求高一年级学生自己叠被子、整理房间(培养习惯);高二年级学生自己洗衣物;高三年级学生自己能做四样菜和两样主食。在为父母和家庭做事情方面,要求高一年级学生做“一小时家务”;要求高二年级学生为父母洗衣服;要求高三年级学生为父母洗脚。在为集体和学校做事情方面,要求高一年级学生做一件提升班级形象和荣誉的事情;高二年级学生为学校的形象和荣誉做一件事情;高三年级学生对学校发展及学弟、学妹们提建议。在为社区和社会做事情方面,要求高一年级学生为社区环境卫生做一件事情;高二年级学生为孤寡老人或残疾人做一件事情;高三年级学生为社会发展,向市长、环保局长等提一条建议。假期作业除以上四个方面的内容外,还要增加调研任务,如对环境状况、交通状况进行调研,写出调研报告等。
为便于对德育作业进行检查和考核,我校印制了德育作业的反馈表,要求学生完成作业后认真填表,同时也请家长或知情人认真填写反馈意见,包括是否完成、完成质量及意见和建议等。为促使填表人如实填写,表前专门印制了一段以诚信为主旨的简短文字。此外,表上要留下证明人的姓名、详细地址和联系电话。每次德育作业班主任至少抽查1/3的德育作业反馈表,如被发现弄虚作假,除加倍扣分外,还要在班级“道德法庭”上接受审判。每次德育作业班主任和班干部均要认真“查批”,给每个同学打分,核定档次,并记入个人思想品德考核。
德育作业的布置检查、考核在学生思想道德形成过程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一是培养了学生的良好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二是促使学生孝敬父母、关心集体、关爱他人、关注社会的意识和品质的形成;三是提升了人格和生活的品味和境界。
三、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
孟子在《公孙丑章句》中说道,“我善养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孟子说,我善于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这种气,最宏大,最刚健,最正直,如用正确的方法培养它,那它就会充塞于天地之间。这种气的形式要用正义和道德融合,不然就不会有气势。这种气是累积正义感而生的,而不是偶然一两次的正义行为能形成的。培养这种浩然之气,一定要做具体事情,但不要带有强烈的功利目的;内心时刻铭记不忘,不可违背规律加速培育它。孟子的这段话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也必须从持之以恒地做具体的事开始。“事不在小,贵在有恒;恒久为之,必有成效。”为此,我校在学生思想品德建设的体系中引进了魏书生老师的“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理念和做法。
“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即把班务工作划分成具体的小事,让每一个学生承担一项班务工作,让每一个学生以自己实实在在的行动为班集体做事情,以增强每一个学生的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关心集体、热爱集体的思想品质。具体做法是四个明确:一是明确分工,班务分工要细、要具体,一定要每一个人负责一件事,不能多人负责同一件事;二是明确要求,什么时间做什么事,做到什么程度都有明确的具体要求;三是明确检查方式,各班设立值日班长和值周班长,有的事情每日查,有的事情每周查;四是明确考核办法,由班主任、值日班长和值周班长进行考核,根据是否完成和完成质量考评为优秀、良好、一般、不合格四个等级,对优秀、良好的给予表彰,对不合格的给予批评,并将考评分数纳入个人思想品德考核。实行一阶段以来,我们体会到:第一,学生参与班务管理的积极性、自觉性提高了;第二,学生关心集体的责任感增强了;第三,民主管理的氛围浓厚了;第四,班风明显好转,学风明显浓厚。
在德育领域中的一些改革、创新性尝试,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提升一个人的整体素质,促进高中生的全面发展,必须重视思想道德建设,正所谓为德正则人正。培养一个人的思想品德,不仅有“教”还要有“育”,不仅有“学”还要有“习”,就是既要明理又要导行,“习得”比“学得”更深刻、更持久。引导学生进行德育实践不是做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大事情,而是要踏踏实实,从做身边具体的小事情开始,而且要持之以恒。因此,我们认为,“育人必育德,育德必重习,重习必就微”。
(作者单位:河北廊坊八中)
编辑:张 鹤
高中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高中阶段忽视德育工作违背人全面发展的规律,违背科学发展的要求,最终必然造成人的畸形发展,影响学生的学习进步。大多数教育工作者都有这样的共识:学生的学习差,并不是因为智力水平低,多数情况下是因为学生根本不学或是勤奋程度不够,主要是态度问题,只有转变了态度,激发出学习动力,学生的学习才会逐步好起来。多年来的教育实践使我认识到,抓不好德育工作,不仅会影响人的全面发展,也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校的教学发展。对此,笔者提出了关于德育工作的两个观点:一是一名负责任的教育工作者必须抓德育;二是抓好德育能促进教学和学习。笔者在学校日常德育工作中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创新性的尝试。
一、建立思想品德考核机制
一个人的素质主要包括德、智、体三个方面,评价一个人的整体素质必须从德、智、体三方面全面考核。而在实际工作中,智、体两方面可以量化考核或考查,却没有一把尺子来衡量德。评三好学生往往就是智、体两好学生。对此,我校专门建立了一个思想品德考核体系。
思想品德考核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办法。过程性评价包括三项:一是德育作业,权重为30%;二是为集体做事(人人有事做),权重为30%;三是好人好事加分,平时违纪减分,终结性评价权重为40%,其中班主任评价的权重为10%,同学互评权重为10%,家长评价权重为10%,科任教师评价权重为10%。
终结性评价分两步操作。第一步,在每学期期中考试后的家长会上组织家长评价。班主任和科任教师逐一汇报每个学生半学期以来在校各方面表现并提出学生的“三个优点和一个努力方向”,然后家长根据教师的汇报和平时对孩子的观察和了解给予评价。第二步是在期末考试前,各班组织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全体同学参加思想品德考核大会,会议共分三项内容:一是学生个人陈述约3分钟,即向全体师生汇报自己的品德表现并进行自我评价;二是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同学在测评表上打分;三是师生共同总结每位学生的表现。考评结束后,班主任会同班委会分别按各项权重,计算出每个学生的得分,再与德育作业和为集体做事的考评结果及家长的评价结果合并算出每个同学的得分,并按“优秀”、“良好”、“合格”、“有问题”四个档次定格(如表1所示),而后在班会上公布考评结果,“优秀”、“良好”的上报学校表彰,“有问题”的学生作为班主任和班干部的帮扶对象。只有评为良好以上的学生才有资格参评三好学生。考评结果填入学生手册向家长汇报,并填入学籍表,写入档案。
经过两年的考核实践,笔者认为该考核有如下特点。
1. 评价的内容突出导向性
评价的内容是2004年修订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的五个主要条目,这就将导向定位在了中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上,定位在国家对中学生思想道德的基本要求上,有利于贯彻守则和规范。
2. 评价主体具有多维性
评价的主体既有班主任又有科任教师,既有教师又有全体同学,既有校内人员又有家长和社会人员,可以说是一个多维评价,是一个既了解评价对象又能客观公正评价的群体评价,评价的结果具有全面性和客观性。
3. 评价方法具有激励性
评价的方法既有定格又有定性,定格中没有不合格,只有“有问题”,有利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在定性评价中,每个人评出三个优点,有利于激发每个同学培养良好思想品德的信心和决心;确定一个努力方向而不是缺点,学生对这个说法更容易认同和接受,有利于改进和提高。
4. 评价的过程具有可操作性
德育作业、为集体做事、好事加分违纪减分、家长评价、师生评价等,每种考核都有具体的操作办法,每种评价都有严明的标准。评价的过程是完全公开和透明的,具有较强的客观性,评价结果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5. 评价结果的使用具有严肃性
考评的结果既记入档案,又与评优挂钩。因此,每个同学都很重视,考评会前充分准备自己的发言稿,考评会上认真听取教师、同学的意见,每次考评学生的思想觉悟都会升华。
6. 整个评价具有实效性
评价激发了学生的道德情感,引导了道德行为,促进了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转变了班风,加强了学风,端正了校风。
二、构建德育作业体系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培养人的品德应“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孔子强调的是,一个人学问的形成和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必须躬行实践。实际上,孔子揭示了做学问和做人的本质规律,知识反复练习才能形成能力,即真知;品德要反复历练才能形成习惯,即真人。在现代教育体系中,人们十分重视学问的反复习练,有当堂练、课后练、校内练、家庭练、周统练、月末练等,越练越熟,熟能生巧,巧能生智。而做人方法却是只讲大道理,而没有练习、实践这一重要环节,最终不能帮助学生形成好的品质和好的习惯。在高中生学业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构建德育作业体系的做法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
德育作业分为两种,一种是平时作业,一种是假期作业。平时作业原则是两周布置一次,假期作业分为寒假和暑假作业。平时作业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二是为父母和家庭做事情;三是为集体和学校做事情;四是为社区和社会做事情。我校通过座谈、问卷等形式提炼出高中生必做的50件事作为平时德育作业内容,高一年级、高二年级两年做40件,高三年级做10件,每学期德育作业的内容都要涉及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并循序渐进,逐步提升。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方面,要求高一年级学生自己叠被子、整理房间(培养习惯);高二年级学生自己洗衣物;高三年级学生自己能做四样菜和两样主食。在为父母和家庭做事情方面,要求高一年级学生做“一小时家务”;要求高二年级学生为父母洗衣服;要求高三年级学生为父母洗脚。在为集体和学校做事情方面,要求高一年级学生做一件提升班级形象和荣誉的事情;高二年级学生为学校的形象和荣誉做一件事情;高三年级学生对学校发展及学弟、学妹们提建议。在为社区和社会做事情方面,要求高一年级学生为社区环境卫生做一件事情;高二年级学生为孤寡老人或残疾人做一件事情;高三年级学生为社会发展,向市长、环保局长等提一条建议。假期作业除以上四个方面的内容外,还要增加调研任务,如对环境状况、交通状况进行调研,写出调研报告等。
为便于对德育作业进行检查和考核,我校印制了德育作业的反馈表,要求学生完成作业后认真填表,同时也请家长或知情人认真填写反馈意见,包括是否完成、完成质量及意见和建议等。为促使填表人如实填写,表前专门印制了一段以诚信为主旨的简短文字。此外,表上要留下证明人的姓名、详细地址和联系电话。每次德育作业班主任至少抽查1/3的德育作业反馈表,如被发现弄虚作假,除加倍扣分外,还要在班级“道德法庭”上接受审判。每次德育作业班主任和班干部均要认真“查批”,给每个同学打分,核定档次,并记入个人思想品德考核。
德育作业的布置检查、考核在学生思想道德形成过程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一是培养了学生的良好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二是促使学生孝敬父母、关心集体、关爱他人、关注社会的意识和品质的形成;三是提升了人格和生活的品味和境界。
三、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
孟子在《公孙丑章句》中说道,“我善养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孟子说,我善于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这种气,最宏大,最刚健,最正直,如用正确的方法培养它,那它就会充塞于天地之间。这种气的形式要用正义和道德融合,不然就不会有气势。这种气是累积正义感而生的,而不是偶然一两次的正义行为能形成的。培养这种浩然之气,一定要做具体事情,但不要带有强烈的功利目的;内心时刻铭记不忘,不可违背规律加速培育它。孟子的这段话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也必须从持之以恒地做具体的事开始。“事不在小,贵在有恒;恒久为之,必有成效。”为此,我校在学生思想品德建设的体系中引进了魏书生老师的“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理念和做法。
“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即把班务工作划分成具体的小事,让每一个学生承担一项班务工作,让每一个学生以自己实实在在的行动为班集体做事情,以增强每一个学生的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关心集体、热爱集体的思想品质。具体做法是四个明确:一是明确分工,班务分工要细、要具体,一定要每一个人负责一件事,不能多人负责同一件事;二是明确要求,什么时间做什么事,做到什么程度都有明确的具体要求;三是明确检查方式,各班设立值日班长和值周班长,有的事情每日查,有的事情每周查;四是明确考核办法,由班主任、值日班长和值周班长进行考核,根据是否完成和完成质量考评为优秀、良好、一般、不合格四个等级,对优秀、良好的给予表彰,对不合格的给予批评,并将考评分数纳入个人思想品德考核。实行一阶段以来,我们体会到:第一,学生参与班务管理的积极性、自觉性提高了;第二,学生关心集体的责任感增强了;第三,民主管理的氛围浓厚了;第四,班风明显好转,学风明显浓厚。
在德育领域中的一些改革、创新性尝试,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提升一个人的整体素质,促进高中生的全面发展,必须重视思想道德建设,正所谓为德正则人正。培养一个人的思想品德,不仅有“教”还要有“育”,不仅有“学”还要有“习”,就是既要明理又要导行,“习得”比“学得”更深刻、更持久。引导学生进行德育实践不是做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大事情,而是要踏踏实实,从做身边具体的小事情开始,而且要持之以恒。因此,我们认为,“育人必育德,育德必重习,重习必就微”。
(作者单位:河北廊坊八中)
编辑:张 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