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无论是大城市还是中小城市,每个城市都高楼大厦林立,人们对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师们更是为了满足人们对高标准居住条件的要求,不断的创作和设计出新型的建筑风格,在更好的发挥自身设计才能的同时,也更好的促进了城市建筑的进步,提高了整体的城市建筑风格。因此,本文将对中小城市不同风格的建筑设计提出部分建议,并对中小城市的建筑结构体系进行简单分析和探讨,以供广大读者参考。
【关键词】:中小城市;建筑风格;建筑特点;架构
【引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中小城市更是响应时代的要求,快速的成长和发展起来。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的中小城市,由于不同城市有着不同的文化构成,因此不同城市的建筑也就有着明显的地方性,尽管不同的城市其发展水平大不相同,技术的滞后和不同文化概念的冲击也直接导致建筑的趋同。但是随着当前社会的全面发展和不同地域文化意识的觉醒,这种趋同已经呈现出一种逐渐减弱、消失的状态。越来越多的城市朝着一个方向开始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趋于相同,城市的特点和风格也在社会的进步中趋于统一。因此本文将会论述不同中小城市不同的建筑风格,明确发展和创新才是城市建筑发展的必然,保留不同的建筑风格,发扬其独特的地域文化对中小城市建筑特色的形成将会起到更加突出的作用。
1、我国中小城市的建筑特点
1.1特点鲜明,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我国幅员辽阔,地域范围庞大,东侧临海,西侧高原,南北跨度大,地形复杂多样,为适应不同地貌环境,不同地区的居民就要根据不用环境的特点,进行建筑的风格改进和设计。
1.2我国东部较多的中小城市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会模仿大城市的建筑特点,向发展迅速的城市建筑靠近。这一点其实非常典型,任何一个城市都希望自身发展迅速,尤其是中小城市。
2、我国中小城市的建筑设计整体风格建议
我国的中小城市特点大多非常鲜明,每一个中小城市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尽管差别不大,但是不同的民风以及不同的环境都会多多少少对建筑产生影响。
2.1不同的中小城市其空间表现与城市居民对建筑的功能有着不同的需求,但是究其根本,建筑是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服务的,因此,建筑活动中,要“以人为本”。每个城市的每座建筑在创造之初,其投资建设者对建筑物都有着明确的使用功能定位,因此创造的都是有效的建筑物。所以建筑物的设计人员必须正确合理的处理空间形式表现与三种相互有关联的功能需求:确保建筑物与使用活动有关的、物质的和象征性的需求。
2.2 每个中小城市都有着其独特的地域文化,文化是一个城市的最高体现。
城市建设应当根据其当地的民族文化特点,独特的文化特色,使其当地的建筑能够与当地的地域文化、传统文化及社会文化等形成一个整体,而不是为了城市的发展,就盲目的抄袭大城市的建筑风格,导致全国的建筑风格趋于一体化,从而失去了当地的地域特色,文化特色。因此,中小城市在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应当在满足物质建设的条件下,加强城市居民的精神建设,确保城市的建筑在设计过程中,能够保持地域文化特色,使得建筑全面反映出城市的技术水平、经济状况及现代化水平,尤其是关注其潜在的文化含义,既突出城市文化氛围,又可以延续和协调城市文化的发展。只有具有文化韵味的城市,才是一个成熟的城市,而不是成为大城市的模型。中小城市最大的魅力就是兼收并蓄,除了基本的规模化、复合化、集约化以外,还要具备应有的小型化、灵活化以及多样化。
2.3建筑设计应当根據当地的生态环境适当调整和进步。当前我国大城市的发展可以说已经达到了饱和的状态,较多生活条件达到一定标准的家庭,都已经开始移住郊区,回归乡村,就是为了躲避城市受到污染的环境。因此城市建设应当根据生态环境的状况,不可为了紧跟大城市的发展步伐,设计不符合中小城市实际状况的建筑,破坏土地和环境。建筑设计者也应当在不干扰环境的情况下解决建筑的功能、美学等问题,并且通过设计的智慧改善居住的环境。在尊重自然的同时,积极的将建筑环境与自然环境结合。
2.4提高中小城市城市建筑设计者的自身知识技能和素养。中小城市的建筑设计者可以说其对建筑的设计有着较为深厚的理解,但是建筑师也同样需要不断的拓宽知识面,因为建筑行业所涉及到的范围非常广,包含的内容也涉及到各行各业,与诸多的学术领域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此建筑设计人员必须要有一定的学科基础,具备深厚的相关学科知识,才能够更好的设计出独特的建筑。
3、我国中小城市的建筑架构分析
3.1中小城市的高层建筑逐步增多,首先是高层建筑的受力特征与平面形式。高层建筑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会产生以整体弯曲变形为主导的相对侧移。因此在高层建筑的设计和建造从过程中,应当注意到建筑的受力方式和特征。
3.2中小城市建筑的结构平面布置的合理性。任何建筑都会出现水平和纵横面的荷载与压力。对任何平面形式的高层结构来说,一般可以通过尽量使平面的质量中心接近于抗侧力结构的刚度中心来避免由于水平荷载与抗侧力结构刚度中心所偏离而产生的扭矩。对于平面形式比较复杂的高层建筑,也可以通过调整抗侧力的结构位置,使得质量中心与刚度中心尽可能接近。
总结
总而言之,我国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当今社会对建筑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对建筑的设计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建筑设计的影响因素很多,城市建设的发展不仅掌握在城市的管理者手中,积极主动的考虑到各方面因素,确保建筑能够人们对建筑的设计和风格提出的新要求,使城市建筑越来越贴近时代发展的步伐,能够更好的彰显新时代城市空间的生活气息,能够还原更好的生活环境,回归自然,因此,不断的更新建筑设计,不断的追求新的建筑风格,使城市能够达到人与建筑的和谐统一,是当前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王润生,邱天,徐静. 从城市文脉内涵到建筑地域性特征——以青岛为例[J].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13,05:29-33.
[2]宋超. 刍议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J]. 科技展望,2015,20:22+24.
[3]孙迟,孙箐潞. 探究城市建筑色彩设计——以沈阳市为例[J]. 设计,2015,19:154-155.
[4]齐虹. 西方建筑文化对哈尔滨道外历史街区的影响研究——以哈尔滨市道外靖宇商业街区为例[J]. 中国科技信息,2010,10:308-311+291.
【关键词】:中小城市;建筑风格;建筑特点;架构
【引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中小城市更是响应时代的要求,快速的成长和发展起来。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的中小城市,由于不同城市有着不同的文化构成,因此不同城市的建筑也就有着明显的地方性,尽管不同的城市其发展水平大不相同,技术的滞后和不同文化概念的冲击也直接导致建筑的趋同。但是随着当前社会的全面发展和不同地域文化意识的觉醒,这种趋同已经呈现出一种逐渐减弱、消失的状态。越来越多的城市朝着一个方向开始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趋于相同,城市的特点和风格也在社会的进步中趋于统一。因此本文将会论述不同中小城市不同的建筑风格,明确发展和创新才是城市建筑发展的必然,保留不同的建筑风格,发扬其独特的地域文化对中小城市建筑特色的形成将会起到更加突出的作用。
1、我国中小城市的建筑特点
1.1特点鲜明,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我国幅员辽阔,地域范围庞大,东侧临海,西侧高原,南北跨度大,地形复杂多样,为适应不同地貌环境,不同地区的居民就要根据不用环境的特点,进行建筑的风格改进和设计。
1.2我国东部较多的中小城市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会模仿大城市的建筑特点,向发展迅速的城市建筑靠近。这一点其实非常典型,任何一个城市都希望自身发展迅速,尤其是中小城市。
2、我国中小城市的建筑设计整体风格建议
我国的中小城市特点大多非常鲜明,每一个中小城市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尽管差别不大,但是不同的民风以及不同的环境都会多多少少对建筑产生影响。
2.1不同的中小城市其空间表现与城市居民对建筑的功能有着不同的需求,但是究其根本,建筑是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服务的,因此,建筑活动中,要“以人为本”。每个城市的每座建筑在创造之初,其投资建设者对建筑物都有着明确的使用功能定位,因此创造的都是有效的建筑物。所以建筑物的设计人员必须正确合理的处理空间形式表现与三种相互有关联的功能需求:确保建筑物与使用活动有关的、物质的和象征性的需求。
2.2 每个中小城市都有着其独特的地域文化,文化是一个城市的最高体现。
城市建设应当根据其当地的民族文化特点,独特的文化特色,使其当地的建筑能够与当地的地域文化、传统文化及社会文化等形成一个整体,而不是为了城市的发展,就盲目的抄袭大城市的建筑风格,导致全国的建筑风格趋于一体化,从而失去了当地的地域特色,文化特色。因此,中小城市在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应当在满足物质建设的条件下,加强城市居民的精神建设,确保城市的建筑在设计过程中,能够保持地域文化特色,使得建筑全面反映出城市的技术水平、经济状况及现代化水平,尤其是关注其潜在的文化含义,既突出城市文化氛围,又可以延续和协调城市文化的发展。只有具有文化韵味的城市,才是一个成熟的城市,而不是成为大城市的模型。中小城市最大的魅力就是兼收并蓄,除了基本的规模化、复合化、集约化以外,还要具备应有的小型化、灵活化以及多样化。
2.3建筑设计应当根據当地的生态环境适当调整和进步。当前我国大城市的发展可以说已经达到了饱和的状态,较多生活条件达到一定标准的家庭,都已经开始移住郊区,回归乡村,就是为了躲避城市受到污染的环境。因此城市建设应当根据生态环境的状况,不可为了紧跟大城市的发展步伐,设计不符合中小城市实际状况的建筑,破坏土地和环境。建筑设计者也应当在不干扰环境的情况下解决建筑的功能、美学等问题,并且通过设计的智慧改善居住的环境。在尊重自然的同时,积极的将建筑环境与自然环境结合。
2.4提高中小城市城市建筑设计者的自身知识技能和素养。中小城市的建筑设计者可以说其对建筑的设计有着较为深厚的理解,但是建筑师也同样需要不断的拓宽知识面,因为建筑行业所涉及到的范围非常广,包含的内容也涉及到各行各业,与诸多的学术领域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此建筑设计人员必须要有一定的学科基础,具备深厚的相关学科知识,才能够更好的设计出独特的建筑。
3、我国中小城市的建筑架构分析
3.1中小城市的高层建筑逐步增多,首先是高层建筑的受力特征与平面形式。高层建筑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会产生以整体弯曲变形为主导的相对侧移。因此在高层建筑的设计和建造从过程中,应当注意到建筑的受力方式和特征。
3.2中小城市建筑的结构平面布置的合理性。任何建筑都会出现水平和纵横面的荷载与压力。对任何平面形式的高层结构来说,一般可以通过尽量使平面的质量中心接近于抗侧力结构的刚度中心来避免由于水平荷载与抗侧力结构刚度中心所偏离而产生的扭矩。对于平面形式比较复杂的高层建筑,也可以通过调整抗侧力的结构位置,使得质量中心与刚度中心尽可能接近。
总结
总而言之,我国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当今社会对建筑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对建筑的设计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建筑设计的影响因素很多,城市建设的发展不仅掌握在城市的管理者手中,积极主动的考虑到各方面因素,确保建筑能够人们对建筑的设计和风格提出的新要求,使城市建筑越来越贴近时代发展的步伐,能够更好的彰显新时代城市空间的生活气息,能够还原更好的生活环境,回归自然,因此,不断的更新建筑设计,不断的追求新的建筑风格,使城市能够达到人与建筑的和谐统一,是当前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王润生,邱天,徐静. 从城市文脉内涵到建筑地域性特征——以青岛为例[J].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13,05:29-33.
[2]宋超. 刍议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J]. 科技展望,2015,20:22+24.
[3]孙迟,孙箐潞. 探究城市建筑色彩设计——以沈阳市为例[J]. 设计,2015,19:154-155.
[4]齐虹. 西方建筑文化对哈尔滨道外历史街区的影响研究——以哈尔滨市道外靖宇商业街区为例[J]. 中国科技信息,2010,10:308-311+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