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 :大观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liang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7-0244-01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素质教育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和发展趋势,其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终目的是造就创新型人才。当今世界,知识的更新周期缩短。高新技术发展迅猛,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国都急需涌现一批又一批创新型科技人才。
  关键词:数学教学;创新意识;具体策略
  当代教育教学,各学科都注重学生的培养创新能力,小学数学作为基础课程,它具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独特优势。那么,如何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贯穿于小学教学呢?在多年的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些有益的尝试,谈谈小学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的具体策略。
  一、鼓励质疑,培育创新萌芽
  创新意识来自质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所蘊含的创新教育素材,鼓励、启发、诱导学生多提问题,多质疑,因为提问是一个人从已知伸向末知的心理触角,是创新意识的具体体现。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一个人具有创造潜力的重要标志。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有仅要做到‘书道、授业、解惑’,更要善于启发学生对一些问题从不同角度去进行思考、质疑,然后提出不同的见解和看法。比如语文教学中对课文思想内容的分析,就要启发引导学生各抒已见,敢于提出自已的见解,不要有什么标准答案。只要言之成理,自圆其说,有创新价值的,哪怕只是一点创新的火花,教师都应该予以肯定与表扬,以提高他们的创新积极性。
  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只是教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提出问题需要的却是创造的想象力。因此,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首先教师要更新观念,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民主的质疑氛围,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即使有些问题的提出与教师、教材,甚至与常规思维相悖,教师也要尊重学生,不轻易否定,更要包容学生,保护他们探究的积极性。
  其次,要使学生学会提问,教师的指导必不可少,甚至还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在起始阶段教师还要教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
  1.1引导学生在预习中质疑。课前预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自己遇到的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或记录下来。一开始由于学生水平不高,提出的问题可能没有价值,甚至与课文内容“风马牛不相及”,但教师不要急于求成,而应该注意引导,保护他们质疑的积极性。
  1.2 针对题目质疑。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引导学生针对题目提几个“是什么”、“怎么样”和“为什么”的问题。如<跳水>一课学生可能会问:谁跳水?为什么跳水?怎样跳水?结果怎样?然后教师让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读书,目的性强,学生的兴趣会更高。
  1.3 引导学生课后质疑。学生带着问题读书读中解决问题,这仅仅是浅层次的目标,真正的课堂还应该让学生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因此,一堂课结束后,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总结全课: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二、开展讨论,培养创新能力
  讨论就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积极思考,相互交流探讨,以求得认识的深化。讨论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智能,使思维迅速的发散和集中,扩大信息交流和思维容量。目前在讨论中用的最多的是“小组讨论”。这与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密切关系,虽然在课堂中广泛应用,但效果不尽人意。据专家抽样调查,透过热闹场面背后,发现只有38%的小组讨论有积极作用,54%成效甚微,8%是浪费时间的无效劳动。 既然“小组讨论”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学习方式,那么究竟怎样才能使“小组讨论”富有实效呢?
  2.1 小组的安排要合理。小组成员一般以四人或六人为宜,编组时教师要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把不同类型、具有不同潜能的学生组合在一起,以便于他们互相取长补短,相互影响。同时分工要明确,组长要发挥自身优势和示范作用,带动“待努力”学生逐步向“优等生”靠近,同时“组长”要实行轮换制,让各种类型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让小组内的成员都能文明、和谐、平等、自由的得到发展。
  2.2 讨论的时机要恰当。讨论缘于教学需要,讨论的次数和时机也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节课里,可以是一次,两次甚至三次,但不可以过多,如果不需要,一次也是多余。讨论的时机可以选择在得出规律性结论之前,也可以在理解知识点的关键处,还可以在学生思维受阻急需畅通之时,更可以在某一问题有多种答案之际。总之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一切讨论时机的确定都应从教学实际出发。
  2.3 讨论的时间要有保证。数学课堂上的讨论存在着这样一种遗憾:学生刚刚进入角色,思维刚刚展开讨论的问题刚刚有所深入,教师就喊停,终止了讨论。时间的不充裕直接制约着小组讨论的质量,所以即使受40分钟的限制,即使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既然组织了小组讨论,教师就应该保证学生主动参与的时间。否则,小组讨论就只能成为新课程的点缀。
  三、绿色评评价,激励创新意识
  教师应采取激励的评价机制,做到赏识学生、尊重学生、鼓励学生,注意保护和充分调动每一伴学生创新的主动性、积极性。在课堂上,学生勇于回答问题的行为是教师首先应给予以肯定的,至于回答的正确与否是第二伴的,是可以经由学生集体讨论逐步澄清的。教师应更多多地关注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态度和创新热情,特别要注意保护学生尤其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中做到不只是评价学生的做法正确与否,更要注意评价他们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交往状态,评价学生自身的发展水平及探索创新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成果的激励功能,让学生从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完善他们的创新精神。如在班中开辟习作园地,为学生的作文“发表”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利用评讲课让小作者读自已的优秀作文,及时在班中鼓励、表扬汇编个人、班级的优秀作文集,再配上学生自用电脑绘制出的封面,家长写上序言,进行评比等等。既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使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兴趣。有利于他们再度创新。
  总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要能形成有利于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才能真正把学生培养成为学习的主人。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7-0148-02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基层消防部队日常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形势下随着工作任务的不断发展,基层消防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以新疆某消防部队为例,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7-0155-02  摘要:高校信息化迅猛发展,行成了很多管理信息系统(MIS)。这些管理信息系统多数是由不同职能部门主导下,由不同的公司在不同的时期用不同的开发公司使用不同的数据库和平台开发而,且
期刊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7-0145-02  摘要:毛泽东在《反对自由主义》当中写了主要的十一种自由主义的表现,当今高校也同样存在自由主义表现。在高校中从领导干部到后勤工作人员,从学生干部到学生大众,自由主义倾向明显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7-0145-02  摘要:在经济结构转型的背景下,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困境,本文运用前沿的社会资本视角,分析了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因素,并对解决措施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7-0156-02  摘要:青岛在开埠之初,便是一座一国独霸的城邦,先后为德国和日本所占。完全的殖民式统治、衰微的旧有封建势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物产丰盛的广阔腹地,使得青岛飞速崛起。路皆平坦,街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7-0203-02  新课改、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实施新课程的过程是我们不断探索的过程。经过几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笔者认为,互动式教学是提高英语课堂教学实效的有效途径。以往“教师讲、学生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7-0207-05  摘要:數学的特征(确定性.简明性.普遍性.抽象性.综合性)是人类迈向一个又一个高度的同时也让社会与科技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的飞跃!然而人类的活动的频繁已经对地球构成相当大的威胁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7-0242-01  摘要: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与科技的日新月异,许多先进的设备、技术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与生活方式。近年来,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高新技术,逐渐进入人们的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7-0249-02  摘要:《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因此,一线教师在课堂教学的组织上,力求体现这一基本理念。情境创设中引领学生走进数学知识的探究、在具體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7-0248-01  摘要: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是辨证的,也是有机统一的。将生活与数学课堂有机结合,已成为一种教育理念。在这方面,我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积极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内涵,大胆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情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