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改革的实践和认识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er19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是教学质量的生命线和幸福线。高效课堂的建构是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打造愉悦高效的课堂一直是我们不懈的追求。一切教育改革的重心在于提高课堂效率,师生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效益。通过高效课堂的实践,我认为构建高效课堂要做到:
  一、打造高效课堂的基石
  2010年我随学校赴江苏洋思学习“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模式,我们得到的启示是:不能一厢情愿地按照自己“教”的思路按部就班教学,而应针对学生“学”的规律进行教学,把单一“课堂”变立体鲜活“学堂”。2011年我又带领部分领导和教师到西工大附中学习集体备课经验,在全县中小学首次提倡导学案的“大革命”,服务于学生,培养学生能力,注重课堂的“结果”生成。我们从理论上和集体备课的实践上开启了高效备课的明媚春天。我们变被动模仿为主动探求,变粗学为深思,变勤学为醒悟,渴望学习成为酣畅享受,课堂效益大幅提高。这种民主、尊重、平等、宽容、欣赏、和谐、进取等现代理念,深刻地影响了我校精神思想和创新学习。
  我们大胆尝试“走出去,请回来”的“学习——领悟——模仿——完善——创新——提高——沉淀”的高效课堂探究模式,解放了教育思想,整合了教师资源,为高效课堂的实施,夯实了基石,让理念落地生花,让高效课堂教学行为“鱼游大海, 雁翱长空”。
  二、激励高效课堂的灵魂
  教育规律告诉我们,真诚相信学生、彻底解放学生、温情感染学生、科学发展学生,是高效课堂的灵魂所在,是教育的智慧源头,是教育发展的根本。
  为了实现课堂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我们创造更多青春飞扬、才华凸显活动让学生身动、心动、神动,增加摔打历练的思维量、信息量、训练量,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精神成长,更加关注学生的性格、人格的健全,一切以学生的进步成长为中心,以健康快乐为根本。学校的大环境熏陶对高效课堂的打造也至关重要。今年在全校运动会的开幕式和闭幕式上,会议的主持、领导的致辞、播音审稿、大会的总结、大会的颁奖等诸多环节,全都是学生自己动脑书写,自己动口演说,亲临参与完成的。教师节文艺汇演,都是在放暑假前学校和班级动员学生自主参与、自由合作、自编自导、自演完成。我们为了给学生搭建更多的创造舞台,把大课间活动、周一升旗仪式、每天清晨的“疯狂英语”、每天的晚点“暮思”等活动,尽情放手,让学生享受创造快乐。
  我们只要找到了舞台这个能动的“支点”,便能撬动课堂这个“地球”,这个支点就是让学生尽情地展示自我的价值和智慧。这不正是高效课堂的灵魂所在吗?
  三、抓住高效课堂的核心
  师生的高效灵动,是高效课堂的核心。要求教师成为促进者、学习者、决定者、幸福者,与学生一起“同学”进步。让学生的学习目标成为贯穿每堂课的主线和灵魂,致力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以立体式、快节奏、大容量的科学导学,使学生身动、心动、神动合一,鼓舞学生肯学、想学、学会、会学和立志学,通过小组自主、合作、探究、独学、对学、群学,独自思考、合作探究、对抗质疑,达到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成为知识的活超市、生命的大狂欢。
  面对全体学生,让每一位学生成为课堂中的思考者、创造者、合作者、收获者,教师确立预习交流,确立目标;分配任务、立体教学;完成任务,合作探究;展现拔高,师生互动;串插巩固,全面掌握;测评达标,验收检查的课堂结构课堂形式。灵活多样激发师生互动共振,人人参与积极踊跃,课堂氛围浓烈高涨,师生精神愉快,互动灵动飞扬。
  因此,我们的高效课堂,就要实现师生情感交融、教学相长、价值共享的精彩学堂。学生如鱼得水,教师如沐春风,教学其乐融融。我们要为教师的幸福成功导航,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多轮驱动凝聚着教育正能量,众人划桨让高效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和效力。
  作者单位 陕西省宜君县城关第一小学
  编辑 张晓楠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图书馆成为网络时代图书馆的主流发展方向.本文就数字图书馆的兴起、数字图书馆对传统图书馆的业务影响以及数字图书馆的异化面作了分析探讨,指出数
高效课堂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最关注,也是最想解决的一个问题,但高效课堂的构建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问题却层出不穷,教学目标不能顺利完成,经常会出现事与愿违的现象。笔者认为,要想构建数学高效课堂,必须通过科学的、系统的数学课堂规划来加以实现。在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模式,由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掌握知识转化,让学生爱学、好学、乐学,达到真正提高数学课堂的学习效果。  一、巧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4%,解决好农村养老问题,就等于解决了中国大部分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问题。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生产社会化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
王安石的诗文和人生实践活动,表现出强烈的“三自”精神;在道德修养上,重视“自修自养”的自主精神;在人格上,坚持“在上不骄,在下不谄”的自重精神;在人生实践上,践行“欲与稷契遐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