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下,随着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制度的日益完善,与智障人士相关的社区化康复服务得到不断提升,但在此过程中较注重于智障人士的生活自理能力康复而对其在服务中的社会适应能力恢复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1],因此对于智障人士社区融合的方式方法亟待完善。本文围绕社区融合特点、服务建设举措、社区融合建设特点几个方面对青年智障人士社区融合方式进行归纳与总结从而撰写此篇文章。
关键词:社会工作机构;智障人士;社区融合
一、背 景
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及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人口数推算,全国各类残疾人的总数为8296万人,残疾人占全国总人口比例的6.34%,其中智力残疾人554万,占残疾人总数的6.68%,显然智力障碍人士已成为一类不容忽视的社会群体[2]。心智障碍人士由于先天性生理缺陷自身生理条件的限制,在语言表达、行动能力、生活自理、社区适应等方面的表现明显落后于同辈群体,加之受到大众对于心智障碍者看法观念的影响,多数心智障碍者以较为传统的封闭式生活方式为主,生活空间长期受限,逐渐与社会脱节。为提高智障人士的生活适应能力,促进其有效地融入社会,个人、家庭、社区乃至社会各界人士应相互协作、齐心协力给予其更多的帮助与关注。
二、社区融合发展模式特点
社区融合与社会排斥、社会孤立相对,最为明显的特征即改变传统心智障碍人士局限于家庭内部对该类群体采取过度保护的生活方式。既指智障人士对周边生活环境的适应与融入,达到一定的社会适应水平和社会参与水平,也指社区环境对于智障人士的接纳与认可,最终实现该类群体可像常人那样平等生活于社区、享受并利用社区资源。在社会各资源的帮助下能够适应周边环境并满足自我价值,运用合理的表达方式正常表达自己的需求。即扎根于普通社区,在真实环境进行独立生活技能训练,以更好提供社区融合环境。
三、青年智障人士社区融合介入方式
(1)促进参与社区,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充分挖掘社区资源,为服务对象提供以社区为基础的社会服务,增加参与社区的机会,服务对象能够认识社区、熟悉社区周边环境。相对封闭的室内环境,在较为开放舒适的社区环境里开展并时刻伴有旁观孩童加入体现了学员融入社区实现人与人共处的理念。主要利用小组工作与社区工作两大社会工作方法,以外出游玩、社区晨练、社区健身小课堂、智障人士运动会等形式组织开展社区参与活动,營造智障人士接触身边人、交往身边人的生活环境。改善智力残疾人社会适应能力,逐渐提升智障人士社会化程度。
(2)修正自身行为,提高社会规范能力
围绕自我认知与社会要求,结合时机提高智障人士自我意识,形成生活礼仪规范。一方面以名字摒弃“孩子”等称谓,恰当使用称呼给予智障人士自身角色认知的机会,助于自身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改变自身是残疾人、智障人士的想法并以正常同辈群体的姿态要求自己逐渐改变不合乎规范的行为方式;其次以定期开展前往周末影院光看电影、文明餐厅用餐等公共场合活动,将与人问候方式、用餐方式、特定场合应持有言行举止等方面内容在实践中予以讲解,增强文明礼貌意识,形成自身规范,逐渐适应社区符合社会规范要求。
(3)倡导人人和谐,营造社区融合氛围
真正实现智障人士融入社区、参与社会活动适应社会首先改变大众对该类群体的不合理认知及传统观念看法,引导大众正确认识智障问题,为智障人士争取“平等机会,平等参与”的社会环境。积极倡导“分享爱”等社区融合活动,增加社会大众与心智障碍人士的融洽交流互动,通过志愿者以及社会工作者的带领与引导,智障人士将日常活动中制作准备的饰品礼品等送予社区居民共同分享,传达内心深处真挚的爱,拉近与居民的距离,改变该群体在大众心目中的不良形象,逐渐消除居民歧视态度,增强社区居民对心智障碍者了解与接纳,达到服务对象与社区居民相融合,为智障人士融入社区、融入社会生活奠定感情基础。
(4)培养自主意识,实现生活部分自理
由于智障人士自身条件的限制对他人依赖性较强,难以实现生活自理,易形成等待照顾的被动性生活方式。因此应打破传统意义上对于智障人士的照料方式改变单一“保姆式”的看护服务。社会工作倡导以人为本,注重发挥服务对象自身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并且满足服务对象需求的服务过程,不仅仅只是实现目的的过程性操作,因此过程中更为关注的是实现目的中服务对象的自觉参与、主动表达,强调在物质性服务基础上发挥其自决性,给予服务对象自我选择机会,即使其动作缓慢、行动不便,但仍然鼓励服务对象尽力做力所能及之事。自主意识与自我表达的统筹整体提升心智障碍人士自我生活意识、社会适应生活自理能力。
四、总结与反思
推进心智障碍人士的社区融入是个人、家庭、社区社会、政府等各个主体共同参与、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努力和建设的工作,对于提高该类群体生活品质、减轻家庭社会负担皆有现实性意义。专业机构运用专业方法整合统筹社会各界力量,调节并改善环境中的不利条件,从生活自理、社会适应能力、社会规范能力等方面逐渐达到心智障碍人士社区融入,然而在实现这一目标中营造的平等接纳理解心智障碍人士的社区氛围、保障智障人士服务的连续性持续性是最为重要的两项工作。
其一,受传统思想观念和现实生活环境的影响,多数智障人士的服务提供者常常对服务对象采取过度保护的服务方式,反而对智障人士的社区融入增加阻碍[3]。因此应引导社会大众逐渐消除传统的残疾思想,学会用正常化视角平等的目光对待智障人士,减少对服务对象的差别化对待。在服务的过程中为服务对象创造与常人一样的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积极参与平常人的生活,进行社会融合更好地回归社区和社会。
其二由于心智障碍人士自身缺陷的限制,认知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识记思考能力均为欠缺,因此对于服务对象开展提高个人生活部分自理、社会规范能力时应不断强化服务对象自我意识,通过大量的重复性耐心指导与监督使其逐渐形成一种本领或生活习惯。
切实实现推进心智障碍人士的社区融入任重而道远,开展具体服务过程同样不可避免面临专业人士力量不足、资金渠道短缺等诸多困难,但相信可以在努力下争取更多机会破除现实困境,顺利实现心智障碍人士融入社区参与社会。
参考文献
[1] 唐赛君. 智障人士社会适应能力提升的社工介入[D].华中科技大学,2015.
[2]吴杨.社会工作介入成年智障人士社区托养服务研究.辽宁大学,2015.
[3] 杨文静. 社会工作介入中轻度智障人士就业服务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8.
关键词:社会工作机构;智障人士;社区融合
一、背 景
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及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人口数推算,全国各类残疾人的总数为8296万人,残疾人占全国总人口比例的6.34%,其中智力残疾人554万,占残疾人总数的6.68%,显然智力障碍人士已成为一类不容忽视的社会群体[2]。心智障碍人士由于先天性生理缺陷自身生理条件的限制,在语言表达、行动能力、生活自理、社区适应等方面的表现明显落后于同辈群体,加之受到大众对于心智障碍者看法观念的影响,多数心智障碍者以较为传统的封闭式生活方式为主,生活空间长期受限,逐渐与社会脱节。为提高智障人士的生活适应能力,促进其有效地融入社会,个人、家庭、社区乃至社会各界人士应相互协作、齐心协力给予其更多的帮助与关注。
二、社区融合发展模式特点
社区融合与社会排斥、社会孤立相对,最为明显的特征即改变传统心智障碍人士局限于家庭内部对该类群体采取过度保护的生活方式。既指智障人士对周边生活环境的适应与融入,达到一定的社会适应水平和社会参与水平,也指社区环境对于智障人士的接纳与认可,最终实现该类群体可像常人那样平等生活于社区、享受并利用社区资源。在社会各资源的帮助下能够适应周边环境并满足自我价值,运用合理的表达方式正常表达自己的需求。即扎根于普通社区,在真实环境进行独立生活技能训练,以更好提供社区融合环境。
三、青年智障人士社区融合介入方式
(1)促进参与社区,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充分挖掘社区资源,为服务对象提供以社区为基础的社会服务,增加参与社区的机会,服务对象能够认识社区、熟悉社区周边环境。相对封闭的室内环境,在较为开放舒适的社区环境里开展并时刻伴有旁观孩童加入体现了学员融入社区实现人与人共处的理念。主要利用小组工作与社区工作两大社会工作方法,以外出游玩、社区晨练、社区健身小课堂、智障人士运动会等形式组织开展社区参与活动,營造智障人士接触身边人、交往身边人的生活环境。改善智力残疾人社会适应能力,逐渐提升智障人士社会化程度。
(2)修正自身行为,提高社会规范能力
围绕自我认知与社会要求,结合时机提高智障人士自我意识,形成生活礼仪规范。一方面以名字摒弃“孩子”等称谓,恰当使用称呼给予智障人士自身角色认知的机会,助于自身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改变自身是残疾人、智障人士的想法并以正常同辈群体的姿态要求自己逐渐改变不合乎规范的行为方式;其次以定期开展前往周末影院光看电影、文明餐厅用餐等公共场合活动,将与人问候方式、用餐方式、特定场合应持有言行举止等方面内容在实践中予以讲解,增强文明礼貌意识,形成自身规范,逐渐适应社区符合社会规范要求。
(3)倡导人人和谐,营造社区融合氛围
真正实现智障人士融入社区、参与社会活动适应社会首先改变大众对该类群体的不合理认知及传统观念看法,引导大众正确认识智障问题,为智障人士争取“平等机会,平等参与”的社会环境。积极倡导“分享爱”等社区融合活动,增加社会大众与心智障碍人士的融洽交流互动,通过志愿者以及社会工作者的带领与引导,智障人士将日常活动中制作准备的饰品礼品等送予社区居民共同分享,传达内心深处真挚的爱,拉近与居民的距离,改变该群体在大众心目中的不良形象,逐渐消除居民歧视态度,增强社区居民对心智障碍者了解与接纳,达到服务对象与社区居民相融合,为智障人士融入社区、融入社会生活奠定感情基础。
(4)培养自主意识,实现生活部分自理
由于智障人士自身条件的限制对他人依赖性较强,难以实现生活自理,易形成等待照顾的被动性生活方式。因此应打破传统意义上对于智障人士的照料方式改变单一“保姆式”的看护服务。社会工作倡导以人为本,注重发挥服务对象自身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并且满足服务对象需求的服务过程,不仅仅只是实现目的的过程性操作,因此过程中更为关注的是实现目的中服务对象的自觉参与、主动表达,强调在物质性服务基础上发挥其自决性,给予服务对象自我选择机会,即使其动作缓慢、行动不便,但仍然鼓励服务对象尽力做力所能及之事。自主意识与自我表达的统筹整体提升心智障碍人士自我生活意识、社会适应生活自理能力。
四、总结与反思
推进心智障碍人士的社区融入是个人、家庭、社区社会、政府等各个主体共同参与、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努力和建设的工作,对于提高该类群体生活品质、减轻家庭社会负担皆有现实性意义。专业机构运用专业方法整合统筹社会各界力量,调节并改善环境中的不利条件,从生活自理、社会适应能力、社会规范能力等方面逐渐达到心智障碍人士社区融入,然而在实现这一目标中营造的平等接纳理解心智障碍人士的社区氛围、保障智障人士服务的连续性持续性是最为重要的两项工作。
其一,受传统思想观念和现实生活环境的影响,多数智障人士的服务提供者常常对服务对象采取过度保护的服务方式,反而对智障人士的社区融入增加阻碍[3]。因此应引导社会大众逐渐消除传统的残疾思想,学会用正常化视角平等的目光对待智障人士,减少对服务对象的差别化对待。在服务的过程中为服务对象创造与常人一样的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积极参与平常人的生活,进行社会融合更好地回归社区和社会。
其二由于心智障碍人士自身缺陷的限制,认知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识记思考能力均为欠缺,因此对于服务对象开展提高个人生活部分自理、社会规范能力时应不断强化服务对象自我意识,通过大量的重复性耐心指导与监督使其逐渐形成一种本领或生活习惯。
切实实现推进心智障碍人士的社区融入任重而道远,开展具体服务过程同样不可避免面临专业人士力量不足、资金渠道短缺等诸多困难,但相信可以在努力下争取更多机会破除现实困境,顺利实现心智障碍人士融入社区参与社会。
参考文献
[1] 唐赛君. 智障人士社会适应能力提升的社工介入[D].华中科技大学,2015.
[2]吴杨.社会工作介入成年智障人士社区托养服务研究.辽宁大学,2015.
[3] 杨文静. 社会工作介入中轻度智障人士就业服务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8.